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鸾妃薨逝,曾经繁花似锦的宫苑,一夜之间,就褪尽了颜色,只剩下枯枝残叶在风中呜咽。
对于时年五岁的李承胤而言,天塌了。
他还不完全理解“死亡”意味着什么,只知道那个会温柔唤他“狸奴”,会在他怯怯靠近时张开怀抱,会在无人时用复杂难言眼神凝视他的母妃,不见了。彻彻底底地,从他的世界里消失了。宫人们收敛了所有鲜艳的摆设,换上了素白的帷幔,连空气里都弥漫着一种压抑的、陌生的气息。
他懵懂地穿着不合身的孝服,跪在灵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听着或真或假的哭泣。没有人再把他当成那个备受宠爱、人人见了都要夸一句“粉雕玉琢”的小哥儿。那些曾经带着谄媚笑容的脸,此刻只剩下疏离和怜悯,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
母妃离世,他年岁尚小,无法独立居住。有资格抚养皇子的妃嫔,对此更是心知肚明。
谁愿意接手一个敏感、沉默、且明显被陛下刻意疏远的“前宠妃”之子?于是,她们或明或暗地推拒,视若烫手山芋,生怕沾染上什么,或是触怒了因鸾妃离世而变得阴晴不定的皇帝。
最终,还是中宫王皇后出面,将无处可去的李承胤接到了自己宫中抚养。王皇后是端庄贤惠的嫡母,待他自然是极好的,衣食住行无一不精,关怀备至。她会温和地询问他的功课,会在他请安时摸摸他的头,会嘱咐宫人仔细照料。
可到底不是亲生母亲。
王皇后感受不到李承胤细腻的心绪变化。她只觉得这孩子异常乖巧安静,不吵不闹,规矩礼仪挑不出错处,只是少了些孩童应有的活泼。她以为他是丧母后悲伤过度,性子沉静了些,却未曾窥见那沉静之下,是一片日渐冰封的荒原。
王皇后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叹一句:“好孩子,难为你了。”
转身后便看不到他望着窗外清冷月色,眼中那与年龄不符的死寂。
明仁帝的态度更为古怪。母妃在时,他是陛下心尖宠妃的唯一子嗣,是合宫上下的宝贝疙瘩。母妃一去,他就像失去了依凭的藤蔓,骤然从高处跌落,处境变得尴尬而微妙。
明仁帝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时常将孩子抱在膝头逗弄,甚至有些不愿见他。偶尔想起来,会来凤仪宫看看,赏下许多东西,绫罗绸缎,珍玩古物,堆满了李承胤的偏殿。
但他看李承胤的眼神,复杂难辨,有审视,有恍惚。
许是每一次见到这张与鸾妃愈发相似,都会勾起他复杂难言的心绪。
直到李承胤长大之后才慢慢觉出明仁帝当年到底在想什么。许是虚伪的痛失所爱的悲伤,许是强取豪夺后终究镜花水月的空虚,又或许是那一丝不愿承认的、因鸾妃至死都未曾真正展颜的芥蒂,李承胤淡淡地嗤笑一声,他并不想知晓。
赏赐是丰厚的,关怀却空洞而稀薄。
李承胤跪在地上谢恩,小小的脊背挺得笔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那些价值连城的赏赐,与路边的石子并无区别。
六年光阴,在深宫高墙内缓缓流淌。
十一岁的李承胤,身形抽长了些,面容继承了生母的精致,却总是缺乏血色,带着一种近乎透明的苍白。他喜静,那双酷似鸾妃的漂亮眼眸里,情绪越来越少,像是两口幽深的古井,映不出什么光亮。他早已麻木,似乎感受不到什么是温情,什么是疼痛,只是按部就班地活着,像一株不需要太多阳光雨露,也能在阴影里顽强存活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