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音希声?
元融之所以相信素未谋面的卫铉,而不是同朝为官几十年的源子雍:一方面是源子雍是胡太后的人;神龟三年(520年),胡太后认为靠门荫、靠地方名门举荐上来的官员大多数都不称职,于是大规模淘汰,最后只有源子雍和源子恭、朱元旭、辛雄、羊深、祖莹等八人因有真才实学得到留用;自此以后,这八人就成了胡太后的心腹。而胡太后又竭尽所能的打压皇族杰出人物,所以源子雍的拖拖沓沓,被元融视为奉命行事。
另一方面,北乡郡长公主是元融亲姑姑、尔朱荣是他姑丈;从这里算下来,卫铉则是他的表妹夫。
两者比较下来,谁更可信、谁更可靠,显而易见。
卫铉在上党郡的时候,尔朱英娥也说过他们跟章武王一脉的关系。只不过卫铉既不想和饱受胡太后敌视的元融攀关系,也不想因为亲戚的缘故,弄得不清不楚,以免亲戚都做不成;于是他公事公办,当做没有这层关系。
元融的心思好像和卫铉相同,所以在接见卫灵之时,他也不论私人关系,而是就事论事,承诺欠卫铉一个人情。
卫铉跟着元凝来到官署后院,这才问道:“安东将军,我想与大王商议商议接下来的战争,但不知大王身在何处?能否带我去拜拜见大王”
元凝犹豫半晌,反问道:“卫将军,大王的事情稍后再说,将军这次带了多少兵力过来?”
卫铉暗自诧异,但还是说道:“我这次带来了七千精骑、一千五百名亲兵、两千辅兵、一千五百名相州精骑。刚刚入城的三千五百名精锐,只是我军前锋。”
听说卫铉带来一万精骑、两千辅兵,元凝悬着的心终于落到实处,他明白卫铉不是敷衍了事,而是真心来打仗的;若不然,也不会带来这么多精骑。
既然对方带着诚意而来,兄长又不成了,他也没有必要卖关子了,神色黯然的叹息道:“不瞒将军,兄长在战场中了宇文洛生一槊,患上了金创痉,怕是不成了。我们为了避免引起恐慌,所以秘而不宣,对外则是说兄长正安静的思考破敌之策,不宜打扰。”
卫铉闻言恍然,难怪他没有见到元融、难怪元凝这般奇怪,,原来元融患了破伤风;他沉吟片刻,向元凝说道:“我有医治金创痉之法,能不能让我去看看大王。”
古人没有细菌的概念,战场上如果受了伤,顶多就是包扎点金疮药,手狠一点的士兵则是拿烙铁烧灼止血,这样的环境简直就是破伤风高发的理想家园,因此,战场上的士兵都因此中了引发破伤风的病毒。而后世的蒙元士兵发现破伤风主要源自武器、箭矢携带的污染物,所以他们采用牛粪、马粪混合物来“滋养”箭头,之后集中放到用牛胃做成的袋子里保存,这一步步的操作使箭头充满各种病菌,以提高命中非要害部位后的感染率、致死率。
一旦中了这种“毒箭”,轻则因感染而丧失战斗力,重者引发破伤风而一命呜呼。
当然也有防御的办法,其办法就是用高度酒精来消毒,此法虽不至于灭绝破伤风,但受伤士兵的生存率却提高无数倍。
卫铉意识到破伤风对军队的巨大危害,便搞出了高度蒸馏酒。他让每个士兵都用皮囊携带一些,并让各级将领告诉士兵蒸馏酒的用途,以及拥有可以救命的作用。
如果还是患上了破伤风,另有三个救治之法:一是截取鲜槐树干,然后把一端放在火上煅烧,另一端下垂,然后用碗盏接下流出的汁液,然后趁热服下,而重症者连服两次,即可以医治。
二是取新鲜的松树根,以火烧—端,另一端用碗盏接滴下的汁液,搽于患处。
三是把大枣核剖出,将蜘蛛包在枣内,烧焦研为末,用黄酒冲服,出汗即能治破伤风。
这三种医治破伤风、防止破伤风的办法,以及酒精消毒,既简单省事,也能让身有伤口的将士活下来;若是有士兵实在是撑不过去,那也只是极少数,对一支拥有数万人的大军来说,影响并不大。
至于更层次的治疗,卫铉就不会了。但是对于视破伤风为绝症的现在,对束手无策的元凝来说,这三个法子已经足够多了。
元凝和元朗等人早已无计可施,哪管对不对、好不好,于是按照卫铉给出的法子,让人掘松树根、找槐树;然后以松根汁液给元融外敷,再以槐树汁强灌,终于使犯病的元融安静下来。
众人又惊又喜,元朗看到父亲安静下来,当即跪在卫铉面前,连磕几个响头,说道:“谢(表)姨丈。”
“这是大王体格好,命不该绝。”卫铉也想不到效果这么好,他将元朗从地上扶了起来。
尽管他这么说,可元凝、元朗等人都知道元融是卫铉救回来的,如果不是卫铉献出这等良方,他们哪知普普通通的槐树汁、松根汁能够金创痉?元融又哪有活命的机会?而且有了这些简单省事的法子以后,对全军将士来说,也是一桩天大的福音。
到了当天黄昏,体魄强壮的元融虽然还是动弹不得,可是他已经能够开口说话了。其实他的意识一直都在,头脑也很清醒,只不过他控制不住自己的痉挛、疼痛的身体;也正是因此,所以才说患上“金创痉”的人都要经历一个万分痛苦的死亡过程。
他喝下一碗牛骨炖煮的无油无盐的米粥,忍着阵阵抽痛,半坐半卧依靠在一张坐榻之上,目光看了看脸带稚气的表妹夫,又看了看表妹夫和二弟元凝、四弟元沇、五弟元竫、儿子元融面前那两只香喷喷炖全羊、烤全羊,猛咽口水的说道:“师仁,我之前只欠你一个小小人情,现在欠你一条命,只要我们撑过眼这道难关,我元融今后竭尽全力报告答你这份恩情。”
说着,他忽然话锋一转,问道:“只不过我现在好饿,一碗无油无盐的白粥,根本不顶事,我现在能不能与你们吃些肉食?”
汉家名门偏重精细,接待贵客的时候,食物以模式多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取胜。胡族名门宴客的饮食则要显得粗糙大气——他们饮酒用的器皿都是镶嵌珠宝大金器、银器、铜器、玉器,鼓鼓囊囊的皮囊装满了酒浆,由客人自己添。
元氏两代五人宴请卫铉的菜肴只有三道:一道是炖全羊、一道是烤全羊、一道是放了一些干蘑菇和时蔬的牛肉汤。
两只熟了的羊伏在大盘上做食草状,而它们身下的“草”和“石头”是大把大把野葱还有熟蘑菇,赏心悦目的同时还可以当作配菜。
“粥管够,油腻之物却是不能吃的。如果大王想死,尽管吃大鱼大肉,尽管敞开着吃油腻之物。”卫铉只知道患上破伤风的人受不了风,并不知要不要禁食,不过后世医生总是喜欢挂在嘴边的吃清淡,忌油腻、忌辛酸辣,所以卫铉也觉得这种说法似乎也没错。
“我明白了,可你们能不能别在我面前吃?”元融无奈的说道。
卫铉答道:“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如果大王不在一旁看着,那就没意思了。而且大王不也是闻到香气了么?”
元融:“……”
元融是章武王一脉的支柱,万万不容有失,见他好了、能说话了,元凝和元沇、元竫、元融心情大好、大放宽心。而小节之类的,他们完全不在乎,故而将“大宴”设在不能吃元融的面前。
面对着两只羊,叔侄四人也不下手,而是请卫铉下刀动手。
一般来说,炖全羊和烤全羊都是由最尊贵、地位最高的人第一个动刀,但只能闻香气的元融还动不了、吃不了;他们叔侄四人便请有大恩的卫铉动刀,以示尊敬。
卫铉也明白这个习俗,又见他们异常尊敬自己,让自己第一个动手,于是团团一礼,然后在铜盆里净手,擦干手后,取出备好的匕首,先在两只羊靠近臀部的地方划开了一刀,取出最肥厚的肉,送到地位最高、却只能看不能吃的元融面前。然后又依次送给元朗、元竫、元沇、元凝,最后才是自己。
从晚辈到长辈、从小到大的分食方式也是胡族名门的礼仪。这是因为在草原民族眼中,孩子是一个部落、一个家族的未来,然而他们却又是最容易夭折的人,所以孩子、年纪小的同辈总是最受疼爱。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习俗。
对于草原这种重视尊者、照顾老少的习俗,卫铉觉得非常好,故而按照他们的习俗而为。
元氏五人见卫铉知礼,自无挑剔之处;而且他们还觉得卫铉太过尊重他们了,反而过意不去。于是元朗连忙起身,他先向是卫铉和父亲一礼及地,而后将父亲和卫铉的食物调换。
元融没有说话,不过他心中十分欣慰。这两份食物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元朗在卫铉面前有此作为,却是把元家的态度、涵养尽数展现。
卫铉见状,并不禁之;而是再次净手以后,向元融深施一礼,以示自己明白元氏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