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410章 一票否决权

“勿谓言之不预也。”

轻飘飘的一句话,却犹如重锤砸在勋贵们的心头。

他们内心是愤怒的,你陈景恪忘了自己的身份了是吧?

没有我们的支持,你的变革能进行的下去?

现在竟然威胁我们?

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威胁,是一点面子都不留啊。

但……看到朱元璋那张皮笑肉不笑的脸,他们更多的还是惧怕。

熟悉朱元璋的人都知道,他心中是憋着火气的。

只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好爆发。

究其原因,还是勋贵们太高调。

不管他们是真心来迎接太上皇回京,还是有别的目的,都在事实上形成了逼宫态势。

换成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感到开心。

朱元璋不开心,后果尤其严重。

眼看局面有些僵,徐达心下叹息一声,站出来打圆场道:

“陈伴读多虑了,诸位勋贵皆忠于陛下忠于大明……”

哪知,旁边的汤和却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站出来冷笑道:

“忠心?我相信有些人是忠于陛下的,但有些人吗,就说不好了。”

他的目光还在最闹腾的那一群勋贵身上扫来扫去:

“陈伴读说的话,我觉得没有问题。”

“有些人就是飘了,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我汤和把话撂在这,谁敢不听朝廷号令,我第一个请求挂帅亲手灭了他。”

“不信的话,你们可以试一试。”

一旁的蓝玉目光如刀,扫视众人,冷声道:“还有我。”

“虽然我不善水战,可灭你们这些人还是轻而易举的,不信尽管试试。”

蓝玉这些年执掌军法,也是威势日重。

不知道多少人被他处置,其中不乏勋贵。

寻常将校在他面前,都会忍不住手脚发软。

即便是高级将领,见了他也要心中发怵。

此时他站出来,顿时就让很多跟在后面起哄的小勋贵吓破了胆。

徐达还想说什么,却被旁边的李善长给拉了一下:

别趟这趟浑水。

徐达苦笑一声,退回原位不再说话。

接着,冯胜等人也站出来表态,永远忠于陛下,忠于大明。

谁敢不遵大明号令,诛。

剩下的勋贵不论心中是怎么想的,也纷纷表示永远效忠陛下。

但谁都能看得出来,勋贵集团隐隐有了裂痕。

这种局面下,朱元璋也只能装作很欣慰的样子,表示众人的忠心他感受到了。

同时还不疼不痒的斥责了陈景恪一句,莫要胡言乱语吓唬人。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么严重的事情,在朱元璋嘴里竟然只是‘吓唬人’,足以说明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发生了这种事情,迎接仪式已经变了味儿,草草收场。

回到皇宫,把外人都屏退之后,老朱直接一脚踹在了陈景恪屁股上:

“混账玩意儿,不给咱一个合理的解释,看咱不打死你。”

陈景恪‘嗷’的一嗓子就窜到了门口,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门外传来马娘娘的声音:

“这是咋了,还动起手来了。”

朱雄英下意识的接了一句:“没动手,动的是脚。”

朱元璋、朱标:“……”

“噗……”跟在马娘娘后边的徐妙锦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

马娘娘白了他一眼,说道:“你这孩子,都多大人了还没个正形。”

不过一句玩笑话,让朱元璋心中的气消了不少。

就将迎接仪式上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妹子你说,他这是不是在办咱的难看?”

马娘娘一听也生气的道:“景恪这我就要说你几句了,这种事情能公开说吗?”

“我们都是偷偷摸摸的。”

“现在好了,那层遮羞布被揭开,皇家不成笑话了吗。”

陈景恪正想回答,一旁的朱标却开口说道:

“我倒是觉得,他这么闹一闹挺好的,很多事情反而好办了。”

众人目光都向他看来。

朱标解释道:“勋贵集体出动,大张旗鼓的去迎接我爹,其目的大家都清楚。”

“就

算景恪不闹,该丢的颜面其实早就已经丢了。”

“不知道多少人在等着看笑话。”

“而且我们还是吃了一个哑巴亏,只能隐忍没办法因此找他们的麻烦。”

人家公开的理由,是迎接太上皇。

这你总不能说我们有错吧?

要是因为这个原因就打击我们,那你皇家的脸丢的更厉害。

“景恪将这层遮羞布扯下来,表面看是损了我爹的面子,但也给了我们发作的借口。”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用这件事情好好做一番文章,敲打一下勋贵们。”

朱雄英补充道:“还要趁此机会,制定一些通行的规矩来约束诸侯。”

“不至于让大分封变成祸国殃民之举。”

朱标接话说道:“虽然有些规矩,我们可以事先就制定好,但诸侯们会认为我们管的太宽。”

“如果因此产生抵触心理,是不利于这些规矩的实施的,甚至会影响到宗藩计划的建设。”

“现在景恪将遮羞布扯掉,我们就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

朱雄英接着说道:“对,是他们做的太过分,大明迫于无奈才制定的这些规矩。”

“他们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太高调。”

朱标瞪了自己儿子一眼,将朱雄英剩下的话给堵了回去,才继续说道:

“真等到他们在封国惹出祸端,咱们再出兵收拾残局。”

“一来一回耽误时间不说,还会造成无辜百姓的伤亡。”

“我想,景恪当场扯掉遮羞布,也是这个目的。”

马娘娘‘恍然大悟’的道:“原来如此,我就说嘛,景恪不是那种不懂得顾全大局的人。”

朱元璋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顿时觉得自己才是外人。

不过经过朱标的解释,他大致也知道陈景恪的目的了,心中的气也消的差不多了。

只是面子上有些下不来。

马娘娘多了解他啊,马上就说道:

“即便如此,景恪也不应该私自做主,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要提前和陛下通通气才行。”

“快给陛下道歉。”

陈景恪连忙诚恳的认错:“是我错了,请陛下息怒。”

朱元璋哼哼几句,也就顺着梯子下来了。

“你既然演了这场戏,那定然是有了主意,说说有什么打算。”

陈景恪表情严肃的道:“我们针对分封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依然不够全面……”

“为了更好的稳固宗藩体系,也为了不让诸侯们肆意妄为残害百姓。”

“我以为大明应该建立一套根本法,用来约束藩属国。”

朱元璋疑惑道:“什么是根本法?和现在的大明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众人也都好奇的看向他。

只有朱雄英一副了然的模样,显然他早就知道了。

陈景恪就将前世‘宪法’的概念,给他们讲了一下,然后说道:

“大明律太过繁琐,且是根据大明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

“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封国,都采用大明律,这是不现实的。”

“根本法就是将大明律的主干提取出来,制定一部能适用大部分情况的基本法。”

有些藩属国国主有自己的想法,有些是国情不同。

总之,一旦大分封开始,每个诸侯国都会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法律。

“这部根本法要在所有藩属国一体通行。”

“藩属国在制定本国律法的时候,不得与根本法相冲突,否则视为无效或者干脆视为谋逆。”

朱元璋已经彻底将方才的事情放下,听到这里,不禁说道:

“好,这个根本法的提议很好,就是要让这些人明白,谁才是天下之主。”

“咱能让他们当诸侯,也能收回。”

朱雄英接过话茬,提高声音说道:

“很多勋贵根本就不知道何为国主,他们去了封国必然会耽于享乐,视国民如奴隶。”

“有了根本法,就可以确保他们不会做的太过分。”

“为了确保根本法的执行情况,大明要在各藩属国建立天使馆。”

“由大明朝廷派遣使者常驻天使馆……”

“使者不干涉藩属国内政,旨在监督根本法的执行情况,以及方便和大明进行沟

通。”

“同样,大明也要建立一个使馆区,各藩属国派遣使者常驻其间。”

“以便于大明及时沟通各藩属国。”

关于使馆制度,这是很久以前陈景恪就和他提过的建议。

那时他刚刚掌管鸿胪寺,制定了外交规则,其中就有使馆制度。

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这个想法就被搁置了。

现在要进行大分封了,正好拿出来使用。

“总之,大明要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对藩属国进行控制。”

听完自家大孙子的话,老朱高兴的合不拢嘴,连很久都不用的乖孙都拿出来了:

“好好好,乖孙说的好啊。”

“他们的一切都是大明给的,就要全方位的控制他们。”

朱标也默默点头,政治方面有礼法,经济方面有宝钞,外交和军事方面有宗藩规则。

从四大块对藩属国进行控制,确实非常完善了。

陈景恪补充说道:“现在诸侯国数量较少,大明管理起来较为方便。”

“以后数量变多,管理就会非常不方便。”

“而且诸侯国内部难免也会有矛盾,如果全部都有大明来帮忙调解,必然会有人不满意。”

“长此以往,怕他们会对大明生出怨愤之心。”

“甚至会引起其他国家对大明的不满。”

“我以为,可以定期召开诸侯国大会,各诸侯国派代表齐聚一堂,协商各种问题。”

“有矛盾的,也可以在会议上提出,并由各国集体做出决议。”

“这样事情解决了,他们就算不满也怪不了大明。”

朱元璋眉头一皱,说道:“如此一来,他们岂不是可以通过会议摆脱大明的控制。”

朱雄英忍不住说道:“那么多藩属国,怎么可能一条心。”

朱元璋依然不乐意的道:“以防万一,景恪不是经常说吗,在设计制度的时候,要尽可能的避免留下漏洞。”

陈景恪笑道:“陛下所言甚是,所以大明作为宗主国,拥有一项特权。”

“一票否决权。”

朱元璋不解的道:“一票否决权?何意?”

陈景恪说道:“就是字面意思,会议上做出的任何决议,大明都可以一票否决。”

朱标眼睛一亮,忍不住说道:“这个一票否决权,妙啊。”

“如此,就可以确保没有人能利用大会,做出损害大明利益的决策。”

朱元璋眉头皱起说道:“你先等等,大明若想推动某些决议呢?”

陈景恪说道:“走正常程序,在大会上提出决议,所有诸侯国投票表决。”

“超过一定数量的人同意,决议才能通过。”

朱元璋不悦的道:“为何要如此麻烦?如果他们不同意,咱说的话还不管用了是吧?”

陈景恪耐心的解释道:“陛下,这么做有三个原因。”

“其一是安诸侯的心。”

“让他们知道,大明不会利用宗主国的身份,随意损害他们的利益。”

“其二,就是防止大明不了解诸侯国情况,制定出有损诸侯国利益的决定。”

“我知道您肯定不喜欢听这话,但诸侯国也是人。”

“如果大明不考虑他们的感受,早晚有一天会众叛亲离。”

朱元璋嘴巴张了张,终究没有说出反对的话。

陈景恪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些年老朱也大有长进啊,知道如何取舍了。

换成以前,他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第三,就是方便大明甩锅。”

“方才已经说过,什么决议都让大明来做,锅也是大明来背的。”

“现在大明只有否决权,决定权是全体诸侯国共同拥有的。”

“就算某些诸侯国利益受损,那也怪不得大明。”

“他们总不能怨恨大明,为何不动用一票否决权来保护他们吧?”

马娘娘笑道:“哈哈……谁要是真这么不识大体,被灭了也是应该。”

众人也都纷纷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诸侯国大会采用的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一项决议能不能通过,看的是投票。

大明不可能为了少数人,去得罪多数人。

至少不能轻易动用一票否决权去保护少数。

所以,不论最终决议是什么,大明都是不粘锅。

陈景恪继续说道:“至于陛下担心的,大明提的决议被否决了怎么办。”

“我只能说,作为宗主国,提出的决议无法通过。”

“要么就是这项决议太不靠谱,不靠谱到诸侯国宁愿得罪大明,也不愿意同意。”

“要么是大明日落西山,已经无法维持宗主国的体面了。”

“这种情况下,就算大明有强行通过决议的权力,又有何用?”

朱元璋也不禁颔首,确实是这个理。

宗主国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提出的决议只要不是特别扯淡,都能通过。

他的担忧,其实完全没必要。

保留一票否决权,诸侯国安心了,大明也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

是目前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了。

-----------------

朱元璋他们在宫里开会,宫外一众勋贵代表也齐聚一堂,对某些事情进行协商。

只是现场的氛围有些剑拔弩张,不像是好好开会的样子。

江夏侯周德兴怒视汤和,道:“信国公,方才你是何意?”

“就你忠于陛下是吗?我们都是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