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商战
捷报回京,朱由检大喜。
“干得漂亮!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兵部尚书方岳贡赶忙道:“恭喜陛下,收获一员虎将!”
朱由检稍加思索,然后说道:“传朕旨意,此番拿下西安府,功过相抵,以往种种既往不咎!李过……这个名字不好听,赐名李赤心。如今西北已经收复,只剩下西南,既为虎将,自当建功立业,命其挂龙虎将军印,整顿西安府兵马,择日出征,进攻川蜀!”
话音刚落,王承恩迈着小碎步走上前,小声道:“陛下,倪尚书求见!”
朱由检摆了摆手,对方岳贡说道:“出征之事,你来安排,西安府暂交唐王管理。”
“遵旨!”
方岳贡躬身退去,倪元璐走上大殿。
朱由检见状,便问道:“出了什么事?”
倪元璐脸色黢黑,说道:“启禀陛下,钱庄出了点问题……”
朱由检有些不耐烦:“你直接点,究竟什么问题?”
“这个,这个……”
倪元璐很纠结,只好如实说道:“山西和河北部分钱庄,出现挤兑,储备银不够用了!”
“储备银不够,就近周转便是,这点小事还至于跟朕讲?”
“陛下,实在是……周转不过来啊!”
“什么意思?”
“就是……唉!”
倪元璐很无奈,将事情缘由讲述一番。
自从林日升远赴暹罗,皇家钱庄的大小事务,全都落在了他这个户部尚书身上。
起初还算顺利,因为皇家钱庄有朝廷背书,至少信誉上有保障。
而且,皇家钱庄相对于民间钱庄,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兑换现银不收管理费。
民间钱庄如有名的日升昌票号,在两京十三省都有分号,一些商贾行路途中,携带大量现银不方便,可以将银子存进所在的票号,然后拿着银票到其他票号兑换。
只不过,票号不白帮你保管,需要收管理费的。
北京到南京,大致需要扣除一成,若更偏远的地方则更多,最多可达三成。
饶是如此不菲的管理费,商贾依然愿意缴,怎么着也比半路被劫划算。
可是,伴随着皇家钱庄问世,一切都变了。
只要是皇家钱庄的票号,无论在何处,都可以兑换足额现银。
这么个搞法,民间的钱庄票号立刻就没生意了。
人家是朝廷的钱庄,还不收管理费,存银子还有利息,借钱的利息也比你低,简直全方位碾压!
如此一来,民间钱庄很快就失去生存空间。
要么学习皇家钱庄,免除管理费,增加存储利息,减少借贷利息。
要么……就只能倒闭了!
就在大明钱庄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问题出现了。
山西、河北等地的票号出现挤兑,不断有人拿着银票去兑换现银,导致票号存银不足。
当初设立钱庄的时候,考虑过这种问题,如果某个票号被挤兑,只需要就近调现银补充过去,便可以缓解。
可是,这次情况不同,山西晋中、吕梁、太谷、介休、平阳等地,包括河北的涞源、曲阳等地钱庄,同时被挤兑,这些区域分布较为集中,而且挤兑的数额十分庞大,朝廷根本来不及调现银过去,导致多地业务办理停滞。
钱庄这玩意,不管是朝廷的还是民间的,最讲信誉。
如今有人突然取不出钱来,立刻传出谣言,说钱庄侵吞百姓的血汗钱!
那些不明所以的百姓便争相跑去取钱,发现果然取不出,恐慌便迅速蔓延开来。
“不对,不对!”
朱由检听的有点懵,连连摆手打断。
“朕有个问题,他们挤兑,哪来的宝钞?”
大明钱庄的宝钞是以白银为储备,存进一两白银,给你发一两的宝钞。
这玩意又不能凭空造出来,怎么可能短时间内,集中区域发生挤兑?
倪元璐说道:“臣查过了,这件事是有人刻意为之!”
“最近这段时间,江南等地的很多钱庄存进大量现银,他们拿到宝钞后,集中在山西、河北等地挤兑。”
“而且,他们所选的票号都是县城,因为县城的票号储备银本就没有州府充裕,很容易被兑空。”
朱由检怒道:“竟敢跟朕对着干,谁这么不怕死?”
倪元璐唉声叹气:“陛下,这件事的难办之处就在于,那些人存钱取钱,都是钱庄的业务,并没有坏规矩,咱们就算明明知道对方有意为之,却不能定他们的罪……唉!”
朱由检闻言,顿时也皱起眉头,来回踱步。
倪元璐说的没错,就算人家站在你面前,把银子存进一个钱庄,然后跑去另一个钱庄兑换,你能奈何?
抓人吗?凭什么?
人家犯了哪条律法?
朱由检沉思许久,抬头问道:"查清楚了吗?都是些什么人在背后捣鬼?"
倪元璐擦了擦额头的汗:"回陛下,臣明察暗访,涉及到的人很多,以晋商为主,而且都是一些民间大票号的掌柜。"
"晋商?"
朱由检眉头一挑,脑海中闪过四个大字——八大皇商!
他冷笑一声:"好啊,朕还没找他们算账,他们倒先跳出来了!这件事你不用管了,交给锦衣卫去查!"
"陛下不可!"
倪元璐急得直跺脚,说道:"钱庄最讲究的就是信誉二字,若是动用锦衣卫抓人,民间必定谣言四起。到那时,百姓们更不敢往钱庄存银子了!"
朱由检脸色阴沉得能滴出墨,可眼任由那些晋商在背后捅刀子,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任由他们兴风作浪?"
倪元璐苦着脸,说道:“臣倒是有个主意,就是,就是……”
“有话就说!”
“是!”
倪元璐咽了口唾沫,然后说道:“臣以为,商战也是战场,但凡打仗,比拼的除了武力,还有后勤补给,那些晋商大费周折,将白银存进江南,然后千里迢迢把宝钞送回北方,这个过程所消耗的银两不是小数目!”
“陛下您想想,从山西到江南,一路上人吃马嚼,要花多少钱?”
“臣算过一笔账,他们这一来一回,所运送的银子最少要损失半成。”
“这是一场消耗战,看谁能撑到最后!”
朱由检听完后,问道:“你的意思,朕跟他们拼消耗?”
“正是!”
倪元璐点点头:“国库存银充裕,不如拿出来,扩充山西、河北等地钱庄的储备,他们愿意挤兑,就让他们兑,直到他们兑不动为止!”
朱由检沉思许久,又问道:“你准备动多少银子?”
“臣粗略估算……大约需要两千万两!”
“什么?两千万?”
朱由检几乎要跳起来,怒斥道:“你知不知道前线在打仗?辽东战事,每个月要花掉朕多少银子?在这个节骨眼上,你要拿走两千万现银?”
倪元璐低下头:“臣也很无奈,可这已经是唯一的破局之策了……”
朱由检连连摆手示意:“朕宁可不开钱庄,前线战事的钱粮不能停,你赶紧另寻他法!”
“那就……”
倪元璐为难道:“先拿一千万,然后将江南等地的现银抽调过来,如此也能补上!”
朱由检还是不放心,问道:“你拿走一千万,前线打仗会不会受影响?”
“请陛下放下,臣测算过,足够保障前线,只不过,其他地方的开销需要紧一紧。比如说,您前些时日刚刚批复的,修缮坤宁宫的银两,需要缓一缓了……”
坤宁宫在天启七年的时候着了一场火,后来多次准备修缮,奈何国库内帑都空虚,实在没钱,就一直搁置起来,朱由检最近才想起来,于是批了一笔银子,准备好好修缮一番。
没想到,还没动工,就出了这么档子事。
“算了,先紧着你这边,坤宁宫……朕跟皇后解释一下,往后推一推。”
倪元璐赶忙行礼:“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