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保佑竹生焉

第十一章 谢家神明是真是假?

熊九山不认识对方,对方身上也无官衣。

但对方能从驿站最好的房间出来,气度不凡,也必然不会是普通人,熊九山圆滑的回了一个字。

“有。”

说完带着手下转身就走。

对方没有挽留,只站在外廊上一路目送他们回到扎营的地方。

“头儿,那人怎么突然打听谢家?”

熊九山身旁的老衙役回头望了一眼,恰好看见对方被驿馆的差官恭恭敬敬请进去,暗自嘀咕。

“少打听,再歇息一会,全队启程。”

熊九山也觉得对方打听的奇怪,不知什么来路,索性早点走,免得麻烦。

林间遮阳,不少人自躺下就睡,补充体力,也有一些眼巴巴瞅着官差们喝水,口干舌燥,身心难耐。

驿馆里送来的水不多,有的犯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差爷面前讨水喝。

衙役弯腰低头,轻点下巴,指尖轻撵几下。

“真想喝水,差爷我也不是不能帮你,无非我省下几口发发善心,可差爷我千里当差也不容易。”

那犯人十分机灵,从身上摸出一颗指甲大小的小玉坠儿。

“此物胜在雕工精致,能值几两碎银,差爷行行好,给我几口水喝吧?”

那衙役接过来,手里掂量几下,感觉不太满意但也还凑合,示意旁边的兄弟。

“赏他点吧,瞅着怪可怜的,今儿全当我行善积德了。”

那犯人闷头海喝了一大碗,又试探性询问能够给妻儿带一口。

衙役今天可能心情好,挥了挥手没拒绝,直接让他装了一大碗回去。

犯人小心翼翼托着水碗回来,口渴难耐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咕咚咕咚接连喝完,又把碗送了回去。

周围许多犯人羡慕地看着他。

有他给大伙打个样,其他人也心动了,陆陆续续又有五六个犯人上前换水。

谢家上下没动,因为他们有水囊,一个在阮氏身上,是阮家父母送行时塞到包裹里的,另外两个是谢祯来时特意备下的,二十几人轮流喝几口,也能解一时饥渴。

可大部分的犯人,并不像他们这么幸运。

很多人在获罪押入大牢那一刻,已经被牢里的狱官盘查的一干二净,身上哪还有多余的浮财孝敬这些官差。

昨夜宿在河边,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河边打水,就算昨天喝了,可走了整整大半天,一路上歇都没歇过,烈日下晒几个小时,早把人渴死了。

张达义看着身旁的犯人去换了干净水回来给家人,忍不住抿了抿干涸的唇角,低头看着躺在他身旁休息的年迈老娘,心里愧疚不已。

老娘本在府中日子过的清闲,又有丫鬟婆子伺候,可自己在朝堂上呈一时之气,惹怒君王,如今却让满头白发的母亲跟着自己受这等劳累,不孝啊。

老夫人听见儿子一声叹息,知道儿子心里又不顺畅了,便坐起身来。

“富贵荣华一场烟云而已,我儿既然觉得不对,那肯定有我儿的道理,娘没事,不就三千里么,当初你爹走后,我带着你南下逃荒去寻亲,不也熬过来了?”

张翰林愧疚地看着母亲,“娘,不一样,当初您老还年轻,现在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我还让你跟儿子受苦。”

老夫人看着隔壁有水喝的人家,心里也羡慕。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再给我儿一次机会,违逆心意的事你也不会做。”

知子莫若母,老太太之前也受过惊吓,当时差点以为儿子触怒圣上被砍头了,吓得差点晕过去,后来听说儿子没死,老太太又活过来了。

过了大半辈子了,什么大风大浪没经过。

张达义见老母亲如此通情达理,愧疚的心情更盛之前。

突然——

一只水囊递到他面前。

张达义愣了片刻,抬起头。

“谢将军?”

谢豫川轻摇了摇头,恭敬道:“我如今已不是什么将军了,大人唤在下豫川、六郎都行。敢在朝堂之上仗义执言,张大人高义,这有水囊一只,还望大人不要嫌弃。”

他见张达义没收,便将水囊送到张母手中。

张母看看儿子,张达义眼底微红,拱手道:“多谢六公子了!”

谢豫川与外人话不多,见张达义没拒绝,点了点头,也没再多说,转身打算回去,却被张达义叫住。

“如今你我同为阶下囚,谢公子也莫要再唤我大人了。

谢豫川聪慧,“那以后予珩便叫先生了。”

以张达义的学识,谢豫川这个后辈叫其一声先生,倒是让张达义听着顺耳。

两人此前从无交往,张达义清廉为官,鲜少与谢豫川这种世家子弟来往,谢豫川年少习武,立志从军,来往之人也很少有文臣。

两人一时无话,便各自分开。

张达义看着母亲怀中的水囊,心中滚烫。

张母瞧着儿子的脸色好了许多,不由笑道:“如何?福兮祸所依,福兮祸所伏,你因谢家获罪,困难之时,谢家人雪中送炭。”

张达义见自己一把子岁数,还被老母亲说教,一张脸通红。

“娘,喝水!喝水!”张大人忙把话茬引开。

母子二人因谢家送的一只水囊,总算缓了过来。

谢豫川回来,谢老夫人问他:“那张大人的母亲身体可还好?”

“老夫人身子骨看着尚可,硬朗些。”

谢老夫人点点头,“皇上让张达义修史,他据理力争因言获罪,也是被我们谢家事牵连了,不然削官降职就行了,何至于流放边疆。”

“祖母说的是。”

谢豫川转头对谢祯说:“二姐的水囊,予珩借花献佛了。”

“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谢祯笑道。

谢家在流放的犯人里,人多势众,加上谢家人多习武,其他犯人不敢轻易来惹。

可张达义母子就不同了。

如今他可不是京城翰林馆里高高在上的大人了,提笔的手哪有缚鸡之力,母子二人在队伍里势单力薄,现在却有满满一只水囊。

两个人才能喝多少,那还有半只囊的量呢。

身旁有几个面色不善又拿不出财物去官差那里换水的人,不由打起了张达义母子的主意。

谢豫川偏头扫过一眼,便注意到了那边的异动。

他跟身旁谢武英道,“一会你去跟张大人说一下,下午上路离我们谢家近点。”

谢武英道:“我这就去办。”

那些人正要去跟张达义“讨”点水喝,不料谢豫川走了,又来一人。

谢武英直当没瞧见那些人脸上打的主意,直接往张达义母子身旁盘膝一坐,冷冷的目光扫过周围一圈,无声而震慑。

有人见状偃旗息鼓,退到旁边。

有人越想越不痛快,眼珠转了转,不知想到什么,突然大声跟身旁的人说:

“听说谢家有神明保佑,不知谢家神明在何处?说的有鼻子有眼的,真有那么神,怎么不给大家下点雨解解渴?我看,谢家之事纯属子虚乌有,流放一点都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