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青梅离离白草

第615章 萧晴

两个丫鬟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忙道:“姑娘快请进。”

庭院并不十分大,但布置得精巧,

美美的睡了一觉,清晨醒来,宋英见院子里种着一丛栀子,东南角立着座太湖石堆成的小假山,不过一人高,却玲珑剔透,石下环着一弯活水,养着几尾红鲤。

西墙根种着株垂丝海棠,树下摆着张青石,宋英都能想到夏日里坐在青石上,靠着树干看书乘凉,能有多惬意。

三间小小的卷棚顶轩室,窗棂俱是冰裂纹,糊着月白纱。此刻支起半扇,露出内里陈设:临窗一张黄花梨书案,案上汝窑笔洗里斜插几枝新摘的玉兰;多宝阁上不摆古玩,尽是些医书。

宋英的目光一下被吸引了,她拿起一本翻了翻,是师父收集的大夫手札,上面记录的病例并不十分罕见,宋英还是看得津津有味,一边看一边将对方的治疗思路与自己的对比。

林大夫回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形,她莞尔:“赶了这么久的路,不累吗?”

“不累,师父这手札是谁的,他的用药好大胆呀!”

林大夫瞥了眼,“李太医的,他早年在军中行医,刀光剑影里抢人命,哪顾得上细细斟酌药性。止血化瘀的虎狼药用得熟稔,但调养气血的配伍就……”

这时,丫鬟们端了饭菜上来。

林大夫将手札从宋英抽出来,“行了,赶紧吃饭,吃完好好睡一觉,这些书随时都能看。”

宋英应下。

这一觉直接睡到下午,吃了个饭,又接着睡,到第二日清晨,总算将连日的疲惫驱逐。

晨间凉爽,宋英选了本手札,在海棠树下的青石上坐着看。

正看得入迷,旁边忽而响起一道清脆的声音,“师妹。”

宋英偏头,只见一位着杏色褙子的少妇站在门口,眉眼含笑,却透着一股精明。

“你是?”宋英疑惑,师父不就收了她一个徒弟么?师叔貌似也只收过师兄一人。

“我娘家姓萧,闺名一个晴字,”少妇走近,亲热地拉着她的手,“是师父的大徒弟,你唤我师姐就是。”

晴……

宋英恍然大悟,原来她就是小绿她们口中的那位晴姑娘!

师父不是没有收她为徒么?

正疑惑间,一位丫鬟出来,看见她道:“三少奶奶,你请回吧,我们大人还在休息。”

三少奶奶?

宋英微微吃惊,这位晴姑娘嫁到了林家?

小绿她们没说过啊,以她们的性子,这种具有冲击力的事情一定会说的。

难不成她们并不知道?

萧晴微笑,“我与师妹说说话。”

她挽着宋英的手臂,状似亲昵道:“听说师妹是庄户人家出身,这林家不比外头,规矩多着呢,尤其是二房……”

话未说完,屋内响起响起一声轻咳,林大夫不知何时站在窗前看着这边。

她面色淡淡:“晴丫头,这么早来找宋英,有事?”

萧晴面上闪过一抹尴尬,松开手,笑容不变道:“姑母安好,听四弟说您在清水县收了一位师妹,我特意来见见。”

“既然见过了,就忙去吧,别耽误她休息。”萧晴面上的表情再也维持不住,“那师妹先休息,我就不打扰了。”

待她走后,林大夫的目光落在宋英手里的书上,“真不累?”

“不累,睡了一天,活过来了!”这一路并非日夜兼程,除了最初有些不适应,后面宋英早习惯了。

“年轻真好,”感叹一句,林大夫又道:“那让你师兄带你们出去逛一逛。”

“这不着急,我们先做正事。”

“正事才急不得,你们先去玩。”

第一次来京城,全国最热闹的地方,宋英自然是好奇,见林大夫这么说,就应下了。

一出林府,宋英就好奇道:“师兄师兄,你三嫂是以前在申府做药膳的晴姑娘?”

“你见到她了?”

宋英点头,“她早上过来,很亲昵挽着我,叫我师妹。”

林文轩翻了个白眼,很是不屑,“她算哪门子的师姐。”

“所以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记得小绿她们说,她是因为亲事才留在京里,没有跟着申家去清水县。”

林文轩顿时气愤,“我也是这次回来后才知道,她在医术上有些天赋,姑婆本打算收她为徒,念着她家里困难,还让她到申府做工。

可没曾想,她学医是假,实际上是想攀上申家少爷,成为少奶奶。

她设计想让申家小少爷偶遇她更衣,逼迫申家不得不娶她,没想到我三哥与申小少爷一起。

申家不肯要她这样满腹算计的女子,便只得由三哥娶了。又因为她曾是姑婆名义上的徒弟,让她做妾有损姑婆的脸面,三哥不得不娶她做正妻。

为着这事,二婶至今都迁怒姑婆。”

宋英拧眉,从一个称呼便可见师父在林家表面风光,实际并不容易。萧晴设计这样的事情,定会影响师父与家人的关系。

而且,师父应该很失望。

她一心想要天下多些女子学医,尽心教导的徒弟,却一心只想谋个好亲事,并不真是想学医术。

林家。

得了丫鬟的禀报,二夫人事也不管,将对牌交给管事嬷嬷,自己就直奔佛堂。

“大嫂,你可看着点文轩。”

林家大夫人睁开眼,将手中念珠交给丫鬟,站起身道:“文轩怎么了?”

“你是没看见,昨儿他与那个乡野丫头那股亲昵劲儿,旁若无人的谈笑。刚才丫鬟来禀,说是那丫头一出了府,就凑得文轩身边,叽咕叽咕说个不停。

你看着点,可别再弄出一个萧晴来,现在就够恶心人!”

大夫人一点不着急,“当着那么多人,岂不正说明他们俩没什么。”

知子莫若母,虽没少提起清水县的师妹,但言语神情,皆只有兄妹之情。

况且,那个榆木脑袋,竟然还会赚钱了。

过来送回来的节仪里,有一份单独给儿子,做母亲哪能不担心。

她挑着他看信的时候,故意闯进去,却见他搁那儿数银子,雪亮雪亮的银锭,险些晃花她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