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布局

“有人帮忙对付莲花宫?广德附近的敌人不是为了对付朝廷?”国君重复着林平的话,总觉得有些不靠谱。

莲花宫是个怎样的存在,国君心中有数,即便是朝廷的大军倾巢而出,都未必有必胜的把握。

武国之内,除了朝廷之外还有其他力量能跟莲花宫抗衡?

吃惊的不仅是国君一人,满朝文武百官,乃至吴天成都觉得有些荒谬。

“疑人勿用用人勿疑,倘若大王信不过我的话大可以去找别人。”林平略显生气的说道。

颇有一种地球离了他不转的良好感觉。

这些天接二连三的坏消息已经让国君焦头烂额,除了林平之外,他真信不过任何人。

就连夏叶然对此事也只能爱莫能助。

“爱卿误会寡人了,寡人这就调遣大军赶往徐州,不知爱卿何时出发?”国君立刻递上笑脸。

这个节骨眼上,人才最重要。

倘若林平能帮他守住先祖打下来的江山,对他服个软又能怎样。

他可是未来的驸马爷,早晚要被夏玲珑管着,国君并不怕这个“妻管严”会造反。

林平怕娘子的名声可是人尽皆知,国君恨不得让他跟公主赶紧成婚,也好治治他这顽劣的性格。

“十万大军的确要即日启程,至于微臣何时赶往徐州……那就要看心情了。”

林平拱着手贱哒哒的笑道,分明是不想去的样子。

“这厮真的靠谱吗?”

国君心中产生大大的问号。

国难当头,林平尚且嬉皮笑脸,顿时让国君没了信心。

退朝之后,林平一溜烟的跑掉,不给国君单独传召他的机会。

“叶然,我们把武国的命运寄托在林平身上真的可以吗?”国君叹了口气问道。

就连夏叶然也不满林平今日的所作所为,看到他那顽劣背影的时候,突兀的多了些许的信心。

“大王可能有所不知,林平从不说没把握的话,从不做没把握的事。既然他大包大揽,自当放心好了。”

“唉……也只能如此了,只希望大业王朝不要继续增派大军。”国君满面愁容的说道。

十万大军已经够让他喝一壶的,若大业王朝再增派军队的话,武国必败无疑。

“林平姑且算是个带兵奇才,只要大业王朝不派出那人,他有八成胜算。”夏叶然语重心长的说道。

“那人是谁?”国君惊奇的问道,他分明从夏叶然的眸子了看到一丝恐慌。

只是在脑海中闪现出那人的模样就吓成这样,充分证明了那人可怕。

“大将军!白恬恬!”夏叶然蹦豆似的说道。

“白恬恬?就是号称大业王朝战神的那位?”国君吸了口凉气道:“此人不仅带兵如神,而且心高气傲,三十万以下的大军,看都不看一眼,此番应该不会亲自出马吧?”

每一个人才都有些怪异的性格,这位大业王朝的战神就是其中之一。

在他看来,带领三十万以下的大军是一种侮辱,应该不对看中这次大战。

“但愿如此。”夏叶然祈求般的说道。

他在大业王朝游学的这几年内,曾有幸见过白恬恬一面,单是一个眼神,就如同掉入了万丈深渊。

那种恐惧到窒息的感觉,至今难忘。 退朝之后,吴天成负责整顿军队,务必要在三天内交出十万人。

这是个间距的任务,好在有五军营的几名将军帮忙,唯独林平这个大将军成了甩手掌柜。

此刻,林平正悠哉悠哉的趴在床上,四脚朝天,嘴里还叼着一只毛笔,身边铺满了凌乱的宣纸。

“夫君这是要作甚?莫非弃武从文了?”周惜音好奇的问道。

她敬佩林平的谋略,却不认为林平是个文豪。

“这叫文武双全好吧,怎能说是弃武从文呢?”

林平有些不满意的回答道,他可是个全才,要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一番成绩,怎能局限于带兵打仗呢?

“夫君说这话是认真的么?”

周惜音噘着嘴,大写着不信二字,她顺手拿起一张宣纸读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双美眸圆瞪,周惜音的下巴差点掉在地上,忙跌又拿起一张宣纸,上面写道: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这些……都是夫君写的?”周惜音吃惊的问道。

林平老脸一红,想要坦白,更香装叉,于是身子一跃,故作恍然大悟道:“就这首了,就用这首当做宣传页!”

“何为宣传页?”周惜音略过刚才的疑问,她虽不是什么才女,也知道不少诗词,林平这些多半就是原创。

“就是放在诗集最前面的一首诗。”林平解释道。

“诗集?夫君想要凭一人之力写诗集?”

周惜音被他的话下了一跳。

不论是古之先贤,亦或是当代文豪,尚且不能凭一己之力作诗集。

能够三五首传颂的诗词已经是大才,若有个十首八首,那绝对是文学泰斗,可林平一人,就要作一本诗集?

“不不不!”林平急忙摇了摇头。

见他摇头,周惜音这才松了口气,这夫君总算没疯。

“我是要写十本百本诗集,凭一己之力开一家书局,其中书籍皆为原创!”林平大喘气的说道。

啪叽……

周惜音摔在了地上,被林平这话吓了一跳。

正当她以为林平开玩笑的时候,对方已经兴奋的冲出房门,立刻去了一家印刷局,把那数十首诗词悉数装订成册。

与之同时,林平盘下两处商铺,挂上写着“汇文书局”的门匾,还不要脸的向国君求的字。

如今,林平可是流量达人,再加上国君帮忙宣传,这本诗集快速在整个武国乃至大业王朝流传。

天底下的文人才子如获珍宝,俱是对诗集编撰者佩服的五体投地,把他奉为文学泰斗,做梦都想见上一面。

但正本诗集的落款是“汇文书局”没有林平的名讳,纵然才子们趋之若鹜,也不知该去找谁。

徽州府内,诗集同样流传,郭芷茜手里就捧着一本。

她翻开一页,上面写着:“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诗读罢,郭芷茜整个身子一怔,连连感慨道:“大人,这就是你布的局吗?此番大战,莲花宫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