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年世兰46

 
年世兰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缓缓说道:“方才臣妾听闻雍亲王福晋说,有人给她送了一张纸条,说是臣妾相约,可臣妾却从未写过这样的纸条,更不知道这纸条从何而来,臣妾实在想不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康熙听了,眉头微皱,他转头看向宜修和剪秋,沉声道:

“此事确实蹊跷,雍亲王福晋,你可有证据证明这纸条是华妃派人送给你的?”

宜修脸色煞白,她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她的手中除了这张纸条之外,确实没有其他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纸条是年世兰送来的。

然而,偏偏就是这唯一的证据,如今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面对这样的局面,宜修完全无法为自己辩解,只能哑口无言地跪在那里。

与此同时,年世兰却悠然自得地靠在康熙的怀中,她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暗芒。

要知道,亲王福晋这个身份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废掉的。

宜修毕竟出身于乌拉那拉氏这样的大族,有着深厚的家族背景和人脉关系。

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她犯下了大错,想要处置她可绝非易事。

那么,什么样的错误才能算得上是大错呢?

无外乎就是与康熙、皇嗣或者是年世兰本人有关的事情。

毕竟,康熙作为皇帝,他的地位至高无上,皇嗣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而年世兰作为康熙独宠多年的心尖上的人,她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

对康熙动手显然风险太大,而且年世兰也绝对不会拿自己的孩子去冒险。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年世兰决定亲自出马,以身犯险。

“皇阿玛,此事千真万确并非儿臣所为啊!儿臣就算是有再大的胆子,也绝对不敢去谋害华妃娘娘啊!”

宜修一脸的惶恐和委屈,她双膝跪地,不断地磕头,额头上都已经磕出了血印,但她似乎完全感觉不到疼痛一般,依旧苦苦哀求着康熙。

事已至此,宜修深知自己已经没有其他退路了,她只能拼尽全力为自己辩解,希望能够逃过这一劫。

她的心中非常明白,谋害宠妃这样的罪名一旦被坐实,那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不仅自己的地位会一落千丈,甚至可能会牵连到家族,永世不得翻身。

就在这时,年世兰突然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她那原本就苍白的脸色此刻看起来更是如纸一般,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下似的。

只见年世兰柔柔弱弱地说道:

“皇上,臣妾与雍亲王福晋之间早就有了一些过节,今日发生这样的事情,除了她之外,臣妾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人会对臣妾下如此狠手。”

康熙的目光变得愈发深沉起来,他当然知道年世兰和宜修之间的矛盾。

而且,这雍亲王福晋也不是第一次冒犯自己的爱妃了,前几年的时候,她就害得年世兰早产,险些丢了性命。

如今再加上这一桩事,康熙心中对于宜修的怀疑自然又加深了几分。

于是康熙面沉似水,眼神冷漠地凝视着宜修,他的声音冰冷而严厉,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

“雍亲王福晋,你心思恶毒,竟敢谋害犯上,此等行为实难饶恕,自今日起,朕决定废除你的福晋之位,你就前往甘露寺,潜心修行去吧。”

康熙心中已然明了,尽管雍亲王福晋出身于乌拉那拉氏,但这一族在朝廷中并未有深厚的根基。

况且,此次事件的过错完全在于雍亲王福晋本人,她确实罪有应得,理应受到惩罚。

能留她一条性命,对康熙来说,已经算是格外开恩了。

宜修听闻此言,如遭雷击,只觉得天旋地转。

她心中最珍视的,莫过于自己嫡福晋的身份和地位,然而此刻,这一切都在瞬间化为泡影,她竟然沦为了一个被遗弃的妇人。

“皇阿玛,儿臣冤枉啊!儿臣真的是冤枉的啊!”

宜修的哭喊声凄厉而绝望,她的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然而康熙却对她的哀求视若无睹。

眼见康熙不为所动,宜修的目光转向了胤禛,她的眼神充满了哀怨和哀求,

“王爷,妾身真的没有做过啊!妾身的品性,您难道还不了解吗?”

胤禛缓缓地转过头来,他的目光冷冽如冰,直直地盯着宜修。

他的心中已经认定了今日之事乃是宜修所为,毕竟当初她是那样的不情愿,苦口婆心地劝自己与年世兰保持距离。

然而,如今的宜修竟然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在他的雍亲王府中做出这样的事情。

他不禁感叹,她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而他的雍亲王府,确实已经容不下这样的嫡福晋了。

有这样的嫡福晋,只会连累到自己。

宜修眼见胤禛毫无反应,心中愈发感到凄凉。

她深知自己此时已无计可施,只能使出最后一招——杀手锏。

“王爷,姐姐临走之前曾嘱托您照顾妾身,难道您都忘了吗?”宜修的声音略带哽咽,其中蕴含着无尽的哀怨与委屈。

胤禛听到这句话,身体猛地一颤,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

柔则临终前那恳切的眼神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让他的内心产生了一丝动摇。

然而,当他想起宜修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尤其是今日她竟敢妄图谋害年世兰时,他的心又重新变得坚硬起来。

无论如何,他都没有这个胆量去违背康熙的旨意。

“柔则虽有嘱托,但你今日犯下如此大错,我也绝不能徇私枉法。”

胤禛的声音冰冷而决绝,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胤禛的声音低沉而又严肃,仿佛整个房间都被他的话语所笼罩。

他缓缓说道:“皇阿玛的旨意已下,你便去甘露寺安心修行吧,日后若能诚心悔悟,也算是报答了皇阿玛的大恩大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