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我承认我刚才说话声音有点大

蒙武认为:楚令尹做事瞒着柱国,楚军前后方这么不默契,很适合自己出兵揍一揍。

作战的时候有拉胯的背后,那伤害不是一般大。

换将撤兵瞎指挥,这是正常事件。断粮断装备断支援,这也不是不可能。

他们上下不能一条心,完全不行啊。像我们家后面的队友,就很可靠。蒙武对比一下,心里暖暖的,感觉指挥起来都更有劲了,战报也嗖嗖地往后面发。

赵昌不断收到汇报,他这时候才发现,蒙武也是个大水货。

战线的推进不会太快,虽然他们开始进攻,但是不可能出现几十万大军对对碰的场景。

大部分士卒还是在后方准备,真正交锋的只有少数。

这些交锋的人,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激战。

练习战阵、探查情报、筹备进攻、小规模试探……战场上的大部分时间似乎都可以被称为不够炫酷的“垃圾时间”,但胜利正是在点滴中累积。

这种有些枯燥的情况下,也不知道蒙武哪来的那么多事可写,又从哪挤出来的精力,每天都有报告送来。

如果要细究起蒙武这么做的原因,大约就是他看过赵昌的楚人手下写的汇报。

虽不是事无巨细,但也列出了每天各自辖区内的变化。让赵昌能够更精准地把握状况。

再加上这段时间两人多次接触,熟悉起来,蒙武隐约了解到一点:

二公子有时候喜欢看精细的杂事。

实话实说,蒙武不是赵昌的刷好感对象,但是相处之后,他对于这位二公子的印象堪称特别好。

做事利落,性格不错,赏罚分明,待人有度……

越想优点越多,喜欢。

说句稍作僭越一点的话,赵昌比他的儿子还年轻。这既是蒙武可以尊敬的上者,也是他有些想要保护的后辈。

嗐,二公子那么懂事,只是有这个小爱好而已,当然要尽力满足啊。

于是,蒙武每天收取查看各部曲的记录时,顺手从中选一点比较重要的,总结一下,递回去。

赵昌心里吐槽归吐槽,实际上也确实如蒙武的猜测一般,看得津津有味。他不仅自己看,还拉着老爹一起看。

两人不能真的上前线,就当是跟着文字“赛博治军”了。

秦王对此表示:“我从前没见他这样过。”

“因为您很威严。他从前也不是时常上战场。而且我们现在离前线很近,这样频繁的往返不会太耗费人力。他是看我年纪小,又对我有好感,因此想要关爱我。”赵昌略恬不知耻,道。

严格意义上,蒙武送来的不是正规的军情信息——如果敢用战报的规格唰唰地送无关战局胜败的事,秦王会第一个严厉批评——这应该算是私下里的聊天。

好在秦王父子关系还可以,赵昌又坦荡,这种私聊不会造成信任危机。

听到儿子所言的“关爱”的话语,秦王煞有其事地赞同,淡定道:“他这样做没错。”

没有人会不喜欢我儿子。没有人。

每一天的内容都有差别,从最前方的军士到指挥部、督察办,都有可能出现在其中,字数有时多有时少,全看蒙武有多少空闲时间整理。

这么些天下来,两人看这汇报,边看边聊天,已经变成了固定环节。

赵昌是情绪更饱满的话语:“喔噢,今天这是大事啊。”

秦王声音平淡地化身吐槽役:“只看简牍也该看出来的。”

以前都是纸,这回是正经的简。刚一看到就该知道是大事,你居然打开之后再感叹。

“但这样更有趣一点。”赵昌就是喜欢这么干,他看向内容,有些惊讶的样子,“柱国被更换了。”

秦王也扫了一遍:“嗯。”

“似曾相识啊。”赵昌道。

都不用儿子提,秦王脑海中就直接冒出某个与自己纠葛颇深的国家。

赵昌说出自己对于项燕的性格预估:“我不觉得他是会甘心听从吩咐的人。更何况,发出命令的实际上是敌对的令尹,而不是楚王。”

如果是楚王换将,项燕还有可能听从。但被令尹强行换下来,项燕的结局明显会是一个死。

“楚军和赵军也不一样。”秦王说。

他这是意指:李牧虽然被更换,但是当时赵国抵抗秦国的主力是边防军。那是李牧亲手在燕赵边境辛辛苦苦拉扯大的。

项燕名义上是淮北军的统率,淮北底部却不是真正的亲信。

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只考虑军心,李牧实际上有违抗命令的资本。可是,项燕即使不想听话,想搞事,也不会多少淮北士卒愿意提头跟随。

“接下来几天,或许会看到很多转机。”赵昌说得委婉。

不只是转机这么简单,接下来是适合发动猛攻的时刻。除非楚国抽出了一张绝世武神卡,不然新上任的将领必定需要与手下磨合。

这一磨合,破绽可想而知。也许战线会直接被蒙武平推到寿春,很快就要围攻都城了。

比起一眼就能看清的前线战事,现在赵昌更想知道项燕的动向。

——

寿春。

项荣等人原本偷偷带着亲兵过来,拉拢其他氏族的力量,把想要“一家独大”的景氏推下去。

但还没团结完可以团结的人,形势就急转直下:柱国被撤了。

“不能让他这么做。”项梁最不能容忍的是,随着这个命令,反景小队中的重要力量:屈氏,开始犹豫,想要退出。

因为被委任接手柱国位的是屈珍。拿到好处,他们反景的心就不再那么强烈。

反什么啊,那根本就是我的好兄弟!你们一点都不懂我们的兄弟情。亲爱的景~我承认我刚才说话声音有点大,想要打谁,你说吧,我都听你的。

“我们别等了,直接去杀了他吧。”

人要杀我,我先杀人。

“这太危险了。”项荣道。

上回在郢都内公然集兵的是负刍,但他筹备了好多年。现在仓促行事,风险很大。

项梁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一死,谁还会为他报仇吗?”

只要精准击杀,剩下的人就是土鸡瓦狗。就连屈氏,也会当场跳反,变成激情争夺利益的一份子。

——

项燕心中生出的是极大的怒火。景平不只是想要换将,还口口声声说他谋反,直接派了人想把他处死。

他对景平的人防备很重,身边护着亲信,没被杀,反而把那个使者反杀了。

看得屈珍胆颤。

“这柱国,你就做吧!”项燕摘冠对屈珍狠狠一掷。

妈的,拖着一群废物干活,你以为老子很想当吗?

景平一人抵一国,他成功从秦国手中抢走了项燕的仇恨,项燕现在只想冲去郢都把景平干掉。

冲出营帐,他本欲下令把所有项氏子弟都带走,让景平知道后果。

盛怒之下,理智阻止了他。

项家人基本项燕被安排在各个环节,是上传下达的关键枢纽,保证军令的贯彻执行。

如果把枢纽剥离,军中就真的要乱套了,也不可能再挡住秦军。

“让他们……听从主将指挥,认真作战。”

项燕呼出气息,说。

而后他才放任怒气侵袭己身,双目噬人:我**要去把那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