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再临日南
“哼,士颂这小子,故意让宪儿传回这样一个消息,他倒是会打主意。”
已经从徐州返回许都的曹操,探明士颂确实已经前往荆南,便在自己的丞相府里,发出冷哼。
一旁的荀彧说道:“这士颂声势浩大地接受了楚侯的敕封,又真的敢开国设府,独立设置官员,其志不小。”
“现在他故意南去,以示无意和我们开战。一来是征益州之后,军队需要补充休整;二来,更加重要的,是士颂这小子,怕是做着渔翁得利的打算。”
“必然是如此。”郭嘉脸上面露讥讽,接着荀彧的分析说道。
“不过也好,如今士颂南巡,孙策遇刺,短期内,南面无忧矣。若是士颂真的在我们对付袁绍的时候,在背后起大军来袭,我们多少还有些麻烦。”
“他若是想要当渔翁,那他得有当渔翁的本事。他又想要自己捡便宜,又不想便宜了袁绍,担心和袁绍联合一起,攻灭了我们之后,他被袁绍所欺。”
“他想在我们和袁绍两败俱伤之后,再来捡便宜。我们正好可以集中兵力,将袁绍和他士颂,各个击破!”
曹操点点头,说道:“罢了,就让他士颂再得意几天,我们可以装作中了他的计谋,把部队向白马方向推过去。同时以朝廷的名义,再给士颂一些嘉奖,就说他安抚南蛮,扬国威于海外,朝廷许他长子都骑尉的官职。”
见周围诸人不说话,曹操忽然发现自己刚才那话,有些不适合。
毕竟士颂长子,很可能就是他曹操的外孙。
这个都骑尉封赏,弄了半天,还是给的自家人。
想到这里,曹操脸上似乎也有些挂不住,便又补充道:“要不,荫封二子吧。”
“喏。”掌握着朝廷事宜的荀彧也是立刻回应。
另外一边,士颂在武陵停留了一段日子。毕竟,武陵书院如今闻名天下,已经有了天下第一书院的名头。
士颂不单单在这里汇聚了各种儒学大儒,编辑儒学经典。其余诸子百家,士颂是来者不拒。
法家,纵横家,墨家,兵家,医学家,各派学说,都能了在这里着书立说,讲学和传播自家的学说。
士颂上一次,在武陵书院对面修筑了楚天阁,开国建府,赠送刀剑,一副独立建国的架势,在武陵书里面引起了轩然大波。
支持的人,反对得人,多次发生争论。
还真就是直到不久前,衣带诏事发,有了曹操这个对比,道德人士们对于士颂的不满,得到了缓解。
毕竟,有同行衬托,方才能体现出士颂的好。
现在,曹操快速平了徐州,刘备北上投了袁绍,袁曹双方,在白马对峙。
这局面,卫道士们又蠢蠢欲动,想要借此机会,鼓动士颂北上,偷袭曹操背后。
或者至少,把天子“解救”出来,请天子去襄阳,或者直接请天子来武陵,也是很好的。
他们这些卫道士,自然有“经天纬地”之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重振大汉江山。
在士颂到武陵书院第二天,一个重磅消息就传了出来。
士颂来武陵书院,是来找张机的。而找张机的原因也简单,那就是士颂的夫人怀孕了。
而怀孕的这位夫人,不是别人,正是被他们声讨的曹丞相的女儿曹宪。
这个消息一出,很多人都懵了。
这是什么破事啊!
士颂和曹操,明明是不死不休的一世之敌,但现在,若是曹宪生下了士颂的嫡长子,那曹操,岂不是未来楚侯的外公!
他们这些人,鼓动女婿在媳妇怀孕的时候,背后给老丈人捅刀子。
他们这些人的道德文章,都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
而士颂呢,根本没有理会这些人的各种情愿,更不会在乎这些人的情绪。
他在武陵书院安顿好了曹宪之后,便去见了武陵书院的儒学泰斗,大儒赵岐。
历史上的赵岐,在去年都已经去世了。
但是由于士颂的到来,赵岐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不知道是因为士颂大力发展了医疗,还是因为武陵书院的建立,大大激励了赵岐的生活意志,为了编撰自己在儒学上的心得,为了把自己的思想传承下去,赵岐硬是撑到了现在。
但毕竟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今年,还是病倒了。
张机给士颂的消息是,赵岐的身体已经超出了极限,其人只怕已经是油尽灯枯,就在这几个月的事情了。
士颂见到赵岐时,发现这位老人,真的消瘦了许多。他躺在病床上,依旧在用口述的方式,让人完善着自己的着作。
见到士颂来访,赵岐才挥手让周围的弟子和侍从退去,只留下了他自己和士颂两人。
他盯着士颂看了许久,最终还是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当年在荆州,初次见君,惊为天人。我认定儒学可以因你而大昌。只是可惜,我的眼界终究是短浅了,何止是儒学,诸子百家,都因君而得以再次兴盛。”
赵岐歇了一口气,才接着说道:“若是只是复兴诸子百家,传承先贤之学,也就罢了。”
“但阁下如今,俨然一方雄主,少年英豪。”
“有人说你王莽再生,有人说你百姓之幸。在我看来,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我这一辈子,效力大汉,身为汉朝臣,死为汉朝鬼。这里也没有多少建言和嘱咐,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若是有朝一日,天不佑汉,还望君,善待大汉遗族。”
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赵岐的眼中,这天下,只怕过不了多少年,就不再为刘汉所有。
若是最后的胜利者,是眼前这个年轻的士颂,他也算是为大汉朝,尽了最后的忠义。
赵岐说完之后,一直紧紧盯着士颂,等待着士颂的答案。
这让士颂很是尴尬,即便是自己早就有了谋天下的打算,即便是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流露出这方面的倾向,尤其是上一次在楚天阁开国,赠送兵器。
但现在,赵岐想要让自己亲口承认,这就不一样了。
“华夏之族,永远都是以汉族名之。”
最后,士颂想出了一个模棱两可得回答。
中国的主要民族,以汉族为名,传承千年,这是事实,也是士颂内心的认可。
这里,他给的承诺,已经可以让赵岐满意了。
整个民族永远称汉族,那曾经的汉皇遗族,当然不会有太差的待遇。
而且,士颂的这个回答也很讨巧。
士颂守护整个汉族之名,没有说自己不会篡汉。
他可以狡辩,说他士颂守护的不是汉朝,而是汉族这个民族。
总之士颂的回答,没有落人口实。
后面,士颂在武陵书院,梳理了一下书院的发展情况。
对于儒学的发展,他并没有太多的在意,毕竟这个世界,都是以儒学为表的。
士颂最在意的,是法家和墨家。
准确的来说,是法家的中的改革派,墨家中的机械营造派系。
变法图强,改革维新。是士颂发自内心的想要进行的事。
未来,统一天下后,改革发展,也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所在。
很多事情,都可以依托在变法改革的名义下,进行推行。
至于墨家的营造之术,现在很多人都以为,士颂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自己的军队军械,想要通过别人不屑的“奇技淫巧”,来获得战场上优势。
但其实,士颂心中所想的,是想要鼓励技术的发展,通过海洋,走出地理对自己限制,去看更广大的世界。
不过现阶段来说,有两个目的,一个当然是能在军事上帮助到自己。
另外一个,便是士颂心底的另一条退路。
若是在中原打不赢曹操,要是退到荆南还被曹操追杀,那他自己就依靠墨家打造的海船,逃到海外去,以后再找机会打回来。
所以在这里,士颂见了蔡瑁,把墨家一些愿意投效自己的“有识之士”们设计的海船,给蔡瑁看了一看。
“你觉得这船如何,能否训练海军,深入大洋,而不是沿着海岸线航行?”
自从得了武定刀后,蔡瑁的积极性,真得被调动起来了,一直在等待着士颂再次启复他。
现在他明白了,士颂给他的未来定位,便是开辟海洋,扬威海外。
他仔细端详着这海船的设计图,说道:“海洋航行,不仅仅是船大,便能有用。”
“船的大小,配备的船员,可以运输的兵力,存放物资的仓库,还有若是船出了损坏,修补的配料储备等等,都是需要考虑到的因素。”
断断续续地,蔡瑁结合自己的水战经验,以及在南洋和海盗周旋的体会,把自己对于大海之上,怎么样的船才是好船的的一些看法,都说了出来。
士颂,作为后世之人,即便是细节之处不是很明白,但蔡瑁大概的意思,士颂是明白的。
“不愧是我大汉水战第一人,嘿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士颂对蔡瑁很是满意,一面鼓励他继续在他的水战教育领域发光发热,一面也让他时刻做好准备。
说了一句“有空也可以研究研究黄河那边的情况,黄河虽然没有长江这么宽,但若是黄河上水战,想来和长江还是有些不同的。”
就是这一句话,让蔡瑁激动万分。
他听出了士颂的玄外之音,以后士颂要北上,等到了黄河边上的时候,依旧还是要依靠他来主持水军事宜。
这基本就是暗示他蔡瑁,北上之后,便是他蔡瑁起复的时刻。
在武陵书院待了十天左右,把曹宪留在这里给张机照顾后,士颂便继续南下。
这次,他一路上都没有再作停留,直接进入了交州,本来打算绕个小路,去清远看一看的,但是转念想想,士颂还是决定,等到南巡回来的路上,再去清远看看。
于是,士颂甚至连交趾城都没有去,而是直接到了南海郡这边的海港。
在乔公的安排下,士颂和颂卫营分乘数条海船,走海路,去了日南郡。
士颂也就罢了,杨梦茹,诸葛诗语,还有袁颖儿,甚至颂卫营中的许多将士,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大海。
面对广阔无垠的大海,面对海天一色的壮丽,这些人也是颇有感触。
“上次去日南郡,是我新定荆南四郡,基业初创之时。当时改革新政,训练新军,也不知道效果如何。却没料到,日南郡占人作乱,于是我便领父亲之调令,率领四郡新军南下,沿着交州,从陆路进入日南郡平叛。”
站在海船船头,士颂也是心潮澎湃。
回想起自己上次南下,和占族叛军血战,当时自己也算是初出茅庐,年轻气盛不说,还一身的戾气,把占族军民百姓,不分男女老幼,基本在日南郡杀绝了。
直到十多年后的现在,整个日南郡的人口,虽然恢复了许多,但是人口的组成结构里面,占族已经成为了绝少数。
“夫君当年在日南郡立的京观,听说现在,还有人偷偷摇拜呢。”
似乎是看出了士颂心中所想之事,诸葛诗语便进言道:“听说不少占族人,当年向西向南逃走了。在日南郡西面,各泰族部落里,还有南面扶南国国内,这些人都是抵触和我们交易粮食的,而且还鼓动他们身边的人,一起抵触我们。”
“是啊是啊,乔公不也是在送行的酒宴说过,在南洋之上,和我们作对的海盗,都是以占人为主体。想来这些人,都记着当年的仇呢?”
袁颖儿也连忙附和着,自从进了士颂的后宅之后,虽然名义上曹宪和杨梦茹才是士颂的正妻,但是袁颖儿更怕的人,却是诸葛诗语,总是习惯性地讨好这个聪明的女人。
“日南郡,是我连接中南半岛诸国的前沿之地,是我从南海诸国购入粮食的桥头堡。这边稳定,能为我带来大批的军粮储备,这些占族遗民的问题,也是应该要解决一下了。”
士颂悠悠地叹了口气,心说蔡瑁不在南海之后,这边的海上粮食之路,还真需要自己来梳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