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平乱非李靖不可
“给孤查!必须严查到底!孤一定要知晓这些氏族大家的详细名单!”
李治勃然大怒,面色铁青,声音犹如惊雷一般在宫殿内炸响。他那紧紧攥起的拳头因为太过用力而微微颤抖着,显示出此刻内心的愤怒已经到了极点。
良久之后,李治像是再也无法抑制住心中的怒火,猛然从龙椅上站起身来。他的动作幅度之大,甚至带倒了一旁的几案,上面摆放的奏折和笔墨纸砚散落一地。
与此同时,一股浓烈的杀意从他身上迸发而出,仿佛化作实质般令人胆寒。
此时此刻,李治深深地感受到了世家大族对于皇权的强大掣肘。
这些家族凭借着数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人脉和势力,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能够左右着国家的政治走向。
而在私底下,他们也依然能够决定王朝的命运。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平定张亮乱,以及顺带清算朝野。
这次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李治已经动了杀心。
然而就在这时,站在下方的房玄龄赶忙上前一步,拱手低声说道:
“殿下息怒,请听老臣一言。如今大乱初生,局势尚未完全稳定。此时万万不可大动干戈,以免彻底将这些大族逼至我们的对立面啊,即便想要对付他们,也绝不能过于张扬,更不能明目张胆地对世家大族动手,只能在暗中筹划。”
对于这样的事情,房玄龄见的太多了。
这些世家大族们向来善于审时度势,在局势未明朗之前,他们往往会选择投注多方,给自己留下充足的后路。
他们绝不会把所有的筹码都押在一方身上,而是如同狡兔三窟一般,精心布局,以确保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自己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说,尽管如今发现他们与张亮有所联系,但并不能就此断言他们一定会叛变。
也许他们只是在观望形势,坐山观虎斗罢了。
对于张亮抛出的橄榄枝,他们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毕竟多一条路总比少一条路要好得多。
但如果李治因此便贸然出手打压甚至为了建立自己的威信,杀鸡儆猴。
恐怕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反抗之心,使得原本可以掌控的局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殿下,依臣之见,此事极有可能是张亮精心策划的离间之计,他的险恶用心便是要让朝堂陷入混乱与动荡,让殿下与群臣相互猜疑,从而从内部将我们彻底瓦解。”
褚遂良一脸忧虑地急切劝诫道。
不得不说,张亮此番计谋实在阴狠至极,竟把李治逼入如此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倘若李治对那些世家大族置之不理,恐怕就要面临被他们暗中算计、背后捅刀的巨大风险,让李治寝食难安。
就算是对群臣也有所怀疑。
可要是下令严加彻查,又极有可能激起这些氏族大姓强烈的反抗情绪,弄巧成拙,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张亮真是用心歹毒啊!差一点就让孤中了他设下的奸计。”
李治冷哼一声,顺势顺着两人给出的台阶走了下来。
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却是将两人所说的话语深深地铭记于心。
想要对付那些势力庞大的氏族大族,绝对不能采取硬碰硬、明火执仗的方式。
必须要谋定而后动才行。
而且,他想要杀的人,还是要借刀杀人才行。
李承乾便是最好的例子了。
“敢问国公,如此的局势,可解否?”
李治看向房玄龄,这位大唐顶级的谋士。
其他人都靠不住,只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这位大唐智囊了。
“想要破局,也并不难,只要此人肯出马,叛乱可平之。”
房玄龄显得成竹在胸。
“哦,我大唐还有如此奇人,不知道国公说的是谁啊?”
李治的目光变的炽热了几分。
“卫国公李靖。”
房玄龄郑重开口。
想要在此等局势之下,力挽狂澜,也唯有深得军心的李靖了。
这叛军,可不是真正的叛军,而是被蛊惑了的大唐军士。
张亮以为李承乾正名为由,行以出师之名。
设立武庙,提高军卒地位。
开设军饷,福利全军。
对于全国的军卒来说,无一不对李承乾感激涕零。
然,对他们有大恩的李承乾却被以叛逆之名,废除了太子之位。
此行,便是被张亮携恩而聚,欲为李承乾正名为师。
不然,这手底下的军卒可不会随意听从他,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举。
“卫国公德高望重,以其在军中的威望,只需振臂一呼,全然能稳定局势,让叛军不敢轻易进攻。”
“只是如今,卫国公抱病在家,就不知此计是否可行?”
褚遂良则
是喜忧参半。
“这就要看太子殿下,送去的是何等良药了!”
房玄龄另有所指。
“卫国公久病居家,孤也是素有耳闻,但是却不知其所犯的是何病症,其实孤也早该让太医去就诊了。”
等到要用到这位擎天之时,李治也才想起到,大唐还有这样的一位,可以力挽狂澜的猛人。
“卫国公所患的乃是心病,一般的药物,难以启用。”
房玄龄再道,同样身为老狐狸,他太清楚李靖的病症了。
“心病还得心药治,而太子殿下你就是这心药。”
同样,善于揣度人心的许敬宗,也同样猜到了缘由。
三人都是心如明镜,唯独李治还是一头雾水。
“孤吗?”
李治一怔,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三人所谓的,肯定不会是真正的药材。
而是另有所指。
“卫国公的病根,就是功劳太大了,以至于让其思之成疾。”
房玄龄见李治还不得要领,又加以引导道。
李靖会病吗?
当然是不会了,虽然他也是戎马一生,但是其的打法与李二有别。
李二在年轻之时,就喜欢带头冲锋,而人家李靖呢?
还是好好的当着自己统帅,军旅的生涯对其来说,是强身健体,并不是过重的负担。
他现在还能牵着过堂虎,骑着红拂女呢?
真正的老当益壮。
“原来老将军的病根是在此,既知病症所在,那便可解了。”
李靖这是自污,怕功高震主,被上位所杀。
唯有如此,才能保全自己。
“准备车驾,孤要出宫!”
情势危急,李治等不了太久。
立即命令内侍,摆驾出宫,要请出李靖出来镇场子。
这场子,他这个新任太子已经罩不住了。
……
“父亲大人,府外有人求见,言是父亲大人曾经的部下!”
卫国公府中,也并不平静。
虽然李靖想要远离是非,然而,是非却偏偏都又找上了他。
“部下,哪里来的部下,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我不是都说了吗,杜绝一切与外界联系了吗?”
李靖睁开松散的眼眸,显得漫不经心道。
他现在的退休生活,怡然自得,得享齐人之福。
“父亲大人,外界已经闹翻天了,张亮领着十万大军围攻长安城,可能不日就破城而入了!”
李德奖忧心道。
“这是你该关心的吗?瞎操心什么?”
李靖摇了摇头。
“父亲大人,这怎么能不操心呢?这可是皇城,龙脉之地,一旦有失,乾坤逆转啊。”
诚然,李德奖也想效仿其他家族一般,脚踏几条船。
其实不用做什么,就是卖对方一个面子。
这并不算是叛国。
给自己的家族留一条路而已。
“有失什么?朝中能人甚多,张亮算老几?能翻起什么浪来了呢?”
什么大风大浪,他都见过了。
兵临城下,只不过是家常便饭。
“你官职不大,还忧心起家国大事来了,长能耐了,你老子我,都没有这个能力呢?”
李靖接着又是指责道,他卫国公府本来就树大招风了。
现在要是再和张亮勾搭上,这不是给人弹劾的机会吗?
要是不是贤明之君,完全是可以在这里借题发挥的,抄家灭族就此而生了。
料想他如今如履薄冰。
他的这儿子,却是要在这时候坑爹,要让他晚节不保。
“父亲大人,德奖也只是忧心家族前途,并且也未私底下会见叛逆。”
李德謇此时也为其弟开脱道,其言语淡定,仿佛是得了李靖的几分真传。
高句丽之行,让他受益匪浅,如今完全已经是能够独当一面了。
“若不是看在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家族,你觉得他现在还能站着吗?”
“站队并不是那么好站了,站好了,并不一定能青云直上,但,一旦站错了,便必定是粉身碎骨。”
“哪怕是你以为稳赢的局面!”
李靖看着李德謇两兄弟,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也是他一生的心得。
打仗没有输过,战队没赢过。
之前,以为投注李承乾稳赢,但也不曾想过,会出这档子事来。
“启禀国公,太子殿下李治携众前来探查国公病情,已至客堂。”
一名黑人,急步走来,用蹩脚的言语慢慢说道。
“唉,树欲静而风不止啊,难不成这偌大的朝堂就没有人了吗?”
李靖起身,长叹了一口气。
但是转头一想,还真没有人了。
“父亲大人,如何作答?”
李德謇请示道,他也拿不准主意,好似如今的局面,也唯有他的父亲能解决了。
“要如何作答,那是你们的说的,怎么能问我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了呢?”
李靖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请恕孩儿莽撞之罪,父亲大人,是真的不想插手如今之事了吗?如此的话,都城真的有破灭之危?”
李德謇眼中有所不甘,这大好河山,他不想见其就这样支离破碎。
“都城破灭与否,我是不知,但若是我在国之危难之际,再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那这泼天之功如何封赏?世人只闻我李靖之名,却不知太子殿下之功,岂不是大祸临头了。”
“国都虽得已保全,但是我李家,又会有谁来庇佑呢?恩大似仇,此功,不但我不能立,你们也不能立。”
此前李世民出征之际,还特意来看望李靖,那夜的谈话,可是触目惊心。
让李靖每每想起,都是后背发凉。
李世民看似圣明无比,但是对于李靖还是防备至极。
暗中敲打,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
“孩儿谨遵父亲大人的教诲。”
李德謇和李德奖异口同声的回道。
他们两人不是愚笨之人,身为国公府的子嗣,谋略武功都不是常人可以比拟的。
“等一等!”
在两人转身的瞬间,李靖想法也随着改变。
“德奖,你去先将张亮派来的使者邀来,而德謇你,则后一步去请太子殿下入内,务必要让他们在途中相撞。”
自污罢了。
如此一来,李治也将不再信任于他,那也就没有必要在开口了。
李德謇两兄弟对视一眼,而后都看出来彼此的担忧。
这是在玩火。
如果李世民在还好说。
但是他们对这新太子李治却不了解,如果就此对他们发难,那就太亏了。
立场不同,所行之事也就全然不同。
李靖只是想要自保,不想参与过多的家国大事。
毕竟之前,他参与已经足够多了。
“还不下去吗,难不成你们还想要太子殿下久等不成?”
李靖却实没有那样的担忧。
就算是李治冲动,那些辅佐大臣也不是傻子,不会让李来的。
“诺!”
两兄弟则是心事重重的退下。
“陛下,这也是你的谋划吗?你让老臣留在都城之中,也是早想到了今日了吗?”
李靖西北而望,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李世民出发之前,曾来到李靖国公府内,欲要邀请李靖一北征。
其实已经有了天策上将出马,没有什么战役是打不赢了的。
李世民怕的不是敌人,而是担忧李靖这位臣子。
毕竟除了李世民之外,已经没有人能够压制的住他了。
但是最后,还是李靖以重病、不能参与朝事敷衍了过去。
同时,也在向李世民表态,不再参与朝中事务。
听到了李靖的答复之后,李世民未答复,而是转身离去,给李靖留下了悬念。
同时也是高悬于头顶的一把天刀。
随时都有可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