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钱庄的危机

     第410章,钱庄的危机

    大汉历十一年三月十六日,会稽郡,飞亥钱庄总部。

    朱沛急匆匆找到胡亥道:“东家大事不妙,朝廷成立了钱庄监会和大汉钱庄,监令是原本农业钱庄的总掌柜宋义,而后钱庄监令下达命令,要求大汉境内所有的钱庄,把三成存款交给大汉钱庄,作为存款准备金。”

    胡亥震惊道:“什么,朝廷这是想逼死我等好独霸钱庄的利益?”

    不怪胡亥这样想,钱庄实在太赚钱了,飞亥钱庄大概有七亿左右的存款,这笔钱经过胡亥的运作,每年能赚八九千万,这还是是胡亥一家钱庄的利润,整个大汉的钱庄加起来,每年可能要赚几十亿钱。

    这是一笔富可敌国的财富,即便是大汉朝廷也很难忍住这样的诱惑,亲自下场也不足为奇了。

    三成保证金大概就是2亿的样子,但胡亥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他手里的预备资金只有不到一亿钱,都是为了防止挤兑的,大汉其他的钱庄也差不多是这样,根本不可能一次性拿得出如此多的钱,他认为朝廷突然让他们拿出这么多钱,就是想把他们逼死。

    朱沛继续道:“东家某忘了说了,朝廷还给了我们半年时间,只要在9月之前把这笔保证金打入大汉钱庄即可。”

    胡亥听到这话松了一口气道:“下次这种重要的信息一次性说完。”

    虽然这也很难,但好歹还有转还的余地。

    但他很快就眉头紧皱,要在半年之内弄到2亿钱,那也不是容易的事。

    胡亥当召集了自己飞亥钱庄所有伙计,把朝廷成立钱庄监会,大汉钱庄和存款保障金制度的消息告诉他们。

    这个消息震惊的全场鸦雀无声。

    半天之后才有人抱怨道:“这不是朝廷看着我们赚钱了,过来抢钱,三成的钱变成死钱,这我们要少赚多少钱!”

    胡亥没好气道:“你这是傻了,这是少赚钱的事吗,而是我们要在半年内筹集2亿钱,要不然就被朝廷合理合法的踢出了钱庄行业。”

    “从今天开始,飞亥钱庄的各个分店,都不允许再贷款出去,同时你们统计一下,这半年内还款的作坊,以及一年内还款的作坊,这些都要做好统计,半年内这些作坊还款的额度要是没有达到两亿钱,你们就去提前催那些一年还款,哪怕损失一些利息,也要把这些钱拿回来。”

    “同时你们去各大作坊,让那些作坊主,工匠想办法让他们把钱存到我们飞亥钱庄来。现在我们时间紧,任务重,半年内大家筹集不到2亿钱,飞亥钱庄就保不住了,大家全得喝西北风。”

    “诺!”

    飞亥钱庄营业厅。

    “某要贷款,这是某的户籍信息。”一个壮汉道。

    但伙计却把户籍信息推回去道:“这位客官,您贷款办不了。”

    壮汉着急道:“为什么,你们不是说了,只要拿了完整的户籍信息就可以给某办,怎么可以说话不算话。”

    伙计无奈道:“朝廷下了新的政策,要我们钱庄交三成的存款保证金,以保护普通百姓的存款安全,所以暂时办不了贷款。”

    “这算什么事,害得某白跑了这么多趟。”

    这個壮汉还算是好说话,其他来好几趟的人,当即就怒了。

    “跑了三趟,你们总说是信息不全,我好不容易弄完了,你们却说不能贷款,你们这是想戏耍我等不成,钱庄不能贷款,伱们办什么钱庄。”

    其他想要贷款的人也跟着抱怨道:“是啊,没有这么欺负人的道理,我等准备了这么久,你们说不办贷款就不办贷款。”

    这个时候4个身高八尺的壮汉冲了出来:“几位客官,不好意思,我们钱庄暂停办理贷款业务。”

    飞亥钱庄可是和长风镖局有深度合作,朱沛也不是白拿胡亥的两成股份,他介绍了大量的师兄弟来飞亥钱庄做安保人员,为飞亥钱庄提供武力支持。

    本想闹事的人被这四个壮汉一吓,只得狼狈的逃离飞亥钱庄。

    但有一句老话不是说,厄运专挑苦命人。飞亥钱庄不贷款了,反而让存钱在这里的百姓心中充满疑惑了。

    飞亥钱庄这是不是要倒闭了,要不然为什么不给人贷款?

    当内心有了这种疑问之后,普通的百姓就会想把自己的钱取出来,防止出现意外。

    于是第2天,飞亥钱庄的门口就排满了取钱的百姓,随着取钱的百姓越来越多,其他的百姓开始发生聚群效应,即便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他们也排队想把自己的钱取出来。

    一场意料之外的危机悄然而至,让所有人都手足无措。

    飞亥钱庄的伙计马上把这事情告诉了胡亥。

    当胡亥来到钱庄的时候,长龙已经排的有一里之外,这幕看的胡亥都胆战心惊。

    朱沛担忧道:“东家,现在这些百姓一个时辰就取了30万钱出去,我等该怎么办?”

    柱子道:“要不我们先暂停兑换。”

    胡亥道:“真暂停兑换,我等就彻底完了,现在百姓还只是怀疑,但我等真不兑钱,百姓就会以为钱庄真倒闭。”

    胡亥极其后悔,他把事情想简单,没想到存款准备金的事情,居然会引起挤兑,这要是没处理好,他飞亥钱庄不要说半年后的生存问题了,就这个月他都未必能扛得住。

    胡亥想了想道:“让伙计放慢点,速度,某这就去想办法。”

    他要想办法让百姓对自己的钱庄有信心,而想做到这一点,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砸钱。

    胡亥马上宴请自己的商业盟友吴晓。

    

    吴晓就是最开始购买胡亥海船的人,后来胡亥组建船队,吴晓也入了一股,双方算是商业上的盟友。

    “吴老哥,你这次一定要拉兄弟一把,朝廷突然弄出什么存款准备金,小弟真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吴晓道:“某也听说了这事情,朝廷用心还是好的,这不是为了保护普通百姓的利益。”

    “你们这些钱生钱的,看上去就花里胡哨,一点也不安全,朝廷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

    胡亥笑道:“是,是,是,朝廷的本意是好的,只是这半年的时间还是太紧了,小弟只能求到老哥你身上,借某一笔钱暂时渡过难关。”

    吴晓笑道:“亲兄弟明算账,某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胡亥你有什么抵押物。”

    胡亥道:“某在大漠有一块三万亩的牧场,那里水草肥美,有三千只羊,某以这个牧场抵押一千万钱,还有某的造船厂,现在有5个船坞,500名熟练的工匠,最大可生产5000料的海船,这个造船厂抵3,000万钱不算过分吧,吴大哥你借小弟4,000万钱,小弟半年算你1分5的息,要是还不上小弟这两个家业就是兄长你的。”

    吴晓笑道:“为兄本以为你在只在会稽郡有事业,却没想到你连北方都有牧场,你还真是让为兄刮目相看。”

    胡亥的这两个抵押物都是优质的资产,尤其是漠北的牧场,他一直想弄一个,只是他的关系通不到漠北,现在纺织业这么红火,这个牧场不管是自己经营还是卖出去,都是极其容易脱手的优质资产,吴晓也不怕吃亏。

    吴晓接过胡亥的抵押物笑道:“我等是兄弟,你遇到难关为兄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四千万钱某这就准备好。”

    胡亥羡慕道:“比不得兄长你家大业大,某只能赚一些辛苦钱。”

    吴晓家产极其丰厚,纺织业和海贸每年都能给他带来上千万的利润。

    但吴晓却是那种地主老财似的商贾,他赚的钱既没有用来扩大投资,也不相信钱庄,而是自己攒起来。

    现在吴晓手中的钱财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胡亥对这笔钱可谓是羡慕已久,一直想让吴晓把钱存在自己的钱庄,只可惜一直没有成功。

    而这次钱庄遇到危机,胡亥马上就想到了吴晓,毕竟在会稽郡,他认识的豪商当中只有吴晓,能拿出这么大的一笔巨款。

    双方完成这笔交易之后,胡亥大张旗鼓用马车拉钱,整整用100多辆马车来拉这些钱。

    而后把这些钱堆在大堂内,堆成一座钱山让外面的百姓看。

    伙计则在街道外给这些百姓办理业务,无数会稽郡的百姓通过大厅看到堆积如山的钱财。

    百姓羡慕的同时,也看到了飞亥钱庄财雄势大,根本不像传说当中要倒闭的样子,于是排的长龙纷纷散开。

    胡亥看到这幕才松口气,终于度过了这道难关。但想到半年后的那道难关,胡亥又眉头紧锁。

    想在大汉做生意,框框条条怎么就这么多。

    与此同时,大汉其他钱庄也和胡亥下达了同样的命令,三成准备金可以说是要了整个大汉钱庄的命,他们纷纷开始暂停贷款,同时想办法筹集资金,想办法把这笔准备金交到大汉钱庄内。

    无数大汉新的创业者发现了自己根本贷不出钱款,而且钱庄都在想办催债,无数钱庄的伙计,跑到大街上拉着人就问,要不要存钱,利息非常高。

    但往往就是事与愿违,他们越是向普通百姓存钱,百姓就越不相信钱庄,只要有一两个钱庄倒闭的传言,当地的百姓就纷纷去挤兑钱庄。

    这个时候钱庄背后的贵族豪强纷纷现身,或是投入资金的支持,或是以自己的信用担保钱庄不会倒闭。这样起来勉强控制了挤兑的发生。

    但还有一些小钱庄,他们背后是小贵族豪强,势力不够大,钱财不够多,信用也不够高,同时为了生存这些小钱庄的经营策略更加激进,在顺境的时候自然可以大发横财,但一旦出现逆境,小钱庄一点抗风险能力都没有,没几天就绝对的破产倒闭,甚至连他们背后的后台都给牵连。

    面对这种情况,大汉朝廷的动作也是非常快,命令新成立的工业钱庄和商业钱庄接管了破产的小钱庄,同时向所有的百姓承诺,朝廷可以全额支付他们的存款,让他们不要挤兑钱庄。

    由朝廷作为担保,百姓冷静下来,大汉朝廷的信用还是可以的,他们的存款现在变成了朝廷钱庄的存款,安全性有了保障。

    这场因为准备金引发的危机,很快得到平息。

    这波小的钱庄混乱,让新成立的工业钱庄和商业钱庄吞并二十多家小的钱庄,在整个大汉都有了营业网点和充足的伙计,一举让他们成为了大汉的钱庄巨头,大汉的官营钱庄在金融业的份额一起提升了两成。

    不少钱庄从业者腹诽不已,朝廷果然是看中了他们的钱,用政策把他们吞并了。

    这次的钱庄风波,波及的极其广泛,大量的作坊主失去了资金的来源,大汉火热的经济也被死死的踩了一脚刹车,各个作坊想要扩张的想法无奈停止。

    大汉历十一年五月二十日,会稽郡,郡少府府衙。

    少府丞公输尺,上计吏曹安,召集了整个会稽郡管事传达天子的命令。

    少府丞公输尺他首先肯定,会稽郡少府下属的作坊,为大汉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会稽郡少府下属作坊也出现着不少问题,人浮于事,利润少,不少地方违背了朝廷的制度,不少管事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没有完成朝廷赋予的职责。

    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没有听天子的命令,没有听少府的命令,朝廷已经下了收缩的命令,并画下了三条红线,但你们却没有很好的执行天子的命令。

    最后公孙尺严厉道:“天子和少府令要求你们加强作风,决不能搞一言堂,必须服从朝廷的命令,保持一致。”

    下面的管事被这严厉的斥责,吓得胆战心惊。

    但还有人不服气道:“天子也说过,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现在正是大汉作坊最赚钱的时候,我们不赚这个钱,民间的作坊就会赚这个钱,市场竞争不胜则败,要是民间的作坊势力强大了,朝廷的作坊就会被他们一点点挤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