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小兵王2
第406章 ,黄河大桥与层层加码
第406章,黄河大桥与层层加码
巡视完洛阳城之后,他一路顺流而下进入东郡,东郡在大汉也是一个纺织中心,他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东郡的主要地盘都是沿着黄河一线,黄河南岸上千里的河道都被东郡把持,整个东郡就像一个长条,这就导致了萧何这一路看到的水力纺纱车特别多,每过一段河道就有一大片的水车出现。
同时东郡的码头也特别多,几乎每隔百里就能看到一個码头,上面停满了各式的运输船,而每个码头后面则是一个繁华的城池,它们为这个码头提供服务。
东郡郡守是萧何的老朋友王陵,萧何的船队来到东郡治所濮阳,王陵却早在码头等候多时了。
王陵看到萧何下船就哈哈大笑道:“没想到你会成为大汉丞相,真给我们沛县人争脸。”
王陵也为沛县豪族,在地位上比刘邦高多了,历史上刘邦未发迹时,以“兄事”他,当然这里因为徐凡的乱入,历史发生改变,王陵和刘邦他们一起投靠徐凡,大汉开国之后王陵以为军功分封为伯爵。
天下一统之后,王陵开始由武转文,开始成为大汉的太守,但这个时候王陵的发展差不多到极限了,因为没有人推举,九卿之位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只能在太守之位辗转,已经历经两地为太守,当然这个待遇也不算差,大汉的一个郡,相当于后世的行省,这本就是很多汉吏一生的极限。
萧何成为丞相之后,王陵是非常高兴的,一为自己的老朋友成为大汉的丞相高兴,二就是为沛县势力在朝廷大增感到高兴,认为自己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王陵也是心高气傲之人,历史上他就瞧不起刘邦,及刘邦起兵沛县,王陵党聚数千人,占据南阳自立为王,现在王陵的情况和历史不同,但他也不认为自己的才能只能做两千石的太守。
但大汉的三公九卿位置有限,大部分都被陈郡元老把持,他想更进一步的希望极其渺茫,但现在萧何为丞相,他的几乎就大了。
萧何笑道:“这是丞相举荐天子提拔,某勉力为之。”
王陵道:“那也得你有本事,要不然丞相怎么会举荐你,陛下又怎么会提拔你。”
萧何问道:“东郡的情况如何?
王陵道:“背靠黄河,发展的还不错,前任太守吴军大力修建码头,发展码头服务业,修驰道,靠着运输业带动了东郡的发展,现在黄河水道的运输船有三分之一会在我东郡停靠,东郡为这些运输船提供后勤,每年能赚不少钱。”
萧何道:“爱修码头的吴军!”
吴军在大汉算不得太出名,要不是这次忽然被提拔为九卿之一的廷尉,他也就是在大汉默默无闻的五十名太守之一。
陈郡老兵,因伤退役,成为亭长,而后一步步从蔷夫,县令,成长为大汉的2000石太守,即便大汉朝廷极其务实,但像吴军这样大汉官场每个阶层都经历过,一步一步往上走的汉吏还是非常少见的。
但他忽然成为廷尉之后,很多人就开始了解他的过往,这其中最让人吃惊的就是吴军曾经把朝廷拨下来修水渠的钱财,用来修码头了,这样重大的事故,最后却只是让他在政务学院学习了半年。
而后他成为东郡太守之后,却依旧在东郡修码头,一时间大汉的官场都称呼他为码头太守。
王陵道:“码头太守的名声虽然不好听,但却也不得不承认,人家是有远见的,东郡这两年发展的不错,全靠吴太守当年定下来的产业发展策略。”
“中原本是富裕之地,但这些年天下太平,粮食的价格直线下降,依靠种地百姓只能吃饱,很难富裕,东郡也就是纺织业还过得去,其他的行业就不行了,想要发展特色产业,但中原又不能种甘蔗,钢铁业也比不上陈郡,关中,河北之地,又比不得洛阳富裕。”
“吴太守定下,建设码头,为整个黄河一线的运输船提供后勤,已经成为了我东郡的支柱产业了,我东郡还发展造船业,专门制造500料,1000料的平底运输船,造船业的利润极其可观,现在每年可以为我东郡提供上亿钱的税金。”
“吴太守已经为东郡的发展打好了根基,某只要不变动这些政策,东郡的发展就不会差,说起来某这还是沾了吴太守的看身上光。”
即便有徐凡的开挂,让大汉江淮一代比历史时期要富裕,但大汉人口最多的还是中原一线,黄河仍然是整个大汉最重要的水上大动脉。
大汉大兴产业之后,大汉一半的货物运输量都是走黄河河道,所以此时黄河上的运输船可谓是川流不息。东郡为这些运输船提高后勤服务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赚钱的产业。
萧何感叹道:“却没有想到吴太守也是一员能吏。”
而后一行人进入濮阳,和繁华的洛阳相比,濮阳就和大汉一般的县邑一样了,大汉产业大兴以来,发展最快的是洛阳,陈郡,会稽郡这样的大郡,因为大汉户籍制度不像大秦时期严苛,这些大郡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人口多自然就产业兴,产业大兴又会反过来吸纳更多的人口。
其他的普通郡县,不但享受不到多少产业红利少,而且还要反被大郡吸他们的人口,想要留住人口就要想办法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做不到这点只能被大郡吸血。
王陵带领萧何进入东郡府衙道:“我东郡有个项目,投资极大,想请老友你帮忙?”
“什么项目?”
“东郡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背靠黄河,又处于中原核心,我东郡不管是去关中,河北,江淮,齐地距离都相差不大,陛下曾经说过,要想富先修路,吴太守也是按照这个理念来发展东郡的,我东郡要成为天下各条商道的中心。
但这却有一个问题,黄河虽然给我东郡带来了财富,但也阻碍了我东郡进一步向河北发展,从中原往河北之地的商队被黄河阻碍,当时的吴太守就想过要在黄河上修建一条跨河的大桥,这样一来,马车可以直接从东郡进入河北之地,可以极大减少商队的运输成本。”
“黄河大桥?真能做到?”萧何吃惊的看着自己的老友。
虽然这个时期的黄河,还不像后世那种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而变得极其狂暴的黄河,但现在的黄河依旧是中原最大的河流,其河道有上百丈宽,要在这么宽的河道上建设桥梁,这是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
“墨家的工匠计算过是可以做到的,以钢铁水泥为桩,弄一个可以承受百万斤拉力的柱子,在黄河两岸,拉住铁链,再在铁链上铺上木板,就可以载几千斤的马车过桥。只是这花费有点太高,大将的预算是12,000金,我东郡的财力难以承担这样的大项目,只能求助你大你这个大汉丞相了。”王陵道。
萧何继续问道:“你这么重的一座桥梁架在黄河上,桥下的船只如何通过?
要知道黄河可是我大汉最重要的运输航道,这桥架上去黄河不就截断了,这种事情朝廷是不可能同意的。”
王陵笑道:“这点墨架大匠也想到过,桥梁距离黄河水面有3丈高,下面可以通过5000料的运输船。”
萧何有点迷惑了,距离黄河水面这么高的桥梁该如何建设?
王陵画了一个简单的后世很常见的斜拉钢索桥,这个时候萧何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要建一个十几丈高的柱子拉住桥梁,难怪一座大桥要花费上万金。
萧何摇头苦笑道:“好友,伱这真是给某出难题,某只能向你保证,在贤者大汉会,某会支持你的计划,但能不能成功某就不能保证了。”
黄河大桥资金花费不大,但技术难度上就是极其大,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就是个奇观,需要一个文明把自己的技术运用到最顶级才能制造出来的,萧何根本不敢保证这个计划能够通过贤者会。
王陵笑道:“只要你支持就好。”
王陵也知道这样的计划想要通过极其难,但有萧何支持就是好的开始了,这本就是吴军提出的计划,想来他是不会反对,大汉的三公九卿有两人赞同,这个计划通过的可能性就极大。
萧何看到一脸笑意的王陵,忽然感到自己这一路巡视之旅,只怕不会太好,三川郡向朝廷要钱,东郡也向朝廷要钱,只怕后面的太守也会如此。
话分两头,萧何沿着黄河一路南下巡视。而叶腾却是一路乘坐轨道马车一路北上,他巡视完千沟万壑的上郡,来到了牛羊遍地的九原郡。
“叶相,您终于来了。”九原郡太守安陵看到叶腾下轨道马车,激动上前。
叶腾看到安陵笑道:“我等之间又何必如此客气?”
安陵感叹道:“要是共敖大哥知道您做了丞相不知感想如何?”
共敖还是和历史上一样,在大汉七年的时候病逝,这让安陵这些南郡豪强只能重新找老大了,而叶腾成为大汉的假相之后,这些南郡豪强自然开始向叶腾汇集。
叶腾道:“共敖太过于心高气傲了,要不然以他的本事不至于难以出头。”
在叶腾看来共敖的军事才能,比大部分的汉军将领都要强,他要是当初跟自己一样在南郡就投靠了天子,何至于到死只是一个两千石的太守。
两人在九原外的城门寒暄几句之后,叶腾就登上安陵准备好的马车,一路行进九原城。
九原城,纺织作坊区。
刚刚购买一车羊毛布的武通正想拉着货物出城。
结果却看到几个汉吏堵住大街上,对着车队和想要通过的行人呵斥道:“这条路不许通过,通通去走别的地方。”
“好好的怎么连路都不准走了?”当即有百姓询问道。
汉吏道:“当朝的丞相巡视我九原郡,你们这些百姓冲撞了丞相的车架怎么办,通通不允许从这里走。”
武通不服气道:“某也去过关中,当今天子巡视关中的郡县,也没做把路给封了的事情。”
汉吏呵斥道:“关中是关中,九原郡是九原郡,你们再敢闯关,我等把你们抓起来。”
而这个时候一个作坊主也出来求道:“您就放一条小路吧,这样把路给堵住了我等还如何做生意,我等赚不到钱如何给九原郡提供税金。”
道路一封,作坊区的人出不去,外面想进来的人也进不来,这样是极其影响这些作坊主做生意的,毕竟这个时代每个坊里都是一个小城池,道路也不是四通八达的。
汉吏道:“你们这些人就知道钱财,冲撞了丞相你们担得起,不要在这里给某找麻烦,最多半个时辰,我等就会离开。”
是周的百姓听到了这话,只能失望的堵在这里,等待这些士兵的离开。
武通气愤道:“当今的天子,为了方便我等百姓,把长安城的御道都给拆了,御道的材料建成百姓的房屋,现在这位丞相倒好,直接在我九原郡弄一条御道出来,真不知道这天下是皇帝大还是丞相大?”
堵路的汉吏听到这话勃然大怒,指着武通道:“把这刁民抓起来。”
顿时冲出4个汉吏把武通包围起来,把他抓住。
武通不断反抗,但力不从心,很快被抓住。
武通反抗道:“我犯了什么罪,你们凭什么抓我!”
汉吏怒道:“诽谤当场丞相,你还说自己没犯罪。给我抓到监牢去。”
而后汉吏巡视一圈道:“某看谁还敢诽谤当朝丞相。”
四周的百姓吓得不敢再出声,纷纷离开了这里。
而坐在马车上的叶腾发现进入九原的街道之后,就空无一人,四周店铺,居住区可以看到局面在里面小心的看着他。
叶腾道:“怎么把街道上的人都给赶走了,某这次巡视地方,就是为了了解地方上的情况,你这样做本相还了解什么?”
叶腾有的生气了,这种禁街的行为在大汉可不流行,天子经常出巡,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即便是在正规的场合,也最多一一队士兵保护,却不会禁止百姓出现。
安陵解释道:“九原郡胡汉交杂,其中有一半都是匈奴人,他们都是战败之人,下官也不敢保证,其中有没有对朝廷充满怨气的人,所以才叫下面,护卫安排好一点,却没想到他们把整条街都给禁掉。”
叶腾摇头道:“加快马车的速度,不要太过于影响百姓的生活了。”
安陵这个时候冷汗直流,拍马屁好像拍在马腿上。
叶腾的车队开始加快了速度进入九原郡府衙。
叶腾开始让九原郡的汉吏拿出九原郡的账目给他查看。
当夜,叶腾的亲卫来到他身边道:“家主,今天九原郡因为禁街的事情抓了一个百姓。”
“什么情况?”
亲卫原原本本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并且说道:“现在九元进的百姓都在传,丞相您的架子比天子都要大。”
叶腾听到这话冷汗直流,这不是要坑死他。
安陵这些人果然还是烂泥扶不上墙。叶腾当今决定还是要和这些南郡同乡拉开一些距离,要不然什么时候被他们坑死都不知道。
叶腾命令道:“你去把被抓的百姓带过来。”
“诺!”
而后越想越气的叶腾命令手下找来安陵。
安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还以为叶腾找自己有什么好事情。
他喜滋滋的来到叶腾居住的房间道“丞相,不知道您找下官有何事?”
叶腾怒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你们依旧这样目光短浅。难怪你们这么不成气候了。”
安陵被骂的不知所措道:“丞相,下官做错何事?”
他今天一直在准备招待叶腾,不明白自己怎么好好的被骂。
叶腾道:“朝廷三令五申,官员巡视,不需要接待,你不听,天子都拆除御道,方便百姓,你却禁止百姓上街,后面更是还抓了抱怨的百姓,你想做夏桀,让九原郡的百姓道路以目。”
安陵这个时候才有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封道的时候,有百姓抱怨,下面的人抓抱怨的百姓。
“丞相这等小事何必发怒。下官这就让下面把人给放了,下官会交代他们,不让他们胡言乱语。”
叶腾道:“本相看你这才是在胡言乱语,出去!”
没多久,叶腾的亲卫带着武通过来。
叶腾行礼道歉道:“因为本相的到来,让武壮士受委屈了。”
武通虽然满肚子怨气,但丞相都给自己道歉了,反而让他有点惊愕了。
“这些都是小事情,关键是某的一车羊毛布都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了,九原郡的汉吏也太过分了,连话都不让人说。”
叶腾道:“壮士的损失本相会赔,叶武。”
“属下在。”
“你带这位离开九原郡。”
“遵命。”
而后叶腾把九原发生的事情先一步上报给朝廷,他向天子建言,九原应该安排一个更加能教化匈奴人的汉吏来做太守。
巡视完洛阳城之后,他一路顺流而下进入东郡,东郡在大汉也是一个纺织中心,他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东郡的主要地盘都是沿着黄河一线,黄河南岸上千里的河道都被东郡把持,整个东郡就像一个长条,这就导致了萧何这一路看到的水力纺纱车特别多,每过一段河道就有一大片的水车出现。
同时东郡的码头也特别多,几乎每隔百里就能看到一個码头,上面停满了各式的运输船,而每个码头后面则是一个繁华的城池,它们为这个码头提供服务。
东郡郡守是萧何的老朋友王陵,萧何的船队来到东郡治所濮阳,王陵却早在码头等候多时了。
王陵看到萧何下船就哈哈大笑道:“没想到你会成为大汉丞相,真给我们沛县人争脸。”
王陵也为沛县豪族,在地位上比刘邦高多了,历史上刘邦未发迹时,以“兄事”他,当然这里因为徐凡的乱入,历史发生改变,王陵和刘邦他们一起投靠徐凡,大汉开国之后王陵以为军功分封为伯爵。
天下一统之后,王陵开始由武转文,开始成为大汉的太守,但这个时候王陵的发展差不多到极限了,因为没有人推举,九卿之位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只能在太守之位辗转,已经历经两地为太守,当然这个待遇也不算差,大汉的一个郡,相当于后世的行省,这本就是很多汉吏一生的极限。
萧何成为丞相之后,王陵是非常高兴的,一为自己的老朋友成为大汉的丞相高兴,二就是为沛县势力在朝廷大增感到高兴,认为自己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王陵也是心高气傲之人,历史上他就瞧不起刘邦,及刘邦起兵沛县,王陵党聚数千人,占据南阳自立为王,现在王陵的情况和历史不同,但他也不认为自己的才能只能做两千石的太守。
但大汉的三公九卿位置有限,大部分都被陈郡元老把持,他想更进一步的希望极其渺茫,但现在萧何为丞相,他的几乎就大了。
萧何笑道:“这是丞相举荐天子提拔,某勉力为之。”
王陵道:“那也得你有本事,要不然丞相怎么会举荐你,陛下又怎么会提拔你。”
萧何问道:“东郡的情况如何?
王陵道:“背靠黄河,发展的还不错,前任太守吴军大力修建码头,发展码头服务业,修驰道,靠着运输业带动了东郡的发展,现在黄河水道的运输船有三分之一会在我东郡停靠,东郡为这些运输船提供后勤,每年能赚不少钱。”
萧何道:“爱修码头的吴军!”
吴军在大汉算不得太出名,要不是这次忽然被提拔为九卿之一的廷尉,他也就是在大汉默默无闻的五十名太守之一。
陈郡老兵,因伤退役,成为亭长,而后一步步从蔷夫,县令,成长为大汉的2000石太守,即便大汉朝廷极其务实,但像吴军这样大汉官场每个阶层都经历过,一步一步往上走的汉吏还是非常少见的。
但他忽然成为廷尉之后,很多人就开始了解他的过往,这其中最让人吃惊的就是吴军曾经把朝廷拨下来修水渠的钱财,用来修码头了,这样重大的事故,最后却只是让他在政务学院学习了半年。
而后他成为东郡太守之后,却依旧在东郡修码头,一时间大汉的官场都称呼他为码头太守。
王陵道:“码头太守的名声虽然不好听,但却也不得不承认,人家是有远见的,东郡这两年发展的不错,全靠吴太守当年定下来的产业发展策略。”
“中原本是富裕之地,但这些年天下太平,粮食的价格直线下降,依靠种地百姓只能吃饱,很难富裕,东郡也就是纺织业还过得去,其他的行业就不行了,想要发展特色产业,但中原又不能种甘蔗,钢铁业也比不上陈郡,关中,河北之地,又比不得洛阳富裕。”
“吴太守定下,建设码头,为整个黄河一线的运输船提供后勤,已经成为了我东郡的支柱产业了,我东郡还发展造船业,专门制造500料,1000料的平底运输船,造船业的利润极其可观,现在每年可以为我东郡提供上亿钱的税金。”
“吴太守已经为东郡的发展打好了根基,某只要不变动这些政策,东郡的发展就不会差,说起来某这还是沾了吴太守的看身上光。”
即便有徐凡的开挂,让大汉江淮一代比历史时期要富裕,但大汉人口最多的还是中原一线,黄河仍然是整个大汉最重要的水上大动脉。
大汉大兴产业之后,大汉一半的货物运输量都是走黄河河道,所以此时黄河上的运输船可谓是川流不息。东郡为这些运输船提高后勤服务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赚钱的产业。
萧何感叹道:“却没有想到吴太守也是一员能吏。”
而后一行人进入濮阳,和繁华的洛阳相比,濮阳就和大汉一般的县邑一样了,大汉产业大兴以来,发展最快的是洛阳,陈郡,会稽郡这样的大郡,因为大汉户籍制度不像大秦时期严苛,这些大郡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人口多自然就产业兴,产业大兴又会反过来吸纳更多的人口。
其他的普通郡县,不但享受不到多少产业红利少,而且还要反被大郡吸他们的人口,想要留住人口就要想办法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做不到这点只能被大郡吸血。
王陵带领萧何进入东郡府衙道:“我东郡有个项目,投资极大,想请老友你帮忙?”
“什么项目?”
“东郡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背靠黄河,又处于中原核心,我东郡不管是去关中,河北,江淮,齐地距离都相差不大,陛下曾经说过,要想富先修路,吴太守也是按照这个理念来发展东郡的,我东郡要成为天下各条商道的中心。
但这却有一个问题,黄河虽然给我东郡带来了财富,但也阻碍了我东郡进一步向河北发展,从中原往河北之地的商队被黄河阻碍,当时的吴太守就想过要在黄河上修建一条跨河的大桥,这样一来,马车可以直接从东郡进入河北之地,可以极大减少商队的运输成本。”
“黄河大桥?真能做到?”萧何吃惊的看着自己的老友。
虽然这个时期的黄河,还不像后世那种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而变得极其狂暴的黄河,但现在的黄河依旧是中原最大的河流,其河道有上百丈宽,要在这么宽的河道上建设桥梁,这是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
“墨家的工匠计算过是可以做到的,以钢铁水泥为桩,弄一个可以承受百万斤拉力的柱子,在黄河两岸,拉住铁链,再在铁链上铺上木板,就可以载几千斤的马车过桥。只是这花费有点太高,大将的预算是12,000金,我东郡的财力难以承担这样的大项目,只能求助你大你这个大汉丞相了。”王陵道。
萧何继续问道:“你这么重的一座桥梁架在黄河上,桥下的船只如何通过?
要知道黄河可是我大汉最重要的运输航道,这桥架上去黄河不就截断了,这种事情朝廷是不可能同意的。”
王陵笑道:“这点墨架大匠也想到过,桥梁距离黄河水面有3丈高,下面可以通过5000料的运输船。”
萧何有点迷惑了,距离黄河水面这么高的桥梁该如何建设?
王陵画了一个简单的后世很常见的斜拉钢索桥,这个时候萧何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要建一个十几丈高的柱子拉住桥梁,难怪一座大桥要花费上万金。
萧何摇头苦笑道:“好友,伱这真是给某出难题,某只能向你保证,在贤者大汉会,某会支持你的计划,但能不能成功某就不能保证了。”
黄河大桥资金花费不大,但技术难度上就是极其大,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就是个奇观,需要一个文明把自己的技术运用到最顶级才能制造出来的,萧何根本不敢保证这个计划能够通过贤者会。
王陵笑道:“只要你支持就好。”
王陵也知道这样的计划想要通过极其难,但有萧何支持就是好的开始了,这本就是吴军提出的计划,想来他是不会反对,大汉的三公九卿有两人赞同,这个计划通过的可能性就极大。
萧何看到一脸笑意的王陵,忽然感到自己这一路巡视之旅,只怕不会太好,三川郡向朝廷要钱,东郡也向朝廷要钱,只怕后面的太守也会如此。
话分两头,萧何沿着黄河一路南下巡视。而叶腾却是一路乘坐轨道马车一路北上,他巡视完千沟万壑的上郡,来到了牛羊遍地的九原郡。
“叶相,您终于来了。”九原郡太守安陵看到叶腾下轨道马车,激动上前。
叶腾看到安陵笑道:“我等之间又何必如此客气?”
安陵感叹道:“要是共敖大哥知道您做了丞相不知感想如何?”
共敖还是和历史上一样,在大汉七年的时候病逝,这让安陵这些南郡豪强只能重新找老大了,而叶腾成为大汉的假相之后,这些南郡豪强自然开始向叶腾汇集。
叶腾道:“共敖太过于心高气傲了,要不然以他的本事不至于难以出头。”
在叶腾看来共敖的军事才能,比大部分的汉军将领都要强,他要是当初跟自己一样在南郡就投靠了天子,何至于到死只是一个两千石的太守。
两人在九原外的城门寒暄几句之后,叶腾就登上安陵准备好的马车,一路行进九原城。
九原城,纺织作坊区。
刚刚购买一车羊毛布的武通正想拉着货物出城。
结果却看到几个汉吏堵住大街上,对着车队和想要通过的行人呵斥道:“这条路不许通过,通通去走别的地方。”
“好好的怎么连路都不准走了?”当即有百姓询问道。
汉吏道:“当朝的丞相巡视我九原郡,你们这些百姓冲撞了丞相的车架怎么办,通通不允许从这里走。”
武通不服气道:“某也去过关中,当今天子巡视关中的郡县,也没做把路给封了的事情。”
汉吏呵斥道:“关中是关中,九原郡是九原郡,你们再敢闯关,我等把你们抓起来。”
而这个时候一个作坊主也出来求道:“您就放一条小路吧,这样把路给堵住了我等还如何做生意,我等赚不到钱如何给九原郡提供税金。”
道路一封,作坊区的人出不去,外面想进来的人也进不来,这样是极其影响这些作坊主做生意的,毕竟这个时代每个坊里都是一个小城池,道路也不是四通八达的。
汉吏道:“你们这些人就知道钱财,冲撞了丞相你们担得起,不要在这里给某找麻烦,最多半个时辰,我等就会离开。”
是周的百姓听到了这话,只能失望的堵在这里,等待这些士兵的离开。
武通气愤道:“当今的天子,为了方便我等百姓,把长安城的御道都给拆了,御道的材料建成百姓的房屋,现在这位丞相倒好,直接在我九原郡弄一条御道出来,真不知道这天下是皇帝大还是丞相大?”
堵路的汉吏听到这话勃然大怒,指着武通道:“把这刁民抓起来。”
顿时冲出4个汉吏把武通包围起来,把他抓住。
武通不断反抗,但力不从心,很快被抓住。
武通反抗道:“我犯了什么罪,你们凭什么抓我!”
汉吏怒道:“诽谤当场丞相,你还说自己没犯罪。给我抓到监牢去。”
而后汉吏巡视一圈道:“某看谁还敢诽谤当朝丞相。”
四周的百姓吓得不敢再出声,纷纷离开了这里。
而坐在马车上的叶腾发现进入九原的街道之后,就空无一人,四周店铺,居住区可以看到局面在里面小心的看着他。
叶腾道:“怎么把街道上的人都给赶走了,某这次巡视地方,就是为了了解地方上的情况,你这样做本相还了解什么?”
叶腾有的生气了,这种禁街的行为在大汉可不流行,天子经常出巡,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即便是在正规的场合,也最多一一队士兵保护,却不会禁止百姓出现。
安陵解释道:“九原郡胡汉交杂,其中有一半都是匈奴人,他们都是战败之人,下官也不敢保证,其中有没有对朝廷充满怨气的人,所以才叫下面,护卫安排好一点,却没想到他们把整条街都给禁掉。”
叶腾摇头道:“加快马车的速度,不要太过于影响百姓的生活了。”
安陵这个时候冷汗直流,拍马屁好像拍在马腿上。
叶腾的车队开始加快了速度进入九原郡府衙。
叶腾开始让九原郡的汉吏拿出九原郡的账目给他查看。
当夜,叶腾的亲卫来到他身边道:“家主,今天九原郡因为禁街的事情抓了一个百姓。”
“什么情况?”
亲卫原原本本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并且说道:“现在九元进的百姓都在传,丞相您的架子比天子都要大。”
叶腾听到这话冷汗直流,这不是要坑死他。
安陵这些人果然还是烂泥扶不上墙。叶腾当今决定还是要和这些南郡同乡拉开一些距离,要不然什么时候被他们坑死都不知道。
叶腾命令道:“你去把被抓的百姓带过来。”
“诺!”
而后越想越气的叶腾命令手下找来安陵。
安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还以为叶腾找自己有什么好事情。
他喜滋滋的来到叶腾居住的房间道“丞相,不知道您找下官有何事?”
叶腾怒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你们依旧这样目光短浅。难怪你们这么不成气候了。”
安陵被骂的不知所措道:“丞相,下官做错何事?”
他今天一直在准备招待叶腾,不明白自己怎么好好的被骂。
叶腾道:“朝廷三令五申,官员巡视,不需要接待,你不听,天子都拆除御道,方便百姓,你却禁止百姓上街,后面更是还抓了抱怨的百姓,你想做夏桀,让九原郡的百姓道路以目。”
安陵这个时候才有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封道的时候,有百姓抱怨,下面的人抓抱怨的百姓。
“丞相这等小事何必发怒。下官这就让下面把人给放了,下官会交代他们,不让他们胡言乱语。”
叶腾道:“本相看你这才是在胡言乱语,出去!”
没多久,叶腾的亲卫带着武通过来。
叶腾行礼道歉道:“因为本相的到来,让武壮士受委屈了。”
武通虽然满肚子怨气,但丞相都给自己道歉了,反而让他有点惊愕了。
“这些都是小事情,关键是某的一车羊毛布都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了,九原郡的汉吏也太过分了,连话都不让人说。”
叶腾道:“壮士的损失本相会赔,叶武。”
“属下在。”
“你带这位离开九原郡。”
“遵命。”
而后叶腾把九原发生的事情先一步上报给朝廷,他向天子建言,九原应该安排一个更加能教化匈奴人的汉吏来做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