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三位老将出动,堪称大明三十年来的豪华整容

“幸亏去年冬季寒冷,鞑靼部落无法深入北方,缩短了我们的进军距离。”

说着这话时,朱高炽已经转换了姿势。

左臂撑着右肘,右手托腮沉思。

“砰。”

一声闷响传来。

稍作休息后的朱允熥,双手抱着宝印,用力将其盖在铁铉呈递上来的一份文件之上。

接着有些倦怠地朝朱高炽望去,有气无力道。

“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等到雪化地硬才能前进,否则鞑靼人仍旧可能继续逃向更北边。”

朱高炽啧了啧嘴,眉头微皱。

沉默片刻,他才慢悠悠开口:“你说得对,这点确实需要考虑进去。因此,在正式进攻之前,应当派遣几支精锐骑兵队先行出发,在鞑靼人的前方设卡拦截他们才行。”

朱允熥点颔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似的挺身而坐,从那一堆奏折当中,找出了一份材料。

不久便发现了所需的内容。

“铁铉与各部门官员以及将领共同商讨决定,准备安排3个小分队提前进入草原,以阻止敌人逃跑路径。”

朱高炽迅速转过身去。

“都有谁?”

“大同这里是蓝玉,宣府那边则是傅友德。还有一支军队,则由冯胜统领。”

砰。

又一次沉闷的声响。

朱高炽微微一笑:“竟让3位老将领军堵截鞑靼军队,这般部署的确格外壮观,堪称大明建国30年来的第一次盛举。”

朱允熥没有直接评价。

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次北伐阵容的豪华。

若是以前,无论是蓝玉、傅友德还是冯胜,都能单独指挥一场向北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而此时此刻,他们各自只能担任1个奇袭小队的首领,亲自带队绕路阻击敌人。

“每个人都在考虑,能否再次披甲上阵,为后代积累些功绩。舅姥爷常说的那种只想杀敌的生活态度,大概只是说说而已。”

朱允熥随意地说道。

砰。

他又在一个公文中盖上印章。

朱高炽神色中流露出疑惑之情:“你咋啦?是发现了什么吗?”

“其实也没什么。”

朱允熥淡淡道:“最近查看军中将领名册时,我发现蓝春也被列入此次北伐名单中,任职千户官。许多有功勋之家,也派出了自家年轻人。”

朱高炽眨了眨眼,“这是来挣荣誉的?”

历来就有父亲带儿子一同征战的习惯,一是因为能够更加齐心协力,二是为了让下一代快速成长。

朱允熥笑道:“他们还是很有纪律性的,不是敷衍了事,都去了前线,谁也不愿意留下来享福。”

砰。

又是一声轻响。

朱高炽眉梢轻轻抽搐几下,随即问道:“那九边的情况呢?是叔伯们率军吗?”

朱允熥颔首:“北伐所有人马,均由各位王叔带领前行。虽然整个过程由铁铉总体负责,但是在实际战斗指挥方面,还需要依靠那些了解战场情况的人来操作,他主要进行各方之间的协调,重点关注战后相关差事。”

砰砰砰。

紧接着,又传来了连续几声。

放下手中图章后,朱允熥放松了一下双手。

看着那一堆文书,朱高炽眉头皱得更紧了。

就在他正准备继续研究自己面前地图的时候。

“我累了。”

“这个交给你好了。”

“如果被我知道你们偷懒,就等着被铁铉逼疯吧。”

说完这些话时,朱允熥已经怒气冲冲地起身离开原地。

朱高炽惊讶地看着他背影喊道:“喂,这可是你的太孙印章。”

“我要去忙别的事,你先帮忙处理一下。”

朱允熥没有回头,直接走向门外。

可还没等他迈出一步。

就在这时,一队人马迎面走了过来。

在大同城逗留数日的铁铉带,一马当先,领着群臣,每一位大臣手上,都拿着各种奏折公文。

铁铉见朱允熥站在门口,顿时眉开眼笑。

“臣拜见太孙,说来也巧,臣这里有一些公文,想要让太孙过目盖章。”

朱高炽手中拿着宝印,瞪大眼睛看着文武百官。

“这哪里是一些?”

朱高炽想要将铁铉直接轰走,用力将印章盖在一张刚刚展开的公文之上,怒视着铁铉:“铁铉,你故意的对不对?”

原本打算稍微喘口气的朱允熥,在铁铉满面春风之下,只好转过身来,重新退回到原位。

铁铉则保持着一脸和煦的笑:“郡王误会了,臣只是将各项事宜划分得更细致些。这样也是为了敦促

砰。

朱高炽紧闭双唇,再次拿起手中宝印用力拍向文书。

朱允熥侧目凝视铁铉,问道:“铁大人今天特意前来所为何事?”

铁铉即刻转过身去,行礼致敬后开口:“臣确实有一提案,需得到殿下的批准,方能实行。”

话音未落,他已从袖内取出一份装帧精美的奏章,递给朱允熥。

朱允熥随手接过文书。

铁铉已经开始了讲解:“臣恳请殿下,若鞑靼部落首领愿意归顺大明,则赏其封号领地,并允许建立卫所保护自身。至于普通牧民,可授田落户成为我朝百姓。”

“反之,如不愿意接受招抚,臣建议可以用市场价三倍价格,收购对方牧场中的牲畜以及皮毛资源,同时授权边疆开设集市,供双方交易食盐钢铁茶布丝绸之类商品。”

一直砰砰盖章的朱高炽,猛地抬起了头。

“你想卖铁给敌人?”

朱允熥却是一脸淡定,没有急着表态。

铁铉解释道:“此乃阳谋。这样一来,鞑靼人就会起疑心,互相猜忌,就算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弄到一些物资,也不可能立刻拿出足够物资来对付我们。”

说完,他从怀中掏出了两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折。

“这两份文件,都是关于瓦剌部马哈木跟阿卜只俺的建议,希望殿下能够在这两份文件上盖章,送到京师。”

朱允熥闻言,长叹一声。

“行。”

说着,再次伸手接下两封奏章。

迈步走到了桌旁,将之展开。

阅读一番后,转向朱高炽。

朱高炽摇头:“授予马哈木与阿卜只俺爵位,或许有助于瓦解他们各自政权稳定性,至少可以制造一些内部矛盾,增加他们的不信任感。”

“不过,向鞑靼族出售铁,这一项还需要再议。虽然表面上看来,是一项阳谋,实质上是想消耗掉他们财力物力。”

“但底层士兵们可能并不理解这样的深意,也许他们会误解成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为国征战,咱们却跟外敌搞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