第405章
“对全部,”顾幸点头说道:“白天你也跟着本王转悠了一圈,泉州城的几处灾民聚集地,是个什么环境你也看到了,你认为那些地方是人能呆的?”
恶劣。
恶劣到什么程度,若不是聚集地中有着无数灾民。
顾幸一定会以为,自己去的不是泉州官府为灾民设立的聚集地,而是一处泉州城专门用来堆积城中百姓生活垃圾的地方。
如此高密度的灾民,长期居住在这种环境里面,时间一长定是各种病毒滋生,若是不及时处理。
后期定会出现祸端。
一旦开春,天气回暖,瘟疫的爆发便是板上钉钉之事。
闻言工部官员面露一丝愁容:“泉州灾民聚集地确实较为恶劣,但现在汇聚泉州的灾民人数高达数万,后续还再不断有灾民涌入。”
“想要短时间内修建出供应这么多灾民赖以生存的聚集地,并非易事啊。”
“最为关键的是臣手中人手也远远不够啊。”
“人手不够,就从灾民里面找,”顾幸淡然道。
“从大灾发生,从老家一路逃亡至此的人,八成也上都是青壮年。”
“老人与小孩极少。”
“这么多人还不够你用?”
工部官员表情怔了一下,好像也是,当即点头应了下来。
有了荆州水患的赈灾经验。
目前朝廷各司衙门对于以工代赈的方案,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了。
“另外户部这边,对此次我们带来的御寒衣物,以及泉州全部的库存,也立即进行一下详细的清点。”
“灾民太多,本王今日观察了一下,很多人身上都依旧穿着单衣,人手一件肯定是做不到的。”
“只能先紧着老人和小孩,至于年轻一点的灾民,只能让他们硬抗一下了。”
“不过工部这边也需尽可能的多准备一些炭炉,共其取暖,也不可全然不管。”
“是,”工部官员与户部官员同时应道。
“对了,”顾幸突然想起了什么,再次加强语调说道:“重新选址修建的灾民聚集地,一律挑选合适的位置,修建厕所,派人定期将灾民的排泄物给运走处理。”
“不分地点,随处都可大小便的是畜生,不是人。”
顾幸声音有点冷。
今日白天去的多处聚集地,生物地雷几乎是随处可见,泥泞的泥土中,更是满满的尿骚以及排泄物的恶臭味,熏得顾幸一个劲的想要杀人。
“臣明白,此事规划图纸时,臣会重点标注,”工部官员立即表态。
“嗯,”顾幸闻言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另外太医院这边……!”
顾幸前世有着多次赈灾的经验,该如何处理,早就经验十足了。
不足半个时辰,关于赈灾的各条事务,便全部有条不紊的分发了下去。
“行,暂时就这么安排下去,诸位务必做到各司其职,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恢复泉州的灾后重建工作。”
顾幸强调了一句之后,挥手道:“散了吧!”“臣等告退,”一众官员起身告辞。
不过三司组成的钦差巡查御史并未离去,他们的任务是来泉州调查泉州库粮一案的。
赈灾另有其他官员跟进,并不是他们要做的事。
“王爷对赈灾一事的流程,好像颇为熟悉,”其他官员离去,此时屋内只剩下三司主官与顾幸。
都察院官员柳正阳看向顾幸笑着开口问道。
“谈不上熟悉,”顾幸轻声解释了一句:“我大周地大物博,每年总有那么一两个地方会出现问题,朝廷对于赈灾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流程。”
“无论工部还是户部,对每次的赈灾流程也皆有详细的记载。”
“此次本王临危受命赶赴泉州赈灾,自然不能辜负陛下期望,故而本王命人寻来了以往朝廷赈灾的大量卷宗,也算是能做到心中有数吧。”
“王爷谦虚了,今日王爷表现,可不是有数那么简单,若非臣知晓王爷一二,就凭王爷今日表现,臣还以为是哪位朝中重臣在安排赈灾事宜。”
刑部官员不动声色的拍了顾幸一个马屁。
“周大人说的极是,”大理寺官员笑着补充了一句。
千穿万穿马屁不会穿,顾幸看破不说破,笑着互吹了两句。
将话题引到了正题上:“目前对于泉州官场的情况,三位大人也基本了解了一二,对于库粮一事,三位大人有什么看法?”
“哦,对了,”三人刚欲说话,顾幸再次出声道:“关于库粮一事,今日白日本王又得到了一则消息。”
“有人秘密告知本王,有人一直在暗中吞噬泉州库粮,暗中变卖。”
“泉州库粮明面上是一座满粮满库,实际暗中却是一座空库。”
“空库?”
三人满脸震惊。
都察院官员更是猛地起身:“王爷此事事关重大,敢问是何人举发此事,可有相关佐证。”
“是啊王爷,”刑部官员跟着附和道:“一州库粮可是关乎到一州百姓的粮食问题,此事堪比天大的事,容不得半点错误。”
“都看看吧,”顾幸从案桌上拿起一封折子递给了三人。
“这是泉州刺史倪翰林白天亲自送来的。”
折子里面的内容,正是倪翰林白日对顾幸说的一些事。
做事要留痕,顾幸不可能任凭倪翰林空口白牙一句话,就直接开始大张旗鼓的进行调查。
自然是要对方写成书面文件,自己才能进行下一步。
不然自己这边调查的热火朝天,一个个调查案件累得跟孙子似的,回头你又和别人达成了什么利益分配,暗中解决了此事,到时自己岂不是会被摆一道?
三人立即传阅了一遍。
“王爷正是因为泉州刺史的这封折子,今日才在天香楼强行扣押泉州知府古玉堂的?”三人看完折子,都察院官员抬头皱眉开口。
“对,”顾幸淡然的点了点头。
倪翰林身为泉州刺史,一州刺史亲自告发此事,顾幸这么做丝毫毛病都没有。
“柳大人认为本王此举不妥?”顾幸平静的目光望去。
观察到顾幸的视线,都察院官员柳正阳立即摇了摇头:“王爷此举并无任何不妥,粮食关乎民生,民生安危大于天。”
“有人向王爷告发此事,按大周律,王爷理应命人缉拿涉案人员进行详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