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父子亲情,牢不可破
所以,只要是不涉及到十恶不赦的大事,能挽救的,他们都要尽力去挽救,能遮掩的,都要尽力去帮忙遮掩。
所以,不论是李贤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们总是要往对李贤有利的方向解释。
这可不只是为了李贤,更是为了他们自己!
现在,不论如何,李贤也不能倒!
这些站在李贤身后的老大臣,说的夸张点,处境比当年玄武门之前的天策府诸位还要更加的危险。
如果当年李世民失败了,至少,这些大臣不会全都被清算。
就算是被清算,手段也会比较柔和,大家还都是李唐这杆大旗之下的打工人嘛。
可现在就不同了。
一旦这个太子扑倒了,大唐的嫡系继承人当中,就再也没有可以和武媚娘抗衡的了!
武媚娘!
天后娘娘!
这个女人,她的心有多黑,手有多狠,这就不用说了吧!
若是落到她的手里头,诸君还有好日子过吗?
或者说,你们还有日子要过吗?
没有!
你们只能是死的更惨!
在李贤深沉的思索之下,裙尾拖地,发出的淅淅索索的声音,逐渐靠近。
越加的清晰起来。
起初是一群唐宫女,穿着具有大唐标志的艳色襦裙,搭配基本都是大撞色的。
突出的就是一个鲜艳亮丽,热情奔放。
看到这些女子,天皇李治还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这是要做歌舞表演了吧!
“贤儿,这就是你给阿耶带来的节目吗?”
“也没什么特别的嘛。”
大皇帝不只是没什么反应,甚至还有几分不屑,一旁的武媚娘现在已经调整好了心态,虽然侄子们还有些郁闷,但身为大唐帝国的招牌之一,武媚娘是不会让自己失态的。
“圣人别急,再看看。”
“我相信太子一定不会让圣人失望的。”
呵呵!
这老妖妇,竟然还跑到李贤一边来了!
假象!
全都是假象!
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相信!
李贤起身,面向众位宾朋,从容道:“还请诸君稍作等候。”
恰在此刻,娇艳的宫女身后,又有几个练家子模样的青年,头戴黑幞头,轻装短身小衫,步履稳健的出现在了蓬莱殿上。
李治眉头一皱:这又是什么意思?
要谋反吗?
大皇帝虽然疑惑骤起,但为了不在众位宾客面前丢脸却还强忍着,不过呢,忍了这一时,也并不是毫无收获的,比如,多看了几眼之后,李治竟然认出,这些打扮的清清爽爽的年轻人当中,竟有两个是他认识的。
这不就是那东宫的陈沧,陈海吗!
他们不是太子的铁杆吗?
果然!
果然还是要反吧!
这个混小子!
朕就知道!
就知道!
就在大皇帝愤怒的眼神之中,包括陈沧陈海两兄弟在内的几个劲装好汉,就这样嗖的一下,跃上了蓬莱殿的横梁!
是的!
他们竟然,就在皇帝皇后的面前,在列位朝廷众臣的面前,做了梁上君子!
只一个动作,四座皆惊!
然而,让他们更加震惊的,还在后面!
还多得很!
原来,诸位梁上好汉也并不是孤身一人跃上房梁的,他们每一个人都带着一顶纸灯笼!
而且,自从跳了上去,还主动都给点燃了。
虽然殿顶距离宾客的视角,有些遥远,但烛火摇晃的那种朦胧感,还是营造到位了的。
看到效果,李贤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啊!
这样一来,灯光效果就算是拉满了。
“圣人,儿臣要吹灭几个烛台。”
李治犹豫的点了头,他已经被李贤的各种神奇操作搞的,脑筋有点跟不上了。
不同意,却也没有更好的拒绝理由。
为了让宴会现场灯火明亮,今夜的蓬莱殿里,可是点燃了许多的烛台,蜡烛,全都是奔着最亮堂的方式打造的。
古时也有成语,名曰:亮如白昼。
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了,虽然古代的照明设备,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赶上现代。
但在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下,你想让李贤可以手搓出电灯泡,还能让电灯泡亮起来,那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操作。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已经是李贤可以做到的极致了。
蓬莱殿里的火光,是渐渐的黯淡下来的,要达到李贤需要的那种灯光效果,需要点多少盏油灯,又要吹灭多少,太子殿下基本上也是心中有数的。
这些在东宫,他都做过实验,也算是为了这一次的宴席,颇费了一番心思。
啧啧……
他都已经这么努力了,这些人竟然还不肯相信他赴死的决心,这真的是令人心碎的一件事。
太心碎了!
一想起这些人的表现,李贤就感觉,知音难求,在大唐混,实在是太难了。
到了现在,他才明白,他并不是什么幸运儿,而这老天爷分配给他的任务,也绝对不是什么容易达成的简单事。
别人穿越到乱世,那都是费尽心思,挖空了脑袋保命,这当然艰难啦。
周围都是等着害自己的,到处都是激流险滩,可不是要步步小心,勉力维持?
可他呢?
不过就是作死而已嘛。
在酷毒的武媚娘的手下,还有比这更简单的事吗?
一开始,李贤就是这样想的,所以,在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他虽然时不时的也作一作,但也确实没有使出全力。
一则呢,是因为来到大唐时间还不长,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这里还有那么多珍贵的东西还没有浏览过,还有那么多名人异士都没有见识过。
老实说,李贤也不忍心就这样离开。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李贤也发现,他面对的局势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在大唐,自从当上了这个太子,想作死,还真的就没有那么容易嘞!
武媚娘虽然已经大权在握,可她竟然也没有办法在毫无理由的前提下,把一个太子给弄死!
弄死!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
这是为什么呢?
凭什么呢?
在这个宫廷斗争激烈的时代,想活很难,想死,难道还不容易吗?
不!
还真的就不容易!
这也是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博弈之后,李贤才参悟出来的道理。
为什么求死这么难?
不是因为武媚娘,也不是因为那些忠心耿耿的老大臣,只是因为一个人!
便是天皇李治!
因为他还在,而且,还没有失了智,还可以过问朝堂上的事,可以和大臣们直接对话,在太子的去留问题上,武媚娘就无法完全的掌控。
只要李治不点头,李贤就别想死。
可恰恰就是这个李治,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虽然他已经向李贤表明了心态,可李贤还是不能理解他的想法。
都说帝王是最专横跋扈的,还刚愎自用,这都是标准的心态了,而李治呢?
虽然他比历史上那些帝王脾气要好很多,但毫无疑问,只要是触及到他的利益,那也是一点都不手软的!
而李贤……
很明显都已经数次挑战李治作为皇帝的权威,为什么李治他还不动手呢?
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难道真的是因为父子亲情,牢不可破吗?
大唐慈父和大唐第一大孝子的相遇?
亦或者,在李治的眼里,只要是他认为李贤还有用处,可以帮助他实现大平衡术,那么,不管李贤做什么,他都可以轻轻揭过去。
当做没发生。
这真的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
对于李贤来说,也是一个绝对的挑战,一个漫长的旅程,为了达成目标,他必须积极的运用手上可以利用的所有的人或者事。
总不能就这样等着李治哪一天良心发现吧!
这个现在看来,真的很难。
想想看,对于一个太子来说,最容易作死的路径是什么?
当然是谋反啦!
但凡是皇帝,最担心的,最忌讳的,就是这个,几乎没有一个皇族子弟谋反过后,还能全身而退的!
没有!
几乎全都丧了命。
这是维护古代统治秩序的必然的一个操作,无人例外,也没有亲情可言。
然而……
事情到了太子李贤这里,似乎也开始变得脱离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就现在,在他的东宫,无数的火药,火药包,就囤积在那里,这些可都是攻城作战的利器。
身为大唐的皇帝,那些利器的威力,他可是亲眼见识过的!
而且,李贤也从没有避讳这些东西都是用来打仗的,这个基本的认知。
既然是可以用来打仗,那么,必然是可以用来谋反。
一般情况下,别说是现在东宫的火药满坑满谷,堆满了一个宫殿了,就算只有几十件铠甲,百十把长刀,那都是绝对需要被处置的!那都是太子心怀不轨的证据!
然而……
大皇帝李治却对这些火药视而不见,根本就没有任何要处置李贤的意思。
至于真刀真枪的干起来。
这李贤也不是没有干过。
那玄武门重地,大唐太子证明自己的封神之地,他也不是没有登上去过。
甚至,就连火药这样的利器,不是也带到玄武门城楼上了吗?
还正大光明的点了一炮?
不是吗?
结果又怎样?
结果就是……
无事发生。
都看到了吧!
李贤该做的,能做的,他都已经做了,可命运偏偏就还不掌握在他的手中。
他能有什么办法呢?
于是,只能做多手准备了。
既然是欢迎的宴会,身为大唐太子,也不可以太过扫兴,要寓教于乐才像样。
有节目!
我们真的是有节目的!
当火光逐渐黯淡下来之后,李贤观察着蓬莱殿里的光线,觉得差不多了,才拍手示意。
这个时候,宾客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殿顶上方射过来的光线,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新奇。
他们是幸运的,很快,他们就会亲眼见识到了。
这可是来自现代的大唐太子的倾情奉献。
好好接着吧!
打扮成宫女模样的少艾们,其实也都是乐坊的舞女,她们一拥而上,立刻就找好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但那只是一小部分。
大唐的歌舞,形式多样,恢弘大气,个人的独舞,就以那种力量感十足的健舞为主。
独舞以外,主流就是各种类似于舞剧的大型团体舞,比如,我们熟知的舞蹈家杨玉环女士,就是在这种团体舞当中担任红花一朵的独舞人员。
正所谓,红花还要绿叶来配,可莫要小看古代伶人的歌舞编排能力,因为表现手法单一,也没有特效,就更要注重表演者的个人技巧,以及编排上的推陈出新。
尤其是这种宫廷乐舞,那就更是要求美轮美奂,精益求精。
虽然要求严格,倒是难不倒从现代穿越过来的大唐太子李贤,毕竟,咱的创意多啊!
伴随着灯光渐暗,涌进来的唐装宫女,一开始是聚成一团的,人数竟有百人上下。
这要是在现代,妥妥的就是超大型歌舞了,说不定还要担心舞台上站不了这么多人呢!
但在这大唐气势恢宏的蓬莱殿里,你就完全不必有这样的烦恼。
别说是一百多人,就是一千人,咱也都能容得下!
宾客们看到,人群先是聚成一团,一圈环绕着一圈,却并不是站立着的,而是等到李贤拍掌,美貌的舞女们就在同一时刻全都弯下了腰!
向内遮盖的。
仿佛是含苞待放的莲花一般,一层裹着一层。
这种舞蹈编排,显然是唐人没有见识过的,其实,李贤也并没有见识过很多。
毕竟,很多设想虽然是好,但却只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究竟能不能让真人舞蹈展现出想象中的效果,这还要看现场的即时表演。
当然了,对于舞者个人的能力,李贤还是信服的,只要安排的当,她们应该都可以展现出应有的效果。
美妙的乐曲,随着队形站好也渐次响起。
在古代舞剧当中,配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什么叫做仙乐飘飘啊,这就是重点了。
没有乐曲的舞蹈,那是没有灵魂的!
况且,乐点也是舞蹈者掌握节奏,队形变换的重点,可以帮助他们把动作做的更加整齐划一,把握时机。
一个激烈的鼓点响起,最外层的舞女率先散开,她们行动迅速,步调一致,仿佛利箭一般,向着宫殿四角,迅速奔去!
继而,一个悬停,却又停在了那里,而此时,她们也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不再弯腰,而是向后仰倒。
就好像是莲花盛放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