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495章 波澜再起

每一个冬天对老人来说,都是一道坎。

撑过去了就能多活一些日子,撑不过去就没了。

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每到冬季,十里八村办丧事的频率比往常要高一些。

二十一世纪尚且如此,更别提古代了。

就连权贵之家,都无法违逆这种规律。

就在冬至这天早上,信国公汤和的嫡孙汤晟,身穿孝服入宫报丧。

汤和没了。

朱元璋呆立半晌,侍者想要提醒他,却被马娘娘给阻止了。

她太了解朱元璋和汤和的关系了,此时最难过的非他莫属。

过了一会儿,老朱终于回过神,然后就见他就怒嚎道:

“汤和,你怎么敢死啊。”

然后不顾侍从阻拦,拔腿就往宫外走。

马娘娘既悲伤又担忧,连忙让人跟了上去。

内侍找来御辇,想让他坐上去,却被他一脚给踢开了。

朱元璋就这样一路步行走到了信国公府。

等到了目的地,他反倒恢复了正常。

在汤家人的引导下,来到了汤和的寝室。

朱元璋仔细端详老朋友,见他面容安详平静,知道是寿寝正终,心中好受了一些。

然后将汤晟等人都撵了出去。

等人都离开,他再也忍不住悲伤泪水奔涌而下,身躯也突然变的佝偻了许多。

“咱还以为你能多活几年……”

“咱还计划着,等明年天暖和了一起回濠州看看。”

“人都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咱们也算富贵了,不回老家显摆显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哪成想,还没来得及说呢,你就先走了……”

“你放心的走,先去前面帮咱探探路,等咱下去了再去找你。”

“后事你也不用担心,有咱在呢。”

“咱知道你想把封国放在炎洲,只是大明需要你们做表率,所以你一直没开口。”

“这次咱也一并给你办了。”

“等你丧事办完了,咱就让雄英在炎洲找一块肥沃的地儿,封给汤晟……”

他说话的功夫,其他接到通知的亲朋也陆续赶到。

安平侯府和信国公府离的很近,陈景恪是第一批赶过来的。

得知老朱在里面,大家都站在门口,没有打扰他们君臣。

徐达作为长辈,将汤晟叫过来,仔细询问了事情经过。

前一天晚上还好好的,今天早上再去看,发现人已经没了气息。

徐达眼眶泛红,强忍悲伤道:

“寿寝正终,这是喜丧,信国公是个有福之人啊。”

其他诸如冯胜、傅有德等人,也都深以为然,甚至有些羡慕。

人不怕老,怕的是病痛、痴呆、瘫痪等等。

不但受罪,还会让人丧失最后一点尊严,最后憋屈的死去。

能无病无灾寿寝正终,就是最好的结果。

况且今年汤和七十三岁,年龄不小了,说是喜丧一点不为过。

陈景恪说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信国公还是没跨过这道坎啊。”

听到这话,冯胜心有戚戚焉,因为他今年正好也是七十三。

希望自家能撑过去吧。

就算撑不过去,也希望能如汤和一般干脆利落的死。

很快老朱从屋内走出来,众人连忙去见礼。

陈景恪有些担忧的打量了他一下,发现他眼眶通红,嘴唇微微哆嗦,显然情绪还处在激动状态。

不过理智还算清醒,大声的说道:

“都来了?去和他道个别吧。”

众人这才顺序入内,与汤和道别。

等众人再次出来,老朱说道:“咱答应汤和了,将信国放在炎洲。”

“现在他人不在了,你们这些当兄弟的,可不能置身事外。”

还没有过了丧期就谈论此事,是不合时宜的。

但大家都知道,老朱这是说给汤和听的。

要说汤和还有什么遗愿,恐怕也就只有分封这一桩了。

现在老朱当着他的面,将此事确定下来,算是完成了他未了心愿。

以此来送他最后一程。

“汤和的爵位,本该由汤鼎继承,他也是个好孩子。”

“可他却是个没福气的,早早就没了。”

“咱大明遵循嫡长系继承制,信国公爵位该由嫡长孙汤晟继承,待丧期过了就去把手续办了。”

汤晟感激涕零,跪下叩首道:“谢圣皇陛下。”

然后又冲屋内喊道:“爷爷您看到了吗,圣皇他老人家来看您了。”

老朱心一酸,再也忍不住眼泪流淌而下,其他人也都潸然落泪。

陈景恪靠过来小心的道:“陛下,您保重身体啊,还有信国公的后事也等着您安排呢。”

老朱抹去眼泪,说道:“天德,天德呢。”

徐达上前道:“上位,我在这呢。”

老朱抓住他的胳膊,说道:

“汤和的后事就交给你操办了,咱在皇陵给他留的有位置,就葬咱旁边。”

“不用大操大办,但也不能寒酸了。”

徐达说道:“您放心,我一定让信国公风光入土。”

接着老朱挨个与老臣交谈,叮嘱他们保重身体。

最后才在众人的劝说下,返回宫中。

之后在徐达的操办下,汤和葬在了孝陵。

老朱在孝陵预留了许多位置,给他的老部下们。

汤和的墓位排在第一个,其后是徐达、常遇春等人。

本来李善长应该排在第二个的,只是因为黑历史,他只能屈居这几人的后面。

不过总体来说,依然是前几名。

汤和的去世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这群老臣,对于朝廷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化。

朝廷的各项工作,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元日(大年初一)这天,朱雄英出面举办了盛大的元日大朝会。

参与人数达到了三万余人。

其中藩属国和各势力的使节团,就来了近三百多个,总人数超过八千人。

其中一百四十多个使节团,是从安西来的陌生的面孔。

这些都是朱樉打赢决战,选择成为大明藩属的国家和势力。

金帐汗国也派遣了使节团,并且忽格鲁特还将九岁的嫡长子阿合马,送到洛阳为质。

当这些势力的代表,在承天门一起参拜明皇的时候,无数人为之热血澎湃。

九天阖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才是真正的万国来朝。

到了这会儿,大明才算真正完成了汉唐伟业。

朱雄英倒是很清醒,说道:“汉唐乃开拓者,而我们不过是在重走前人的道路。”

“所以我们的功绩依然远远不如汉唐,诸公不可骄傲自满。”

“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喊出那句,远迈汉唐。”

这一席话,说的群臣更是心潮澎湃。

谁又不想参与一场盛世的创造呢。

-----------------

新年过后,变革的大幕正式拉开。

旧机构的拆分重组,新机构的设置,官员任命与调整……

整个国家都在围绕此事打转,其他所有的事情,都要为此让道。

李善长等老臣再次被搬出来,前往各个地方坐镇,指导变革工作。

不只是文臣方面,军方也在进行调整。

只不过相对来说,军方的调整比较小,大体上维持了原本的体制。

最大的变革就是,将抚慰使和参军事的重要性提高了许多,并单独设立了参军部。

抚慰使负责思想工作,地位仅次于军事长官,是一支军队的二把手。

参军事就是参谋,负责协助军事长官指挥军队、制定战略战术等等。

参军长是参军事的最高长官,地位次于抚慰使,一支军队的第三把手。

同时在大都督府设立参军事部,统筹负责全国的军事建设以及作战计划制定等等。

为了顺利完成这一革新,徐达、傅有德等老将再次被搬出来坐镇。

就连朱元璋都放下了汤和去世的悲痛,亲自出面为自己的大孙子站台。

这么多中流砥柱一起出山,让这次的变革异常的顺利。

陈景恪也不得不感慨,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国有一群老,那简直就是拥有了一座宝藏。

不过这次变革,陈景恪彻底置身事外了。

他直接选择在洛下学宫闭关,与各派学者一起探讨学术。

最开始是为了避嫌,后来是真的沉浸其中了。

与这么多学者一起探讨大道,实在是人生快事。

目前到来的到来的学者超过了七百人,全国各大学派的代表几乎都来了。

这里做一个区分。

在学界,学者和名士是不一样的。

学者一般指的是,在学术上有建树的人。

名士指的是有名的文人,指的是诗词歌赋写的好,名气比较大,但在学术上研究不深的人。

所以,不要觉得这七百多人太少了,大明六百多万读书人,怎么才七百个学者?

事实上这么多已经不少了。

要知道,能来这里的,每一个都是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之人。

前世十三亿人读书识字,能在学术上有建树的又有几人。

当然,这七百多人并不是全部,很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并没有出席。

不过即便如此,也是千年来难得的一次盛会。

最关键的是,这么多人聚在一起,竟然没有吵起来。

大家的态度

相当的平和。

不知道的人会啧啧称奇,知道的人则会心一笑。

这都是禁口令的威慑力啊。

这些人聚在一起交流讨论,成果堪称辉煌,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想法迸发出来。

关键是,在陈景恪的引导下。

各家学派都在围绕大同思想,对自家的学说进行修缮。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同思想迅速变得丰满起来。

当然,也不是让他们白干。

为了让这些人配合他的计划,朱雄英那边可是给出了许多实打实的好处的。

那就是在官制变革中,各派系的优秀子弟,都获得了优先任命。

这其实也是各学派如此积极的主要原因。

现在朝廷给出了善意,他们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不过朝廷也没有吃亏,引入各家学派入场,填补了理学留下的空白。

新增设的职位,也有了足够的人手来填补。

新鲜血液的加入,也让官场的风气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最尴尬的其实还是理学,这次洛下学宫盛会,必然会在华夏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是作为目前最大的学派,理学缺缺席了。

关键是,缺席这次盛会,就意味着理学思想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打辅助的资格都没有。

于是理学的许多学者,开始通过各种关系递话,希望能够参与进来。

曹端更是数次找到陈景恪,希望能够获得准许。

朱雄英和陈景恪也不想就这么放弃理学,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在稍微为难了一下他们后,就准许理学派遣十名学者参与盛会。

理学内部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之后,最终选出了十个人,其中就有曹端的老师马子才。

这些人到达洛下学宫,其实也是心情忐忑,生怕被大家排挤。

然而到达之后才发现,完全是自己想多了。

大家对他们的态度很平常,没人特别热情,也没人仇视。

想象中的围攻,压根就没有出现。

这反而让他们有些失落,理学真的成为过去式了。

不过很快他们就被这里的浓厚氛围感染,投入到了学术研究中去,没有那个精力想这些七七八八的事情了。

-----------------

大明内部轰轰烈烈的变革,对外政策自然就会有所收紧。

西南、交趾、辽东的局势都缓和了下来,朱棣在漠北也暂停了大规模军事行动。

只有西域是例外,朱棡统帅大军对察合台汗国穷追猛打。

去年年末,杀入察合台汗国的腹地,伊丽水(伊犁河谷)。

帖木儿的败亡,直接改变了西域的局势。

察合台汗国内部岌岌可危,黑的儿火者连忙派出使者,表示要向大明称臣。

然而朱棡却直接表示,要么投降,要么死。

黑的儿火者又惊又怒,然而没有丝毫办法。

就这样投降?他不甘心,而且察合台汗国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可连帖木儿都败亡了,靠他孤身一人又能吃撑多久?

现在投降,至少还能落个归义候之类的爵位,保全家族。

他犹豫不决,朱棡可不会等,开春就兵分两路对其展开进攻。

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在年底的时候,朱棡亲率的这一支就拿下了伊丽水。

之后他就在此地驻扎下来。

一来是为了度过寒冬,二来也是为了在此地建设统治机构。

不过这里离大明太远,又是刚刚打下来,设立州县是不现实的。

朱棡在此地展开了军屯,军事和民政一把抓。

同时他也趁着冬季,迁徙了一部分百姓过来。

虽然很艰难,路上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亡,可没有办法他太缺时间了。

朱樉不可能一直等着他。

再过两年,等碎叶川的人习惯了秦国的统治,他这个晋王过去就很尴尬了。

所以他必须要尽快打通西域,亲自拿下碎叶川全境。

杨荣就是随着迁徙的百姓,一起来到伊丽水的。

以他的体格,到达目的地后都瘦了好几圈,人差点虚脱了。

更别提其他人了。

还好朱棡早有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安顿了这些人,才避免了大批病亡的发生。

杨荣的身体刚刚恢复,就投入到工作中去。

朱棡知道他是陈景恪派来的,自然是另眼相看,让他参与了全部工作,甚至许多机密文件都对其开放。

让杨荣迅速了解了这里的情况,并对屯田事宜提出了不少建议。

这种表现,让朱棡暗暗点头。

不愧是能入安平侯法眼的人才,确实不一般。

等到明昭三年开春

,百姓们也已经修养好,开始在分配的土地上耕作。

朱棡也集结大军,准备再次对察合台汗国的残余势力发起进攻。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发生了。

七名屯田百姓,去镇子上购物,半路被人杀害了。

这种事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本不应该汇报到朱棡面前。

只是伊丽水刚刚占据,任何事情都很敏感,所以才报到了他这里。

朱棡拿起卷宗,只是看了一眼就随手丢在了一旁。

杨荣取过来仔细翻看,皱眉道:“这卷宗……那些人是为求财还是单纯害命,怎么都没写?”

传递消息的使者正想回答,朱棡却说道:

“这些都不重要,我们的人死了才是最重要的。”

然后对传递消息的使者说道:“带我去现场,在将本地蛮夷的头领叫来见我。”

然后他起身离开大帐,带着亲兵向着案发现场而去。

杨荣则急匆匆的跟在后面。

他心中充满了疑惑,朱棡这种态度代表着什么?他到底又要如何处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