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汽车市场,刀刀见血的价格战

现在华夏的经济局势已经非常复杂了,本地的国营工厂,以洪七为代表的港商投资,还有灯塔和毛子的外国资本。

加上现在又是高速发展期,又是新兴事物的爆发期,加上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所以衍生出来的问题就非常多,也是商业发展部忙到死的一段时间。

好在白万里制造了两个经济金融方面的专长分身,自己遇到什么问题,就在脑内将问题转交给分身,由分身拿出最合适的方案,然后由本体来签字完成工作,虽然辛苦,但靠着分身卓越的能力,总算还是将工作给应付下来了。

而一代神车五菱宏光的出现,让国内的汽车市场非常火热。

不过白万里不会完全把国内汽车的发展押在这些老外身上,虽然说现在灯塔整体上需要华夏的支持,不敢在重大策略上给华夏使绊子,但这些资本家是没祖国的,要是一直没有竞争的话,谁知道他们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所以在五菱宏光上市之后,洪七在白万里的授意之下,也向国内引进了汽车生产线,开始制造便宜好用的汽车。

洪七引进的生产线,其实就是白万里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华夏未来的汽车生产线。

虽然说国产汽车在新能源大爆发之前一直被国外品牌压制,在燃油车领域做起来的品牌不多,但好歹也是几十年之后的技术,跨越几十年的时间差,在这个时代竞争,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而且因为最重要的生产线,还有的汽车的设计图全都是白万里空间里直接拿出来的,省下了大笔研发的费用,因此这部分钱就不需要算到成本里去,可以更大地压低成车的售价。

而且洪七是港商的身份,相比起那些外国人,还是更受到组织上的信赖的,也能够拿到更多的福利和补贴。

在各方面的支持之下,洪氏集团和四九城第一汽车厂合资建设的鸿安超级汽车工厂很快就落地。

1978年9月,鸿安品牌的第一款量产车,鸿安之星正式上市。

这款汽车完全对标魔都那边搞出来的五菱宏光,在车重和运载能力相似的情况下,鸿安之星配备了空调和收音机,同时基础款全新售价仅仅块。

要知道五菱宏光虽然上市快半年了,但因为其销量火爆,在全国各地都供不应求,所以车厂始终没有降价,基础款价格依旧维持在块。

靠着商业部发的购车福利,加上贷款福利,最低差不多左右能提一辆新车。

而鸿安之星因为没有研发和生产线方面的成本,所以在配置更高的同时,新车的价格直接比五菱宏光降了3000块,来到块,这价格比五菱宏光领取补贴之后的价格还要便宜。

而鸿安之星算上补贴之后,价格能降到块以下,和五菱宏光补贴之后的价格差了三千多块。

三千多在这个时代也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了。

很多人买五菱宏光或者鸿安之星这样的车都是为了做生意的。

节省下这三千块的差价,对于很多人来说既减轻了贷款的压力,又可以有更多的流动资金,用来进更多的货去卖钱,或者遇到什么意外的时候有钱可以渡过难关。

鸿安之星这三千块的价格优势太大,加上过去几年洪氏集团在国内积攒的良好口碑,以及官方认证过的爱国商人的身份,鸿安之星上市之后立刻卖爆。

上市一个月,鸿安之星的当月销量就把之前一直风光无限的五菱宏光给挤到第二去了。

魔都通用一看这个情况也坐不住了。

他们来华夏投资虽然是为了配合灯塔方面的战略,但也是看中了华夏这个巨大的市场。

五菱宏光这车的利润率虽然不高,但销量大,一年下来还是能赚不少钱的。

现在突然多了鸿安之星这么一个强力的竞争者,魔都通用也不能像之前那样简单地躺平捞钱了,很快开始给五菱宏光降价,并且推出各种购车福利,比如延长半年的保修期,提供加油补贴等等。

魔都通用降价,鸿安那边也跟着降价,反正洪氏集团资金雄厚,根本不怕打价格战。

常年在国营模式稳定的价格环境中生存的华夏老百姓第一次体会到了资本主义价格战的恐怖,魔都通用和鸿安两家浴血厮杀,新车的价格一天一个样。

有时候一天一口气降了五百块,让人吐槽这汽车一天内的降价幅度就超过了他半年的工资。

这场惨烈的价格战很快杀到见血,鸿安之星的价格终于突破两万块的底线,只要块,一辆全新的鸿安之星就可以提回家。

这个价格魔都通用那边实在是扛不住了,只能停止这种刀刀见血的价格战,然后加紧在报纸上打广告进行宣传,想以广告为自己重新赢得优势,同时在准备下一款新的车型,打算以差异化竞争的形式避开和洪氏的正面冲突。

洪氏这边,价格战取得胜利,销量也频频占据国内销量榜的榜首之后,很快便推出了公司第二款汽车。

和侧重运输能力,主打生意用车的鸿安之星不同,洪氏推出的第二辆汽车鸿安英雄主打的是高端私家车。

豪华的配置,大气沉稳的外形,霸气的名字,完全戳中了一批在这次时代浪潮里最先暴富的人审美,哪怕十万起步的高昂售价也完全无法阻挡这批人下单购车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