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章
“皇上,楚王身边有位元先生。目前还未查到此人的身世背景。”
听完陈吉所言,萧煜并未责怪那些探子。
毕竟这才一天时间。
如果对方有意隐瞒,就不是那么容易查到的。
“继续盯着楚王府。”
“是,皇上!”
萧陌到底是皇室中人,办起事来,倒是像模像样。
有他出手,这归还房屋的百姓越来越多。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
纵然萧煜贵为帝王,初至凡庐城,难免会施展不开。
不像萧陌。城中各样的盘根错节,他十分了解。
重压之下,许多百姓都向官府主动投案。
他们侵占他人房屋,按律当罚。
官员们尚且不清楚上位者的态度,没敢擅自做主。
他们想去驿馆求见皇上,免得做错事。
还有些官员,既知东窗事发,与其等着皇上问罪,就想着先认罪。
他们拿着之前昧了的房契田契,惴惴不安。
结果,驿馆外水泄不通。
许许多多的百姓站在外面,表达那感激之情。
更甚者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
“皇上真是明君呐!”
“若非皇上亲临凡庐城,我等就要饿死荒野了!”
“皇上不止救了我们,给我和孩子住客栈,还为我们找了大夫,民妇感激不尽!”
“谁说齐皇是暴君,齐皇才是明主啊!”
他们不被允许进入驿馆,只能在外头谢恩。
只要声音够大,皇上在里头一定能听见。
事实上,他们每个人的声音混杂在一起,萧煜能听见的,只有喧嚷哄闹。
乌糟糟的,令人头疼。
昨晚就因着思念两个孩子,没能睡好。
今早又被那群百姓惊扰……
萧煜一大早就在看公文。
这些公文涉及百姓们的冤情,他看得尤为仔细。
凤九颜则在整理官员罪状。
根据百姓交代的,以及那日抓捕的山头官兵供述的,至少能定下几名官员的罪行。
这些本该由当地官府查办,可事到如今,她不放心交给别人,生怕下面的人欺瞒,漏掉什么。
两人都做得专注。
不知不觉,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太阳快下山时,陈吉来报。
“皇上,外面有几位大人求见。”
萧煜头也不抬地沉声道:“不见。”
他现在没有时间听他们说废话。
楚王府。
萧陌当着元铎的面,摔了手中的杯子。
他显然是对元铎不满。
“你让本王做的,本王都做了,可你去看看,那些百姓拥护的是谁?还不是他萧煜吗!
“本王这是为他人作嫁!
“分明是本王为了此事忙里忙外!那帮刁民,不识好歹!”
元铎镇定地劝慰他。
“王爷早晚是民心所向。
“如今最重要的,不是争功,而是留住您在凡庐城的位置。
“我认为,您反而得大肆宣扬——您做的一切,都是奉命而为。
“毕竟,此事有利有弊,有人感念皇恩,也有人怨恨。”
萧陌知晓他的深意。
“好!本王姑且忍着!”
他就盼着,萧煜早点巡视完,离开凡庐城。
麻烦的边城,可不止凡庐城一个。
……
经过几天的整理确认,那些原住民都拿回了房屋。
田产则有待官府那边过个明路。
相应的,城中又出现大量流民。
他们没有地方住,原本的安宁被打破,便觉得一切都是朝廷的错。
这些人不敢公然与官府作对,就每日待在驿馆外,故意让皇帝看见他们的惨状。
“皇上,我们也是逼不得已啊!”
“皇上,我们也是南齐的百姓!”
“求皇上给我们生路!”
萧煜对这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他正在考虑,要如何处置这些作乱的流民。
一方面,因着他们的自私,害了许多原住民。
但另一方面,归根结底,是上位者的决策,害得他们背井离乡。
他们既是受害者,亦是加害者。
并且,后续还得为他们安排生计。
萧煜犹豫不决之际,凤九颜望着手中的舆图,提出。
“我观这凡庐城河流众多,或许可以以此为契机,连同几座北部边城,发展河运。”
“听起来可行。河运若能行得通,便能带动周边的百姓,码头、商船、集市……都可应运而生。”
两人正商议此事时,吴白来禀。
“皇上、娘娘,徐泰常求见!”
凤九颜停下手中的事,眉眼间覆着一抹疑虑。
徐泰常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她站起身,对萧煜说:“或许是和镖局有关。我去见见他。”
“嗯。早去早回。”萧煜忙于看公文。
徐泰常被引进驿馆,见到凤九颜后,当即抱拳行礼。
“皇后娘娘。
“今日前来,是有要事商议。
“自您和皇上离开后,我便联合几大镖局,先发制人,起初倒也卓有成效,那些高价挖走表示的镖局,很快就入不敷出了。
“但我发现,其中一家镖局,它暗中和东山国有勾结。”
凤九颜眸色骤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