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轻语地瓜配茄子

第九十二章神级葬礼,神级作词!

就连南蛮孟获听到此消息,都大老远带着妻子祝融老大远赶到成都!

曾经,孟获对丞相是那般的不服。

可是现在,他哭得却是那么的伤心。

就如同一个丢了最心爱玩具的孩子,就如同死了父亲一般。

现场的人当中,他是流的泪最多。

哭得最伤心的一个!

回去之后,他更是告知族人,此后头戴白巾,世代为诸葛丞相守孝。

这一刻满城素缟,尽撒纸钱,成都城内,无数人哭死过去。

整个蜀汉政权内!

呜咽咽的全是悲声!

踉跄跄的尽是哀倒。

他们捶足顿胸,嚎哭不已!

写到这里,林昊的心情也有些难受。

可以说,丞相死了。

这对蜀汉还是对后世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而林昊也不知不觉想起了前世三国演义电视剧。

当中的那段关于诸葛亮死亡之时的主题曲。

《哭诸葛》

【苍天啊…….你为何急匆匆将他交与秋风,】

【大地啊...…你为何急匆匆将他揽入怀中。】

【情愿以死,换他的生。好率咱将士再出征。】

【鞠躬尽瘁,谁人能比......一生洁白,谁人能及...】

【苍天你太不公啊....大地你太绝情...】

【哦,哦!蜀国将交付于何人?】

【生生痛死蜀人心!】

林昊将之写到括号里面,作为旁白。

又引用了后世杜甫的一首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三顾频频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写到这里,所有观众们都感到十分懵逼,仿佛被雷劈中一般。

没有人能够预料到这一情节的发展,原本以为故事已经告一段落,情绪也得到了释放,但没想到林昊竟然在这个时候又抛出了这样一个段落,让人猝不及防。

大家都已经准备好翻开新的篇章,迎接新的故事情节,然而林昊却突然杀了个回马枪,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段文字竟然如此感人至深,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无论是现场创作的歌词还是诗歌,都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无奈,让人们不禁为之动容,眼眶湿润。

【我的天呐,朋友,你是想要让我哭死在这里吗?】

【我刚刚才止住哭泣,好不容易擦干了泪水准备重新开始,结果你现在又给我来了这一出?】

【可恶,作者真是太过分了,竟然在这种时候还要赚取我的眼泪。】

【啊啊啊,蜀汉人民哭得好凄惨啊......没想到孟获也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

【原来他们民族的传统习俗是这样传承下来的啊。】

【唉,刘禅这家伙......】

【还有姜维,他一定也非常难过吧!】

【好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尼玛,写得太好了!】

【这是什么样的文采啊!】

【这个人,难道就没有极限吗?怎么什么都会呢?】

这一刻,不少观众哭傻了。

不少观众却惊呆了,只因为林昊写的歌词和诗,太符合场景。

且写得太好了。

尤其是后面的诗词,更是充分的将丞相的那种遗憾给写了出来。

就仿若林昊亲身到过诸葛丞相的墓前祭拜过一样!

那种感受,感人肺腑!

将一个后人看见丞相墓之后的那种缅怀的心情全写出来了。

事实上,林昊也去过武侯墓,武侯陵,甚至,还去过杜甫草堂!

……

评委席也甚是震惊。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墨岩不停的念着这首诗的后两句。

眼中俱是震惊和不可思议。

如果说,前面的台词,是林昊对自己才华的一种尝试的话。

那么这首诗的后四句,则是完全的将林昊才华展露了出来。

他们甚至怀疑。

林昊亲至过诸葛亮的坟所,甚至还是诸葛亮的超级粉丝。

不然,绝对不可能写得出来这样真实真切的诗词。

可是可能吗?

林昊不过才二十二岁的年纪。

也就是说,除却繁重的学习,写剧本的技巧之外。

他还要研究历史,亲临历史故地,探究过往历史?

他们不敢想像。

这个作者对诸葛亮,究竟

有多热爱!

如果在诸葛亮很红火之后,他们可以理解。

可是林昊,居然从如此繁琐的历史当中找到这么一个人。

并亲自去他的墓前。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怀疑林昊是不是因为喜欢这个历史人物。

所以才特地在这场大赛上给他写这部小说的!

作为同样热爱诸葛亮的人。

在看见这首诗时!

他们是热泪盈眶的。

因为用这首诗来形容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

再贴切不过了。

一旁的冰冰美目四溢

她不停的盯着林昊。

太感人了。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

林昊,居然能将诸葛亮的葬礼写得这么感人。

写得她都快哭了好吗?

虽然她一直压制住情绪。

但不得不说,林昊的歌词和诗,给她的感触是巨大的。

作为一个卫视台的主持人,她有丰富的文学素养。

所以,对这歌词以及诗的感触程度非常深。

她能感觉到,这诗绝不输于课本之上的任何一首诗!

如果她没有想错的话,恐怕在不久之后。

教育部又要联系林昊在教材上添加这首诗了。

天呐,这还仅仅只是林昊随手所写。

要是林昊不写剧本,专门写诗,写词,写表这些。

又会怎么样呢?

这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男人啊。

如此年纪轻轻。

就集实力、才华、智慧以及颜值于一身了。

想到这里,冰冰的心里就如同山呼海啸一般,久久不能平静。

至于剩下的四名外国评委,虽然第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这歌词和诗作的良好。

却也为里面良好的含义而感觉到震撼。

可以说。

蜀国为诸葛亮办葬礼这一段。

太震撼,太深入人心了!

他们眼中,甚至出现画面了!

而这,居然是在姜维的故事当中。

看来,即便是在姜维故事当中。

姜维,还是没有办法抢走诸葛亮的主角光环啊。

难怪,林昊一开始将诸葛亮设定成绝对的主角。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

毕竟,诸葛亮是姜维的师父!

如果不是如此出色。

又怎么会像刘备影响诸葛亮一样影响姜维的一生呢?

林昊继续描写。

可以说,这一场葬礼,便是诸葛亮最后的落幕。

但即便如此,诸葛亮却依旧活在无数蜀人心目当中。

同时,也更是深刻的活在姜维心目当中。

林昊开始写诸葛亮死亡之后,姜维的悲痛。

哭之如父!

如丧批考!

他哭得死去活来,无数次锤棺而哭。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

曾经的无所不能的丞相,居然就躺在了这棺材里。

回想起过往的一幕幕,姜维无比沉痛。

他多么希望,躺在棺材里面的那个人是自己。

他多么希望,以自己的死,能换回诸葛亮的生。

可是他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于是,也更加坚定了。

他一定要实现丞相的理想与梦想。

他流着眼泪发誓。

“丞相,你完成不了的梦想,就让维来帮你完成”

“却凡维此生此世,若放弃收复中原!必遭天打雷劈,万劫而死!”

发誓容易,但是关于如何此伐。

此时的姜维却陷入了无比的孤寂和迷茫当中。

毕竟此时此刻。

诸葛亮死后。

并不是他掌权。

同时,他既没有诸葛亮在蜀中的威望。

也没有诸葛亮出色的才能。

他是一个降将,即不属于蜀国的益州派系。

也不属于蜀国的荆州派系。

他是属于所有派系当中最最不起眼的!

投降派!

而他这个派别,在蜀国这个国度当中,是最不受看重,也最没有发言权的。

即便,他顶着的是一个丞相传人的称号。

可实际上呢?

真有几人很尊重他吗?

没有!

他甚至没有很高的官职,以前也只是一直作为丞相的辅助而存在!

是以此时此刻!

为了丞相举办完葬礼之后,在蜀国对未来国策的决议上。

他甚至没有多少发言的空间!

林昊开始描写蜀国内部的现状。

在诸葛亮死后。

因为他的推荐,蒋琬被任命为丞相,大将军,录尚

书事!

费祎为尚书令,同理丞相事!

至于姜维,则因为之前的战功,被封为辅汉将军,平襄候。

总督诸处人马,出屯汉中,防备魏军。

这当然是三国演义里面的说法。

但实际上。

真实历史当中的姜维面临的情况更为艰难。

但不管如何!

此刻林昊都是按照演义写!

写安葬诸葛亮之后的第一次会议!

此时的后主刘禅召集了所有蜀汉大臣,询问他们诸葛亮死后蜀国应该怎么办?

何去何从!

对此,大将军蒋琬认为延照丞相留下来的遗略!

可尚书令费祎却认为,此时该当休养生息!

蜀国不堪重负久矣。

他觉得。

连丞相这等经天纬地之才都无法北伐成功,更何况是像他们这样的庸人呢?

所以,与其对北用兵,不如据而自守。

一来可以节省国力。

二来则可以休息养民!

很多益州的老臣都表示认可!

毕竟,他们是本地的派系。

自然不希望打仗!

蒋琬颇有些无言以对!

就在这时,姜维站了出来。

他并不认可。

他依旧记得丞相的话,更记得他对丞相的承诺。

一定要兴师北伐。

而且从丞相的方针他能看得出来。

北方拥有九州。

而蜀汉只有一州。

以一州肩带汉中之地北伐曹魏九州。

拖的时间越久,越对蜀汉不利。

而只有不停的出师北伐,才能延缓这种压力和差距!

同时,北伐成功的机会也是最大的!

但对此。

却遭受到了费祎以及益州众臣的全力反对。

甚至,姜维还受到了讥讽!

以前,丞相在他们不敢说。

现在的姜维他们还不敢吗?

“将军如此出言,莫非是为了魏人考虑?”

“听闻将军出身天水,今丞相新亡,莫非想投曹魏乎?”

“真是穷兵赎武之人也!”

“此乃蜀汉国事,岂容你一武夫插嘴!”

“怕只是想立军功,为了一己之私置蜀国之未来于不顾吧!”

可以说。

那时姜维受到的待遇是极惨的。

甚至可以说,之前这些蜀汉内部的守旧派。

对诸葛亮生前的怨气。

此刻都发泄转移到了姜维身上。

对此,姜维虽然据理力争。

整个蜀汉都只是防守,鲜少对外用兵!

看到这里。

观众都傻了!

【卧槽…….这尼玛?】

【终于跳反了是吧!】

【这费祎,虽然是为了蜀国好,可未免也太过于软弱和保守了些。】

【大将军蒋琬还行,但终究无法与丞相相提并论。他缺乏丞相那种一言而决的影响力和决断力。】

【至于蜀中这些官员,除了会吃空饷、唱反调,又有何才能可言?在之前丞相北伐之时,他们就一直在一旁絮絮叨叨,拖后腿。】

【是啊,特别是某些人,在丞相去世后竟然还落井下石,说什么“看吧,不听我的建议,果然就是这样!死了也是活该”之类的话。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妈的,姜维实在是太委屈了!】

【那能怎么办呢?他毕竟只是一个降将,而且战功不及丞相,官职也不够高。】

【因此,他只能无奈地听从安排。】

【所以说他更加不容易嘛!】

【哎!】

这一刻。

观众纷纷叹气。

都为姜维所遭遇的待遇而感觉到难过不已。

姜维,一心只为酬诸葛。

同时。

他无可否认,也是此刻蜀汉政当中最有军事能力和眼光格局的!

但自然都败下阵来!

于是。

在诸葛亮死后的数年之内。

他们感觉到一丝后怕,惊恐。

因为诚如姜维所言。

和平发展,他们是绝对发展不过北方的!

那后面呢?

怎么样?

姜维,能够有像诸葛亮一样真正统兵北伐的一天吗?

林昊继续写道。

可以说,此时的姜维陷入了极度的困境之中。

他知道拖延下去只会让蜀国陷入更糟糕的境地,但却无能为力。

他感到自己仿佛被束缚住了手脚,无法施展拳脚。

特别是在国内的四年里,每一天都是一种煎熬。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

四年后的一天,他跟随大将蒋琬来到了汉中,并担任了别营司马。

然而,即使到了这里,他仍然无法对魏国发起北伐。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尚书令和蜀中群臣所谓的“为国求安”。

他们认为,保持现状,不主动挑起战争,就能确保国家的安全。

面对这种情况,姜维感到无比的困惑和迷茫。

他不知道该如何打破这个僵局,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于是,他只能每天默默地巡视着边防,远远地眺望着北方的长安和洛阳。

他知道,那是诸葛亮一生都渴望收复的地方,而与丞相北伐的日日夜夜,也成了姜维无数次怀念的日常。

他知道无法第一时间开始北伐。

于是就动起了其它心思!

林昊开始描写。

写姜维开始向大将军蒋琬建议。

与其一直筑守。

不如连接西面的羌胡为我们所用。

他少年时期曾在天水郡抗击过异族,对那边的异族极其了解。

若能像丞相当年扫荡南蛮一样将其臣服!

未来,未必不可成为他们对抗曹魏一丝助力。

毕竟,少数民族的士兵向来十分勇猛。

大将军蒋琬同意了他这个说法!

那时的姜维喜不自胜。

比起呆在营帐里什么也不做。

他更宁愿自己去做些事。

即便,这件事情不是他心心念念的北伐。

可中。

也是在为未来的北伐做准备。

这一年,他38岁了。

曾经的青年已然步入了中年。

他不知道,答应丞相做的事情何时才能够实现。

深夜当中,他总是孤独的抱着宝剑!

迷茫地看向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