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日语听不懂
啊?
杨月华先是微微一愣,旋即瞬间秒懂。
“我没学过日语,听不懂,还是国产好,我全能理解。”
王凡说完这句话后,彻底憋不住了,笑的都快要岔气了,连他自己都不记得多久没这样笑过了。
他真的有点怀疑眼前这个丫头,可能真的是胸大无脑了。
还好北山屯有他,不然靠着胸大无脑的村长,能带领村民致富?
“你…你无耻下流,不要脸!”
杨月华如梦初醒,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去,她现在才发现自己居然被耍了这么久。
是她太单纯了,眼前这个家伙说的标点符号都不能信。
还好她矜持了,没有给王凡讲解细节,否则的话她以后还怎么见人?
“这怨我?”
“你一直再说小日子,没问我国产啊。”
王凡一脸委屈,他爱国情怀很重,连买东西都支持国货,看电影自然也是优先选择国产了。
至于小日子的,他确实看过,或者说看够了。
这些年下来,也多少学会了一些简单易懂的日语。
“你不许在笑了!”
“还有这件事不许和别人说。”
杨月华脸色一阵青一阵红的,她气呼呼的看着王凡,眼睛里全是凶光,恨不得把王凡一口吃下去。
“那你还用嘴谢我吗?”
王凡忍不住笑着问道,而且说话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打量了一下杨月华红润的嘴唇。
“王凡!”
杨月华彻底忍不住了,饿虎扑食一样杀了过去,直接手脚并用。
“用嘴就行,手不用动。”
王凡自然不可能让杨月华得逞,他按住杨月华的手臂,直接把她按在了自己身下,此刻正有种俯视她的感觉。
“是这样吗?”
“啊,王凡,你太气人了!”
杨月华抬起头,脑海里乱糟糟的,此刻两个人的角度太暧昧了,画面感太强了。
“杨村!”
“啊,凡哥也在!”
然而关键时候,王胜利又是先斩后奏,没有敲门就闯了进来。
看着两个人的姿势,王胜利彻底愣住了,足足三四秒后他才开口说话。
“你他妈没有手啊?”
“还是没有嘴啊?”
王凡这叫一个气,还好没有什么,真有什么都让这小子破坏了,看来以后必须得立规矩了。
“那个,你们继续哈。”
王胜利哪里还敢继续待在这里,关上门就要跑,同时他心里更佩服王凡了,这么多人在外面,凡哥居然敢这样?
简直是我辈男儿的楷模啊!
“滚回来!”
“什么事?”
王凡和杨月华都在气头上,刚好可以冲着王胜利撒气,怎么可能让他跑了。
“那个,我留下来合适吗?”
王胜利缩着头推开门,说了一句挨打都没人拉着的话。
“王胜利你是猪吗?”
饶是王凡也是彻底火了,昨天误会他和嫂子,今天又来这一套,便是泥人也要有火气了。
“凡哥,我不是有意的,就是太激动了就忘记敲门了。”
“我发誓,下不为例!”
王胜利被王凡吓得腿肚子都发软了,他举起右手三根手指,郑重发誓。
“王凡说的真对,你比猪还笨。”
杨月华眉头拧在一起,差一点被气笑了,她真的想不通王凡怎么收了王胜利这个蠢货,笨到无法形容了。
“凡哥,杨村我真不是有意的。”
王胜利也是有点懵了,他发现自己越解释两个人对他的火气越大,到了最后真的有点语无伦次了。
“认打认罚,我王胜利都认了!”
他本来嘴就笨,被两个人一吓唬,说话都开始磕巴了,王胜利挺大个老爷们,急的都快要哭出来了。
“行啦,你进来什么事?”
杨月华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她才反应过来说了半天,到现在没问王胜利来干嘛呢。
“那个,村民几乎都到了,还有几个走不动的,正被家属抬着呢。”
王胜利如释负重的喘了口粗气,他知道自己这一劫总算是过去了。
抬着来?
王凡微微一愣,皱了皱眉头。
杨月华直接就火了:“你是猪吗,那么大年纪的村民,你叫他们来干嘛?”
“不是说修路出力吗?”
王胜利眼巴巴的看着王凡,最后一脸委屈的跟杨月华解释道。
“他们还能出力吗?”
杨月华见过蠢的,头一次遇到王胜利这么蠢到家的,如果不是王凡保着,她早就把王胜利踢出村委班子了。
“哎呀,杨村是你误会我了。”
听完杨月华的话后,王胜利总算是懂了,他拍着大腿,大叫着:“大家伙都是激动啊,这么多年终于修路了,想要当面感谢凡哥。”
“我刚才来就是因为这事,只不过激动了,忘记敲门了。”
王胜利不吐不快,一口气说了一大堆,杨月华听的一愣一愣的,倒是一旁的王凡听明白了。
那些叔叔大爷们很多都是年轻时山路不好走,骑车摔断了腿,如今听说村里修路,能不激动吗?
别说抬着来了,就是死了,估计后人上坟不告诉他,他都能挑理。
古人都说了,家祭无忘告乃翁,不外如是。
“走吧,出去看看!”
王凡打断了杨月华,他知道杨月华并不懂大山里人对一条路的执念,所以王胜利无论说什么,她都不能感同身受。
村部外面,人山人海,北山屯内几乎所有人都到了。
上到八十岁的老人,下到襁褓里的孩童,所有人都一脸殷切的盯着那个少年。
王凡目光扫过四周,确实见到了几个长年瘫痪在床的,有的人他都叫不出名字,无一例外都是早年骑车摔的,那时候穷,医疗条件也不好,所以也就瘫了。
现在的路虽然经过一代人的修缮,多少比以前有了改观,可是距离村民心目中的路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杨月华眼中的路,于村民而言,不只是路。
更是通往大城市的康庄,是他们奋斗下去的希望。
如同黑夜遇明灯,海中灯塔一般,份量之重,都不是给每家分一万块钱那么简单。
很多抱着孩子的妇人最激动了,因为只要修了这条路,以后娃儿上学就不用那么艰苦了。
他们这代人,两脚泥,面朝黄土背朝天!
有什么苦,就让他们当父母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