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底层人的心声

周六,忙了一周的秦阳,终于有了休息的时间。

林溪带着女儿乐乐来到了福宁,这次过来,是带着行李一起来的,夫妻一直分居两地也不是办法。

加上乐乐也两岁多了,林溪一个人基本能应付了,等明年再送到幼儿园,林溪也就可以稍微松口气了。

秘书孟立仁喊了几个市委宿舍的工作人员,帮着把东西全都收拾了一下,原本乱糟糟的房间,瞬间就齐整了不少。

“书记,您看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我们帮忙的。”

孟立仁忙的满头大汗,开口问了一句。

“该收拾的都收拾完了,这样,你替我去买点水和西瓜,请大伙降降暑。”

秦阳从兜里掏出了五百块钱,塞到了孟立仁的手里。

“书记,我们就搬了点东西,不用这么客气吧!”

孟立仁连忙推辞着。

“这可不行!”

秦阳严肃的说道:“大热天的,你们也辛苦,我就不请你们吃饭了,就买点水和西瓜,简单吃点!”

说完,也不给孟立仁拒绝的余地,塞到了他的口袋里。

“那好吧,谢谢书记!”

孟立仁也知道秦书记的脾气,不收这个前,肯定是不行的。

“大书记,在这里一周感觉怎么样呀。”

林溪凑在秦阳跟前,笑着说道:“我来的路上,可听说了不少你的事迹啊!”

哦?

这都能听说?

“说什么了?”

秦阳都有些好奇了,开口问道。

“说福宁市来了一位喜欢吹牛的书记。”

林溪掩嘴偷笑道:“一上来就要整治福宁数十年的顽疾,口气是真大!”

这……

吹牛的书记?

秦阳一时都不知道怎么说了,因为从表面上来看,自己这一手,的确有些冒险。

要钱没钱,要企业没企业,还敢搞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区,还敢搞煤坑的开发,的确是有点不自量力了。

“拭目以待吧!”

秦阳倒是没怎么在意,“事情总要有人去做,不开始,永远没有结果。”

“你说的对!”

林溪非常支持,但很快又提出一个问题,道:“我得提醒你一下,这里是福宁,不是江州,你推行的政策,有时候,不一定能得到基层民众的支持。”

“在江州,你即便只是个副市长,都能硬抗市委书记,究其原因,是你在江州人民心目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他们相信你,信任你,是把你当成‘亲人’看待的!”

“但这里是福宁,你的群众基础很薄弱的,像煤坑开发,绿色产业示范区建设,在很多人眼里,都是空中楼阁,并不是很支持,普通民众想的就是多赚点钱,改善下生活,他们对你的想法,也许不会理解的。”

这么一说,秦阳都皱起了眉头来。

因为林溪提出的这个点,他的确是没想过,他的工作习惯,还是延续着在江州时候的习惯。

认认真真的干活,毕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福宁的未来考虑,至于他们能不能理解,秦阳还真的没去考虑过。

“不至于吧!”

秦阳沉思了一下,道:“我做的这些,可都是在为福宁考虑,煤坑是福宁人民心中的痛,绿色发展,是为了让福宁产业升级,每一步,都是站在全体人民的角度上考虑!”

“这难道很难理解吗?”

秦阳自问自己做出的这些决定,都并不难理解,普通民众看一眼也该能明白的。

“不如我们出去吃个饭,听听福宁底层人民的心声?”

林溪笑了笑,说道:“我正好也想尝一尝福宁本地的一些特色美食呢!”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

“行啊,听你的。”

秦阳满口答应,他现在的确很好奇福宁人民心里的真实声音。

任何政策的实施,如果得不到绝大多数人民的拥护,那肯定是有风险的。

正好各项政策都刚开始实施,还有时间去纠正错误,查缺补漏。

说完,二人简单收拾了一下,领着乐乐,往外面走去。

秦阳还特地戴了个帽子,一般人不仔细看,肯定是认不出来的。

走出市委宿舍,跨过两条街,很快就到了福宁的商业街,正值下午六点,不少饭店里面都是人满为患。

找了一家烧烤店,坐了下来。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外面这几桌的人都不少,全在喝着啤酒,吹着牛皮,一看就是喜欢建政的。

“听说我们那个新书记要治理煤坑了啊!”

果不其然,秦阳刚坐下,就听到有人提到了自己,这是这语气,似乎有些不大好。

“哈哈哈,新书记明显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那可不,那个煤坑,前后几任书记都不敢碰的。”

“据说是从江州来的,我江州的朋友都说是个好领导!”

……

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让秦阳和林溪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人的名,树的影!

秦阳这点名气,还是在江州积累来的。

“管他什么好不好的,经济工作搞不好,屁用都没有。”

“煤坑那块要治理,不又让那群拆迁户赚钱了。”

“他们拆迁,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

说着说着,秦阳就微微皱起了眉头,从这些议论声音来看,煤坑的改造,似乎大部分的普通人而言,并不怎么欢迎。

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

听上去,倒也没什么问题,谁不想让自己的日子过好?

“兄弟,你这话就不对了,煤坑不是福宁人心里的痛吗,那里脏乱差,影响的是福宁的形象,要是能治理好,受益的是全体福宁人啊!”

秦阳是个急性子,立马就反驳了一句。

突如其来的反驳,让隔壁桌的几个大汉,都有些愣住了。

但看到秦阳是个年轻人之后,立马又都笑了起来。

“年轻人,你懂什么啊!”

“政府说治理那就会治理吗?谁知道是不是变着法子搞钱啊!”

“你啊,太年轻了,不知道这里头的门道!”

“煤坑治理都喊多少年了,前后多少领导说要治,砸进去多少钱啊,都听不见个响声的。”

“那就是有些领导贪污的一个借口罢了,也就你真的信了。”

……

几个壮汉喝了点酒,胆子都大了起来,大声嚷嚷着,完全没有任何的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