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满面愁容

秦州,咸阳。

都督府衙,食堂。

正午时分,往日热闹的食堂寂静无声。

因为主公出现在食堂,任何官吏都只敢低声交谈,吃饭和打饭都绷着身子。

今日秦牧来都督府衙参加一场集议。

集议结束后正好是午饭时间。

秦牧只在食堂吃过几次,当时觉得味道还不错。

都督府衙食堂给官吏提供的早午餐,并不相同。

根据官职品阶的高低,食物的豪华和多样性也有差别。

在古代,这就是现实,秦牧也没有反对或提出整改。

他走到最低一级官吏的打饭窗口,一众书吏、校书郎身躯紧绷,不停的施礼问好。

秦牧摆了下手,示意免礼后,看向窗口内。

一碟咸菜,一碟清炒萝卜,两个大白馒头或者一碗粟米饭,这是底层官吏的标配午餐,只需十文钱。

每十天,还会有一碗肉汤。馒头和粟米饭不够可以加。

在古代,这个标配午餐超过超过绝大多数百姓的餐食。

很多百姓连午饭都吃不起,更别说能吃上大白馒头和米饭。

都督府衙提供早中餐的做法,不仅从侧面改善了底层官吏清贫的生活,也聚拢了人心。

另外,倘若官吏觉得十文钱的标准餐菜品不好吃,可以加钱,自选午餐,价钱很实惠。

底层书吏往上,到令史,午餐标配两个蔬菜和一碟咸菜。

再往上到主簿、掌固级别,就会出现肉菜,素菜种类繁多可挑选。

主事级别以上,想吃什么提前告知食堂。

秦牧在食堂中转了一圈,便去了三楼。

韩紫苓早就为他准备了午餐,吃完午餐,下午还有一场集议。

食堂一楼,随着秦牧离开,所有人都轻呼出一口气。

年轻官吏汇聚的餐桌前,众人放松下来后,开始畅聊。

高驰啃着大馒头,说道:“几位仁兄,你们可曾收到消息,明年我们要调岗了。”

“刚听说。”季以平放下筷子,道:“去年招贤令录取的年轻士子,将根据今年的表现,调任或留任。”

“我怎么没有听到消息。”

“快说说,具体怎么回事。”

不少人饭也不吃了,神色焦急,看着南宫江。

南宫江在吏司任职,肯定知晓更多的内幕消息。

南宫江说道:“绝大部分人都要调离现有的岗位,为刚录取的士子腾位置。并且,绝大部分人都要调任地方,灵州是大多数人的去处。”

闻言,有人欢喜有人忧。

中枢官署位高权重,有机会得到赏识和提拔。

地方官府自主权更大,且更能锻炼能力,却也面临着很多未知的困难。

一时间,餐桌的气氛很是沉寂。

南宫江看向穆松龄、张振、苏泉等人,问道:“你们都想去地方?”

几人齐齐点头。

穆松龄正色道:“我入仕的那一天便想着去地方官府任职。”

黄治成说道:“岳丈大人跟我说,有地方任职履历,在后续升迁上更容易。”

黄治成的岳丈是刑司主簿,说过的话,自然有一定的分量。

况且,从都督府衙和秦蜀灵地方官员来看,担任一司主事或掌固,以及一郡太守或郡丞的官员,皆有执政地方的经历。

府令和三名府监以及三名州令,皆是县令或者县丞出身。

这已经很说明问题。

府衙,议事厅。

下午这场集议,主要审议的是咸阳城扩建和秦蜀大道的修建。

杨伯祥和魏廷云,以及工司主事戴辉分别做汇报。

总体来说,两项大工程的进程并不快,甚至有些不尽人意。

今年秦军出关,开春及秋收之后皆与联军大战,故而耽误了两项工程。

秦牧说道:“明年这两项工程的进度需要加快了。”

明年没有战争计划,攻占凉州平顺郡,不会消耗秦州太多精力。

秦蜀两州的劳力可以大量投入两项工程中。

秦牧说道:“除却秦蜀大道之外,秦州与灵州之间的道路修建也要提上进程。”

杨伯祥担忧道:“主公,同时推动三项大型工程,对府衙的财政造成不小的压力。”

秦牧说道:“今岁受战争影响,秦蜀两地商税会有所下降,但下降有限。

况且,府库积攒的钱财太多了,积压在户司库房和秦州钱庄库房反而会带来隐患。”

不少官员神色一愣。

古往今来的君王,都是担忧国库钱财太少,从未嫌弃国库钱财太多啊。

秦牧看向徐百泉,“幼明,你来解释一番。”

“诺。”徐百泉出列躬身一礼,然后说道:“诸位同僚,因为官府花出去的钱财,最终会加倍回到官府手中。”

“税收是官府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以商税举例及咸阳城扩建工程举例。

府衙将一项工程承包给一名商贾,商贾雇佣劳工。

商贾和劳工皆得到了一笔酬劳。

商贾可拿着这笔酬劳采购商品,拓展名下生意。

劳工可拿着这笔酬劳补贴家用。

只要商贾和劳工不把这笔酬劳藏在家中,一旦花出去,官府通过收税这一行为便可逐步收回花出去的钱。”

为了让众人更好理解,徐百泉接着展开举例。

张三在一名商贾手下做了十天劳力,拿到报酬后,先是购买新的农具,然后给家中父母妻女买了布匹,剩下的钱一部分还给李四,一部分藏在家中。

张三在购买农具和布匹的过程中,官府会对商户收取商税。

李四得到还款,也可能产生上诉行为,官府便可再收取一次商税。

哪怕张三拿到酬劳后,立即藏在家中,却也增加了张三的底气。

往后遇到需要花钱的事情,张三也能拿得出手。

让百姓手中有闲钱,或者有花钱的底气,官府便能源源不断的创收。

“……主公曾说过,凡是存在于集市的交易行为,官府便能收取商税。一次交易收取一次,千万次交易,便收取千万次。

官府及商业司需要做的便是增加百姓在集市交易的次数。”

不少官员听明白了,可也有少部分人反而更迷糊了。

秦牧见状,也没有强求。

只要狄轻舟几人和商业司明白这个道理便可。

在古代,朝廷是最大的单体消费者。

并且,也只有朝廷能够推动整个民间消费。

官府留存足够的粮食和应对紧急情况的钱财就行了,多余的钱,通过民生、交通、水利等工程花出去。

特别是民生工程,真的是收买人心的大杀器。

都督府衙近两年,接连提高退伍士卒的补贴,提高阵亡士卒的抚恤金,提高士卒军饷。

通过发放补贴,施行婚龄推迟、鼓励生育等政策。

百姓对秦牧、对官府的拥戴,军队对秦牧的忠心,接连攀升。

这才是秦牧所在意的最宝贵的财富。

秦牧收回思绪,道:“秦州与灵州之间的道路,拓宽修缮即可。明年可加大钱财支出,优先将秦蜀大道修好。

哪怕是暂停咸阳城的扩建,也不能耽误秦蜀大道的修建进程。”

张邰焦急的出列道:“主公,微臣认为咸阳城的扩建亦不能耽误,并且王宫需要着手定基修建。”

闻言,众人反应过来。

魏廷云罕见的与张邰站在统一战线。

他严肃道:“臣附议。朝廷再次宣告天下,主公不日便将进封秦王,王宫的建设不可马虎轻视,更要提前规划。”

紧接着,杨伯祥、曲一川、于谱等人纷纷建言。

在场的官员,除了狄轻舟和公孙佑之外,几乎全部出言赞成。

尚文益更是提到:“……主公进封亲王后,封国西北指日可待,届时再修建王宫恐来不及。”

秦牧思索片刻,看向狄轻舟和公孙佑两人。

狄轻舟说道:“咸阳城扩建时便考虑到王宫建址,风水龙脉皆完备,可先行定基。”

公孙佑微微一笑,道:“不若先建王宫,对外宣称是都督府衙新址。”

众人眼睛一亮。

这个方法好啊。

虽颇有掩耳盗铃之势,但只要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谁也不敢挑秦州的理。

秦牧思量片刻,道:“先定基,建筑主体慢慢修建,无需操之过急,封国西北还言之过早。”

如今秦州已经成为了中原各大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就别刺激他们了。

秦州也需要时间进一步发展,积蓄实力。

集议结束后,秦牧把狄轻舟、公孙佑和吏司主事于谱留下。

“益州井盐倒卖一案及后续的官场清洗,暴露了很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遴选官吏,如何筛选部分可疑的官吏?”

“秦州官吏的俸禄的确不低,却也达不到让一名官吏天天锦衣玉食。这类日常生活与官职不符的官吏,吏司和监察司是否注意到了?

吏司遴选官吏是否会先行考察官吏的生活情况?从哪几方面考察?地方监察司日常监察官吏,是否到位,是否有所记录?”

秦牧语气微沉:“等等这些,吏司和监察司需要想清楚,也要想出解决办法。我知晓在事发之前无法将所有贪官污吏都抓出来,但至少要揪住一部分。”

“敬熹,你是都督府令,这件事你要上心。”

三人齐声道:“臣等领命。”

秦牧离开后,于谱擦了下额头上的汗渍,看向狄轻舟,说道:“府令,该如何改正,你给个意见吧。”

狄轻舟沉吟道:“就按照主公提到的几点,对现有官吏的遴选升迁方式进行完善。至于地方监察司,改善难度颇大。”

公孙佑也很头疼。

“最合适的法子,便是不定期派遣巡察使巡察地方。倘若地方监察司权力过大,恐会波及州府的稳定。”

狄轻舟也很担心这一点。

历朝历代的地方官制改革皆证明了一点,谁掌握了监察权,谁便掌握了地方的大部分权力。

狄轻舟说道:“于主事,吏司不日便将考察去年录取的年轻官吏,便以此事作为试行,将主公提到的几点加入到遴选当中。”

“明年我会去益州巡视春耕,你随我一道。”

于谱躬身道:“下官领命。”

临济街,一座茶楼。

张一峰坐在桌前,手中捧着一杯热茶,六神无主。

一名伙计端着茶点走过来,低声道:“找我何事?”

张一峰回过神,说道:“我已经在礼司办理了官凭,你们也该逐渐兑现承诺了吧?”

伙计没有犹豫,从袖中取出一个信封。

“里面是一千贯的汇票,还有交代你的任务。完成任务,奖赏是五千贯。”

说完,伙计走开,张一峰也快速将信封手下。

喝了一口茶,张一峰便匆忙离开了。

伙计看了眼后,来到一楼掌柜面前。

“统领,张一峰有些不对劲。”

掌柜头也不抬,道:“他什么时候正常过?张一峰并未受过训练,何先生将他安排来秦州,对其要求也很低。”

伙计思考了一会,不由得点着头。

从张一峰来到咸阳开始,他们便监视着他,偶尔与其联络,张一峰的表现确实也如如今日一般。

“信封给他了吗?”

“给了。”

掌柜的说道:“看他能不能完成这项任务吧。”

伙计好奇的问道:“统领,倘若他完成了呢?”

掌柜双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那就看他是如何完成的。”

张一峰离开茶楼后,按照约定找到了黑冰台的联络人。

只是联络人只留下一句话,便不再理会他。

“这是谍报司对你的考验,你自己想办法,完成或失败即可。”

这个回答让张一峰丈二摸不着头脑。

回到家中,张一峰取出信封中的汇票和纸条。

纸条上写着:获取秦关镇仓库的粮食、军械储备情况。

张一峰录取后,成为户司仓储司的一名校书郎。

秦蜀两地的粮仓储量数据皆是最高机密。

秦关镇仓库因为地处秦关,承担着部分军事仓库的职责,故而存放有军械。

这类仓库的信息,一个校书郎根本接触不到。

张一峰脸上布满愁容。

黑冰台模糊不清的态度,让张一峰一时不知该如何办。

翠明街,一处宅院。

宅院上悬挂着“回鹘”的匾额。

暖房中,朝格仓坐在煤球炉旁,看着手中书信,满面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