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怒火

第334章怒火

苹儿直升少将,淮军序列里,上一个荣获此待遇的是邵伊古。

邵全忠一直赏罚分明,以前苹儿担任他的贴身秘书,都没有授衔,这次一下子授了颗金星,那是对苹儿贡献的承认。

邵全忠陪大哥一起看了三天的戏,把这次汇报演出看完了。

邵全忠审核通过,下一步是给广东新军演出。

邵全忠是两广总督,可以连看三天戏没人管。新军是有训练任务的,不能连轴看戏,这次给新军的演出,要持续三十二天。

当最后一天,大型舞蹈结束后,所有参演人员出来谢幕,

这些演员扮演的角色,几乎包括了所有淮军有名有姓的高级将领,每个战士都能从戏里看到自己长官的英姿。

每天踢屁股叱骂自己的长官,就要随着这些节目名留青史,让老百姓耳熟能详,士兵们都与有荣焉,很有参与历史的感觉,士气爆棚。

谢幕后,戏台周围放起了泰州出产的精致烟,“效忠邵大帅”的烟在空中久久不散,士兵们情不自禁,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岁!”

时值中秋,明月在天,清辉满地。

演出现场,士兵们身后,一排排蒸汽坦克和轮式运兵车在夜色里露出高大的黑色剪影,宛如一头头凶猛的荒古巨兽。

增加这样一支超前的钢铁雄师对邵大帅的忠诚,重要性无论如何提高都是不过分的,苹儿为此作出的贡献显然超过几次战斗过后的封赏。

而且,这种精神上的震撼带来的忠诚,跟封赏比,效果更加持久,精神鼓励和封赏肯定要同时进行,一个都不能少,互相起到加成的作用。

邵全忠大悦,当场搂着苹儿的细腰,在她脸上狠亲了一口,这是老邵家的宝贝啊。

“讲求实效”的邵全忠一改此前对苹儿的冷淡,歌舞团在广州演出了一个多月,邵全忠就专宠了苹儿一个多月。

什么“一曲红绡不知数”,什么“六宫粉黛无颜色”,哪有现场一万多将士真诚的喝彩,能给人带来无比的荣耀

苹儿获得了此前从未体验过的充实感,在邵全忠的专宠下,整个人精神焕发,艳丽无双,信心和野心双爆棚。

以至于邵全忠感觉,每天晚上搂着睡的,是一团涌动的烈火。

这种飒爽英姿和娇媚如、仪态万千的奇妙气质混合,更是让苹儿的魅力指数级上升,让邵全忠欲罢不能。

嗯,“指数级”这个概念邵全忠是听张斯文说的,转自经济学高级专业人士。虽然依旧不知道啥叫指数,但邵全忠理解了“指数级”的魅力。

田星依旧在北较场练兵,邵全忠则带着歌舞团,身后跟着苹儿和伊莎贝尔两个军装少女,去南宁巡视广西新军,慰问将士。

两广这边跟海外各国交易频繁,光是关税银每年就好几百万两,相当富裕。

当年十三行兴旺的时候,十三行的福、潮商人跟两淮盐商,山陕商人并称华夏三大商人集团,潘、伍、卢、叶四大行商家产总和比国库收入还多,真正的富可敌国。

十三行当时是世界的财富中心,几家大商行老板,都是世界排名前几的富豪。伍秉鉴个人资产两千六百万白银,世界首富,入选千年以来最富裕的五十人之一。

话说鸦片战争战火绕开广东,就是因为十三行的存在,里面有大量洋人股份,这是邵全忠本人成为某社团远东尊主后才得知的——资本的力量。

两广富裕的结果,就是铁路修得快,本来广州到南宁是行船的,现在坐火车当日可到。

邵全忠两世为人,选崛起的地盘,那都是富裕地盘,走招安路线,从来不在贫困地区造反起家。

这辈子先在两淮吃盐商,现在又跑两广来吃福潮商人,所以他养兵从来不缺钱。

南宁,望仙坡,六公祠军营。林波仔带领的广西新军,现在被练成了城市巷战的专业部队。

一万三千五百人全部配备了最新出品的连发霰弹枪,经过实战训练,分成了以班为单位的小组。给邵全忠演练的巷战过程,士兵们踹开房门,“大喷子”近距离让铁丸布满全屋。

tnt炸药穿墙突破,索降破窗而入,匪夷所思的打法前所未有。

邵全忠感叹,当年田大哥在邵家圩子第二训练场训练的那帮地痞,没想到除了能当疾行队侦察兵,还能教出这么多打法,关键时刻起到这种作用。

埃默里想到的,就是专门训练巷战部队,应对巴黎的特殊情况,至于具体打法,全靠的是田大哥和他的记名弟子们脑洞大开。

看汇报的林波仔白皙、瘦削的脸上泛着不正常的红晕,邵全忠立刻警惕,“波仔,不许你亲自参加巷战,你是一万多人的总指挥,必须给我坐镇后方,这是死命令,记住没有”

林波仔连连点头,“一定一定。”

这个,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君令有所不受,到时候自己该怎么打怎么打……

歌舞团给广西新军的演出一样效果拔群。

话说无论广东还是广西新军,士兵都不是本地人,而是来自两淮的西征淮军老兵,在这里看到家乡戏,是相当亲切的。

两广本地的保险队刚开始组建训练而已,这里的预备役至少要一年后才堪用。

在广西军营的汇演,增加了两场戏。

6=9+

一场叫“涌泉相报”。

故事讲的是法兰西随军翻译埃立松的故事,是由编剧兼导演苹儿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

埃立松九年前在圆明园救了一群太监、秀女,邵大帅感念他对华夏人的善意,报之以鸡油黄国礼。

看上去这是一出歌颂中法友谊的剧目,不过背景里,火光和喊杀声中,打劫圆明园瑰宝的法军一个个面目狰狞,全是反派人物。

这场戏其实更应该叫“火烧圆明园”。

看完这出戏的士兵们,除了对埃立松个人留下了良好印象,一个个对法兰西强盗怒火万丈。

事实上背景里的大火大部分是英国人点的,法军东西没少抢,点火只点了一座咸丰的寝殿而已。

不过在这出戏的有意识诱导下,观众的怒火全撒在了法兰西强盗身上,整场戏一个英国人都没有出现。

另一场戏是演出快结束的时候,临时排练的,叫“安庆的怒火”。

材料由安庆教案现场的淮军情报处人员提供。安庆教案几个月前发生,最近刚刚了结。

法兰西神父的横行霸道,安庆群众的怒火,考场士子们的激昂爱国,新任两江总督马新贻面对法国大使的委曲求全,明明有理还要道歉赔款,都让士兵们心里憋了一口气。

最后马新贻为了安抚洋人,不得不当着洋人面,申斥“护教不利”的安徽众官员,里面低头受训的,甚至有穿着淮军军装的安徽巡抚邵恒忠。

邵恒忠是淮军副总司令,跟所有将官都关系良好,作为“淮军铁壁”,战斗中一直护卫着淮军士兵后背的安全,士兵们无不尊敬。

大戏在压抑的气氛中落幕的时候,不知谁带头高呼,“打倒法国强盗!”

一万多条霰弹枪被士兵们举在手里,怒吼声惊天动地。

文艺作品也是有力量的,士兵们的怒火已经被成功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