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本篇第二十五(一)

有一天,黄帝突然心血来潮,想跟他的岐伯探讨一个深奥的医学问题。

黄帝问道:“岐伯啊,我这心里头有个事儿,一直琢磨不透。你说这人啊,先得了病,然后又出现了各种逆象,比如病情恶化、身体越来越虚弱啥的,这时候咱们该咋整呢?是不是得治标又治本,双管齐下啊?”

岐伯一听,嘿嘿一笑,说道:“皇上啊,您这问题问得好,不过呢,答案其实挺简单。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就行啦!”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疑惑道:“啊?就这么简单?治本就行?那标本兼治岂不是更稳妥?”

岐伯摇了摇头,笑道:“皇上啊,您这思路没错,但得分情况。咱们中医讲究的是辩证施治,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拿这先病后逆的情况来说吧,它就像是一棵树,先是因为土壤不好(本),树就长得不咋地。后来呢,又刮风下雨(逆),树就更歪了。这时候,您要是光去修剪树枝(治标),那树还是长不好。得从根儿上解决问题,改良土壤(治本),树才能慢慢长直,恢复生机。”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拍手笑道:“原来如此!老师您这一比喻,我这脑子就灵光了。那您说,这治本到底是个啥意思呢?是不是就像给身体打地基,地基稳了,身体就棒了?”

岐伯点头笑道:“皇上真是聪明绝顶啊!治本啊,说白了就是找病因,解决根本问题。比如一个人得了风寒感冒,那是因为身体受了寒邪侵袭,正气不足。这时候啊,您要是光给他吃退烧药,那风寒是退了,可正气没补上来,他还是会反复感冒。所以啊,咱们得给他驱寒扶正,这才是治本之道。”

黄帝一听,更来劲了,追问道:“那老师啊,您说这治本的方法都有哪些呢?是不是得开一堆苦得要命的中药啊?”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说道:“皇上啊,您这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治本啊,方法多了去了,不一定非得吃中药。比如啊,您要是得了失眠症,那是因为心火旺盛,心神不宁。这时候啊,您可以去散散步,听听舒缓的音乐,让心情平静下来,这也是治本的一种方法啊!再比如啊,您要是脾胃虚弱,消化不好,那就得注意饮食调养,少吃生冷油腻,多吃点清淡易消化的,这也是治本。”

黄帝又问岐伯:“岐伯啊,你说这人啊,有时候明明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突然头疼脑热,四肢无力了。我听说,这种情况叫做‘先逆而后病’,对吧?那治疗这种病的秘诀是什么呢?是不是得来个什么灵丹妙药,药到病除?”

岐伯一听,心想:这黄帝又开始琢磨人生哲理加医学原理了。不过岐伯是谁?那是古代中医界的泰斗啊,于是岐伯不慌不忙地说:“黄帝,这事儿啊,得这么看……”

“灵丹妙药虽好,可别忘了咱们中医讲究的是‘治未病’,也就是预防胜于治疗。至于您说的‘先逆而后病’,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先有了不平衡、小毛病,咱们没留意,结果它就发展成大病了。这时候,关键不在于急着找药吃,而在于找出那个‘逆’的根源,也就是治本!”

黄帝眉头紧锁道:“治本?听起来好高大上啊!能具体点不?比如,我要是明天要上台演讲,紧张得一夜没睡好,第二天嗓子哑了,这算不算‘先逆而后病’?我该咋办?”

岐伯拍了拍黄帝的肩膀,笑眯眯地说:“哈哈,黄帝,您这个例子举得太到位了!这就像是您家里的花园,平时不浇水、不除草,突然有一天发现花儿都蔫儿了,这时候再浇水施肥,虽然能救急,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平时就照顾好它们,对吧?您这嗓子哑了,表面上看是紧张熬夜闹的,其实是身体在抗议呢,说您平时就不懂得放松,不懂得养生。”

黄帝恍然大悟:“哦~ 原来如此!那我是不是应该先学会放松,比如泡个热水澡,听听音乐,然后再考虑吃点润喉糖啥的?”

岐伯点头赞许:“对头!这就叫‘治其本’。而且,您还得想想,为啥会紧张到睡不着?是不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了?还是准备不够充分?解决了这些问题,下次演讲前,您就能从容不迫,嗓子自然也就不会抗议啦!”

两人边走边聊,岐伯开始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理论:“其实啊,中医的‘治本’思想,不仅仅适用于身体的疾病,它还教会我们如何生活。比如说,咱们现代人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这些都是‘逆’,长期下去,身体自然会报警。所以,要想不生病,就得从源头上改变这些不良习惯,调整心态,均衡饮食,规律作息,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黄帝竖起大拇指:“岐伯,你这套理论,简直就是现代人的养生宝典啊!我得赶紧记下来,分享给我的臣民们,让大家都能远离疾病,健康长寿!”

黄帝又对着岐伯发问:“岐伯啊,我这心里头有个疙瘩,老是琢磨不明白。你说这人啊,先是冻得直哆嗦,然后呢,嘿,病就找上门来了。这事儿吧,咱们中医是讲究治本的,但这‘治其本’的道理,你能不能给我说道说道,让我这脑袋瓜子也开开窍?”

岐伯一听,心里头那个乐呵啊,心想:这黄帝大人也有求知欲爆棚的时候嘛!于是,他捋了捋长胡子,故作深沉地说:“黄帝大人啊,这事儿啊,说来话长,但咱也得长话短说。您想啊,这人啊,跟大自然那是一脉相承的,天气冷了,咱就得添衣裳,不然呢,寒气就容易往身体里钻,对吧?”

黄帝点了点头,一脸认真地说:“对对对,这个我懂,就像冬天吃冰淇淋,那叫一个透心凉,心飞扬,但过后肚子就开始抗议了。”

岐伯一听,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心想这黄帝大人还挺接地气嘛。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所以啊,这先寒而后生病,其实就是一个因果报应,啊不,是因果关系。寒气侵体,就像是给身体下了个‘冻结’咒语,气血运行不畅了,正气也就虚了,这时候,那些个病菌病毒啊,就像闻到了鱼腥味的猫,嗖嗖地就往你身体里钻,病,就这么来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恍然大悟道:“哦~原来如此!那治其本,是不是就是把那‘冻结’咒语给解除了,让身体暖和起来,气血通畅,正气足了,那些个病菌病毒就自动退散了?”

岐伯一拍大腿,笑道:“正是如此!黄帝大人真是天资聪颖,一点就透。治其本,关键就在于温阳散寒,恢复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这就像冬天给车加热,油箱满了,发动机热了,车子自然就能跑了。”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说道:“这么说来,咱们中医治病,就像是给身体当‘心理咨询师’,找到病因这个心结,然后对症下药,打开心结,身体自然就恢复健康了?”

岐伯点头称赞:“黄帝大人比喻得妙啊!不过呢,这治本啊,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慢慢来,急不得。就像炖老火汤,火候不到,汤就没味,身体也是一样,得慢慢调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黄帝一听,若有所思地说:“嗯,有道理。看来咱们中医啊,不仅是医学,还是一门哲学,讲究的是顺应自然,调和阴阳,平衡五行。这治病的过程,就像是一场修行,让人在病痛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岐伯一听,感动得热泪盈眶,心想:这黄帝大人真是有慧根啊!于是,他更加卖力地讲解起来:“没错,黄帝大人。咱们中医啊,讲究的是‘上医治未病’,就是要在身体还没出问题的时候,就提前调养,防患于未然。就像每天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这样,即使天气再冷,寒气再重,咱们的身体也能抵御得住,病,自然就找不上门来了。”

黄帝清了清嗓子,对着正在修剪花草的岐伯喊道:“岐伯啊,来来来,朕有个问题想请教你一下。”

岐伯一听,心想:这黄帝陛下又有啥奇思妙想了?放下剪刀,慢悠悠地走过来,行礼道:“陛下有何高见?臣愿闻其详。”

黄帝一本正经地说:“岐伯啊,朕最近在想,有些人呢,先是得了病,然后呢,身体就开始发冷。这种情况,咱们中医是怎么治的?是不是得治他的病根儿,就是那个‘本’?”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黄帝陛下还真是爱琢磨。但他表面上还是一本正经地回答:“陛下英明,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此乃中医之大道也。”

黄帝一听,眉头更皱了:“治其本,这道理我懂,但你能给朕详细讲讲吗?为啥得先治根儿呢?让朕也长长见识,好回去跟大臣们显摆显摆。”

岐伯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心想:这黄帝陛下还真是个爱学习的主儿。于是,他开始娓娓道来:“陛下啊,这事儿得从咱们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说起。您听好了,咱们中医看病啊,讲究的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您看,咱们人体啊,就像一个大自然的小缩影,有阴阳、有五行、有脏腑、有经络。阴阳平衡了,五行相生相克和谐了,脏腑功能正常了,经络通畅了,这身体啊,自然就好了。反之呢,要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就会导致阴阳失衡,五行紊乱,脏腑失调,经络阻滞,这身体啊,就开始出毛病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这么神奇?那先病而后生寒又是咋回事儿呢?”

岐伯微微一笑:“这事儿啊,说起来也简单。您看,有些人呢,一开始可能只是有点头疼脑热、咳嗽啥的,这就是病了。但这病啊,它可不是孤立的,它会影响咱们身体的阴阳平衡、五行关系、脏腑功能啥的。要是不及时治疗,这病啊,就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导致身体阳气不足,阴气过剩,这不就开始发冷了吗?”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治其本,就是得找到这个病的根源,把它给解决了,是吧?”

岐伯点头如捣蒜:“对对对,陛下真是聪明绝顶!治其本啊,就是要找到这个病的根源,看看是哪个脏腑、哪条经络出了问题,然后用咱们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辨证施治,该吃药吃药,该针灸针灸,该拔罐拔罐,把这病根儿给拔掉,身体自然就暖和起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帝一脸认真地问道:“岐伯啊,我常常听到你说,‘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这话到底怎么讲啊?是不是说,一个人要是先觉得热得不行,然后才生病,那咱们就得从他的‘本’开始治起?这‘本’又是啥玩意儿,能不能给我这个医学小白解释一下?”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拍了拍黄帝的肩膀说:“老兄啊,你这问题问得好,问得妙,问得呱呱叫!来来来,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爆笑中医小课堂:“首先啊,咱们得明白,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这人啊,就像是一口大铁锅,锅里的水就是咱们的体液、气血啥的,火呢,就是咱们身体的阳气、火力。正常情况下,这火得烧得刚刚好,水才能既不凉也不烫,咱们身体就舒服得很。”

“但是呢,要是哪天这火突然烧得太旺了,比如说,吃了太多辣椒、羊肉这些热性的东西,或者天气太热,咱们又没及时喝水降温,那锅里的水不就开始‘咕嘟咕嘟’冒泡,快要烧干了吗?这时候,咱们的身体就会觉得热得慌,口干舌燥,这就是‘先热’啦。”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对对对,我经常觉得吃多了辣椒就上火,就是这个道理吧?”

岐伯笑着点头:“没错,没错!接下来呢,要是这股热劲儿一直不退,咱们身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就开始乱了套。比如说,津液烧干了,血液流动不畅了,毒素排不出来了,这不就生病了嘛!比如喉咙痛、便秘、长痘痘,严重的还可能发烧、发炎呢!”

黄帝挠挠头,疑惑地问:“那这时候,咱们该咋整呢?直接吃冰块降温行不?”

岐伯笑得前仰后合:“吃冰块?哈哈,那可不是长久之计,反而可能伤了脾胃。咱们得治本啊!治本的意思,就是要找到这股热是从哪里来的,把它灭掉或者调和掉。比如说,要是吃多了热性食物,那就得少吃点,多吃点清淡的,像绿豆汤、西瓜这些能清热的。要是天气太热,那就得多喝水,或者喝点菊花茶、金银花茶这些能解暑的。”

“更重要的是,咱们得调整生活习惯,别老熬夜,熬夜伤阴啊,阴一伤,阳就相对亢盛,更容易上火了。还有啊,心情也很重要,别老生气、烦躁,怒气伤肝,肝气郁结也会化火。所以啊,治本,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咱们的生活方式,让身体回到那个阴阳平衡、五行和谐的美好状态。”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看来,要想身体好,治本才是王道啊!以后我可得注意着点,别让这股无名之火把我烧得团团转了。”

岐伯拍着黄帝的肩膀,笑眯眯地说:“黄帝啊,你总算是开窍了!记住,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念,防病于未然,治病于根本。咱们不仅要学会治病,更要学会养生,让身体自然健康,这才是真正的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