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张青的一字奇谋,杨修出使汉中反遭杖责
三日后,许田大营。
各部人马齐聚于校场内。
一身甲胄,腰悬宝剑的曹操在文武的簇拥下登上点将台。
战鼓声敲响,军将士兵纷纷发出战吼声。
曹操高举右手,战鼓声平息,校场内军将士兵一片寂静无声。
随后,尚书华歆持天子诏书上前。
军将士兵纷纷随同曹操跪地接诏。
“朕居天子之位,念天下之安危。”
“今汉中张鲁,拥兵自重,扰朕子民。”
“特令丞相曹操,速速发兵,讨逆平乱。”
“望曹操整军经武,勇毅前行,扫平贼寇。”
“保我大汉江山社稷,护我子民安宁。”
“功成之日,必有重赏。”
曹操双手接过诏书,缓缓起身,而后高举手中诏书。
“战战战!”校场内,军将士兵们发出山呼海啸之声。
曹操的目光立刻望向了曹丕:“我儿,你来上前讲两句!”
曹丕顿时一愣:“父亲,孩儿……”
这时,曹植立刻站了出来:“启禀父亲,孩儿有诗篇为大军壮行!”
“哈哈哈!”曹操点头:“好!”
曹植拱手,快步来到台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随着曹植诵读完白马篇,文臣武将纷纷称赞曹植的诗篇。
“好诗,好诗,好诗啊!”
军将士兵纷纷欢呼:“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哈哈哈!”曹操大笑起来:“确是好诗,壮我军威!”
站在群臣后的曹丕已经紧张的手心冒冷汗,低声问张青道:“师父,我没有准备啊!”
张青摇头:“纵然有所准备,公子也写不过他曹植!”
“这可如何是好啊?”曹丕问道。
“哭!”张青道。
“哭?”曹丕道。
“嗯!”张青点头。
曹丕闻言,顿时眼前一亮,缓缓走到了曹操身边:“父亲!”
曹操问道:“子桓,可有诗篇?”
“孩儿没有!”曹丕摇头,突然跪地,眼眶发红,泪水翻涌。
“嗯?”曹操大惊:“没有诗篇便没有,何故跪地哭泣?成何体统?”
曹丕抹泪道:“父亲自刺董后于陈留起兵,讨伐董卓灭袁术,平河北定荆州,马踏西凉直驱南海,如今父亲已近花甲之年,仍要领兵讨贼!”
曹操闻言,心头一软,摸了摸曹丕的脑袋。
过了这个年,他已经六十岁了。
可他,还是无法安养,仍旧要率部南征北战。
曹丕哭的更凶了:“此去征途漫漫,凶险未知,儿心中忧虑万分,只恨自己无能,不能为父亲分忧解难,不能与将士们奋勇杀敌!”
“哎!”曹操一声叹息,忽然觉得自己可能对孩子太过苛刻了。
他赶忙将曹丕搀扶起来。
“父亲!”曹丕直接将曹操搂在怀中。
这一刻,曹操也眼红了。
身后的文臣武将纷纷低头沉默,甚至有人落下了泪水。
这些年,丞相步履维艰,一桩桩一件件,所有人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哪怕是校场内的士兵们也被曹丕的真情实感所触动。
曹操拍了拍曹丕的肩膀:“待天下平定,吾自当解甲归田,吾儿勿虑!”
曹丕拱手,倒退离开了点将台。
曹操扭过头,悄悄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而后拔出宝剑,高声道:“全军出征!”
“喏!”校场内,军将士兵齐声怒吼。
四十余万大军,火速开出许田大营。
数日后,大军进入长安城。
夏侯渊引手下十万兵马与曹操合作一部。
五十万大军齐聚。
当夜,文臣武将皆入中军,分左右两列。
武将一列,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为首。
而文臣中,以往都是程昱为首,荀攸、刘晔为次。
如今,程昱已经73岁了,越发年迈,无力随军出征。
荀彧托病不出,荀攸也并未随军。
文臣之中,刘晔为首,张青其次,之后依次是蒋干、司马懿、杨修、陈群等人。
曹操开口道:“五十万大军齐聚长安城,十倍兵力于敌,然汉中艰险,阳平关易守难攻,汝等可有破敌良策?”
此言一出,中军师刘晔率先站了出来:“凡遇征战必师出有名,丞相奉天子命讨伐张鲁不臣,此为师出有名,今五十万大军齐聚长安城,在下以为可先礼后兵,劝张鲁归降,彰显丞相之胸襟!”
“嗯!”曹操点头:“谁人愿往啊?”
刘晔刚要开口,杨修率先站了出来:“丞相,我愿前往汉中,游说张鲁!”
刘晔闻言,当即改口道:“杨德祖跟随丞相身边多年,尊听丞相教诲,今日或可劝降张鲁!”
“嗯!”曹操点头:“汝速去速回!”
“是,丞相!”杨修拱手示意。
曹操道:“诸将各自整顿兵马,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
“喏!”众将纷纷抱拳。
曹操挥手示意,文臣武将各自退出大帐。
刘晔先行,张青和蒋干随后。
如今军中文官已经分成两派。
刘晔和蒋干都出自淮南,本就是旧友,张青和蒋昂是亲戚,三人自然是一条心的,算得上是曹丕一派的。
杨修和司马懿常有明争暗斗,但后者过于低调。
或许是迫于形势,司马懿和陈群也逐渐站到了杨修身边,算得上是曹植一派。
走出大帐没几步,蒋干便说道:“子扬兄,这杨修分明是抢功,你何故向丞相推举他啊?”
凡曹营出使,多用刘晔,其次是张青。
杨修是主簿出身,如今主动请命为使者,多少有些抢了二人的风头。
刘晔笑了:“子翼是在替我打抱不平吗?”
“算是吧!”蒋干点点头。
“哈哈!”刘晔笑了,目光望向了张青:“杨松两次出使许都,都是公子和麒麟子接待,杨修此行,恐怕麒麟子已经料到结果了吧?”
张青点头:“此事,倒是子翼多虑了,杨修此行必然是无功而返!”
“无功而返?”蒋干诧异。
张青道:“杨松贪财好色,首鼠两端,可以为丞相唆使张鲁讨伐益州,也可以收受糜家兄弟的好处,逼得马超投刘备,仅仅凭杨松一人,无法劝降张鲁!”
校事府的暗探遍布天下。
甚至已经渗透到了杨松府上。
糜家兄弟收买杨松的事情,根本瞒不住校事府。
刘晔不争抢,张青不开口,都是因为看清了此事。
“倒真是我多虑了!”蒋干拱手道:“请二位入我营帐,小酌几杯可好?”
“哈哈哈!”刘晔和张青纷纷大笑起来,三人一同入帐共饮。
另一边,杨修回到营帐以后,曹植、曹冲、司马懿和陈群皆至。
杨修命人准备酒宴,同众人共饮。
曹植问道:“德祖此行,可有把握劝降张鲁?”
“至少六成以上!”杨修道。
“哦?”曹植笑了:“何出此言啊?”
杨修道:“校事府早已收买杨松,此事瞒不过我,汝汉中后只需先见杨松,而后游说张鲁,必定事半功倍!”
“哈哈哈!”众人纷纷大笑起来,唯独司马懿不笑。
杨修问道:“仲达为何不笑啊?”
司马懿摆摆手:“在下不善笑!”
杨修问道:“仲达以为,我此行无功吗?”
“不知,不懂,不明白!”司马懿摇头。
“那就陪我多饮几碗!”杨修端起酒碗示意。
“请!”司马懿端起酒碗同杨修共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各自离去。
司马懿随曹冲回到营帐后下榻。
曹冲便问道:“师父方才在宴席上,似乎欲言又止,莫非已经看出蹊跷了?”
司马懿摇头:“公子年岁一十八,已非同日可言,是否看出其中蹊跷了?”
曹冲点点头:“校事府贿赂杨松,若真能劝降张鲁,那麒麟子为何不去啊?父亲又岂会让杨修前去?”
“嗯!”司马懿点头:“我和公子的看法是一样的!”
赤壁之战后,曹冲因称象一事被称为神童。
随后,曹操就让曹冲拜司马懿为师。
而司马懿给曹冲上的第一课就是好好活着。
原因无它,曹冲虽然得曹操喜爱,但终究是庶出。
他的母亲是环夫人。
按照法统,他是没有资格成为世子的。
曹冲似乎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做人逐渐低调。
仿佛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甚至,还有些顽劣。
在太学府时常捣蛋,更是和孙绍、周不疑两人结拜。
这就导致曹操逐渐忽视了曹冲。
曹丕和曹植明争暗斗,曹冲从不参与。
这次出征汉中,原本也没有资格随军的。
是曹植拉了曹冲一把。
正因为如此,曹冲、司马懿就和曹植走的亲近些,但也仅仅只是亲近些而已。
数日后,杨松来到汉中南郑城。
在馆驿下榻后,随后命人请杨松前来相见。
杨松以公务繁忙婉拒。
杨修不悦,次日清晨便登门拜访杨松。
碍于礼貌,杨松还是接见了杨修。
两人到客堂落座。
杨松道:“大战在即,不知使者来此何干啊?”
“我正要问你啊!”杨松道:“你从朝廷拿了多少好处,自己心里没数吗?本使者到了南郑城,请你到馆驿相见,你却不愿见我?”
“什么意思?”杨松摇头:“我什么时候拿了朝廷的好处了?你在污蔑我?”
杨修摇头:“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和校事府的那些事吗?”
“哈哈哈!”杨松笑了:“我和子桓公子是君子之交,请使者不要有此龌龊想法!”
“龌龊?”杨修大惊:“你好大的狗胆,竟然敢这般说我?”
“你是使者,不去见我家主公,见我做什么?”杨松摇头:“送客!”
“你?”杨修指着杨松,随后拂袖而去。
见杨修走远,一直坐在后堂的史阿这才站了出来。
杨松赶忙行礼:“劳烦先生告知麒麟子,杨松定不负所托!”
“告辞!”史阿拱手,随即离开了杨府。
当晚,杨修便到郡府拜见张鲁。
张鲁还算客气,以礼相待。
但一向恃才傲物的杨修,却开始放飞自我了。
对汉中之事,指指点点。
“纵容马超攻打长安城,府君可料到有今日啊?”
“令马超攻打益州,却逼得马超投入刘备帐下,府君可曾料到?”
“五十万大军就在长安城,府君能挡住朝廷的兵锋吗?”
张鲁没说话,保持着风度。
可他的弟弟张卫却站起身来:“好一个牙尖嘴利的使者,你是来宣战的吗?”
“汉中若不归降,我便是来宣战的!”杨修高昂着胸膛,毫不畏惧。
遥想当年,张青出使交趾城,也是这般和刘备叫嚣的。
此事,在曹营相传甚广。
杨修从来不觉得自己比张青差,自然也敢来汉中宣战。
但他忘了一件事,张鲁可不是刘备。
张卫立刻说道:“大哥,此人狂妄无比,不如杀了此人,将人头还给曹操!”
张鲁没说话,目光望向杨修。
杨修的脸上并无畏惧之色,反而笑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古来有之,府君要冒天下大不违吗?”
“杨太尉怎会有这样不知轻重之子?实在是辱没弘农杨氏!”张鲁摇头,随即道:“将此人拉下去杖责五十,我自会向曹丞相言明原委!”
“你敢打我?”杨修大怒。
张卫一招手,立刻有人押走了杨修。
随后,杨修被扒了裤子,遭到了毒打。
还不够三十,杨修已经被打昏了。
张鲁命人将杨修送回馆驿。
趴在床榻上的杨修,怒火万丈。
杨松让他吃瘪,连张鲁都敢打他。
这个使者当的太丢人了。
“准备行囊,即刻返回长安城,汉中非讨伐不可!”
“喏!”杨松的随从立刻准备行囊。
次日,杨松就离开了南郑城。
而张鲁的书信却提前送到了曹操处。
言明杨修此行之事,并且表示自己替曹操教训杨修,希望曹操不要见怪,一码归一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