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没拿下阳平关?易小川的不解!

但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的即使再不可思议,也是真相。易小川强迫自己接受这个推论:咸阳方面,极大概率是通过某种经过特殊训练的飞鸟,保持着与外界的秘密联系!这也解释了为何他们如此气定神闲——他们很可能早已将情报送出,并且知晓援军的动向,甚至正在执行某个更大的战略计划!

想通了这一点,易小川并没有感到豁然开朗,反而更加无奈和沮丧。

就算知道了对方传递情报的方式,他又能如何?派人射鸟?茫茫天空,如何识别哪只是信鸟?效率低下,且根本无法杜绝。

更重要的是,咸阳城的防御让他望而生畏。这座曾经的秦朝都城,在被高要接手后,显然经过了大规模的加固和现代化改造!城墙加高加厚,棱角分明,甚至还修建了瓮城这种增强防御的复杂结构。城内守军充足,粮草想必也储备丰厚。

他手下的三万楚军虽然是精锐骑兵,但骑兵的优势在于野战和机动性,用来强攻一座准备充分、防御完善的坚城,无异于以卵击石!就算项羽再给他增兵三万,他也没有把握能啃下这块硬骨头,更何况还会付出难以承受的惨重伤亡。

易小川是一个理智的人,深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强攻咸阳,是一件绝对不应该做、也做不到的事情。他的任务本是围点打援,或者至少隔绝咸阳与外界的联系。但现在,第一个目标似乎已经失败,第二个目标也变得意义不大。

他现在能做的,似乎只剩下继续维持围困的态势,同时加派更多斥候,扩大侦察范围,密切关注阳平关方向以及南境其他区域的军队调动情况,试图捕捉高要援军的动向,并祈祷项羽在阳平关的行动一切顺利。

易小川正在帐中对着地图苦苦思索咸阳诡异平静背后的含义,试图找出高要可能隐藏的后手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极其急促、甚至带着破音的马蹄声和嘶吼声!

那声音由远及近,充满了十万火急的意味,瞬间打破了军营的相对宁静!

“报——!!!急报!阳平关急报!!!”

一名风尘仆仆、盔甲上沾满尘土和汗渍的传令兵,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到了中军大帐前,声音因为极度的疲惫和急切而嘶哑变形!

易小川的心猛地一揪,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他猛地站起身,一个箭步冲出帐外!

“何事惊慌?!阳平关战事如何?!”易小川厉声问道,同时目光死死锁定了那名跪倒在地、气喘吁吁的传令兵。

传令兵抬起头,脸上满是尘土和汗水混合的污迹,眼神中充满了惶恐和难以置信,他咽了口唾沫,用尽全身力气喊道:

“易将军!楚王……楚王于阳平关进攻不利!大军……大军已经撤退!现已退兵百里,正向着我军方向汇合而来!楚王命小人星夜兼程,通知将军早做准备,一同撤退!”

震惊与失态:难以置信的消息

“什么?!!”

易小川如遭雷击!整个人仿佛被定在了原地!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进攻不利?撤退百里?这怎么可能?!

他猛地踏前一步,双手一把抓住传令兵的肩膀,力道之大几乎要将对方的骨头捏碎!他死死盯着传令兵的眼睛,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和无法接受而变得尖锐:

“你说什么?!再给我说一遍!项羽他……五万大军……怎么可能撤退?!阳平关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几乎是在咆哮,完全失去了平日里的冷静儒雅。

传令兵被易小川的反应吓得脸色发白,忍痛结结巴巴地重复道:“将……将军!千真万确!是楚王亲自下达的命令!楚王说……说阳平关的南境军援兵已至,兵力雄厚,关隘险固,继续强攻恐中敌军埋伏,为保全大军,不得已才下令撤军!楚王命您也立刻放弃围困咸阳,率军与他会合后撤!”

“援军已至……兵力雄厚……”易小川松开手,踉跄着后退了一步,脸上写满了极度的困惑和一种世界观被冲击的茫然,“这……这怎么可能?!高要他……哪里来的援军?!”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试图用理性去理解这完全超出他预料的消息。

“难道……难道高要他真的疯了不成?他放弃了攻打南郡?!”这是易小川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也是最符合逻辑的推测。但随即他就自己否定了这个想法。

“不对!这说不通!”易小川用力摇头,仿佛要甩掉这个荒谬的念头,“如果他真要放弃南郡,回师救援阳平关,那何必当初要大费周章地发动南征?这完全是顾此失彼,战略上的巨大失误!”

在他的战略推演中,阳平关虽然重要,但并非不可放弃。即使阳平关暂时失守,被楚军占据,确实会割裂咸阳与南境核心区的联系,让楚军获得战略主动权。但只要高能能按原计划迅速拿下南郡,并与魏豹巩固联盟,稳定侧翼,他就能整合力量,到时候再调集主力大军回头收复阳平关并非难事。这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而现在,情况完全反了过来!项羽率领五万精锐,猛攻十日,不但没拿下据说只有几千守军的阳平关,反而被打得需要撤退百里?这简直荒谬绝伦!

“如果高要真的调回了攻打南郡的大军……”易小川想到这里,背后不禁冒出一股寒意,“那他的损失就太大了!太不划算了!”

他深知高要这次南征动用了多么庞大的力量——接近二十万大军!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每一天的粮草消耗、人力物力投入都是天文数字!突然放弃即将到手的战果,千里回援,这其中的机会成本和实际损耗,将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而且,易小川更清楚一点:南境军虽然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但连续征战带来的疲惫是无法忽视的。士兵不是机器,长途奔袭、持续作战会对士气和战斗力造成极大的磨损。高要如果真做出这种决策,无异于杀鸡取卵,自损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