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早餐会
秦阳跟人民接触的机会很多,从青龙县到市政府,即便是做到了市长,他也经常出门走访,跟一线人民打交道。
可以说,他是对普通人民群众最为了解的人。
想取得这些人的信任,那就要经常跟他们接触,以及让这些人参与进来。
只有让各行各业的人都感受到了政府的尊重和诚意,对政府的信心,自然也就能积累起来了。
第二天一上班,秦阳就在思考着怎么让各个行业的人都来参政议政,总是需要一个形式的。
让他们来开会讨论?
似乎有些不接地气!
像光头龙哥那样的,你喊他来开会,估计会浑身不适应,本来就是普通人,形式太高大上,似乎也有些不妥。
但要是太随便,叫来聊个天,好像又显得很不重视,所以这就需要一个既不简单又能迎合所有人的场合。
“书记,您都坐在这里两个小时了,要不喝点水?”
孟立仁端着一杯水走进来,凑在书记边上,轻声的说了一句,他作为秘书,不光要负责领导的工作,在生活上,同样要有一些参与和提醒。
久坐对身体的危害不小,他自然要提醒一下。
“啊……两个小时了吗?”
秦阳诧异了一下,他一直在想着召集各行各业的人来跟自己议论的整个流程和内容,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这么久的时间。
“是的,我看您一直在思考,我就没打扰您,是不是有什么工作上的事情,需要我请谁来实施吗?”
孟立仁又问道。
“不用请谁!”
秦阳微微摆手,问道:“站在你的角度来看,我要是想请各行各业的人坐下来聊聊,在什么样的场合下形式?”
“既要显得重视,有不能太严肃。”
额……
问我?
孟立仁的大脑急速旋转了起来,“书记,不如弄个早餐会吧,一边吃饭一边谈事情,氛围轻松点,人多也热闹。”
早餐会?
秦阳一听这个名字,立马就觉得有点意思。
“你这个叫法很有独到性啊!”
秦阳夸奖了一句,道:“你是怎么来的这个灵感?”
“我是看到国内一家企业的老板把每个周一的早餐都在公司吃,并且要求所有高管都一起,一边吃一边聊接下来一周的工作,这个方式就很新颖,很独到。”
孟立仁连忙解释了一下,“我就觉得和您的要求很适配。”
“是不错!”
秦阳点了点头,道:“你让张曼同志来一下。”
“好的,书记!”
孟立仁走了下去,将张曼给请了过来。
“书记,您找我。”
张曼走进来,打了一声招呼。
“张曼同志,有个任务要安排给你。”
秦阳笑了笑,道:“我要搞个早餐会,邀请福宁各界的朋友来参加早餐,这是我拟定的一份名单,你负责通知一下。”
“时间就安排在周三早上八点,福宁市铜山宾馆,具体细节你给敲定,弄好了再跟我说。”
说完,将第一份名单递了过去。
早餐会?
社会各界朋友?
张曼听的是一头雾水,但还是扫了一眼上面的名单。
排在第一位的名字,让张曼更皱眉了。
光头龙哥!
这谁啊?
听着就像是个混社会的啊?
这种人也能被书记请来开会吃饭?
书记到底在想什么?
后面的一串人,看上去倒是正常多了,但要么是环卫工,要么是退休工人,还有农民的,书记是在玩游戏吗?
“怎么,这个名单有问题吗?”
秦阳看着张曼盯着名单出神,笑了笑,直接问了一句。
“书记,您这个名单的确有些不一般……”
张曼尴尬之余,又不好说什么,只能非常委婉的提醒了一句。
“不一般就对了。”
秦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个早餐会是要打造成福宁市委市政府的重点项目,第一次办,规格弄好点,我和阳波市长都会参加。”
“好的,书记!”
张曼心里虽然有些不大认同,但书记交代了,还是得做,毕竟是书记和市长都要参加的,那可以说是福宁市的重点工作。
交代完了张曼,秦阳又跟刘阳波做了一个通知,对方是二把手,该有的知情权还是要有的。
“书记,您的这个设想真不错,我全力支持。”
刘阳波听完,一个劲赞许的说道:“您才是真正关心人民群众的领导,事事都关心人民群众,我觉得,还应该邀请像老师、医生这些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来,体现我们市委市政府对社会各界的关心。”
哦?
这么支持?
秦阳还以为刘阳波会提出一些质疑呢,没想到,对方一个劲的赞同,甚至,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你的这个想法不错。”
秦阳点点头,道:“老师是培养祖国的花朵,医生是救死扶伤,很有代表性,下次就邀请。”
“我们这个早餐会初步定一周一次,以后视情况再做增减。”
“阳波同志,你能支持是最好的,我们一起,把这个早餐会给开好。”
秦阳站起身,跟刘阳波握了握手。
“书记,我肯定全力支持,早餐会是对福宁社会各界的一次意见征集,是好事嘛!”
刘阳波握着秦书记的手,十分肯定的说着。
但一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面对江平和高飞文,又是另外一幅嘴脸了。
“哈哈哈,我们这位秦书记有些天真啊!”
刘阳波轻笑一声,道:“我以为他有什么大智慧呢,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
“找那些苦大哈来参加什么早餐会,只会搞点形象工程罢了。”
表面支持,内心嘲讽。
刘阳波在体制内摸爬滚打几十年,受到身边领导的影响太大了,在他认识以及接触的大领导里,就没有谁在担任一把手的时候,如此看重基层群众的意见。
在这些大领导的眼里,要是开展个工作,都要听普通基层民众的话,那这个工作压根就做不成。
有几个基层群众能有高瞻远瞩?
有几个基层群众能有远见卓识?
只是一群只会为自己考虑的普通人罢了。
“既然我们这些秦书记如此看重基层群众的意见,那就多给他找点麻烦事做做,分散下注意力,不是好事吗?”
江平微微一笑,道:“这全市的麻烦事一大堆,正好都丢给他!”
“好主意!”
“让这位秦书记体会下,什么叫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