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密谋
第5章 密谋
何马公见张照安然无恙,遂拱手作别,说道:“今见大哥康健,我们就放心了。我即刻返寨,禀报会主,若大哥有话要传达给当家的,我们几个弟兄必定帮你带到。”
张照道:“你们不忙着走,这几日羊城事务诸多,我自己独木难支,不如你们几个留下来帮我的忙吧。”
十个汉子齐声应诺。
何马公道:“我们几个弟兄住在附近,若是大哥要帮忙,就去西大宅院寻我们。”
西大宅院以前是个官邸,后家主式微,后成废墟,时而有乞丐光顾。这十个汉子乃满洲流民,惯于风餐露宿,故居于此,不觉得不妥。
张照颔首:“何兄弟,你留下助我,其余人暂且回去,我若有需,必往寻之。”
他赠给汉子们一些银两,令其归去。
何马公四处环顾,问道:“与大哥同行的兄弟,怎么没见到他呢?”
张照答道:“我三合会以反清为己任,我此行假意投诚,欲探朝廷虚实,才与穆彰阿结交。然而那个臭嘿愚昧无知,目光狭隘,他以为我背叛三合会,故不遵从我意,处处刁难于我,因此我将他打发了。”
何马公跪地,抱拳道:“张大哥昔日救命之恩,我等此生难报。大哥所嘱,我等誓死遵从,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十个弟兄永无异心。”
张照笑道:“好!你我相识,不枉此生。我喜欢以大局为重者,大丈夫行事不拘小节,若是每个人都唯唯诺诺,又怎么能成大事呢?”
何马公低头说:“大哥,我读书不多,大道理不解,然知恩图报之理,我自幼就懂得。大哥足智多谋,我们这些小弟自愧不如,唯大哥马首是瞻,凡是大哥所说,我们不敢妄加评判,更不敢有丝毫异议。”
张照又大笑数声,携其步入后宅。
时而后宅闺房之内有女子泣声隐隐。何马公闻之,大惊失色,拱手问道:“大哥,此地何以有女子呢?”
张照叹道:“数日之前,我娶了一个妇人,没想到此妇心性贪婪,不守妇德,竟与当地知县私通。你在此看着她,莫使她外出滋事。”
何马公闻命,抱拳而应。
恰此时,穆彰阿怒气冲冲得自府外走进来。至大堂之上,他见桌上有个茶盏,便拿在手中,一下摔在地上,怒道:“林则徐这个狗贼,竟敢与我作对!他是哪根葱?若不使他身败名裂,我誓不为人!”
张照闻之,急自后宅奔出,见穆彰阿气得面红耳赤,便另取茶盏,斟满热茶,递于他的手上,轻声问道:“出了什么事令大人如此震怒呢?”
穆彰阿接过茶盏,一饮而尽,恨声道:“义律欲与林则徐和谈,岂料他软硬不吃,竟将其囚于十三行内,又逼其上缴鸦片。恐义律屈服,洋商不悦,若他们真交了鸦片,我将损失惨重。”
张照低头沉思片刻,说道:“大人勿忧,我倒有一计,虽不能阻止林则徐禁烟,却可使大人趁机发财。”
穆彰阿回首看着张照,疑虑重重,继而大笑道:“世间富贵,皆由天命与人力共谋。你若真有妙计,能使我财源滚滚,我必将竭力提拔你,使你位居显宦,掌权柄之重。”
张照道:“如今羊城的鸦片大半在十三行与洋商的手中,而大人的鸦片则匿于各大烟馆之中。林则徐禁烟心切,若不将羊城鸦片扫尽,他断不敢回京复命。只恐其缴完十三行的鸦片,便轮到大人的烟馆了。”
穆彰阿眉头紧锁,说道:“承宣大街的烟馆已改为戒烟馆,倒是将林则徐那只老狐狸瞒过去了。”
张照摆手笑道:“林则徐狡诈无比,这挂羊头卖狗肉之计,岂能瞒其长久呢?”
穆彰阿惊出一身冷汗,急问道:“不知张兄弟有何妙计?”
张照瞥了一下后宅,趋近穆彰阿,低语说:“大人,三合会素与洋人不睦,若将大人的鸦片暗自运到三合会营寨,纵使林则徐再聪明,亦难料到周春会窝藏鸦片。”
穆彰阿霍然而起,负手仰天,疑虑更甚:“周春是反清的贼头。若叫他知道我在他寨中藏匿鸦片,我又岂能再要回来?”
张照躬身答道:“不敢欺瞒大人,周春寿数将尽,月内必有灾殃。这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咱还得再用一次。”
两人相视一笑,自然明白这话的意思。
穆彰阿复问道:“张兄弟适才说我能大赚一笔,请不吝赐教。”
张照拱手再拜:“待林则徐把鸦片缴得差不多了,必返京复命。那时小的再将鸦片自三合会运出,还给大人。我再将林则徐缴得鸦片偷来一些,届时羊城唯大人有鸦片,价昂数倍,此一进一出,利市四倍,大人岂不是大赚一笔么?”
穆彰阿闻言大笑:“好!待林则徐回京,我就去皇上那里参他一本,叫他永远回不到羊城。”
说罢二人皆大笑起来。
时至酉末,张照心怀忐忑,潜行至十三行街。他沿街徐行,四顾张望,见守兵林立,皆全神贯注,无有丝毫懈怠,断无溜进去的可能。
张照鼓起勇气前行,欲从清兵之间穿行而过。忽闻金铁交鸣,两个清兵用兵戈将其拦在外面。争执之间,林则徐自远处走来,见张照黄肤黑瞳,温言道:“十三行乃夷商盘踞之地,小兄弟深夜至此,所为何来呢?”
张照见其身着官服,连忙抱拳行礼,问道:“敢问您可是林则徐林大人?”
林则徐见张照气度不凡,谈吐文雅,还礼道:“小兄弟,请问你找老夫有何指教?”
张照慨然道:“久闻林大人为国为民,不辞辛劳。不料这么晚,大人仍在十三行收缴鸦片,实在令人敬佩不已。”
林则徐笑道:“老夫奉命行事,岂敢懈怠。若不给洋人一些颜色看看,他们又岂肯俯首交出鸦片呢?现在我已将十三行封锁,断其口粮,他们恐怕只能自给自足,我只需在这里守株待兔,不出十日,必有所获。”
张照摇头轻叹道:“大人,这些番鬼冥顽不灵,若依此法,恐劳民伤财,旷日持久。若大人允我与那义律一见,我定能说服他,叫他明日就能上缴鸦片。”
林则徐闻此,心中大喜,问道:“不知小兄弟高姓大名?若能助我缴烟,我必当替羊城的百姓感谢你。”
张照抱拳施礼,答道:“我叫张照,名字不足挂齿,只盼着我能为大人分忧,为百姓做事。”
林则徐捋须大笑:“哈哈,原来如此。闻王孟所言张照,便是你了。听闻你将烟馆改为戒烟馆,此法甚妙,真不愧少年英雄。”
张照闻此,面露羞涩,连忙摆手谦逊。
林则徐即命二个清兵,护送张照入十三行,引至义律居所前。
张照轻叩门扉,良久之后,一个洋人悄然开门,见到张照,即以手枪指向他的脑袋,厉声道:“原来是个中国人,你来做什么?我说过我没有鸦片。”
张照生怕洋人误触扳机,使其命丧于此,便举起双手,颤声道:“义律先生,我知道你为颠地之事特自澳门赶来羊城。未料先生不但未能救出颠地,反被林则徐软禁在这里,逼你交出鸦片,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呀。”
义律怒道:“你究竟何人?竟敢来此嘲笑我。”
张照答道:“我岂敢嘲笑先生呢?我深夜来此,是为先生解忧的。”
义律知道十三行外有清兵把守,怀疑张照为林则徐所派的奸细,意在诱其交出鸦片,故不敢轻信。遂将张照带入屋内,搜遍他的全身。
义律威胁道:“若你敢耍花招,我就毙了你。”
张照笑道:“义律先生,林则徐是个老顽固,我看这次你的鸦片恐难保住了。但林则徐如今四面树敌,若是我们联手,对付他亦非难事。”
义律半信半疑,问道:“林则徐逼我交出鸦片,否则我必被他困死在这里。你难道有办法救我么?”
张照答:“救你出去又有何难?我倒有个办法不但救你和颠地,而且还能叫你们发财。”
义律见此人虽然年幼,但言辞老练,不像是儿戏之言,便缓缓放下手枪,问道:“若你能救我英商,我大英帝国必不亏待你。”
张照浅笑道:“我做事从来不喜欢白干,若是我帮了你,你怎么报答我?”
义律答道:“我说了,我们大英帝国不会亏待你,你说你想要多少钱?”
张照摇了摇头,说道:“我不要钱,我要你对付道光帝旻宁。”
义律大惊失色,遽举起枪来,颤抖得问道:“你...你究竟是何人?”
张照淡然答道:“我是谁不重要。但若你能帮我除掉旻宁,他日改朝换代,我登九五之尊,做中国皇帝,你们大英想在中国销售鸦片,岂不是易如反掌吗?”
义律自忖此时身陷十三行,若是如此下去,自己非要被困毙在此处不可,而依张照所言,或许是个脱身的办法,他问道:“你到底想怎么样?”
张照神色骤变,肃然答道:“义律先生你命英商不要直接上交鸦片,而是先把鸦片交给我,由我将鸦片交给林则徐,然后你写信给英国女王,就说中国皇帝阻碍英国人在华经商,肆意侵占英国人的财产,叫女王出兵对付旻宁。”
义律冷笑道:“我们英商远涉重洋,到中国就是想发财。英商又岂会轻易交出鸦片?”
张照道:“你给营商开票据,承诺他们上缴的鸦片,道光帝必将原价偿还。”
义律疑问道:“你说的话我又怎么信你?”
张照轻笑一声:“先生若不信我,我也没有办法,就权当我今日未曾来过吧。”
说罢张照转身欲去,未及门首,义律已将手枪抵在他的后脑,厉声道:“你究竟是何人?”
张照从容说道:“我是三合会的张照。”
义律闻此,脸色大变,心中暗惊。三合会与朝廷不和,世人皆知。义律想了片晌,便将枪收入腰中,缓声说道:“明日我便通知英商将鸦片尽数交出。”
良久之后,张照自十三行步出,林则徐见其无事,方才安心。问其与义律交涉之事,张照言明义律已允明日缴尽鸦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则徐心下大喜,双手扶在张照肩上,笑道:“我在此苦守多日,义律未尝动心。不知小兄弟用何法使其屈服的?”
张照反问:“林大人铁面无私,按大清律例,颠地此人当如何处置?”
林则徐把手一背,扬首而道:“颠地这群番鬼在中国贩卖鸦片猪仔,残害女子无数,罪恶滔天。按大清律例,应当斩之。”
张照拱手而拜:“义律愿交出所有鸦片,以换颠地在华无罪。望林大人以大局为重,将颠地交予英国政府,莫再追求其责了。”
林则徐皱眉沉思良久,说道:“我此番来羊城,惟为禁烟。若不能将鸦片逐出国门,我岂能对得起圣上与百姓对我的信任?既然义律肯交出鸦片,我的职责已尽,只是颠地不能伏法,我对不起那些死去的百姓。”
翌日,义律召羊城各大英商,将鸦片逐一交予张照手中。林则徐则命人于十三行外清点,七日之后,义律以英国政府之名,将鸦片尽数缴齐,张照作为中介,助林则徐收缴鸦片共计两万两百八十三箱。然在收缴之时,张照私藏鸦片一百五十箱,匿于颠地住所后院地窖之中。待林则徐收兵之后,他命何马公将其与烟馆中所藏的鸦片连夜运往三合会营寨。
五日之后,林则徐于虎门销烟,全城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不久之后,义律致书维多利亚女王,其文如下:“敬爱的女王陛下,我受命远赴中华,任驻华商务监督之职,司监察之责,以理英华鸦片贸易之事。然中国皇帝肆意侵夺我商人财货,阻挠两国商贸,致使英国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我恳请女王陛下,以护佑英国在华通商之权益,兴兵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