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李斯:我的政审啊!
赵昌对李智说得细,是因为需要李智来用人,所以给了他一本《井的使用手册》,来减少他们的磨合时间,让李智知道什么事可以交给井,什么事需要把握尺度。
对井则不一样,井对李智不需要有太多了解……最主要的是赵昌夸不出口。
脑子里冒出来的全是恶评,赵昌只能吝啬夸奖又委婉地告诉井:“他喜爱玩闹,有赤子之心。”
言下之意,李智这个人没问题,但是他会做一些看起来很有问题的事。
不知道井能不能听懂。听不懂也没关系,不影响他服从命令。
“唉,要让人去燕国啊……”赵昌正一心考虑将来的事情。
他想派靠谱的人去燕国打打底,虽然现在算起来有点晚,但真正的目标是让这个人准备执行、监督将来在燕国地区实行的政策。
赵昌原本选中了甘罗,谁料整理外出时积攒的东西时,在里面发现了甘罗的回信。
信中先是表达错过时间的歉意,而后又说了一堆废话,最后甘罗说他想去各地挖矿,到各种矿点考察环境,询问老矿工,研究风水,系统性地补充先人总结的寻矿方法。
赵昌:行吧。
看人好不容易找到了感兴趣的事,他就不强求了。
甘罗不行,那应该选谁比较好?
这些天他一直在挑名单,但仍旧没能定下人选。
正思索的时候,秦王派人来召唤他,赵昌便将事情暂时搁置,去看看老爹有什么事。
走到目标地点一看,氛围好像挺沉重的,而且里面还有李斯在。
没等赵昌说话,秦王就将简牍递给他。
赵昌一看,好家伙,原来是探子的速报。寿春很躁动,似乎有出兵的意向。
“没关系,有智在,打不起来的。”
秦王表示信你个鬼:“他能有什么作用?”
真的有人想打,他能阻止得了吗?绝对不能让楚国在这时乱掺和,至少也要等到燕国败局已定。
“但他是令尹啊,尽管没有多少实权,可……”赵昌正要说话,话语被秦王打断。
“他是令尹?”
听到秦王的疑惑,赵昌也迷茫:“您不知道?”
他将目光移向李斯。
李智成为令尹的时间,是在赵昌出行之后快到楚国时。赵昌中间停留寿春再返程,间隔这段时间,还以为李斯早就报上去了。
而赵昌返程后汇报的叙述,重点都放在他做的事情上,没有描写李智的地位变迁。
李斯压力山大。
确实,他知道李智变成令尹时,比秦王还懵逼。
楚王换了又换,我儿子步步高升,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特别是他之后收到了一些楚国上层公认的隐秘传闻。
比如什么某人软禁楚王啦……软禁太子啦……
李斯当时就眼前一黑。
完了!
家门不幸啊!
这让我以后怎么升职!
有你这么个儿子,你这罄竹难书的案底,我的前途全毁了!
有你在,我的政审根本不通过,谁用我不得掂量掂量……我甚至有可能被慢慢冷落,被一撸到底。
李斯不知道该怎么汇报这种消息。假如秦王询问李智上位的缘由,他应该如何回答?
我不知道?还是照实说?
斟酌之下,这件事就一压再压。
等到负刍撒手人寰,李斯又听说那个废太子意外离世。
意外?不用想都知道是谁干的好吗!什么意外,谁信啊!
从这之后,李斯看上去一如往常,其实已经在摆烂摸鱼了。
因为逆子的逆天操作,仕途肉眼可见地走到尽头,这个班真是上不了一点。
从最开始不知道如何汇报,拖到最后干脆开摆,因此直到现在,李智上任过了好几个月,秦王才在今天拿到信息。
李斯啪叽跪下。
终于,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可能是廷尉难以开口吧。”赵昌看李斯都有点浑浑噩噩的,“我来告诉您吧,整件事情是这样的……”
他将自己了解到的内容转告。
秦王听完,震怒。
如果在赵昌离开咸阳之前,如果那时候让他知道李智敢做这种胆大包天的事情,他绝对不会让赵昌去楚国,说什么都不会松口。
一个臣子可以平庸,但绝对要忠诚,无论什么都不是他弑君的理由。
就李智这种的,妥妥要被君主拉进黑名单。
“他敢做出这种事,你还认为他不会派兵进攻秦国?”秦王真想把儿子脑子里的水打出来。
这人的话能信?
“当然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进攻的提议,应该是他提出的吧,廷尉?”赵昌问李斯。
李斯灰败的脸似乎又亮了一点,缓缓答:“似乎有这样的传闻。”
但上报的时候被李斯抹了。报不了,真的报不了。一报上去他感觉自己就要完蛋了。
秦王压抑着怒火:“他提议攻打秦国,你居然还要相信他?”
“我只是相信我自己。父王,就如同您厌恶背叛一样,他也厌恶着背叛者。但当他做出谋逆之举后,除了我,朝堂上已经没有人愿意真正地接纳他了。君主会像您这样怀疑他,同僚会像廷尉这样防备他。”
赵昌在楚国陪人玩了一通,最大的作用是把李智彻底拉上车。
“他现在很清楚这一点。所以绝不会做出违背我的意愿的事情。我认为,他想借这件事,在楚国挑动更大的内乱。”
赵昌道:“南方各郡一直在派兵驻守,防备魏、楚,您也可以继续调集兵力准备抵御,并开始选择可用的将领。楚国如果要进攻,一定会等到我们与燕国激战正酣时。
“但作为楚国主动发起的战争,在出战之前,他们必定要事先协商各自能够瓜分的利益,如果这件事无法谈妥,楚王就不可能集结军队。”
现在的楚王就是这么掉价,无法真正掌握国家的粮与兵。
“然而,有他在,楚人是无法谈妥的。”
这里面可动手脚的地方多了去了。
赵昌又看向李斯:“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想知道这些探得的消息,是您从哪里拿到的?从内容来看,这更像是他故意向您放出的传闻,就等着它被传回秦国。”
李斯:……
赵昌对秦王道:“我们西北各郡的士卒也在前往中山地,距离进攻燕国还有段时日。
“在我们开战前,他会做出证明自己的行动的,刚好您可以用这段时间和大臣们商议具体的对策。即便那时他辜负了我,由其他人再出手也不迟。”
回去就写信给李智,天天试探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我找事干,太不安分了。
我能兜的底也是有限度的!你不要每次都踩着底线来啊!
赵昌很想冲去寿春,对着李智的头爆锤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