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应天爷们的羡慕

第九百八十二章应天爷们的羡慕

对于一应应天城里头的百姓来说,这城外闹出的动静,本不应该让人这么关注的。

毕竟,这京城人,难道这点矜持都没有?

那岂不是显得京城爷们不值钱?

可慢慢的,矜持矜持着,这情况多少显得有些不对了。

这动静怎么越来越大了?

然后就是盛大的工程启动以及招工了。

好家伙,只要是能动弹的、踏实干活的,那儿全要,有一技之长的,那薪水更是直接拉满。

更别说,每日里那边还管饭。

听说虽然没说能吃到肉,可油水倒是每天都有,饭也是实实在在的粮食,而不是什么喂牲口的霉变陈粮。

这一套丝滑的小连招下来,慢慢的,应天城的爷们坐不住了。

谁家不缺钱?

谁家嫌弃日子太好?

谁家不想挣点松快钱?

要知道,这外头的工地,听说连做饭的仆妇都缺。

三十多、四十来岁的健妇到了那工地,仅仅只是干点切菜、做饭、洒扫的活儿,可那工钱不仅跟其他人差不多,关键是因为是在食堂帮忙,还能吃肉!

毕竟,厨子不偷五谷不收。

不说大包大包的扛回家,你在那儿混个肚圆,那是绝对没问题的。

好家伙!

这下让不少原本对此不屑一顾的应天爷们受不了啊。

这家里的老娘们都能框框挣钱了,那他这在家里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谁挣钱谁腰杆子就硬不是麽?

只不过,这些人脑子活络一些,想得也更多一些。

他们总觉着,这里头,怕不是有什么一般人不知道的弯弯绕在里头吧?

这要是一不小心被坑进去了,岂不是一家子都玩完?

所以,但凡有能打听这些事儿的机会,他们绝不会放过。

实际上,这位王师傅在这酒馆等着郑秀才出现已经等了四天了。

要不是知道这郑秀才天天早出晚归去了衙门忙活,等得不耐烦的他,早跑人家里去了。

郑秀才可不知道这背后还有这么些说道。

他这一刻倒是觉着格外的骄傲。

哼,果然还得是他这个读书人呐!

瞧瞧,这些个屁民,啥也不懂,不得恭恭敬敬来巴结本老爷?

虽然他如今还没资格自称老爷,但这不妨碍他先在这儿得意一下不是?

眼见着卤肉和酒被掌柜的送了上来,他满意的先夹了一筷子塞嘴里,连嚼几口吞下后,又美滋滋的抿了一口酒,这才满意的一抹嘴,看向王师傅道。

“王师傅,你这首先就弄错了一个问题。”

“那华夏国,乃是我大明藩国,啥意思?”

“那意思就是咱跟藩国的百姓其实都可以算作大明人。”

“打个比方,咱大明就是一个大户人家,咱们这些人,就是大户人家的佃户、账房、下人、匠人等等。”

“然后呢,某一天,某个立了功或者特别有本事的族人立下的功劳实在太大,这家主正好呢,想把家业传给自家儿子。”

“所以,他一合计,干脆,分家!”

“把这个立了功的族人分出去,钱粮什么的就给了,但是划给你一块地方,给你个名头,你自立一族去!”

“好,这下这立功之人出去当族长了,那他缺啥?”

“钱粮什么的,他如今倒是不缺,可他缺人手啊。”

“所以呢,他就跟前任族长说,要不,我去族里找点人手?”

“前任族长大手一挥,给谁干不是干啊,去你那儿,只要你给钱、让人吃饱饭,那去你那又有何妨?”

“反正到时候我这儿缺人手了,一招呼他们就得回来!”

“然后呢,一群人呼啦一声就全跑过去了,毕竟在老家这边上头还有那么些老人呢!”

“账房上头还有管家,匠人上面还有匠头,下人上面还有管院呢!”

“这些人在,咱们这些人出不了头,那换个地方说不定就能行了呢。”

“至少上头没人了啊,那些个位置都空着呢,你但凡有本事,就能出头!”

“这,就是华夏国如今的情况!”

“说实在的,我不少同僚都被挖过去了,可不是什么底层小吏哦,是郎中、主事直接带着人就过去了。”

“他们可是真正有品级的官员,还不是兴致勃勃的就冲过去了?”

“所以他们都不怕,你们有啥好怕的?”

这郑秀才可以说用一个极为形象生动的案例,把胡大老爷这儿的情况给比喻了个完完全全。

不少人听完之后恍然大悟:“哦,原来是分家单干啊!”

王师傅听到这也是连连点头。

可这点事情,这似是而非的,不是他想听的啊。

“郑秀才,你这说给咱们听,没用啊!”

“某就是想带着徒弟去找点活儿,看靠不靠谱而已,某又不能当官儿,你说的这个,某就是听了个热闹啊!”

郑秀才一听王师傅这话,顿时心中闪过一丝不喜,语气也稍稍有些不快的说道。

“王师傅,你这话说得,怎么匠人就不能当官儿了?”

“你也知道,那华夏国如今是分家单过的,他们的规矩,跟大明可是有差别的。”

“大明不让匠人当官儿,可那边可不一样。”

“至少我知道的,那胡爷可是专门开设了一个衙门,里头全是匠人,一个个都是有品级的!”

王师傅一听这话,顿时眼前一亮,脸上的笑容愈发的谄媚了。

“哟,还有这事儿啊,那郑秀才得托您详细说说!”

“某还没想到,咱这匠人,还真有机会当官儿啊!”

“这您不是刚说了麽,这仅仅只是分家而已,名头还是一家的名头,那就是说,这华夏国的品级,咱这边也认呗!”

“那如此说来,某还能当个官儿光宗耀祖了?”

还别说,王师傅这话一出来,不仅他激动了,不少原本还没反应过来的人也激动了。

当官儿啊!

作为千年传承的国度,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等话语,早就把当官儿这事儿给神话了。

郑秀才文弱书生一个,可就凭着他有功名,能在衙门里进出,那他就比其他人隐隐约约高一等。

这就是最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