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陛下还活着?

大朝会开了很久,久到冯劫都消化不了这么多新的政策,李世民才让他们散了。

弹幕提醒了李世民很多东西,比如可以开武举。他那时候还没有武举,但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该怎么比了。

大唐武德充沛,大秦武德也很充沛,不怕没人参加。

李斯和冯去疾去忙活始皇的葬礼,冯劫还在琢磨那一系列的变动,魏征被单独留了下来。

小公子坐在案边,将朝上李世民提出的所有改革都一一记录在册,整理出来,仔细抄录。

魏征有意看了他一眼,李世民摆摆手:“不必顾忌他,他才是扶苏。”

“啊?”魏征吃了一惊。

“你过来,坐近点,和我说说,你是怎么过来的?”李世民好奇地问。

“臣不是死了吗?死了又活了,莫名其妙就到这儿了。来都来了,就继续活着呗,幸好我运气好,陛下也来了。”魏征愿意说好话的时候,也能三言两语就讨得李世民欢心。

李世民给魏征倒了杯茶,笑道:“那你运气确实好,不然这大秦的局势,你恐怕也不好自处。”

“谢陛下。”魏征连忙道,然后才幽默地冒出一句,“陛下要是不来,臣就去投汉高祖了,怎么会不好自处呢?”

李世民大笑:“你呀你,真是一辈子都贯彻了一句话,良禽择木而栖……”

“……贤臣择主而侍。”魏征大大方方地接口道,“树挪死,人挪活。大秦都这样了,难道我还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值当。”

小公子已经猜到李世民是后世的君主,但听到魏征如此自然顺口地叫“陛下”,还是惊了一惊,毛笔在竹简上歪出了一笔来。

“你是死后来的,那就是贞观十七年……”李世民沉吟。

“陛下是怎么过来的?”魏征问。

“我嘛……”李世民尽量不去看面前天马行空的文字,含糊道,“也差不多。”

“差不多是什么意思?”魏征追问,“陛下也是驾崩之后过来的?”

“唔……”李世民还真不是,便迟疑了一瞬。

“看来不是。”魏征多了解他,马上就看出来了,刁钻地问,“既然陛下还活着,好端端地怎么跑到大秦来了?我们大唐怎么办?”

“一点奇妙的机缘巧合……”李世民不想说他是为了弥补遗憾,为了长孙和孩子们,因为魏征多半会斥他儿女情长。

“什么样的机缘巧合呢?”魏征闻着味道就紧追不休。

“你就非刨根究底不可吗?”李世民有点恼。

“陛下身系我大唐安危,至关重要,如此轻率地弃我大唐臣民,到这秦末乱世中来,倘若中间出了什么差错,如何对得起大唐百姓?”魏征非但不惧,反而咄咄逼人。

李世民确实没怎么搞清楚这个直播间系统,他目前只知道这东西像神器一样,能让时光倒流和静止,让大唐保持在武德九年等他回去。

而他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延续大秦的统治,避免秦末烽火。

这并不难,对他来说。

反而是魏征这老小子的追问,属实比较烦人。

“大唐不会有事的。”李世民试图说服他。

“陛下如何能保证?”魏征死咬着不放。

“我得到了一个……神器。”李世民犹豫开口。

“什么神器?哪来的?干什么用的?”魏征追问。

“……能保证我过来不会影响到大唐。”李世民努力忽略他,继续说自己的话。

“怎么保证?陛下验证过了吗?万一是骗子呢?”魏征不太信。

“魏征!”李世民好烦。

“臣在。”

熟悉的头疼,熟悉的无奈,熟悉的想要拔剑的冲动。

李世民干脆关掉了直播间。

他深吸一口气,喝杯茶冷静冷静,三言两语把来龙去脉说了一下。

“……想说什么你就说吧。”李世民自暴自弃道。

“原来是为了皇后、晋阳公主和太子殿下。”魏征若有所思,“那情有可原。”

“……你今天转性了?”李世民一怔,诧异道。

“陛下重情,臣也不是第一天知道。虽然以身犯险确实鲁莽,但大唐若是倒回武德九年,也能提前预知未来,少走不少弯路。对大唐来说,是件幸事。——比如太子谋反的事,此事陛下是有过错的。”

“我已经知道了。”李世民叹息,“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想我会努力做得更好。”

“为君而言,陛下已经做得很好了,不逊于历代贤明帝王。”该夸的时候,魏征还是不吝啬于夸赞的。

他的前几任上司,可没有李世民这么好的脾气让他怼哭,所以魏征其实很善于表达。

“难得听你夸我一句。”李世民矜持地笑。

“陛下为大唐之主,英明仁德,普天下夸赞陛下的文章词句数不胜数,臣就没必要凑这个热闹了。不然陛下的耳朵里就只能听见夸赞,再也听不进批评了。”魏征笑道。

“你呀,你总是对的。”李世民失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臣也经常犯错,只是陛下心胸宽广,不与臣一般计较罢了。”

“好话坏话都让你说完了。”李世民拿他没办法。

“臣想,也许臣到大秦来,就是为了帮助陛下早日完成任务,好回大唐去。”魏征有自己的逻辑。

“兴许是这样,因为常何也来了。”

“常何?难怪……”

小公子安静地听着他们君臣叙话,把李世民要改革的政策都整理了出来,递给他看。

李世民一目十行地看完,将竹简卷起来交给魏征,道:“玄龄不在,你多辛苦,组织人把秦律修改一下,向贞观律靠拢,力求宽简仁恕。”

“臣知道了。”魏征领着大任,正要退下。

李世民叫住了他:“葬礼和登基大典之后,我会开科举,增设武举,专为武人准备,考校弓马骑射之类的。你觉得项羽会参加吗?”

贞观时期虽然没有武举,但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是干什么的,理解起来毫无障碍。

“可能不会。”魏征摇头,“项羽乃楚国贵族之后,其叔父项梁谋求复国,恐怕不会让他参加大秦的武举。”

“哦。”李世民得到了和自己所想大差不离的回答,心里便有了主意。

魏征刚走出两步,又猛然回头,盯着李世民道:“陛下打算干什么?”

“我能干什么?”李世民很无辜,“一动不如一静,眼下大秦经不起动荡,我准备先免一年赋税安抚一下民心,这个没问题吧?”

“没问题。”

“停止所有能停的劳役,让百姓安心种地,没问题吧?”

“没问题。”

“府兵制改革先拿蒙恬试水,他很忠诚,沉稳可靠,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对吧?”

“对。”

“那你在担心什么?”李世民反问。

魏征想了想,明明哪里都没问题,但为什么就感觉心里发毛呢。

暂时没发现任何问题的魏征,抱着竹简去干活了。

大秦始皇帝三十七年七月,始皇驾崩。

八月,长公子扶苏继位,大赦天下,废苛捐杂税、酷刑劳役,免大秦百姓一年赋税,放归过半役夫。

九月,骊山陵停工,又放归数万囚徒役夫。

葬礼过后,章邯得到了一纸调令,从骊山回到咸阳,进宫面见新帝。

“臣章邯拜见陛下。”

“起来吧。”

章邯悄悄抬头望了一眼,大秦的新帝年轻而俊美,英气勃勃,神采飞扬,正在百步之外,远远地瞄准箭靶,一箭命中红心。

看见他来了,便向他招了招手。

“你来得正好,蒙毅马上也到了。”帝王笑眯眯,心情很好的样子,兴致盎然,“你俩比一场,赢的人做我的亲卫统领,跟我出趟门。”

“啊?陛下要去哪里?”

“不远。”

不远是哪里?

章邯心里直犯嘀咕。

如果他此时能看到弹幕的话,立刻就会恍然大悟,知道这所谓“不远”到底有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