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借钱
“不是,就你与林大夫两个人去呀?能行吗?”罗雁行担忧不已。
“林家送信来时,来了好几个仆役,此时也要随着一道回去……”
她没说完,罗雁行就皱眉道:“林家的仆役都是男子吧,你与林大夫两个女眷,这万一路上他们起了歹心,你们岂不是,不行不行,这不安全。”
“不会的,那些都是林家的家生子,卖身契都在林家,不敢的。况且,袁清也会去。”
罗雁行更加吃惊,“他不是在县学读书,打算后年下场乡试,时间这么紧迫,他可以吗?”
宋英羞涩地抿唇笑,“他不放心,一定要跟着一起去。”
声音低低,尾音还带着掩不住的甜意,听得罗雁行牙酸:“得,是我白担心了。不过,县学那边同意吗?”
“之前他就向教谕告了假,说要出去游学,这次便是以这个名义走。”
“你们安排妥当了就好。”罗雁行放心不少,转而关心起路上的事情:
“这天虽然热了起来,但往北可不好说,记得带些厚棉衣,还有银钱,所谓穷家富路,一定得带足了。嗯,得藏好,财不露白……”
与此同时,陈家茶楼。
陈云泽执杯的手一顿,抬眸看向袁清,眼中满是错愕,“借钱?”
袁清袁清神色平静,缓声道:“年乡试,次年春闱,我打算趁着此次游学,提前在京中置办一处宅院,免得到时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陈云泽险些被呛到,“你这盘算得未免也太长远了些,乡试尚未考中,竟已想着会试的事了?”
他摇头,语气里半是调侃半是无奈:“袁兄啊袁兄,你这未雨绸缪的性子,真是叫人叹服。”
袁清唇角微扬,不置可否,只朝他拱了拱手,语气诚恳:“陈兄手头若是宽裕,还望借我周转一番,待我手头宽裕了,一定立时奉还。”
陈云泽轻咳一声,“袁兄难得开口,这个忙我一定帮!”
他端起茶盏饮了一口,“要借多少,你尽管说。”
“一千两。”
“噗——”
陈云泽一口茶险些喷出来,连忙用袖子掩住,呛得直咳嗽。好容易缓过气来,瞪大眼睛道:“一千两?这都够在京城买处顶好的二进宅院了!袁兄你这是打算在京城安家落户了么?”
袁清含笑,“若真能在京城安家,我自是求不得。”
陈云泽望着他,眸光微闪,这般大手笔,看来他对乡试会试很有信心呀。
念头转过,他摇头苦笑道:“你这手笔倒是不小,也罢,既然答应了你,自然要作数。”
他从怀中取出银票递过去,“这一千两你先拿去用,若是不够,我再派人给你送去。”
袁清接过,“多谢陈兄仗义,待我手头宽裕了,一定连本带利,立时奉还。”
陈云泽摆摆手,“我们俩什么交情,说这些就生分了。”
顿了顿,他又道:“此去京城,袁兄不妨留意留意那边的蜀锦,若是有路子,咱们把生意做到京城去,以后无论是往来还是捎带家书,也方便得很。”
袁清应下。
翌日,晨雾未散,城郊长亭外,城郊长亭外,几辆马车缓缓停下。
林大夫望向对面马大夫,“就送到这儿吧。”
马大夫点头,取出个灰扑扑、沉甸甸荷包递过去,“穷家富路,钱多带些,你们各自都揣一点,别弄得精致贵气,让人一眼瞧出来,但也不要格外素净,这么多马车,打扮得太穷也引人怀疑……”
“钱我们带够了。”宋英推辞。
马大夫却道:“要上下打听,再多的钱也不算多。”
宋英还向推辞,被林大夫按住了手,她接过荷包,“放心,林管事他们都是老手了,路上该怎么做他们清知道。”
马大夫点头,又嘱咐宋英:“你第一次出远门,路上多听你师父的话,遇事多留个心眼。”
“我会的。”
千言万语,已经叮嘱了一路,可真到临别时,马大夫仍是处处不放心。
宋英见此安慰道:“放心吧师叔,我们此去只是证明当年师祖并没有作案时间,让天下人都知道师祖是被冤枉的,并不强求一定翻案。”
这是多方商量后,林大夫做出的妥协。
既然担心青玉死了,这条线索断掉,那就先把这条线索摆在满朝文武面前。
若皇帝良心发现,因此为江家翻案自然是好,若他不肯,他们也不强求,后续继续找真相,总有一天,能彻底查明!
马大夫轻叹一声,撩开车帘缓步而下。晨露沾湿了他的布鞋,在土路上留下几个深色的脚印。
他立在原地,目送马车缓缓远去,起初还能看见他们探出车窗挥手,转过一道山梁,马车彻底隐入苍翠之中,就再也看不见了。
马大夫在原地站了很久很久,直到太阳爬过树梢,他才转身回城。
到医馆的时候,已有很多病人候着了,看见他都是含笑打招呼,“马大夫回来了。”
一张张笑颜,亲切随意,与京城的刀光剑影,恍若两个世界。
“诶,今儿小宋大夫与林大夫怎么还没来?”有病人问道。
马大夫吸了口气,含糊道:“家里出了点事。”
马车出了清水县,一路北上,翻过秦岭,便是八百里秦川,官道渐渐平坦,马车的速度终于快了起来。
君子六艺,袁清是书院学过骑马,马车坐得倦了,便与林家替换,骑马而行。
一路下来,骑术大有长劲。
五月末,终于抵达京城。
朝阳初升,京城的轮廓在薄雾中渐渐清晰,高大的城门楼上,‘京师’两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护城河的水面泛着粼粼波光。
城门前车马如龙,商队、官差、行人络绎不绝,喧嚣声远远传来,夹杂着各地口音的吆喝。
袁清勒住缰绳,回头看向车厢:“我们到了。”
宋英掀开车帘,望向那座象征着权力的城池,“这就是京城呀,好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