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想要儿子过得好,就要先对女儿们好
诸葛云疏贼兮兮地看了眼四周,这才用大家都能听到的声音,装模作样地小声道:
“汉乐府府衙里,有一位大人,他们家一连生了十个闺女后,这才生了个儿子,等这些孩子长大后,这位大人决定为了好好培养这唯一的儿子,于是决定只送他一人上学堂读书......
却没有想到,明明小时很聪明的儿子,上学后,反而就知道玩,一点儿都没有读书的心思,这可把这位大人给愁坏了,但是谁让这一儿子是他唯一的宝贝蛋子,所以他根本就舍不得打骂......”
听到这里,李婶子感同身受地点点头,诸葛云疏看了一眼,继续道:
“古语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位大人为了这一唯一的儿子,可谓是愁得一夜间长了很多白发......于是经过多方打听,这才经人介绍,去到京都非常有名望的大才那里,求得一份价值千金的劝学法子。”
她把‘千金’两字说得格外的清晰。
“这么贵?”李婶子震惊地张大嘴巴。
她可是见过林四娘家被赏赐的五十两黄金和五十两白银的,可就这一个劝学的法子,竟然就值得‘千金’。
想到这里,李婶子眼睛嗖地亮了起来。
而围在诸葛云疏三人周围的其他族人们,也被这一惊人数字,惊地倒退了一步。
虽说如此,但是却对于诸葛云疏接下来要说的话更加得重视起来了。
诸葛云疏看着眼前这一幕,满意地点点头,这才继续开口:
“这个劝学法子之所以这么贵重,是因为它实施起来也相对的困难一些,最主要的是,一定要坚持至少三年时间以上......”
“那,这位府衙里的大人,坚持下来了吗?”
“对啊,结果怎么样,大人的儿子如今是个怎么样的光景?”
“......”
人往往总是有这样的习惯,对于一件事情,不喜先知其经历,却急切地求于其结果。
诸葛村的这些族人们就是最好的例子。
诸葛云疏也深知此道,她前面之所以铺垫了这么多,就是在这里等着呢。
于是,再次清了清嗓子,大声道:
“这位大人虽然心里备受煎熬,但是最终也坚持了下来,三年之后,他的儿子迷途知返,考中了童生,又过了三年,他的儿子考中了秀才,甚至于五年之后,他的儿子还考中了举人......这位大人坚持了十几年,不仅家中的唯一儿子成才了,就连他家中的十个闺女们也都十分出色,成了其儿子的靠山......
其实这个法子,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最重要的是,看你们能不能转变心态,就像这位府衙里面的大人,因为一时接受不了这个劝学方法里面的一些点子,所以,迟迟不见成效,就这样一直拖了这么多年,他的儿子才成才......
倒是,汉乐府的一位卖包子的人家,她们家可比府衙这位大人家条件差远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偷听到这个金贵的劝学方法后,闷声发大财,实施地很快,只三年时间,不仅儿子考上了秀才,就连家中的三个闺女们也都考上了,一个秀才每月有一两银钱和十斗米,那这家总共一个儿子和三个闺女,那就是每月可领四两银子和四十斗米,这可比卖包子夫妻两人每日风吹日晒的一个月只挣几百个铜板要好上太多了,不仅如此,这家还得到了知府大人的褒奖......”
诸葛云疏说了很多,为了让诸葛村的这些族人们对于这些故事有代入感,她从达官显贵,举例到普通商人,然后再到普通人家的百姓,总之这些故事只表达一点——只要按照这个劝学法子上的来做,不仅儿子可以好好读书了,就连闺女,甚至于整个小家也都能因此光耀门楣。
李婶子越听越激动,最终还是没能忍住,急切地开口:
“云疏,这到底是个怎么的劝学法子,你快说来给大家伙儿听一听。”
其他人族人们见此,也都竖起耳朵,仔细地听着,就怕错过一个字,从而导致用错了方法。
诸葛云疏才不会这么快就如他们的意思呢,于是,摊了摊手,很是苦恼:
“诸位伯娘婶子、叔伯们,我想了想,虽说这个法子看起来不难,可是实施起来却很是复杂。要不,你们还是放弃吧,毕竟,这对于你们来说,还是太难太难了。”
诸葛云疏很是贴心地为这些族人们考虑着。
却急得李婶子及其同她有着差不多情况的族人们,心里七上八下的。
“云疏,你这娃怎么可以这样呢?”
“是啊,你就这么看不起我们这些长辈,都还没有说出来呢,就把我们这些人,给一棍子打‘死’了。”
“你们读书人不是经常说,千难万难,只要肯下功夫,那就不难了吗。”
“云疏,你就不要卖关子了,快说来听听。”
“......”
诸葛云疏看着这些人着急的模样,这才勉为其难地开口:
“既然,诸位伯娘婶子、叔伯们都这样坚持了,云疏也不好再劝你们......其实这个劝学法子很简单,就如,李婶子,你们家的狗子不是一心喜欢玩,甚至于觉得割猪草比读书更有趣,那你就狠狠心,同族学商量一下,休学几年,而这几年,只让他做一件事情,就是割猪草,让他每日都割够猪草的分量,才给他饭吃......
他不是不喜读书吗,那你就让家中的五丫姐、六丫姐和七丫姐去上,每当这三位姐姐做完族学夫子布置的课业后,你就奖励她们一个荷包蛋或者一些别的奖励,最好这些奖励,都是狗子哥喜欢的,还要当着他的面去做这些,切记,不能因为狗子哥哭几声,你就心软,也把这些好吃的给与他了.......
这样下来,你家狗子在双重刺激下,每天又累又饿,还把开小灶的机会给落到之前在家里备受冷落的三位姐姐身上,李婶子,你说这样长此以往下来,狗子哥会如何?”
诸葛云疏虽说这句话是问李婶子的,但是她并没有给其说话的机会,然后继续道:
“他会跟你撒泼打闹,甚至于发现这个法子不好用之后,还会因此和你服软,并保证,日后定然会在族学好好读书,回家之后也保证会完成夫子布置的课业,如若这样子,你又会如何?”
李婶子张了张嘴,正想说肯定要答应啊,结果诸葛云疏又没有给她说话的机会。
“府衙里的那位大人就是如此,因为看到儿子难得服软,于是就心软了......可是,最终结果却不如人意,他的这个儿子只是坚持了几天,又恢复成了原来的模样......
这也是这个劝学法子最难的地方,那位大才可是说了,一定要至少坚持三年之久,在这期间,你们可不能心软......
不仅如此,你还要继续对三位姐姐温柔体贴,让她们继续在族学里读书,因着这样才能让狗子哥以为他失宠了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己不好好读书导致的,所以,为了得到你的宠爱,时日久了,定然会好好读书,以此来达到你们的认可。
......就如那位京城中的大才所说的,一个大家庭中,只有所有的孩子都努力上进,她们才会劲往一处使,才能让这个家变得更好。”
诸葛云疏的话音一落,在场的这些族人们都沉默了下来,最后,还是李婶子犹犹豫豫地开口:
“要是丫头们都上族学了,家中的这些活计不就都落到了狗子身上了吗?这样下来,他该多累啊!”
诸葛云疏:“......五丫姐、六丫姐和七丫姐这么瘦弱,都能做这些活计,狗子哥长得这么壮,怎么就做不了。
更何况,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不让狗子哥吃苦,他怎么会懂得读书的轻松......李婶子,不知道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惯子如杀子......”
诸葛云疏又给这些人举了一些古往今来的例子,因为溺爱孩子,最终导致这个孩子没有一个好下场。
诸葛村的这些族人们,他们就觉得这一日听的故事,可谓是比之他们前半生听的都多,虽说里面没有一些吓人的因素,可是不知为何,他们就是觉得很惊悚。
同样也知道了很多古往今来的大事,此时的他们心中很是复杂。
这可谓是打破了他们以往的认知。
原来女儿不是泼出去的水,她们还有这样的作用——
督促儿子们努力读书......
原来想要儿子过得好,就要先对女儿们好。
就连京城中那些达官显贵们都是如此,那想来,应该是不会出错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