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7章

乌尔青云的讲话,确实很有水平,既面面俱到,又紧密贴合现实状况,还充分考量了地方发展的迫切需求。现在,他虽看似民主地让大家“讨论讨论”。然而,就浙阳省常班子这几人,有几人是不参与行政事务的,还有乔青等人,他则早就打好招呼。

因此,此能提出意见的,唯有路北方一人。

事实上,乌尔青云在台上侃侃而谈,路北方的内心,便如翻涌的潮水,各种念头此起彼伏。首先,路北方对乌尔青云所说之事,深感惊讶。毕竟,纪金来还在任的时候,有一次路北方与他激烈争执,纪金来毫不留情直言:“以后长江新港的事儿,好坏就由你路北方负责,若做砸了,我拿你是问!”

当时,纪金来带着乔青、林振洲等人,满脸怒气拂袖而去,乌尔青云也在一旁冷哼一声,满脸不悦地埋怨路北方几句后,便匆匆离开。

也就是从那时起,省常班子里边的常委,几乎都对长江新港之事不闻不问,仿佛这事儿与他们毫无关联。哪怕此前长江新港负面新闻铺天盖地,对路北方的攻击如同汹涌的洪水般袭来,真正出手应对的,也只有省委宣传部长杜雪琳。

可现在,冷不丁乌尔青云告诉他,省里竟欲整合资金,通过多渠道融资,以让外资投在长江新港的资金,全部抽身而退?这令他惊讶、不解!

还有一点,就在乌尔青云介绍情况时,路北方起初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那便是这次浙阳需要融资816亿的问题。路北方作为长江新港和浙阳轻轨集团重组工作,最直接的推进者、负责人,他对浙阳轻轨集团、长江新港各路股东的情况了如指掌。

简单点说,哪个股东在这两家公司有多少股份,他能如数家珍。毕竟,重组工作推进这么久了,若还摸不清各方股东身份,那他这负责人岂不是形同虚设?也正是这种熟悉,让他在被外资企业攻击的那几天里,还特意扒拉出计算器,将他们投入的资金,仔细算了一遍。当时,他记得很清楚,统计的这些外资股份,约为650亿元左右。

也就是说,要么就是路北方出现问题,要么就是乌尔青云有误。

路北方心中对此事产生疑惑,刚准备发话时,副书记乔青却适时接过话茬道:“既然乌省长让大家提提意见,那我说说我的想法!当前,上面要我们自行融资,将那些外资清算出来!那咱们,只有不折不扣完成!当然喽,几百亿可不是小数目,这对我们,对我们的企业来说,都有压力。好在,这次融资风险我们还能防控,毕竟,这投资的企业,被投资的企业,都是咱们浙阳的。也就是说,这是桩肥水不流外人田买卖!”

林振洲也赶忙附和道:“我赞同乔书记的看法。长江新港是我们浙阳的企业,融资的企业,也是咱们浙阳的国企!我觉得,这正咱们本地企业相互帮衬,抱团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好机会!”

乌尔青云虽然知道,这两人,就是为了帮衬自己,烘托自己的决策而说的。

但是,他很满意。

他微微颔首,目光在众人脸上缓缓扫视一圈,企图以模糊的态度,立马将此事带过道:“好!既然乔书记、林部长都明确表态此方案不错!……那依我看,这事儿,就暂时先定下来。毕竟,从整体局势来看,我们融资的资金,全部接替长江新港的股份,这是有保障,断不会出现亏损情况的!所以啊,这事儿,就这么先定下吧!咱们接下来,还有什么工作需要研究?”

“慢着!”

就在乌尔青云想蒙混过关之时,一个令人万分恼火的声音响了起来。

只见路北方身子正了正,大声说道:“乌省长啊,这事儿?是不是?我觉得,是不是太仓促了点啊!省里融资?接盘长江新港公司里边的外资?说实话,对这方案,我实在不敢苟同,我觉得,这简直荒谬至极!”

路北方手中转着他的那支中性笔,嘴里继续道:“再说,他们外资入股长江新港,既然是投资,那怎么可能说撤就撤?做经营买卖,尚且有亏有赚,我们当前停牌,他们亏点利息,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嘛。再说,长江新港现在市值2000多亿,不仅有外资投资,还有港资台资,还有私企和个人股东,若是我们任由他们抽回资金,若是别的股东都跟上,都想撤掉投资,那我们怎么办?……所以,我们不可能毫无原则地满足他们吗?更不能就这么将他们的股份给退了!”

路北方这样说话,会议室瞬间,变得有些紧张。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路北方身上。

这次,路北方根本没有打算停下来,他想了想,再次沉声道:“还有,我刚才听乌省长介绍说,这次省里准备融资816亿元!对于这笔钱,我感到十分困惑。因为据我掌握的数据,现在外资累计在长江新港投入约650亿元左右。这中间,怎么会相差160亿元?现在,我还不清楚这误差从何而来?如果连基础数据都存在这么大的问题,那么后续的融资安排和项目推进又怎么能让人放心?要我说,这什么融资救外资,简直就是一场儿戏,是对当前经济规则的极大损害!我不支持这样做!”

路北方思路清晰,越说越是亢奋,话语如密集的弹雨般接连不断,毫无阻滞地宣泄而出,他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精准抓住问题的核心,并发现乌尔青所说问题的漏洞,根本不怕得罪人分析问题,这让所有人暗暗惊叹同时,也为他接下来如何应对,暗暗捏了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