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海捕文书,朝廷认证
李世民闻言立即接过供词,仔细看了看,眼眸发亮道:“好,办得好!”
有了这份供词,杀了他们,就不会引来非议,李世民抬起头,望着三人,问道:
“这几个人,应该知道招供是什么结果,怎么让他们招供的,上刑了没有?”
刘祥道拱手说道:“除了李伯钧,程御史抽了他几鞭子以外,其他人,都没上刑。”
李世民讶然道:“那他们怎么招的供?”
温彦博指了指程俊,笑着说道:“这一切都是程俊的功劳。”
说着,他将事情始末,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李世民听得目放异色,望向程俊,说道:“程爱卿,还是你的办法多啊。”
“做得好!”
李世民低头再次看起供词,面带笑容道:“哼哼,拿一个张无敌,就把他们全都钓出来了,这个张无敌,很厉害嘛。”
“朕可不能亏待了他。”
李世民转头望向张阿难,说道:“阿难,拟旨,给各道各州各郡各县的官府,下发海捕文书,捉拿张无敌。”
陛下这是要坐实王宏伯的供词温彦博、刘祥道心中有了判断,只要发出去海捕文书,就意味着王宏伯不是胡诌,而是确有“张无敌”这个人,再加上五姓七望那几个老东西也不可能有辩驳的机会,此事就彻底坐实了。
程俊也是心头一动,不过想的和他们不一样,他心里想着,这个张无敌,要出名了啊,也不知道天底下有几个叫张无敌的,叫这个名字的,估计不多,要是只有一个,那乐子可就大了,他要是知晓得到了如此“天恩”,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而此时,李世民将手中的供词递给了张阿难,接着降旨道:“另外,吩咐下去,将这份名单上的人,全部捉拿归案,抓到之后,交到大理寺审讯,然后明正典刑。”
温彦博看着张阿难接过圣旨,说道:“陛下,这个事,万年令韦遥光,已经带人去办了。”
李世民闻言,微微颔首道:“韦遥光吗”
“他这个万年令,当的称职。”
李世民给出了个评价,“等他将这些人捉拿归案,朕再对他进行赏赐吧。”
说完,他望向温彦博,问道:“长安城,有两个县,万年令做的如此称职,长安令如何?”
温彦博道:“长安令也带人去捉拿了。”
李世民沉吟道:“长安令叫杨纂吧,朕都快忘记他了,他也去了泾阳?”
温彦博摇头道:“那倒不是,长安令去了咸阳。”
李世民皱眉道:“他去咸阳作甚,那些人不是已经招供,名单上的人,都被送到了泾阳吗?”
“杨纂已经出发了?”
温彦博点头道:“是。”
李世民摆手道:“派人追他回来。”
温彦博拱了拱手,“臣遵旨。”
进步的机会没了程俊脑海中浮现出杨纂欲哭无泪的表情,低头咬着嘴唇,忍住涌上心头的笑意。
李世民心中很是满意,问道:“事情已经水落石出,三位爱卿,你们说,该怎么处置?”
刘祥道不假思索道:“依照律法,这七个人,所犯大不敬之罪确凿,当处以极刑。”
说着,他话锋一转,“不过,这些人当中,这个王宏伯,先招了供,程御史也已经允诺了对方,上奏让陛下对其从轻处置”
李世民望向程俊,“程爱卿,你说呢?”
程俊沉吟道:“臣答应了他,会上奏陛下,对他从轻处置没错,但至于要不要对他从轻处置,决定权在陛下。”
李世民笑了笑,“既然你上奏,朕就准了,朕不会给旁人中伤你的机会。”
“不过,王宏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转头带着张阿难说道:“阿难,把王宏伯的供词,张贴出去,让京城的百姓都看看,五姓七望都是什么样的人。”
张阿难立即应声领旨。
温彦博、刘祥道、程俊则拱手异口同声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嗯了一声,继续说道:“李伯钧等六人,罪证确凿,不用再审了,着大理寺没其家产,家眷为奴,其六人罪不可恕,即刻带到东市,斩立决!”
说完,他望向刘祥道,“监斩的事,刘爱卿,你来办。”
刘祥道拱手道:“臣遵旨!”
李世民笑吟吟对着他们道:“你们下去继续办差吧,朕等你们的好消息。”
三人当即行了一礼,“臣等告退。”
随即,三人一前一后,走出了甘露殿,回往御史台。
半路上,温彦博抚着胡须,感到肩膀上的担子卸了下来,很是满足,对着身旁左右二人笑吟吟道:“五姓七望的事结束了。”
“再就是那七个商贾。”
“处侠贤侄,你说,怎么处置他们的好?”
看到温彦博投来目光,程俊笑着道:“要我说,首先得厘清,这七个商贾,有罪还是没罪。”
刘祥道皱眉道:“这还需要厘清什么,五姓七望那七个人,所犯的是大不敬之罪,他们跟着这七人是一伙的,自然有罪。”
程俊提醒道:“但从他们的供词来看,他们之所以开钱庄,是因为那七个老家伙,说钱庄赚钱,才开设了钱庄。”
“他们跟五姓七望要做的事,不是一回事,应该区分清楚。”
刘祥道否定道:“他们做的事,确实帮了那七个人,就算他们不知情,也难逃罪责。”
温彦博思索了几秒,说道:“刘中丞,你这话,老夫不能同意,这七个商贾,确实难逃罪责,但是,陛下的意思,不是要咱们把他们与五姓七望那七个人做的事,弄在一起来办。”
“程俊的话,是正理。”
刘祥道沉默几秒,论揣摩圣意,他远远不如温彦博,既然温彦博有了判断,他也不再说什么,应声道:“那就听温大夫的。”
温彦博一笑,挥手道:“你忙你的去吧,那七个商贾,老夫跟程俊去处理。”
“诺。”刘祥道应了一声,快步先行而去。
温彦博注视着他的背影,转头对着程俊说道:“刘祥道这个人,看待问题,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比较认死理,跟他爹一样,不懂得变通。”
“处侠贤侄,你不一样,陛下的话,刚一撂地,你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程俊沉吟道:“温伯父的意思是,我跟您一样,善于揣摩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