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风云录松子悟道

第208章 秽迹金刚

灵山浩劫初歇,硝烟在琉璃碎瓦间凝滞不散。昔日梵音缭绕的庄严佛土,如今只剩焦黑的莲台与断裂的经幢,断壁残垣间还残留着魔气与佛光碰撞的余温,满目疮痍触目惊心。如来佛祖为退灭世魔尊这等灭界强敌,不惜燃尽毕生修为铸就的丈六金身,硬扛那支足以洞穿神只神魂的弑神箭。他以雷霆神威连诛定光欢喜佛、万兽妖王与雷霄魔王三大魔将,虽惊退魔尊主力,自身却已油尽灯枯 —— 涅盘之相昭然若揭,周身佛光黯淡如风中残烛,每一缕光晕的明灭,都似在倒数他与娑婆世界的最后缘分。

药师佛跪于莲台前,泪水顺着合十的指缝滚落,紧握药箱的指节因极致用力而泛出青白。这位被尊为 “医王佛” 的大能,此刻望着世尊衰败之相,声音哽咽得几乎碎裂:“世尊!您尚未现天人五衰之兆,定有转机!容本佛施针用药,纵难痊愈,亦可稍减您肉身之苦啊!” 医者仁心能救世间万病,却救不了天命注定的陨落,这份无力感如钢刀剜心,让他高大的身躯抑制不住地颤抖。

如来缓缓摇头,虚弱的声音里却透着超脱生死的平静,每一个字都似带着檀香般的慈悲:“大医王佛,莫再费神。我与娑婆世界的缘法已尽,此乃天道轮回,非神通药石所能逆转。你当以绝世医术救治诸佛、菩萨、罗汉及众弟子,他们才是佛门延续的根基,莫要因我耽误了苍生福祉。”

药师佛凝视着如来日渐透明的金身,知晓世尊心意已决,只得含泪叩首。起身时,他擦去眼角泪水,转身踉跄着投入救治伤众的行列 —— 佛土的未来,还需要他守护。

佛祖即将涅盘的消息,如秋风扫叶般传遍西牛贺洲。无数佛门弟子闻讯而来:有拄着开裂禅杖、托着缺口钵盂的行脚僧,有衣衫褴褛、脚掌磨出血泡的苦行僧,皆从四方跋涉至灵山,只求在世尊圆寂前,再瞻一次宝相。韦驮尊者持降魔杵侍立莲台侧,银甲上的裂痕还凝着万兽妖王的黑血,虎目通红如燃,高大的身躯抑制不住地微颤,却始终挺直脊背,守着世尊最后的安宁。

“韦驮。” 如来的目光掠过远处跪伏的弟子,轻声吩咐,“传我法旨,众人皆退至丈外,不可近我金身。”

韦驮一怔,攥紧降魔杵的手青筋暴起:“世尊!弟子们一片赤诚,千里迢迢而来,为何要拒之门外?”

“照做便是,日后自会知晓。” 如来的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韦驮虽满心疑惑,仍遵旨劝退众人。以 “智慧第一” 舍利弗、“神通第一” 目犍连为首的弟子们百般恳求,终是无果,只得退至菩提林外围。月光下,他们望着世尊安详静坐的身影,悲声低咽如秋虫泣露,却无一人敢逾越那道无形的界限。

月华渐盛,如水银般倾泻而下,将如来金身笼罩在一层柔和光晕中 —— 这是回光返照的征兆。林外悲泣声愈发浓重,就在此时,山道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大迦叶尊者风尘仆仆而至。他的粗布袈裟沾满尘土与草刺,草鞋磨破了底,露出的脚趾还沾着泥污,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令人惊异的是,他走向佛陀时,竟无任何屏障阻隔,径直来到莲台前 —— 这位以 “苦行第一” 闻名的尊者,素来是世尊最器重的弟子,也是唯一能承接法统的人选。

大迦叶双膝跪地,深深顶礼,额头触到冰冷的泥土,声音带着赶路的喘息与难掩的悲恸:“世尊,弟子…… 来迟了!”

如来缓缓睁眼,见是大迦叶,苍白的面容上露出一丝欣慰笑意:“迦叶,你来了。”他从袈裟内取出一件叠得整齐的粗布僧衣 —— 那是他成道以来常伴身侧的衣物,边角已磨得起毛,却仍萦绕着淡淡的檀香,是佛门最珍贵的信物。

“正法眼藏,涅盘妙心,皆付于此衣。” 如来将僧衣递出,目光殷殷如炬,“你当护持正法,令佛法久住世间,莫负我望。”

大迦叶双手微颤地接过僧衣,只觉那薄薄的布料重若泰山 —— 这不仅是一件衣物,更是佛门法统的传承之托。他再次伏地叩首,额头撞击地面发出清脆声响:“弟子谨遵法旨!必竭尽毕生心力,护持正法,不负师恩!”

心愿既了,如来含笑闭目。在万千弟子的悲泣声中,他安然涅盘于娑罗双树之下。金身虽随时间流逝渐渐开裂,那慈悲庄严的宝相,却永远定格在灵山之巅,永驻世人心中。

如来涅盘的噩耗,如惊雷般传遍三千大千世界。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量众生,无不哽咽涕泣;诸天大众与帝释天亲携香花奔赴灵山,长跪于娑罗双树下祭拜,悲声震天动地,连灵山的流云都似染上了哀伤。

可就在这三界同悲之际,螺髻梵王却被心魔淫念蛊惑。他不仅未赴灵山祭拜,反而在天宫沉溺酒色 —— 殿内丝竹靡音隐约可闻,他与众天女相拥嬉戏淫乐,玉液琼浆洒了满地,全然不顾佛门痛失世尊的惨状。

众咒仙怒而前往问罪,却见梵王城外萦绕着浓郁秽气。咒力刚触到秽气便遭反噬,众仙如遭重锤,纷纷呕血倒地,转瞬殒命。又有金刚圣众持佛门密咒前往讨伐,谁知七日过去,竟无一人能攻破那层秽气屏障,反倒是不少金刚因秽气侵蚀,修为大损,狼狈退走。

众善信见此情景,悲恸更甚,同声诵偈:“苦哉大圣尊,涅盘何太速?诸天犹决定,无人追唤得。痛哉天中天,涅盘如火灭!”

佛陀虽已涅盘,慈悲之心仍感应着众生悲念。他以残存神力,于自身遗体左心处化现一尊 “秽迹金刚”—— 那金刚生有三面八臂,赤发上冲如火焰,额间嵌着一颗流转金光的宝珠,面容威猛狰狞,犬牙外露,双目射出慑人金光;八臂分别持着金刚杵、罥索、宝剑、骷髅杖等法器,每一件都散发着镇妖伏魔的凛冽气息。

“吾有大神咒,能制伏螺髻梵王,还污秽于清净!” 秽迹金刚声如洪钟,朗宣告众。

话音落,他显现大神通 —— 三千大千世界骤然发生六种震动,天宫的琉璃瓦簌簌作响,龙宫的珊瑚柱摇晃欲倾,连鬼神宫殿都被这股神力撼得根基不稳。秽迹金刚腾身而起,转瞬便至梵王宫殿前:他一指地面,那萦绕宫殿的秽气瞬间消散,化为洁净祥云;再一指螺髻梵王,梵王眼中的淫邪之气褪去,神智骤然清明,心中淫欲尽退。

螺髻梵王望着殿内狼藉,又想起如来涅盘的噩耗,顿时羞愧难当,顿悟前非。他当即发菩提心,随秽迹金刚一同前往灵山,在娑罗双树下长跪忏悔,愿以余生护持佛法。

此番灵山一役,灭世魔尊虽重创佛门,却未竟全功。如来涅盘前的决绝反扑,不仅折损了他麾下三大战力,更让他失去了关键耳目 —— 定光欢喜佛(长耳定光仙)的天耳神通本是监听三界、把握先机的利器,如今分身被毁,情报网瞬间出现巨大缺口,局势顿时变得被动起来。

灵山的悲声尚未消散,权力交接的暗流已在佛土深处涌动。大迦叶谨遵佛嘱,手持世尊传下的粗布僧衣,前往鸡足山入定 —— 一边守护正法心印,一边等待有缘人传承法统;弥勒佛则在灵山废墟上暂摄佛门事务,他以宽厚慈悲之心安抚众心,着手重整佛土秩序。可 “未来佛” 的位子虽已确定,弥勒的行事风格却与如来昔日的雷霆手段截然不同,佛门内部渐渐生出微妙分歧:部分习惯了强势统领的佛陀、菩萨,对弥勒的 “温和” 颇有微词,法统承继与修行路径的争议,正无声蔓延。

而在灵山的某个角落,隐匿于探手罗汉躯壳内的定光欢喜佛真身,正冷眼旁观着这一切。见弥勒与大迦叶各有侧重,佛门力量暂时分散,他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 当即以秘法联络昔日截教旧部,又暗中接触佛门中心存不满的势力,悄悄播撒猜忌的种子,意图在这权力真空期搅动风云,伺机夺回自己失去的权柄。

北俱芦洲的深渊魔宫内,灭世魔尊凝视着被混沌锁链禁锢的后羿。后者眼神日益空洞,仅剩一丝倔强的人性在魔气中挣扎,仿佛风中残烛。魔尊的魔爪抚过弑神箭簇上的幽暗符文,箭身已被魔气浸染大半,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毁灭气息。“还不够……” 他低声呢喃,嘴角勾起狰狞笑意,“需更多杀戮与绝望淬炼。如来虽陨,佛门根基犹在,待我磨灭这具躯壳里最后一点人性,‘弑神之箭’才能成为真正的灭世之兵!”

他指尖魔气暴涨,如毒蛇般钻入后羿眉心,加速侵蚀其残存的灵智。随后,他转身对着殿外沉声下令:“瘟神使者,你往西牛贺洲散布瘟疫,动摇灵山佛门的统治根基;天狼妖星,你熟悉南瞻部洲风土,打入北蛮联军内部,继续煽风点火制造战乱,牵制天庭兵力;无支祁,你往东胜神洲掀起滔天洪灾,吸引隐世圣人与大能的注意力。吾要这三界彻底乱起来,越乱,越有利于我们后续行动!”

魔将们的应答声从殿外传来,带着慑人的凶戾,而魔尊的目光,已再次投向了被禁锢的后羿 —— 那是他颠覆三界的最大筹码。

与此同时,西牛贺洲边缘的一处秘境中,摩登伽女正守在昏迷的阿难尊者身旁。这处秘境由顶级幻术织就,四处飘散着惑人心智的粉色雾气,耳边不断传来缠绵的低语,连空气中都带着甜腻的欲望气息。摩登伽女轻轻抚摸着阿难的脸颊,眼中满是占有欲:“尊者,只要你放下佛心,与我相伴,这世间荣华与无上修为,我都能为你寻来。”

可她不知,阿难识海深处,楞严咒的金光正与无边幻欲展开殊死较量。那金光纯净如琉璃,将阿难的佛心护在中央,任凭幻欲如何汹涌,始终岿然不动 —— 只要阿难尚存一丝正念,这咒力便不会消散,幻欲也永远无法彻底吞噬他。

灵山浩劫虽暂告段落,可世尊涅盘引发的法统之议、魔尊蛰伏后的凶险图谋、内奸潜伏的隐患、阿难尊者的命运未卜…… 这些暗流正交织在一起,预示着三界即将面临一场更为诡谲莫测的滔天巨变。秽迹金刚现世平乱,虽暂时稳住了局面,却也昭示着:佛法虽慈悲,亦有金刚怒目之时,除秽显正的护法之路,才刚刚启程。

而在这纷乱棋局之外,尚有几股强大势力正冷眼旁观,静待渔利之机。

然而,在这纷乱棋局之外,尚有雄厚势力正冷眼旁观,静待渔利之机。四海龙王以东海敖广为尊,连同泾河龙王、小鼍龙等,心底皆盼天庭、佛门与魔族三败俱伤。自封神时哪吒抽龙筋作腰带、西游时泾河龙王被斩、八仙过海龙宫受扰,乃至仙宴以“龙肝凤髓”为肴,金翅大鹏日食五百龙族……千年积怨,龙族早已与天庭仙界及灵山佛门离心离德。泾河龙王对当年被联合阴谋算计,剐龙台上遭斩首耿耿于怀,虽见如来涅盘未能亲手复仇略有不甘,却更乐见灵山佛门四处冒烟,疲于应付。

四海龙宫深处,一场秘密聚会正在进行。东海龙王敖广端坐于水晶宝座上,龙目精光闪烁,南海、西海、北海龙王及江河之主小鼍龙、覆海大圣蛟魔王等龙族核心,皆围坐于殿内。“时机将至。” 敖广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天庭仙界与灵山佛门皆受重创,诸魔王妖神盘踞一方,正是我龙族摆脱万年压制,重掌三界话语权的机会!”

“大哥,如何行事?” 西海龙王敖闰急切地问道,眼中满是期待 —— 龙族被压制太久,早已憋足了怨气。

敖广抬手压了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静观其变,暗中积蓄力量。先联络所有对现状不满的水族、妖族、巫族,只要反对天庭与佛门,都是我们结盟的对象。” 他话锋一转,看向北海龙王敖顺,“四弟,由你负责与北俱芦洲暗中接触,虚与委蛇即可。记住,我们龙族绝不为任何一方当枪使!如今三界大佬立场未明,真正的高手都在背后看戏,那些跳得欢的喽啰,不过是被人驱使的棋子。你务必谨慎,别让天庭抓住打压我们的把柄。”

“大哥放心,我自有分寸。” 敖顺肃然应道,眼底闪过一丝冷冽 —— 龙族吃过的亏太多,绝不能再重蹈覆辙。

敖广又看向西海龙王与小鼍龙、蛟魔王:“三弟,你与鼍洁、覆海大圣去西牛贺洲海域及沿岸佛庙制造纷扰,让灵山佛门不得安宁。但切记,暂时避免正面冲突,我们要为自己谋生存,不是为别人上位当炮灰。”

听闻要针对灵山,小鼍龙鼍洁眼中闪过恨意与兴奋,他起身抱拳道:“侄儿领命!大伯放心,我绝不会像当年那样莽撞!”

覆海大圣蛟魔王也拱手笑道:“老兄客气了,鼍洁是我女婿,女婿半个儿,我自然会护着他。真有危险,我老头子先冲在前面!”

另外一边,泾河龙王敖驯还是躲在幕后操作,不想过早暴露自己,由龟丞相王佐统领着泾河水族的兵马每日操练,并且与身在西牛贺洲的小鼍龙保持着密切联系,东西遥相呼应。

龙宫的谋划尚在进行,九重天上的凌霄宝殿内,玉皇大帝也在打着自己的算盘。

夜深人静时,太白金星与许天师被密召入宫。玉帝端坐龙椅,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沉声道:“二位爱卿,朕欲设‘都天纠察大灵官’一职,专司监察众神失职及三界异动,尤其要关注灵山动向与北俱芦洲军情。你们可有合适人选?”

许天师略感疑惑,躬身道:“陛下,现有游奕灵官巡察三界,伏魔大将军钟馗亦代天巡守,钟馗刚直不阿,一直恪尽职守,为何还要另设职位?”

玉帝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此乃明面上的巡察,如今诸多仙家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早已成了积弊。且前番地府暴乱,恶鬼逃逸为祸人间,钟馗忙于缉拿鬼怪,无暇他顾。如今是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法。”

太白金星捻须沉吟片刻,道:“陛下,此职位需绝对忠诚且法力高强之辈,否则难以服众。”

“忠诚为首要。” 玉帝眼中闪过一丝深邃,“至于法力,朕可赐太上道祖的九转金丹,助其快速提升修为。此事关乎三界稳定,需尽快执行,时不我待。”

太白金星与许天师对视一眼,齐声应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