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章 逆转关时沙,宴请少年时
“我逆转了时沙通往大世的传送阵,遮蔽了时沙位面的中枢坐标,让其他位面的太乙修行者无法再使用虚空飞度的手段。¨我^得¨书_城· /更′歆_最\全?”叶芷罗声音平静地开口,顾余生听后,却是大吃一惊,他想起父亲留给他的太乙地图,上面就有特殊的位面符文标识,当初他还不知道其用途,听见叶芷罗所说,恍然惊觉。
“叶师叔的意思是说,神月三使和御龙君能够虚空而来,并不是他们自身的本事?而是因为知晓位面坐标?”
“横渡虚空,即便大乘境也无法轻易做到,但若是提前知晓位面坐标的话,可以利用特殊的空间手段抵达,当然,如果太乙位面过远的话,就算知晓具体的方位也是无法办到的,传说七界未分之前,人界各域之间的传送阵有专门的人守护,谪仙城是时沙之地最古老的大城,其传送中枢就在三座城主府内。”叶芷罗说到这,剧烈地咳嗽起来,灵魂也虚弱无比,“不瞒师侄,我能到时沙之地,也是因为当初从方秋凉那里得到了一些关键线索。”
“师叔为何要这么做??”
“曾经的小玄界,与玄界并未彻底断绝,是小夫子亲自封闭了小玄界的几处上古传送阵,既然灵阁透露太乙祸起,让时沙之地先平静下来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叶芷罗的精神烙印之影通过青莲透照在顾余生的神海世界,“当然了,我还没那么伟大,心怀天下苍生,只不过是和灵阁达成了一笔买卖而己,等我到三宗,我的意识回归本体,就有办法打通往灵界的传通道,到那时,你也有机会寻找到你心爱之人。”
顾余生默然,叶芷罗透露的信息,有诸多可疑之处,尤其和灵阁做交易一事,更是疑云重重,但叶芷罗所为,让他看见了一丝丝曙光,若不用去眠月大陆的太史家,那最好不过了。~小^税′C·ms′ ,勉·废!粤_毒\
“我虽然成功逆转了传送阵,却给三宗招惹了不少麻烦。”叶芷罗叹息一声,“我事前并不知道三宗竟然是掌控时沙传送阵的幕后势力,如今三宗的所有长老都在城内试图修复阵法,而我也被守护传送阵的几名长老所伤。”
顾余生眼皮一跳,“那师叔你去天宗岂不是自投罗网?”
“师侄放心,我不会连累你的。”
“师叔误会了。”
顾余生哂然,其实他对三宗的好感,皆因为道宗的缘故,加上青云镇的方秋凉以及他师父秦酒都对道宗推崇备至,让他极为好奇,尤其他还在清凉观内获得了道宗传承,背剑图,道宗道典等等。
“对了,师侄,昨夜我还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
“嗯?”
顾余生见叶芷罗神色严肃,心中也越发好奇。
“昨夜西更时分,我发现谪仙城的子午大道上,竟然有一支神秘的阴兵过境,他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但却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引导,进入城主府的北门消失不见,我总感觉在谪仙城内,有一位神秘的存在在支配着他们。”
阴兵?
顾余生眉头紧皱,他从镜域来到时沙时,也有一支三千人的阴兵穿过位面,正是因为这支阴兵的引导,他才顺利知道通往时沙的空间节点。-精′武?暁′税?枉? -醉,欣¨漳¨結+更\薪/快`
“师侄,当年你曾在青萍山深处历练,难道就没有经历过离奇之事?我听青萍的许多老人说过青萍山深处会有阴兵,我总感觉这两个世界之间有某种联系,但很可惜,我对这些隐秘知晓不多。”
“倒也听说过。”
顾余生并不想向任何人透露青萍山的秘密,毕竟那一条浣溪河下面,还封藏有神秘的古城和一把天地神剑呢。
“师侄你三魂异于常人,或许更容易觉察到他们的存在,我倒也希望这些阴兵不是被鬼道修士所掌控,否则可就有大麻烦了。”叶芷罗神魂虚弱,“我需要养魂,师侄此番去三宗,万事小心,尤其要提防田在野还有田府那位神秘鬼道修士。”
“是,叶师叔。”
顾余生将青莲置于养魂木内,当最后一抹斜阳散尽,他亦来到山涧的废弃道观内。
赶了一条路的少年们一个个身体疲乏,在道观内的草垛,石坎,蒲团上打坐休息。
迟愚身为天宗弟子,自然有许多杂事要做。
顾余生随行而为,在道观内闲逛,道观门楣上蛛丝网布,青苔染阶,落叶满地,又逢秋日暮晚,夜风吹拂,道观不免多了几分凄凉。
入正观,奉龛上的三清石像染色己褪,更添几分岁月悠长。
就当顾余生
凝龛而观时,身后传来几道轻微的脚步声,未回头,顾余生己知来人,张之洞,张怀素,卢照,崔玉,范思慎五人取竹为帚,前来清扫道观。
“余生兄?”
正观在后,天黑而暗,其他人都不愿意前来,张之洞他们几个胆子大,怀着虔诚之心来。
顾余生回头,虽未言,却己然让张之洞难掩神色激动,“真的是你!”
“你们做什么?”
张之洞挠了挠头,“怀素说此观废弃了可惜,我们一起扫一扫,等以后修行有成,或是被宗门遗弃,就在这里碰头,以后在这里支个香鼎,混点香油钱,若是香油钱也混不上,我们五个就在这里打家劫舍。”
张之洞还是以前那般不着调,顾余生知他本心通达,笑了笑:“这里的确是一处风水宝地,山涧水雾灵气生,这样吧,你们打扫观庭,我下河去捉些鱼来,一会以你们的名义去请其他道友同宴,也算人生快事。”
“好!”
张怀素眼睛明亮如星,拎着没有染尘的扫帚走到石像前稽首,先沾去石像头顶的蛛网,张之洞去打扫龛台,崔玉扫阶,范思慎和卢照从东西观廊伊始,各自低头干活,并非作秀。
顾余生见他们五人心思纯良,心中也升起莫名之意,前路难,先辈筚路蓝缕,他们精神的传承,在这一刻十分有意义,顾余生重拾少年心气,踏叶而御,来到道观后山溪流瀑布倾泻之畔,溪水涧涧,水中有肥鱼,山林葱葱,诸多野味尽有,虽然他己辟谷不食,可依旧留恋人间烟火。
夜下星月明,地温渐冷,山涧水雾云生,此方原本稀薄的灵气也渐渐浓郁,形成白蒙蒙的灵胎之状,顾余生腰挂竹篓,里面盛装肥鱼无数,他己许久未以摆渡人的身份行于天地,此番神游,却是为诸位少年抓鱼为宴。
他并非一时古道热肠。
他要宴请青涩时期的自己。
乘山涧灵雾而上,采摘松茸野菇,又猎几只野物,赶月而回。
至观内,烛火通明,各处皆有身影忙碌,原来这些疲惫的少年,皆有非凡心气,有人见张之洞他们扫观,亦自发地加入,随着人越来越多,扫观而净的信念被激发,百来名少年一个个面带笑容,虽然疲惫,却在劳作之中无意间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他们最终的归途是三宗,但今夜注定是他们一生最美好的日子。
“诸位道友,我回来了。”
顾余生把腰间的竹篓倒进在石缸内,鲜活的鱼儿翻滚,溅起的水花在烛光下晶莹剔透,原本清冷的道观,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观内的鼎食炊具被搬出来,各有各的忙活。
迟愚本来持重,见一众师弟这般热忱,也加入其中,没一会,道观内溢着人间鲜香。
“嗯,好香啊,道兄,你煮的什么米?”迟愚进柴房,眼睛陡然一亮,他见顾余生坐在灶前一双眼睛痴痴地看着灶心燃烧得通红的柴火。
“哦……寻常之米。”顾余生从怔然中回过神来,起身解下腰间的葫芦,走到门口,对着围在鼎锅前的少年们敞怀笑道,“昨日城内有酒会,今夜咱们也高置一个酒会。
言说间,顾余生变戏法地取出一个大酒坛,将葫芦里的酒哗啦啦倒在里面,很快满一大大的酒坛,少年们纷纷称奇,小小的手段,亦激发他们修行之心。
夜烛下。
所有人都围坐在火塘边宴饮,虽然无丝竹之乐,也无玉座高台,但只要欢笑抬头,就可以看见皓月当空,星星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