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强边关挡着我发光了

第950章 叶明升官

"怎么会?"工匠们慌了,"砖缝都用糯米浆勾过的!"

叶明捻起渗出的水细嗅:"是碱水!地下水含盐量太高,腐蚀了黏合剂!"

危机迫在眉睫。汛期只剩半月,重筑土堤已来不及。

叶明闭目沉思,忽然问:"烧砖的矿渣可有余料?"

"有!堆得如山高!"

"取来!再调石灰、沙土、芦苇绒,按三三五比例混合!"

叶明画出个奇怪模具,"制成六角砖,中心留孔!"

新砖出炉时,众人啧啧称奇:六角形可紧密拼接,中空孔洞既能减重又方便排水。

更妙的是砖体呈灰白色,竟带着玉石般光泽。

"这叫'水泥砖'。"叶明解释,"矿渣中的硅钙与石灰反应,遇水反更坚硬。"他将砖块浸入碱水,"三日后便知分晓。"

等待期间,叶明也没闲着。他设计了一种"翻车式水闸",用齿轮组控制闸门开合,只需两人即可操作以往需十人推动的巨闸。

第三日清晨,工匠惊呼着捧来水泥砖:浸泡后的砖体非但未软,反而坚硬如铁!敲击声清越悠长,碱水竟从砖孔中反渗出来!

"成了!"叶明立即下令,"全部河堤改铺水泥砖,砖孔插芦苇杆导水!"

万众协力下,百里长堤焕然一新。远远望去,灰白色的堤坝如巨龙卧波,砖孔中探出的芦苇迎风摇曳,竟成一道奇景。

汛期如期而至。暴雨连下十日,黄河水位暴涨。

但新堤岿然不动,芦苇杆不断排出渗水,堤体反而越冲越坚。

这日巡堤时,其其格突然指向河心:"大人,有浮尸!"

捞起一看,竟是具工匠尸体,怀中紧抱着油布包。包里装着破损的图纸,依稀可见"炸堤"字样,落款处盖着模糊的官印。

"是警告也是挑衅。"叶明面色凝重,"有人狗急跳墙了。"

果然,当夜堤坝多处发现可疑人影。百姓自发组织巡护,竟抓住几个欲凿堤的歹徒。

审讯得知,竟是漕运残党受京中指使!

"不能再等了。"叶明连夜写就密折,将爆炸案证据与漕运贪腐账册一并封存,派八百里加急直送京城。

等待回音时,叶明推行起第二项改革:以工代赈修驿道。

他用水泥砖铺路,成本仅为青石路三成,却更加平整耐用。

商贾纷纷投资,安阳渐成南北货贸枢纽。

这日忽有圣旨到:擢升叶明为河东河道总督,赐尚方宝剑,总领六府治水!而李文远竟被勒令"回籍养病"!

"明升实权啊!"苏先生欣喜,"大人可大展拳脚了!"

叶明却盯着圣旨附件:皇帝竟准了他"漕粮海运"的奏请,还拨下二十万两专款!

"陛下这是要动真格了。"叶明立即召集六府官员,部署海运事宜。但多数人阳奉阴违,更有甚者当面质疑:"海运风险巨大,粮损谁担?"

"本官担!"叶明斩钉截铁,"首批三万石粮,由安阳府全额保价!"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三万石相当安阳全年税银,若真有闪失...

顾慎闻讯赶来:"叶兄太冒险了!海上风云莫测,何况还有倭寇余孽!"

"所以需要护航。"叶明展开海图,"请世子调北境水师押运。更重要的是——"他指向登州,"要在这里建中转粮仓。"

计划稳步推进。首艘海船启航那日,万人空巷。叶明站在礁石上,望着白帆渐远,手中攥紧才收到的密信——李文远竟悄然离京,疑似南下!

"其其格。"叶明低声吩咐,"带人去查,李文远是否在登州出现。"

十日后,噩耗传来:护航船队遇风暴,两艘粮船失踪!朝中顿时哗然,弹劾叶明的奏折雪片般飞向京城。

叶明却异常镇定:"失踪位置在哪?"

"黑水洋附近。"

"那里暗礁密布,风暴季根本不会有船前往。"叶明冷笑,"怕是人为'失踪'吧?"

他亲自率船队出海搜寻。第三日,在荒岛边发现失踪船只——但船上空无一人,粮袋却整齐码放,分明是故意遗弃!

"看船底!"其其格潜入水中,发现舱底被人凿穿,"是自沉!"

叶明检查粮袋,撕开表层,里面竟是沙土!"果然...粮船早已被调包!"

所有线索指向登州粮仓。当叶明赶到时,仓官已悬梁自尽,账册焚毁大半。残页上隐约可见"李"字签押。

"够狠。"叶明面色冰寒,"但百密必有一疏。"他注意到仓官指甲缝中的蓝色染料——这是登州特产的靛蓝,只用于染制水师官服。

顺藤摸瓜,很快查获个惊人事实:水师押运官竟与粮仓勾结,将真粮藏入水师营库,用沙袋充数!

"难怪要自沉粮船,是为毁尸灭迹!"顾慎勃然大怒,"我这就去擒那蛀虫!"

"且慢!"叶明拦住他,"动水师恐生兵变。不如..."

他附耳低语几句。顾慎先愕然,继而抚掌大笑:"妙!真是请君入瓮!"

三日后,水师营库突然"失火"。救火时"意外"发现藏粮地窖,整整五万石新米堆积如山!更巧的是,京中巡按御史恰在现场"体察民情"。

铁证如山,涉案将领下狱。审讯中牵出更多内幕:调包计竟由某致仕高官幕后指挥,承诺事成后保举他们升迁!

"是李文远!"顾慎激动道,"这次定要他伏法!"

叶明却摇头:"尚无直接证据。但..."他话锋一转,"本官要重修登州粮仓,需大量建材。听说李大人祖坟的碑石材质极佳?"

顾慎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李文远祖坟用的是御赐青石,若敢挪用便是大不敬!这是逼他自露马脚!

果然,采购碑石的公文刚发出,李文远便坐不住了。他竟派人夜闯采石场,欲毁坏御赐碑石制造"天罚"假象!

埋伏的衙役当场擒获歹徒。刑讯之下,对方招出李文远全盘计划:包括炸堤、调包、乃至勾结倭寇余孽!

"尘埃落定。"叶明看着供词,轻叩桌案,"其其格,备轿。该去会会这位'帝师'了。"

李文远被围困在别院时,仍在焚毁信件。见叶明进来,他癫狂大笑:"区区寒门子弟,也配动我百年世家?"

叶明静静看他燃烧的信纸:"李大人可知,最新型的水泥砖,用的是什么配方?"

李文远一怔。

"正是矿渣混合石灰。"叶明微笑,"您当初欲借矿毒毁掉安阳,却反倒给了下官最强助力。世间因果,妙不可言。"

李文远瘫软在地。火光跃动间,叶明拾起未燃尽的纸片,上面竟有倭寇联络方式——还有更惊人的"惊蛰之约"!

"原来...海运调包仍是幌子。"叶明凝视李文远,"你们真正要在惊蛰做的,是引倭寇主力登陆!"

李文远惨笑:"可惜...可惜啊...既生瑜何生亮..."

是夜,李文远狱中"自尽"。但叶明看着尸首颈间的勒痕,心知绝非自杀这么简单。

更大的风暴,正在惊蛰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