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5章
他的筛选办法也很简单,就是辩经。
这是理念之争,无论何等门派,都会将最优秀的弟子派出。
然而,事实证明自己还是高估了中千世界的水平。
他这一路势如破竹,根本没有能够胜过他的人物。
怀着遗憾的心情,景安和尚打算离开道院。
就在这个过程中。
他见到了一位持剑道人,似乎来自“蜀山剑派”,以一人之力追杀数位同样是蜀山打扮的人。
这招式狠辣,完全是拼着取人性命去的。
景安和尚在旁围观。
他通过那群蜀山弟子的交谈,知道了围杀的人物,名叫“崇侯己”。
崇侯一脉也是蜀山家族,而且还是王族姓氏。
根据景安和尚了解到的信息,这个家族是“从龙之争”的败者,已经被王朝新君清算了。
如此看来,蜀山的崇侯氏同样受到了牵连。
今日这位名叫“崇侯己”的蜀山弟子,以一敌多,杀死了面前的一众蜀山弟子。
他临走之际,目光看向了景安和尚所在之地,一脸警惕。
随行的青山寺高手准备出手拦截,却被景安和尚叫住:“不必横生枝节。”
他带着剩下的人离去。
一个月后,蜀山方面放出相关消息,并且通缉了“崇侯己”。
景安和尚通过自己搜集到的情报以及公开信息,对崇侯己大致有了一个印象。
他家是崇侯王族的分支,由于王族主家被清算,导致王族分支的处境也急剧恶化。
蜀山内部有人想要讨好王朝,于是对崇侯己这一支痛下杀手,最终只剩下崇侯己这一根独苗。
他杀死的人,大多是那些幕后之人的晚辈。
这样一盘算,他当日不插手反而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崇侯己的行事风格挺对他的胃口。
不过,这小子能否成为“道”的典型,那还有待商榷。
景安和尚下令,吩咐“青山寺”的人若是遇见崇侯己,那就尽可能给予方便。
他则将目光放在“儒”的上面。
景安和尚相信[子母钟]的眼光。
他既然能将“荀仕林”单独列出来,说明这家伙的潜力肯定不错。
倘若他还在中千世界,自己可以助其一臂之力。
又是五年过去。
江湖上关于“崇侯己”的消息也传开了。
他不止袭杀蜀山的追兵,同时还对王朝官员下手,引得新君震怒,下令全国范围内通缉其下落。
大小门派协同出击,若能将人抓捕到案,朝廷自有厚赏。
景安和尚如今已经事实上攫取了“青山寺”的大权,他可以决定青山寺的行动方向。
在“崇侯己”的事情上,景安和尚不打算与天下作对。
这也可以视作是对“崇侯己”考验的一部分。
若是可行,他在下一次轮回的时候自然会提供更大帮助。
就在这一天。
青山寺来了一位荀姓儒生,提出想要求见佛子。
景安和尚答应了。
不出意外的,来人正是“荀仕林”。
那位[儒林之友]的主人公。
景安和尚看到荀仕林的第一眼,就发现了一件事情。
这家伙似乎认得自己。
他保留着记忆?
景安和尚屏退左右,与荀仕林独处,后者立刻放下了戒备。
他好奇打量着景安和尚,表情颇为感慨:“许久不见,没想到景安兄都已经修成了佛子,果然还是外面的世界精彩。”
这话,便是坐实了景安和尚的猜测。
荀仕林果然是这“中千世界”内一个特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