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狡猾的鞑靼人,冒充使臣

没有人能预测,哪一天皇帝会突然下诏传位给太子。

到了那一天,如今的皇太孙自然会晋升为太子。

太子通常坐镇应天。

在这之前,此次北巡也许是朱允熥最后一次,能够大规模在外活动的机会了。

朱允熥此次北巡便是为了稳定瓦剌部,讨伐鞑靼部。

正当大家各自心思不同之际。

城楼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士兵匆匆来到朱允熥面前。

“殿下,鞑靼部使者请求觐见,说是希望能讨论一起西征瓦剌部的事宜。”

这个士兵并不清楚楼上到底什么情况。

等他讲完后。

朱允熥等人都露出了古怪表情。

鞑靼人想与大明联合进攻瓦剌,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更不可思议的是,大同城内还有一批鞑靼使者存在。

朱允熥转向周围几人。

朱棡冷笑一声,“闯入王府的就是鞑靼外族,我想他们是发现无法脱身了才冒充使者企图自保吧。”

石伟毅也感到几分惊讶,“若真是正规使者,应该早就通过正常渠道通知我们了。”

曹震正色道:“殿下,只须您一句话,臣马上派人将这些乱党处决。”

然而,朱允熥却摇了摇头。

他走到城墙边往下看去。

城墙脚下有一群鞑靼人马,正保护着两个男人。

朱允熥嘲讽道,“城里那些叛贼调查得怎么样了?定罪没?”

石伟毅迅速上前报告:“依据大明律,任何涉嫌谋反的,一律斩立决。”

朱允熥颔首:“那不妨把这些‘鞑靼使臣’请去校场吧。”

石伟毅稍微愣了一下,随即领会过来。

“臣遵命,立刻安排人手,押送这群逆贼前往校场处置。”

城楼下。

阿鲁台与阿卜只俺,在仅剩的部落战士保护下,怀着忐忑的心情守候在街边。

他们不时抬起视线,注视着高达十几米的城墙之上。

一个时辰前。

太原某处老宅,曾是阿鲁台等人躲避的地方。

不断有人返回,汇报城里的情况。

阿鲁台神情凝重,静静地坐在上首位置,沉默良久。

阿卜只俺满脸忧虑,双手紧握,在父亲面前来回踱步。

“大汗,我们目前仅剩十余人。”

“现在城里到处布满了官兵,大街小巷都被严密巡逻,我们实在找不到逃离办法……”

一位侍卫匆匆返回,低声报告。

阿卜只俺更加心急如焚,看向沉默父亲又转向来人。

“官府下一步要做什么?大明太孙现在何处?”

侍卫答道:“他们正挨家挨户搜查住所,若我们还滞留此地,很快就会暴露。至于那位太孙,据说正带领队伍在前往塔靖门。”

阿卜只俺心跳剧烈起来,烦躁中示意侍卫退下。

随后,他转身面对着依然默不作声的阿鲁台。

“父亲。”

阿鲁台依旧无语。

阿卜只俺更加焦急,“父亲,如果我们再不做决定,今日就将命丧太原。无论走或是留,请您务必做出决断。”

好一阵子,当阿卜只俺快要失去等待的耐心时。

阿鲁台缓缓抬起头,平静地看着对面的儿子。

阿卜只俺立即急促地说:“父亲,现在随行者已不足二十,并且明军很快就要找到这里了,我们必须离开这儿。”

阿鲁台略微皱眉:“阿卜,你有办法可以从这座城市逃出去吗?”

阿卜只俺摆了摆手:“没有。”

阿鲁台气愤道。

“为何大明运气如此之好?尽管万事俱备,却仍然未能成功夺取太原,真是天不助我啊。”

阿卜只俺心中充满了失望。

他轻声问到:“父亲,咱们还有机会从明人手中夺取中原大地吗?”

阿鲁台摆了摆手:“已经看不到希望了……如今的汉人早已非昔日可比。”

阿卜只俺后退几步坐下。

两人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突然间,阿卜只俺猛然站立,瞪圆了双眼。

“父亲,还记得朵颜三卫吗?”

阿鲁台转过头望向阿卜只俺。

“朵颜三卫?”

他的眉头紧锁,露出一丝困惑。

阿卜只俺颔首称是:“没错。既然大明现今如此强大,不可抗拒,为何我们不能效仿过去的朵颜三卫,归顺明朝呢?当初大明朝收服那三卫时,给予了无数丰厚奖赏。”

“如今我等被困在太原城内,逃脱无望,何不向大明朝投降,带族人一起加入大明?依照汉人自负性格,父亲或许还能被封为王,这几年部落的情况如何,父亲最清楚不过。”

“明廷连年出兵讨伐,鬼力赤可汗又有什么成就?如果无法夺回中原,那为什么不考虑投靠明廷?到那时,我们依然可以享受这片土地上的丰富物产。”

阿卜只俺滔滔不绝地说着,眼中越来越充满信心。

他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新出路。

在这走投无路之际,带领部落臣服明朝,也许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然而阿鲁台眼睛瞪得更大了,眼中有火光慢慢燃起。

“你要我对汉人屈膝投降?”

“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他目光如炬。

如果不是阿卜只俺是他儿子,如果不是他同样束手无策,定会毫不犹豫地将阿卜只俺处决。

但内心的愤怒与不甘,加上身为长生天之子民所应有的骄傲,使得阿鲁台始终不愿意同意这个提议。

面对怒气冲冲的父亲,阿卜只俺不免有些害怕。

可想到目前的情势。

阿卜只俺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道:“这是眼下唯一的办法。如果父亲觉得归顺明朝是种羞辱的话,待日后实力恢复之后,我们可以再重新集结部落里的勇士杀回来。”

“父亲愿意就这么死于敌手吗?”

就这么死?

阿鲁台眼中逐渐恢复了一些光泽。

他知道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什么。

即使是勇猛无畏的武士,也只有活得长久,方能将威名广传天下。

阿鲁台深吸一口气,“我们就暂时先顺应局势,投靠明朝吧。”

阿卜只俺心中难免有些伤感。

在这草原上,一切讲究实力为尊。

正因为父亲是部落中最勇猛的战士,才能成为部族首领。

但在太原城这样的地方,即使是在草原上顶级勇士,也不得不收敛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