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多识广玩蛇怪

第五十三章 开会,抓人

崇祯十七年二月上旬,凤阳总督马士英被勒令来南京觐见明太祖朱元璋。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jiangliyiba.com

除此之外,又起复了一批后来的抗清名臣。

比如刘宗周、黄道周、朱大典、刘同升、张煌言、黄公辅、杨廷麟、王思任等后来的南明殉国忠臣。

同时也召了一些在各地为官,但目前职位比较低,后来表现不错的如钱肃乐、陈子龙、张名振、万元吉、夏允彝等文官武将。

不局限于南京,包括整个江南地区,有些辞官在家乡教书,有些在地方担任官员,纷纷召见到南京。

到了南京之后,老朱让朱云峰宣读他们的生平事迹,在他们的震惊当中,给予了鼓励与勉励,并升迁他们的官职,重新给予他们新的任命。

很多人都感觉自己稀里糊涂地到了南京城,然后稀里糊涂地见到了太祖朱元璋,又稀里糊涂地升官,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直到事后出了乾清宫大殿,才慢慢回过神来——太祖陛下,真的来大明末年拯救大明江山于水火之中了。

而与之相同发生的,便是马士英的兵权为朱元璋所夺,由从湖北跟过来的傅友德统领,整个南方的兵马一夜之间被南京五军都督府节制,开始四处抓人。

情况跟在四川的汤和一样,但与之不同的是,四川的地主劣绅和贪官污吏的力量就差了许多,毕竟四川最大的地主就是蜀王朱至澍。

反观江南地区,特指后世浙江江苏地区就没有藩王分封,导致这些地方的田地都被大地主把持,而这些大地主的背后就是朝堂诸公,如嘉靖时期严嵩徐阶在江南就有田数十万亩。

所以动这些地主,其实就是在动他们背后的官绅阶级力量。

刚开始由于天下局势动荡,南京巨变还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因为各地巨变实在是太多了,李自成不就已经快打到南京来了吗?

但很快情况就有些不对劲。

江南各地府衙忽然接到了南京方面发来的公文,要求到处张贴,把消息迅速传播出去。

地方官员级别最高的还是巡抚和巡按,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由凤阳巡抚、应天巡抚、浙江巡抚、福建巡抚、两广巡抚、湖广巡抚与江西巡抚管辖。

湖广巡抚已经归属于老朱,老朱到南京之后,召凤阳巡抚路振飞,浙江巡按左光先,江西巡抚旷昭等人来南京会面。

而应天巡抚则张国维不在,他去北京述职去了,历史上他才刚出北京十日,北京沦陷。

老朱这段时间大量接见官员,还放出了被囚禁在凤阳的唐王朱聿键,在南京又重新开了一个新的朝廷,任命官职,让他们清查贪腐与卖国官员,收缴田土。

一时间风波迅速在整个南方蔓延。

这些地方巡抚见了老朱之后,很快向老朱宣布效忠,并且按照老朱的指示,向辖区各地发放传单。

传单的来源是朱云峰带的打字复印机。

他们县就是打字复印机生产大县,不仅有小型易携带的机器,还有所有关于打字复印的配套设施。

包括电池、充电器等等。

发电也简单,有太阳能发电机和柴油发电机,供应打字复印完全没问题。

就是朱云峰和季赫又得当牛马干活。

一个负责印刷,一个负责盖上老朱的皇帝印章,一天就能搞出几十万份传单,手都给这哥俩累麻了。

可又没办法。

不提老朱的皇帝印章那是普通人能碰的吗?南京守备太监都没资格去碰。

单说这些机器明朝人也玩不转,根本不会用。

所以只能让他们苦点累点。

崇祯十七年二月十六日,新任浙江巡抚左光先带着一大车传单回了杭州。

到府衙之后,左光先在杭州巡抚府衙召开会议,把浙江辖区的知府、县令叫来杭州开会。

名义上其实是以朝廷有圣旨下来,调黄鸣俊去南京,自己由浙江巡按升为巡抚,所以必须召集一些官员过来议事。

实际上他们当时确实是被韩赞周以圣旨的名义叫到南京去了,但黄鸣俊后来降清,到了南京后就被捕。

左光先抗清殉国,被老朱升为浙江巡抚。

现在新官上任,自然得做事。

当然。

并不是所有官员都被叫来,而是部分人。

那些后来投降满清的贰臣肯定是不能叫,因为这次开会就是要收拾他们。

二月二十三日,浙江巡抚衙门,大概四十多名官员聚齐。

其中有浙江按察使臧尔劝,浙江布政司右参政侯峒曾、新任绍新知府陈子龙、杭州知府张印立、严州知府胡崇德、金华知府王雄以及部分同知知县。

整个浙江衙门自然不止这点官员,从巡抚到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以及各守、兵、巡道都有三四十人了。

若是再加上地方知府、同知、县令一类,林林总总得有数百人之多。 但正值国家动荡之际,官员调动频繁。很多官员岗位空缺,也有一些官员去述职。

比如松江知府方岳贡因政绩出色,刚好被崇祯调去北京担任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新任知府还没过来。

除此之外,那自然就是很多地方官员投降了满清,是老朱要肃清的对象,也是左光先要抓的人,那自然不可能叫他们过来开会抓自己。

此刻诸多官员齐聚一堂,很是诧异。

不明白巡抚大人和巡按大人忽然叫他们过来是有什么事。

厅内泾渭分明,巡道布政司按察司等浙江大员坐在上面主位,分坐左光先两侧。

各地知府同知则站在大厅中央,而靠近门口处则是各地县令,犹如开朝会一样,从上到下等级森严。

见人齐之后,左光先才开口说道:“诸位,今日召集大家于此,是有大事要议。还请诸位认真听清楚,不要有任何疑问,听从指示便是。”

众人好奇不已,但也只能耐着性子等待。

就看到左光先向着西北的南京方向拱拱手道:“太祖陛下临凡救世,已经抵达了南京,我前往南京觐见,浙江将归属听从于太祖陛下诏令。”

“啊?”

“太祖陛下?”

“巡抚大人,这怎么可能呢?”

下方众人纷纷露出愕然的表情,满脸的不敢置信。

“这是真事。”

侯峒曾之前已经被老朱接见过,知道事情情况,也说道:“太祖陛下他老人家龙殡之后,成为仙神,法力浩大,遨游时间长河,已经看到了未来大明即将灭亡。因而耗费全部法力,放弃了长生不死的机会,下凡来拯救世间。太祖携带了许多仙器,可以让我们穿梭去洪武朝一看究竟。法阵设立在了长沙,孙传庭孙督师、吕大器吕督宪,湖广巡抚、四川巡抚以及数十位湖广四川大员都去过洪武朝,已经确定是真实的事情。”

“竟有如此奇事?”

大家惊叹不已。

左光先随后说道:“不错,太祖陛下临凡,诸位以后好好做事,也会有去南京面见陛下龙颜的机会。”

严州知府胡崇德纳闷道:“巡抚大人,不知道前任黄巡台去了何处?”

“黄鸣俊后来投敌卖国,已经伏诛。”

左光先淡淡地道:“这件事臧大人、侯大人、陈大人都已经知道,他们也去过南京觐见了陛下。”

“这.......”

众人惊愕,信息量太大,都来不及消化。

过了片刻,杭州知府张印立小心翼翼问道:“就是不知道此番太祖陛下他老人家有何临训?”

“两件事。”

左光先伸出手指头道:“这第一件事,就是清查卖国求荣之徒,相信你们也看到了,在这里并非全部江浙县令以上官员,仅仅只是少数,而其中的大数去了哪里呢?”

“太祖陛下遨游时间长河,他看到了未来。今年四月,李自成攻破北京,我大明亡国。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放建奴入关。”

陈子龙也说道:“李自成不能抵挡,建奴长驱直入。韩赞周马士英等人在南京立福王为帝,建奴很快在明年攻打南京,应天江浙沦陷,诸多官员投降建奴。”

“你们能够站在这里,是因为你们都是殉国的官员,或者并未投降建奴者。”

左光先把整理好的资料拿出来说道:“臧尔劝,国亡后归乡病死。侯峒曾,散尽家财,聚义兵数千据嘉定城御建奴,城陷偕二子赴水,气未绝而被建奴杀害。陈子龙,投水殉国。张印立,弃官归隐。胡崇德,自缢殉国。王雄,死于许都之乱。昆山知县杨永言,诛杀投降的昆山县丞阎茂才,率领昆山军民死战殉国。上海知县彭长宜,南京城破之日闭户自缢殉国.......”

林林总总,三十多名官员的生平被诉说出来,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没有想到自己未来是这样一个下场。

但同时自己的名字被念出来,生平被说出来的时候,人人又升起一股自豪感。

自己殉国了。

没有愧对大明列祖列宗,也没有愧对忠孝仁义之根本。

“诸位。”

等左光先把人物生平念完之后,他又继续说道:“诸公气节,令人钦佩。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不知道多少所谓同僚士大夫投降异族,成为异族践踏我汉人的走狗。因而此次召集你们,一来是要肃清这些贰臣贼子,此次回去之后,尔等当不动声色,对辖区贰臣暗中抓捕,送来杭州。二则等人抓好之后,便广发传单,将太祖陛下临凡的消息公之于众。”

说罢他摆摆手,示意身边陈子龙将抓捕名单与广告传单分发给众人。

这抓捕名单就实在太长了。

一百来号人,念肯定没办法念,因而只能个个自己看。

张印立接过名单看了一眼,顿觉两眼一黑。

他看到自己的副手杭州同知范鸣珂没来就觉得不妙,再一看他的生平就只能惋惜。

范鸣珂表面上看起来颇为正直清廉,与他搭档一直不错,哪知道他在后来弘光政权刘泽清军队担任监司的时候与刘泽清一起投降了建奴。

只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除此之外,还有宁波知府朱之葵、推官李发元。台州知府闵继缙、通判杨体元等等各路官员、士绅都在投降名单之中。

在场官员当中有与名单内交好的人不由得纷纷发出惋惜的声音。

“唉,没想到卢元兄他也.......”

“谁说不是呢?向之贤弟素来刚直,常言忠君报国,哪知道.......”

“只能说有些人的爱国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真到了那个时候,刀架到了脖子上,恐怕也是会怕。”

“诸位说说,谁不怕死。我也怕死,但我投水了,在场诸位比我惨烈者也多的是,参政大人更是全家赴国难。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我不能匡扶宇宙,还不能跳进水中吗?”

“哈哈哈哈哈,这倒也是,大不了就是一死尔。”

有人说出这番话,倒是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原本有些惋惜或悲痛好友自甘堕落的气氛,倒是轻松了不少。

毕竟他们现在可是太祖他老人家亲自认证的未来殉国官员。

古代很讲究风骨和气节。

在这一点上他们的风骨和气节就已经超出别人太多。

等将来消息传播出去,他们的名望自然也就传播了出去,以后不能说平步青云,直达天听,那也是见官大一级,能把头骄傲地昂到天上去。

“好了。”

左光先摆摆手让众人恢复安静,然后说道:“这两件事情,尔等务必办好。请诸位明白,将来你们殉国并非免死金牌,而是一份荣誉。我相信你们当中也肯定存在不清廉的行为,但太祖陛下现在能看在这份荣誉的份上不会追究你们。可这两件事情如果没有办好,放走了卖国求荣的贰臣,或者没有把太祖临凡的消息传播出去,办砸了差事,太祖陛下不会轻饶诸位,所以我希望诸位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不管用何种办法手段,把辖区该抓的人抓起来,该放出的消息放出去,诸公清楚了吗?”

“下官明白!”

众人顿时心中一凛,纷纷拱手应是。

虽然他们后来殉国死节,可殉国归殉国,办差事归办差事,一码归一码。

要是因为没有办好差事而被太祖他老人家赐死,那可就丢脸丢大了。

毕竟殉国只能说明气节风骨,而差事没办法,那就是能力不行。

因而一个个铆足了劲,迅速开始想起办法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