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佛还是道?
至于评委。,在这一刻也是吵闹得不停.
对教派以及这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
所以,他们的发言也是具有争议的。
即便是评委,他们的思考和思想方式很多都和普通人相同。
同时,他们也是站在大多数人这边去考虑的。
一个不立足于大众,并且深刻发现道理的评委不是好评委。
他们三之间也就车迟车三名国师的事情聊了一阵。
直到九叔最终说了一番公论,众人这才停歇了下来。
但不管如何。
车迟国,实在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话题。
而林昊则继续描写。
故事到了这里。
车迟国也已经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便就是八百里通天河的剧情。
这体现了明朝时代一些地方的丑陋民俗。
同时即便是在龙国的现代,这些漏俗也不在少数。
但在此之前,还要说一下本书的主题。
究竟是崇尚什么呢?
有人说他崇尚道教,毕竟孙悟空第一个师父菩提祖师是道家,天庭也全是道家。
也有的人说是佛教,毕竟一整本书都是以佛教为主题的小说。
但实际上,在整本书当中无论是神,还是佛,都被作者吴承恩无情的贬斥。
在书中,有作恶的道人。
有不要脸的僧人。
同时还有觊觎袈裟的有德高僧。
甚至如来,观音这些形象也并非那么光明,很多地方都揭露了他们的一些丑陋。
同时,道家呢?
也有歌颂的地方。
比如玉帝虽然迂腐,但大多数还是为民做事的。
前个剧情当中,只是车迟国的三妖求雨,便第一时间派了龙王,派了风神雨伯前来助阵。
可想见,天庭也是通情达理的。
面对孙悟空的大闹,也并未一棍子打死,反而忍耐再三。
所以,他们也是有些慈悲在的。
所以说,这部小说里,吴承恩并没有褒贬谁,
而是完全的根据当时他的视角,所讲述的一个三教合流的故事。
而在车迟国的末尾,作者也借孙悟空的口说出了。
他要的并不是一个崇尚道家或者佛家的世界。
而是希望,儒释道皆崇尚,所有修行之人皆一视同仁的思想。
这也是孙悟空在离开车迟国之前告诉国王的原话。
“望你三教归一,既敬僧,也敬道,同时也为国家养育人才。
只要这样,你的江山必能永固,而并非偏听偏信,贻害一方,这样你的国家必然很快会灭亡!”
可以说,这又何尝不是作者想借西游记的口告诉当时的嘉靖皇帝这个问题呢?
可惜的是,他费尽心力出书之时,嘉靖皇帝已经去世十年了。
同时,那个时侯,吴承恩的身体也迎来了暮年。
但不管如何。
身为一个士子,一个曾经做官对这个国家充满着美好愿望的作者。
他是希望大明好的。
但是,当时嘉靖统治下的大明实在腐朽得过份。
他多次出去作官,看到的形形色色,也正是他写成西游记的原因。
他渴望借西游记这么一个载体,为自己的国家寻找一个像孙悟空一样的救世主,一样的英雄。
听见孙悟空的话,国王自然感激。
辞别车迟国之后,师徒四人马不停蹄地再次踏上西行之路。
一路上餐风宿露、翻山越岭,不知不觉间,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过去了数月有余。
此时节令已至初秋,春天的繁华落尽,夏日的炎热也逐渐消散。
因着急于赶路,他们未曾留意天色渐暗,待到发觉时,夜幕已然悄然降临。
如水般清冷的月光倾洒而下,照亮了前方蜿蜒曲折的道路,但周围却不见一户人家的灯火。无奈之下,师徒几人只得继续沿着大路前行,期盼能早日找到歇脚之处。
就这样一直走啊走,终于,他们来到了一条波涛汹涌、滚滚奔流的大河边。
河水奔腾咆哮着,仿佛一头凶猛的巨兽,令人望而生畏。
猪八戒自告奋勇,捡起一块大石头用力向河中投去,只听得“咕咚”一声闷响,水花溅起老高,那石头瞬间便被湍急的水流吞没,连个影儿都瞧不见了。
他不禁咋舌道:“俺老猪活这么久,还从未见过如此深的河呢!”
孙悟空见状,一个筋斗跃上云端,手搭凉棚定睛观瞧。
这一看不打紧,直惊得他倒吸一口凉气——这条河竟然与之前沙僧所在的流沙河极为相似,宽度足有八百多里之遥,而且即便是在这月色明亮的夜晚,也根本望不到尽头!
听闻此讯,一向沉稳的唐僧也不由得面露
忧色,心中暗自思忖:“这八百里宽的大河横亘于此,莫非是要将数个国家隔绝开来不成?想来两岸之人的生活习性定然截然不同,
而我们又该如何才能顺利渡河呢?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但凡遇到这般宽阔的河流,要么其中藏有厉害的妖怪作祟,要么就隐藏着危险等待着我们……”
怎的好不容易停歇了数月,就遇到这样的风险了!
想到这里,唐僧不由得坠下泪来,恐怕又是一番生死!
正啼哭间,孙悟空找到了石碑,上面上书三个大字《通天河》,上面祥细介绍了通天河的祥细情况,足有八百里宽,同时行人少渡,深入不毛。
一看这情景,唐僧明白,今日,是渡不了这河了,可是,去何处休息呢?
正困惑间,突然看见远处有人声鼎沸,同时烟火生起,似有数百户人间。
偶尔之间还听得见几句念佛的声音。
也正是因为如此,唐僧师徒开始前往借宿
林昊不停描写。
听到他们是大唐前来的僧人,一开始,主人家并不相信。
可直到唐僧说明之后他们这才相信过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便招待他们到家中留宿。
刚刚到家中,发现这是一个大户人家,同时里面请了不少和尚做法事。
只是当他们看见猪八戒,沙僧和孙悟空的样子,第一时间吓得跑了,哪里还敢呆在这里。
面对他们的斋奉,猪八戒也不客气,大发食肠。
直吃了二三十碗依旧不够。
唐僧自然千恩万谢,同时问起他们为何要做法事?
对此,老者也和他们讲究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他们是在给他们的儿女做法师。
听见这话,唐僧愣住了。
难道儿女早亡?
对此老汉表示,没有,只不过是提前给儿女们做法。
哪有提前做法事咒自己子女死的?
如果生了什么病,不应该努力治疗,不到最后,一个关头不放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