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黑白无垠石

第二百七十一章万国朝拜,单方面宣布

确实,新皇登基之后,是就要册封国母和太子了。

“自周朝天子而来,这世间没有亘古不灭的王朝,亦没有永世不衰的世家,唯一不变的,就是穷出不尽的能人志士。”

“雄主持世则兴,庸主为帝则衰,要想世代常兴,便不能再循序立长不立贤之规矩,自朕而后,天下有才德之人,皆可持以帝器而兴国。”

李承乾沉声说道,威严荡世。

作为后来人,纵观历史兴衰,比所有人都要认识的深刻。

无才持权是祸。

不但祸己,还祸国。

下一代可能还是明君,但是第三,第四代呢?

这样的决定,也是李承乾早有过的。

群臣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是又要将家天下转为公天下了。

“陛下,如此而行,会滋生出党派之争,不利于国家安危。”

刘仁轨进言道,这样也会激起阶层的斗争。

“朕意已决,不再言语,至于如何选举,朕会拟订出一个章程来。”

李承乾立刻出言,阻止了还要继续劝诫的李震几人。

“今日朝议,就到此吧,散朝!”

李承乾转身而去,不再给予群臣进言的任何机会。

很快,长安城之中,便有三道加急旨意传出而去。

第一,便是土地政策的改革。

第二,便是有关科技选官的政策。

第三,便是帝制的革新,凡有才德之人,均可问鼎至尊之位。

大唐的格局,也在此时奠定了基调。

大乱之后,便是大治。

但是,对于氏族门阀的打击也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还在继续。

凡有反抗的,就是铁血镇压。

李承乾既菩萨心肠,也有雷霆手段。

氏族门阀在土地革命面前,也渐渐失去了主导力。

只是半年的功夫,大唐的天下,已经确定下来了格局基调。

“稚奴、仁轨,朕以为还要加以改善选官制度,也不能一味的以成绩入士,还要有德,另外,分科考试,六部便分为六个方向取势,侧重点不同,如此才能选拔出专项的人才。”

两仪殿中,李承乾双手靠背,缓缓说道。

没有上朝之时的盛气凌人。

治理天下就是如此,没有热血,只有枯燥。

在李承乾后世的经验下,各种制度也在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陛下此举甚好,不过相应的也要加大对学堂师资的投入。”

这些政策,都只有在规划之中,还没有得以实行。

都需要财力和物力的投入。

“都投入,一年不成,就十年,就百年,教育乃是兴国之要策,必要实施。”

“另外,朕让你挑选才思敏捷的人士,可挑选有多少了。”

说着说着,三人便朝殿外而去,如同聊家常一般。

“以有一百多人,陛下,你是真的准备亲自教导吗?”

刘仁轨不确定的问道。

“当然了,朕亲自教导之,之后的国中大事,你与稚奴就要多分担一些了。”

现在很多事不用自己操心了,李承乾可以将后世的知识进行传播了。

“为国尽力,乃是我等之本分。”

两人异口同声道。

慢慢的,李治也放下了戒心。

了解到,是李承乾真心的接纳了他,并以国事器之。

“对了,来参加春祭大典的,还有哪些国家没有到呢?吐蕃和西突厥可有派使者前来。”

要做一个明君,可是事事要顾及。

“都来了!”

李治回道。

诚然,大唐虽是动乱了几次,但是余威尚在。

并没有哪个国家敢公然抗之。

吐蕃在此时,也还未有足够的底气。

“如此最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样就应该能省很多的麻烦了。

“转告李震,春祭那日,将所有的火枪和红衣大炮都拉出来,朕要放炮。”

前次,以炮势逼迫李治投降。

春祭大典,李承乾便要万国投降。

刘仁轨和李治对视一眼,也都是心照不宣。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时间转眼间便又过了十日。

春祭大典。

李承乾身穿着那象征着无上权力和尊贵地位的明黄色龙袍,身姿挺拔地站立在庄严肃穆的太庙中央。

他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沉稳而有力,举手投足之间,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威压如涟漪般向四周荡漾开来。

此时此刻,整个天下的大势似乎都凝聚在了他这一个人的身上,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他所吸引。

一旁的李治静静地伫

立着,手中紧握着那卷金黄的圣旨,口中清晰而庄重地咏颂着上面的文字。

这些文字所传达的信息无非就是关于李承乾继任皇位这件大事,旨在向列祖列宗禀告并祈求他们的庇佑与祝福。

待李治咏颂完毕之后,李承乾缓缓伸出手,从旁边恭敬侍立的内侍手中接过一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香柱。

然后,他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步走向前方放置着巨大祭祀青铜鼎的地方。

每一步落下,都如同踩在历史的长卷之上,发出轻微却又沉重的声响。

这一刻,他就是在书写历史。

终于,李承乾来到了青铜鼎前。他微微躬身,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香柱稳稳地插入到鼎内早已准备好的香炉之中。

随着香柱的插入,一缕缕轻烟袅袅升起,在空中盘旋缭绕,宛如神秘的祥瑞之气,为这个重要的时刻增添了几分神圣庄严的氛围。

“礼毕!”随着内侍这声高呼响彻整个太庙。

李承乾亦是猛然回身,他身姿如龙骧虎步般矫健有力,每一步迈出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势,周身散发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磅礴气势。

那些来自异国他乡的使者们,被这股强大的气场震慑得甚至不敢抬头直视,因为稍有不慎便会犯下大不敬之罪。

顺着眼前的云梯俯身望去,只见满朝文武大臣皆恭敬地站立在下方,犹如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自己。

这般场景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豪情万丈?

此时此刻,李承乾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迈之情。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李承乾不禁低声呢喃起来,曾经只在诗句中领略到的壮丽景象,如今竟真真切切地呈现在自己眼前,令他深深陶醉其中。

他面带微笑,对着下方的臣子们微微颔首示意。

而站在阶梯上方的李震,则手持宝剑,威风凛凛地一挥,同时高声喝道:“贺炮!”

“轰!轰!”

震耳欲聋的炮鸣声如惊雷般响彻云霄,仿佛要将整个天地撕裂开来。

那一声声巨响,带着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冲击力,一波接着一波地袭来,使得周围的空气都剧烈颤抖着。

地面也随之猛烈摇晃起来,一股股强烈的震动感犹如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身体,让人连站立都变得异常艰难,仿佛下一刻就会被这股强大的力量掀翻在地。

那些外来的使者,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们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些人惊恐万分地以为是可怕的地动来临,纷纷惊慌失措地四散奔逃。

千门大炮齐声怒吼,炮弹如同雨点般密集地倾泻而出。

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将他们不远处处的山峰染成了一片火海。每一发炮弹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当它们击中目标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威力。

原本矗立在众人面前的那两座看似坚不可摧的小山峰,在如此恐怖的炮火轰击之下,竟然毫无抵抗之力。

只听得一阵轰隆隆的巨响过后,山峰被炸得粉碎,化为无数碎石和尘土,在空中飞扬飘散,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

“镇静!”

苏定方大喝一声,军卒逼近,才控制了混乱的场面。

一个个看向那消失的巨山,都是心照不宣一脸煞白。

见状,李承乾也知道,自己所要的目的已经达成。

于是乎,李承乾大声道:“外来的使者,你们回去之后,请转告你们的国王,一年之内,来长安城,献上你们的投降书,无条件的服从大唐的安排,不然,就如同你们眼前的山峰,彻底从世间上抹除掉。”

霸道至极。

但是,对于如此强势的要求,却没有谁敢提出质疑声。

红衣大炮,已经给予了他们足够的震慑力了。

这宴非好宴,而是鸿门宴。

“春祭大典之后,朕会陈兵边疆,明年春祭大典之前,朕未收到尔等投降的国书,便举灭国之战。”

无理霸道。

这就是强者的姿态,能随意支配小国的生死,更别说是个人了。

没有回声,这是单方面的宣布,不是在和他们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