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我有三策、一计惊天
如此说来,铁九叔所说的那十余位武功深不可测的高手,身份也就昭然若揭了。
那一定是方腊身边的部众!
可是方腊要造反,总不可能要在汴京动手……他跑这儿来干什么?他还来了燕然那小子的府里?
还有那一句“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更是听得林灵素心中暗惊!
这句话,可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家伙,能说得出来的?
国师心中震撼,越想越觉得燕然这小子难以测度,又怕他跟江南造反扯上什么关系。
于是他原本打算去见燕然,责问他把今天神运昭功石的事儿弄得太大了,连皇上都给泡发了……可现在却顾不上这件事了。
他随即停了下来,在外面静静站着,打算听听燕然和方腊,到底是什么关系。
……
这是燕然却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老丈人就在墙外。
等听到红袖问起,燕然才忽然回忆起,那句“不谋全局者”,其实是清代的陈澹然说的。
对现代人来说,这句话固然是公认的至理名言,可在大宋时代,却没人听过这句话!
于是燕然笑着对红袖说道:“我也是看方腊义军目光不够长远,局面不够开阔,所以才提醒他一句。”
“怎么?我这次跟反贼聊了这么久,观音姐姐是不是担心了?”
“那倒没有……”红袖听见这话,笑着摇了摇头:
“庞万春方腊他们这些人,为了给江南百姓报仇造反起事,诛杀贪官,我心里也是佩服的。”
“只是照着你的说法看来,那些江南义军,真的只有一两年的气运?”
“那是当然,他们的问题实在太大了。”燕然笑了笑答道:
“毕竟他们起事在即,不吉利的话我也不好明说。”
“另外还当着庞万春这些属下的面,怎们也要给方腊留点面子,我还没好意思跟方腊说得太狠呢……”
说到这里燕然一抬头,就见姑娘正认真地看着自己,于是他笑着解释道:
“他们起事后的真实情况,其实不难推断出来。”
“首先,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方腊的手下实际上是一帮教徒。”
“咱们回头看看古往今来哪次改朝换代,是靠着一帮教徒能做成大事的?”
“要知道那些人信了摩尼教,都愿意跟着方腊造反,一定是对教义深信不疑的……可宗教军队最大的问题,就是思想太绝对了。”
“方腊要打天下,一定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他要坐天下,更需要妥协和退让……但宗教却不许他这么做。”
“所以一旦遭遇挫折,教徒心里就会产生怀疑。在需要妥协的时候,就算方腊也没法说服自己的手下!”
“此外那些教徒,一旦为自己的家人报了仇,立刻就会失去理想。”
“这之后方腊只能用教规和教法规范部下,这样的部下想要打仗和处理政务,实在是太难了!”
“要知道起义的那些人,可从来都没尝过财富和金钱的味道,他们一旦成了江南的主人,考验就会接踵而来!”
“他们中立场不坚定的,很快就会丧失信仰。而那些坚定的教徒,脑袋里只有一根筋!”
燕然皱着眉头摇头道:“在起事之前,方腊没有选拔培养官员,就算有多少庞万春这样的勇将,他都没法治理地方,没法消化他打下的地盘!”
“那是和整个大宋朝廷作对啊!得要江南那片土地上,每一个战士都为他而战,每一个百姓都为他出力。粮食财富、兵源人力、全都要高效集中、为他所用才行!”
“所以方腊虽然是世间难寻的英雄,智谋眼光也远非常人可比,但他要敢改朝换代……想都不要想!”
“就算有我给他出的那个主意,听起来虽然不错,但他也未必能做到……”
“所以我就算有更好的主意告诉他,那也一点用都没有……”
“什么?”
听到这里时,红袖姑娘猛地看向了燕然:“你还有更好的主意,没告诉方腊?”
“当然有了,”燕然笑着说道:
“我现在就有三个方法,比之前我告诉方腊那一个都好得多……”
……
“什么?”
这时,墙外的林灵素也听了个大概。
当燕然说道这里,林灵素忍不住全身一震!
如此说来,方腊刚刚来见燕然,居然是问计于他。
而燕然断言摩尼教江南起事,只有一年的气运?
另外燕然这小子居然还告诉了方腊,给了摩尼教一个续命的方法?
方腊方才满意而去,可这小子回头就跟自己闺女说,他有更好的方法……还是三个?
等听到这里的时候,就连林灵素这位大宋国师,都觉得难以置信!
……
“第一个方法。”
这时墙内的燕然,却向红袖姑娘低语道:
“如今正在夏秋之际,北方汛期马上就要到来。”
“方腊只要派人去往封丘一带,只等着数日暴雨,黄河暴涨之时,掘断封丘黄河南面的堤坝……”
“如今的黄河已经数百年未曾改道,黄河河道泥沙淤积,已是高于平地数丈!”
“只要堤坝一溃,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洪水淹没汴京,大水立刻就会漫灌北方数省之地!”
“最终这条汹涌的黄河水无处可去,只能在淮河河道入海。北方淮南东路、京西北路、淮南西路、尽数受灾……”
“那是朝廷若不赈灾,方腊只需派人到北方各路灾民中煽动造反,起义就会形成烈火燎原之势。”
“朝廷若是真的赈灾了,那么大批军队、巨量的粮食银钱就会被消耗在灾区。”
“如果方腊真的这么做了,即便是照着最坏的估计,这一招也可以让方腊多坚持七年时间……”
“嘶……”
这一刻,燕然还没说完,红袖姑娘就连连倒吸凉气!
燕然所说的封丘,其实就在汴京附近,红袖姑娘还不清楚?
要知道在这片大平原上,黄河河道的高度已经超过了平地两丈有余,要是真的出现了人为挖掘河堤这种事,就代表着整个大宋北方,陷入生灵涂炭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