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有锅,就丢给爹
绕道宣武门,再从北安门出宫,转到东大影壁街,这样就可以悄无声息地出去。
等这一行人出宫时,应天城内的夜灯刚刚点亮。
由于年关将至,再加上各地运来的货物增多,应天城愈发繁华起来。
为了增添节日氛围,应天府前段时间做出了许多布置。
虽然朝中许多人知道,这是为了在年前多收一些商税的手段。
但无论怎样,现在的应天城几乎取消了宵禁制度。
作为年轻一代且不受太多宫廷规矩束缚,朱高炽跟朱尚炳充当了队伍中的向导角色。
不过,这样的事显然更合朱尚炳。
一行人由锦衣卫护送,沿着西皇城根北街,朝着太平里方向前行。
朱尚炳在一旁眉飞色舞地说道。
“如今应天府愈发繁华,我们待会儿若去太平里那边,一定能感受到无尽的喧闹。无论是江湖各色人物还是各类娱乐表演,皆是一应俱全。”
“倘若向北前往奇望街与大中街走走,那儿小吃众多,虽价位亲民但口味独特,值得一尝。沿着这条路线游览完毕,我们可以绕到大功坊……那里商品种类丰富至极,应有尽有。”
“若是爷爷觉得还不尽兴,咱不妨继续向东牌楼及贡院街探索一番。秦淮河边那一幢幢精致河房定能让您目不暇接,尽情享乐。”
讲到最后,朱尚炳脸上洋溢着兴奋之情,显得异常高兴。
而站在他身边的朱高炽,却静静地把头转了过去,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底暗自为对方担忧。
砰!
突然之间,一声清脆响声从朱尚炳脑袋后方传来。
朱元璋脸色铁青,眼神严厉地盯着缩起脖子的朱尚炳。
“回去让你爹好好教训你。那样的地方,岂是你应该去的地方?看你这模样,平时肯定没少往那里跑。”
对于之前朱尚炳说的地方,朱元璋心中充满了新奇与期待。
唯独最后提到的秦淮河边那些河房。
那是什么所在?
那里简直就是磨灭意志之地,足以将普通人家的青年引入歧途的污浊场所。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朱尚炳,进一步垂下了脑袋。
他感觉到宫殿里诸多嫔妃的目光,如刀般锐利,仿佛恨不得立刻把自己吊在洪武门外墙上才解气。
朱尚炳四处张望了一番。
高炽看上去根本不是那种会流连于秦淮两岸之人。
那么允熥呢?
瞥了一眼现场的汤清悦后,朱尚炳果断放弃了这个念头。
面对众人的注视,在满脸通红的情况下。
朱尚炳几乎是吼了出来:“是我父亲。”
“全都是我父亲告诉我的。”
“上次他从外地回京后,隔天就说给我听。”
说完这些话,朱尚炳紧锁眉头,摆出一副无比坚定的模样。
原本射过来的冷峻视线,瞬间消散了。
汤清悦也轻轻松开了,此前捂着朱亦柳耳朵的手。
朱标则悄悄侧过脸去。
想着是否应该在这宫墙上,增设几门更为先进的火炮,来保护皇室成员呢?
朱标的心思顿时飘远了。
朱元璋冷冷地斥责道:“就知道是那个不成器的家伙干的好事,他自己一无是处不说,竟然还敢引诱我家宝贝孙子误入歧途。”
此时此刻,已经完全不顾后果的朱尚炳连连颔首附和:“爷爷啊,下次见到我爹一定狠狠教训他一顿。除了教唆晚辈外,他还经常管我要钱,要知道身为藩王……居然还要问孩子伸手……”
关于甩锅给自己父亲这方面。
朱尚炳可谓已达炉火纯青之境。
朱元璋的眼神中流露出一股凛冽寒意。
“他除了那点儿事还能搞出什么风浪来。明儿个就派人将他叫回来,他还是在祖先面前跪得太少了。”
朱尚炳连忙附和。
只要不是冲着自己来就行,老爷子发起火来可不容易招架。
逼迫老父亲这种皮粗肉糙,又熟悉了被训的习惯性操作。
整个大明朝里,除了秦王外再找不出第二个人敢这样。
此时此刻,在场的人都稍微缓了口气。
自此之后,朱尚炳变得异常低调,不再随便多嘴,乖乖领着众人在应天城里游玩。
而在远离城市的某个别院中。
刚刚躺下不久的秦王朱樉忽然惊醒而起。
“阿嚏。”
重重地打了个喷嚏后,朱樉只觉得脑袋仿佛快要脱离身体般颤抖着。
“莫非着凉了不成?”
琢磨了一番,朱樉再次缓缓躺回床上。
核查土地分配及整顿地方官员风气等等工作,让他每日都忙得不可开交,难得能有片刻休息时间,自然不愿意轻易放弃。
很快,屋内便响起了均匀而沉重的鼾声。
应天。
朱家人已经逛得眼花缭乱。
原本担任向导角色的朱尚炳,彻底失去了这一资格,沦为为娘娘们提拿物品的服务者。
郭宁妃怀抱着朱文御,汤清悦手抱朱亦柳,两人身边围聚了不少宫廷女子。
至于朱元璋则领着刘建安,四处溜达于街道两侧。
朱标双手笼在袖中,身旁紧跟其后的是朱高炽。
“你父亲这一次率领大军南下援助允熥一事,你应该也听说了吧?”
朱高炽沉思半晌后,颔首答道:“高炽明白,此行的确违背了朝廷禁令,理应书信谴责之。”
朱标却摇了摇头,“事情其实很简单。如果有一天看,你需要帮助且恰逢我在附近,同样也会倾尽全力支援你的。”
朱高炽颔了颔首。
朱标接着说:“虽说是允熥建立了税署,并负责主管相关事务。但我偶尔还是会过问几次。对于你提交上来的各类报告我都审阅过,做得相当不错。”
甚至有时候,他会觉得自己与高炽之间,似乎有种莫名亲近感。
总觉得这个侄子,才是自家儿子。
相比之下,自己那个纨绔令他头痛。
朱高炽微笑着回应:“我只是尽力而为做些份内之事而已,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就不会尝试去做。或许正因为如此错误较少出现吧,这才使得大伯对我评价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