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323章 整军备战

在卫铉会见裴氏叔侄之时,念贤和段荣、柳师道等人已将备战的消息说与满堂将官,大家此时都在议论此事,倒是省得卫铉多费唇舌了。

“大家都知道将要再征河北,那也无须赘言了。”卫铉大步入内,向起身相迎的众人说道:“此次备战,主要是以防不测,不一定会出兵。如果李相州节节胜利,我等不用出兵;反之,则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军河北。”

卫铉心中也是郁闷,他们上次出兵时,正值骁果军整编。如今又是整编;但好在骁勇军、果毅军已经成长起来,威武军和扬威军将士也是上过战场、见血过的悍卒,最为重要的是将领都得到淬炼。

入座后,卫铉示意众人坐下,向念贤问道:“念司马,新立四军能战否?”

念贤拱手作答:“主公不用忧虑,如果四军未得整顿,怕是难以胜任,可是兵马已经整顿完毕,且各级作战团队也有了些日子的磨合、训练,情况要比上回好了很多。”

“很好。”卫铉暗自点头,念贤倒是与他想到一处了。

念贤问道:“主公,如果战事起,我军出动多少人马?”

“自然是全军出动了。”卫铉说完,叹息道:“还是像上次那般以战养战、以战养兵。”

此言一出,堂中众人不禁默然,心中更是充满无奈。对于上党行台来说,这一战不得不打、不得不全军出动,一是迫于朝廷之令,二是上党行台内部也比较棘手。

上党行台只有北三郡整合完毕,南四郡需要时间去整合。在此期间,南四郡帮不了上党行台多少。然而三万大军的日常消耗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按照一人一斤半粮食来算,那么一天就要四万五千斤、一月就是一百三十五万斤,折算下来是一万一千二百五十石。再加上耗费更大的战马,一个月少说也要消耗三万石。

但是一场战争从开始到结束,少说也要几个月时间;三万大军如果全部去河北作战的话,至少为行台节省十多二十万石的粮食,甚至还能像上次一样发大财归来,而大军也在战斗中得到蜕变。

至于兵力上的损失,卫铉和他们都没有办法了。毕竟战争是要死人的,而他们作为上党行台高层,都要为全局考虑。他们只能在战争中想尽一切办法打败敌人,以最微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战果。

骁果军长史段荣担忧道:“主公,我军上次是因为李相州全力支配物资,这才没有后顾之忧。他现在成了北讨大都督,我军粮食辎重由谁负责?总不能从上党带去数月用度吧?”

卫铉说道:“裴衍明天前往相州赴任,我军一应物资以及民夫都由他来负责。”

说到这些,卫铉想起了裴氏叔侄寻求合作的态度,心中也有了别样心思。

他的军队和尔朱荣十分相似,都是主帅一点点搭建起来的。卫铉是从梗阳起家,慢慢扩大;尔朱荣是以家族起家,从秀容郡慢慢扩张。这样的好处就是让主帅威望极高,即便麾下大将想要造反,主帅一手提拔上的中下级军官也不会答应。

鲜于修礼势力之所以崩得那么快,其原因就是那支部队并非由主帅一一攒出来,而是其他将领带队投奔过来,根本就没有进行整编过;而杜洛周和葛荣也是这种情况。

如今的尔朱荣凭空继承了五个州,还在艰难地利用秀容本部,往五州各郡里面掺沙子,完全不给河东本地名门大权。但是他也不得不将很多大权让给因利投奔于他、各有军队的小势力和将领,这些人到了地方,就是一个个土皇帝;若是任其壮大,尔朱荣的根基也会受到动摇;若是像史上那般死了,其势还是会像史上那般分崩离析。

与尔朱荣相比,卫铉的势力更加纯粹,骁果军是卫铉一手组建,他缔造者,而不是继承者。去年出征之时,全军将士高声欢呼,令之所下,无不响应。在这种情况下,要是某个将领露出造反的苗头,怕是直接被手下将士绑了。不过话以后强大了、地盘扩展了,一定遇到带着地盘和军队投奔过来的小势力和将领;如果自己直接剥夺其军,打散混编,人家要么造反、要么投敌,然后变成敌人。

而史上的权臣宇文护就遇到太多这样的事,他为了让北周江山永固,削藩在所难免。而他一削藩,大家都在默默地准备弄死了。等他死后,继承皇位的宇文邕做得更狠,但是他英年早逝,再加上子孙不肖,于是大家直接支持杨坚改朝换代;杨坚和杨广也在削,然后又把隋朝削没了。所以“注资入股”的“资本”就是这么麻烦,当然也可以选择不接受,但问题是光靠你一个人,根本组建不了一个遍布天下的“大集团”。

卫铉现在在骁果军、上党行台是手执100%的股权,但以后总会有小股东加盟的,从而使股权被稀释;到时候,自己又该如何面对?

正在思忖之间,感觉卫铉有些乐观的段荣说道:“主公,李相州北上后,相州也失去原有的稳定秩序,清河郡和阳平郡有几个县都闹起了民变。一来是因为地方将官无能、贪墨成风,失去李相州镇压后,本性暴露;二来是百姓生活困苦、民怨沸腾,裴衍上任容易,可他仓促间能凑足粮草辎重和民夫?”

“他是河东裴

氏子弟,他能想出办法的。”卫铉说完,这才注意到段荣透露出来的消息。

清河郡和阳平郡一部分地区都是崔氏传统势力,此时竟然闹起了“民变”,难道是崔氏浑水摸鱼、趁乱打劫?不过卫铉管不了那边,心中虽是如此想,却也没有多管闲事的发表看法。

“如此就好。”段荣松了一口气。

河北北部饱受战火荼毒,满目疮痍;南部虽然没有惨遭战火洗礼,可是南部诸州一直为前方输运兵力、物力,同样弄得民不聊生。若卫铉在民间强征粮草物资,不但引来相州百姓的反感,还有逼反蠢蠢欲动的“百姓”之险。现在有裴氏裴衍出面筹措,那是再好不过了。

“我们无论出兵与否,态度都必须要有。”卫铉抬眸看向果毅军军主窦泰、军副石忠,吩咐道:“窦将军、石将军,你二人为先锋,后天率领果毅军兵出滏口陉,屯军于滏口陉东出口魏郡武安县。姜衍将军,你率斥候军同行;为我打探军情,有何大事发生,都要第一时间派人来报。”

“末将遵命。”三将起身应命。

“其他将军加紧训练军队。”

“末将遵命。”

“都散了吧!王长史留下。”千头万绪,卫铉需要一一梳理、一一参与,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吩咐。

待众人退去,卫铉向王佑问道:“长史,高欢的家眷办得怎样了?”

王佑答道:“卑职已令卫雷将军率军前往晋阳着办,不日将有消息传回。”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