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528章 无那个题

朱雄英当即就去慈宁宫,将朱棣讨封的事情讲了一下。

老朱那叫一个愤怒:“朱高煦?朱高煦他是什么东西,想要封国他也配?”

“这种犯忌讳的事情都敢提,老四越活越糊涂了。”

“这事儿你别管了,咱这就给你四叔写信。”

“他要是敢咧咧一句,咱连他一块撵出家门。”

朱雄英心里那叫一个高兴,不过也确实担心老朱骂的太狠让朱棣下不来台,更怕老朱气坏了身子,反而劝道:

“您老也别生气,这些年高煦跟着四叔征战漠北,按照功劳理应给他一个封国。”

“只是规矩就是规矩,谁让他是郡王呢。”

“您写信说一下朝廷的难处就可以了,别说的太难听,免得四叔误会。”

老朱欣慰的道:“咱就知道雄英你是好孩子,惦念着血脉亲情。”

“可越是如此咱就越生气,他们就不能体谅你的难处?”

“咱知道朱高煦有点功劳,可如果他不是郡王,如果他不是燕王的儿子,哪来的机会立这么多功劳?”

“他不思回报朝廷,天天想着要好处,实在该罚。”

“规矩就是规矩,今天为了他破例,别的宗亲会怎么想?”

“行了你也别劝咱了,这事儿咱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朱雄英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看着他的背影,老朱突然重重叹了口气,清官难断家务事啊。

都说皇家无亲情,这话以前他并不相信。

他觉得自己就很重视亲情,自己的孩子也很重视,不会重蹈前人覆辙。

现在才知道,自己真的有些天真了。

孩子长大成亲生子,就该为他的小家考虑了。

有些事情明知道犯忌讳,可还是仗着身份去强求,就是笃定了朝廷不会拿他如何。

可是他们就没有想过,再深的感情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别看方才他骂的狠,实际上那都是做给朱雄英看的。

你看爷爷站在你这边,你就别生气和他们一般见识了。

效果也很明显,朱雄英压根就没多想,还反过来劝自己,和老四说话别太重。

正常来说,以他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

之所以没看出来只有一个原因,太信任爷爷了,压根就没有往这方面怀疑过。

可越是如此,老朱心里就越觉得愧疚。

越是愧疚,他就越是生朱老四和朱高煦的气。

“这两个混账东西,咱不打死他们就不叫朱重八。”

老朱不知道的是,离开慈宁宫之后,朱雄英也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岂能看不出老爷子这是在安抚自己,只不过是配合着装傻罢了。

本来以为,大分封能解决历朝历代都难以解决的宗亲问题,可现在看来想多了。

他不禁想起了陈景恪说过的话,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是世界前进的动力,也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只要欲望还在,矛盾就不会消失,解决了一个还会有下一个。

但是……

“但是解开一个又一个矛盾,就意味着世界在进步,在一天天变好,所以这一切并不是在做无用功。”

“四叔讨封虽然给朝廷带来了麻烦,但也将这个之前朝廷忽略的问题摆在了台面上。”

“得想一个合适的规则出来,为后世解决相似问题提供一个参考方案。”

不过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

规定郡王不能封?

这是强行封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后不再任命塞王,所有亲王成年就分封,这个问题自然也迎刃而解。

可这个方法,就相当于是将宗室里的人才,排除在大明统治体系之外。

也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毕竟真要是国家遇到困难,宗室里出了一个将相之才,因为一些死规定就将其拒之门外?

这不符合皇家利益,也不近人情,对国家也没啥好处。

所以,必须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目前他和陈景恪都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慢慢思考了。

-----------------

现在日本拥有人口约莫三百八十万,大明接下来要做的,是将这些人口迁徙到本土。

计划迁徙三百万,留下八十万分给各诸侯国。

就连之前已经建立的那些诸侯国都有份,只不过需要他们自己派船去接。

为了迁徙这些人口,朝廷抽调了四千余艘海船执行任务。

在捷报传来后不久,这些船就相继出发。

这三百万人迁徙到哪里安置,也早就有了计划。

不外乎就是中原和江南几省,原因很简单,现在这些地方是华夏核心地带。

将那些人迁徙到这里,

才能更好的同化。

当然,其中一部分会被分流。

比如部分女子会分给愿意去西域的人。

经过南北朝征战,日本男女比例本就严重失调。

大明征讨日本时,陆后城一战就杀死了超过十万青壮。

后续攻略各城池又有几十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也都是青壮,少部分是老人和孩子。

反而是年轻女人,死亡特别少。

这导致日本男女比例进一步失衡。

虽然没有详细数据,但据估算十四岁到四十岁之间的男女比例,应该在七比一,甚至八比一。

十四岁到二十岁这个年龄段,比例早就超过了十比一。

这些女人,大明自然要安排她们嫁人。

这也是朝廷敢于许诺,愿意去西域的人,分一个日本女人的底气所在。

现在怕的不是没有女人,而是没几个人愿意背井离乡。

为此,朝廷甚至将主意打到了乞丐身上。

老狗就是一个乞丐,名字叫什么多大了都没人知道,只知道大明还未建国他就在这一带讨饭了。

甚至连他为什么叫老狗都没人知道,反正大家都是这么叫的,周围人也就跟着一起叫了。

在十年前的一个冬天,老狗讨饭的时候捡到一个襁褓里的婴孩。

他就将这个孩子收留,并养活了下来。

这孩子也是命硬,硬是靠着百家饭活了下来。

因为老狗认了他当孙子,大家就喊他小狗子。

老狗是乞丐,小狗子自然也是乞丐。

朝廷几次普查人口,给百姓上户籍分田地。

可再好的政策也需要人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有些群体难免就被排除在外了。

比如乞丐。

老狗和小狗就是如此。

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朝廷给所有流民上户口这事儿。

祖孙俩就这样一直在徐州讨饭吃。

还好大明的日子一天天变好,他们当乞丐日子也勉强能过得去。

这天老狗如往常那般,带着小狗子去街头讨饭吃。

因为是徐州老乞丐,他占了一个不错的位置。

每天往来的商贾络绎不绝。

那些长途奔波的商旅,一般都会随身携带干粮之类的。

干粮自然不好吃,很多商旅进城后,会随手将剩余的丢给他们。

对他们这些乞丐来说,这可是美食。

遇到心善的,还会赏他们三文五文的。

总之,老狗这个乞丐当的还算不错的。

刚走到他经常乞讨的位置坐好,就见三名捕快围了上来:

“老狗,终于把你给等过来。”

“可给我们一通好等,你说你要饭都不积极,难怪是个要饭的。”

老狗吓了一跳,连忙起身点头哈腰:

“不知道三位爷找小的有何吩咐。”

小狗子则悄摸摸的拿起破碗,眼睛滴溜溜的打量周围环境,规划逃跑路线。

他跟着爷爷当乞丐没啥见识是不假,但看人脸色、逃命的本事那是门熟。

打头的捕快说道:“好事,跟我们走一趟吧。”

老狗腿都软了:“李爷,我最近可没偷人家东西,不信您搜。”

李捕快失笑道:“你小老儿说漏嘴了吧,快老实交代,上个月赵员外的钱袋是不是你偷了。”

老狗更慌了:“真不是我,要是我偷的,天打五雷轰。”

同时他心里默念,那是小狗子捡的,不是我偷的。

旁边一人催促道:“老李别逗他了,快把人带回去,咱们可还有别的事儿呢。”

老狗一边给小狗子使眼色,让他找机会跑,一边用身体挡住他不让捕快看到。

他老命一条皮粗肉糙,到监狱里最多吃点苦头,只要咬紧牙关不说,用不了几天捕快们就会将他放出来。

只要小狗子不被抓走就行。

李捕快和他打了多年交道,岂会不知道他打的小九九,没好气的道:

“别搞小动作了,要是真想抓小狗子,你以为之前他能跑的掉?这次是好事。”

老狗并不相信他的话,笑道:“看您说的,我哪敢在您面前耍小九九啊。”

说话间,已经不少人围在周围看热闹。

李捕快无奈的道:“真是好事……算了直接和你说吧。”

“朝廷刚刚灭了察合台国,把西域给打下来了,这事儿你知道吧。”

老狗很是疑惑,这和我有啥关系:“听说了听说了,咱们大明王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皇上英明神武……”

李捕快使劲捏了捏拳头,好不容易才忍住揍人的冲动,继续说道:

“朝廷需要迁徙人口去西域种地,不论是何身份,愿意去的给入籍,还给发一个日本女人当婆娘。”

“咱们哥儿几个就想到你了,你就说

这是不是好事吧。”

入籍?老狗眼睛顿时就瞪大了,激动的道:

“真的能入籍?”

李捕快肯定的说道:“这还能有假,榜文都贴出来了,不信你问问周围的老少爷们。”

这时周围人也知道发生了什么,纷纷出声帮捕快证实。

“是真的,朝廷公文都贴出来了。”

“我们刚从凤阳过来,现在那边已经见不到乞丐了。”

眼见众人都如此说,老狗终于不再怀疑,噗通跪在地上朝洛阳方向磕头:

“皇上恩典,皇上恩典啊。”

小狗子也连忙跟着一起跪下磕头。

见此,周围人也纷纷赞颂天子圣明,如何如何好之类的。

之后老狗又给李捕快三人磕头,感谢他们能想到祖孙俩。

李捕快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不禁提醒道:

“那可是西域,非常遥远荒凉,发配犯人都走不了那么远,你可要考虑清楚了。”

老狗没有丝毫犹豫:“去,只要能入籍,别说是西域,就算是殷洲我们爷儿俩也去。”

李捕快也不再多说,当下就带着他们去了抚孤院,将他们交给了这里的管事。

管事倒也没有嫌弃他们,先是带他们去洗漱,又换了一身全新的衣服。

虽然是最粗劣的麻布制作的衣服,还有些不合身。

可这依然是他们这辈子第一次穿新衣服,把两人都高兴的不行。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福利远不止这些。

第二天管事再次找到他们,要为他们登记姓名年龄之类的,这就是入籍了。

只可惜,老狗当了一辈子乞丐,并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管事对此早有预料,就问他想姓什么。

老狗倒是想说姓朱,但那是皇家姓氏,他不敢开这个口。

想到自己一直被人喊老狗,他心中一动道:

“听说有个姓氏是苟,不知道真假?”

那管事笑道:“你倒是不忘本,确实有苟这个姓氏,还是个古姓。”

老狗高兴的道:“那就姓苟吧,名字您看着随便写就好。”

那管事想了想,说道:“你们两个这一番也是际遇不凡,你就叫苟不凡吧。”

“至于你孙子……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就叫他苟飞跃吧。”

“希望他能不辜负这一番际遇,将来能有一番作为。”

老狗……不,苟不凡大喜道:“谢官爷。”

于是管事就将他们的名字写了下来,至于年龄,苟不凡的实在不知道就写了个五十,苟飞跃就写了个十一岁。

几日后他们爷俩就拿到了户籍,把爷儿俩高兴的抱头痛哭。

等兴奋劲儿过去,苟不凡又悄悄的询问管事,婆娘是咋分的。

他倒不是想给自己讨媳妇:“我都快入土了,有心无力啊。”

“就是……我那孙子才十一岁,不会不给他分吧?”

管事的笑道:“放心好了,你孙子要是再小两岁还真不好说,但他十一岁就没啥问题了。”

“朝廷规定,十六岁以下的女娃不能婚配,可以给你孙子分一个十六岁的。”

苟不凡大喜道:“大五岁好,大五岁好,大的知道心疼人。”

他有自己的担忧。

要了一辈子饭一身的毛病,去西域又路途遥远,还不知道能不能熬到地方。

就算命硬到了地方,估计也没几年好活了。

到时候留下年幼的苟不凡,他自然不放心。

真能分个大五岁的孙媳妇,正好可以照顾苟不凡,他死了也能放心了。

又过了几日,他们和后续送来的人一起,被送到了凤阳抚孤院。

凤阳可是凤皖行省的省会,又是大明中京所在,比徐州还要繁华几分。

看的众人是眼花缭乱。

在凤阳抚孤院住了几天,陆续又来了一些人,都是要去西域的。

而且这些人大多都是光棍汉,拖家带口的极少。

苟不凡和苟飞跃爷孙俩是乞丐出身,本就眼活嘴甜,很快就与众人相熟,倒也混的很开。

又过了半个月,抚孤院总人数达到了一百五十六人。

又有官吏过来,给他们所有人都发了一个批条,并一再叮嘱:

“这个条子上面盖的是户部大印,后面凭借此条分配土地和女人,千万别弄丢了。”

苟不凡等人都小心翼翼的将条子贴身藏好。

第二日,又有官吏过来,说是要带他们出发。

众人步行来到码头,乘船进入大运河并一路北上。

苟不凡和苟飞跃还是第一次乘船,都非常兴奋。

几日后他们进入黄河,发现河面上有一支巨舰组成的船队,一眼望不到边。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众人。

没多久就有小道消息传来,

这些船是去日本运人的,也就是说去运他们婆娘的。

这让众人看向船队的眼神都变了。

苟飞跃目光里也充满了期待。

船逆黄河而上,经广通渠进入长安,在这里已经汇聚了上万人。

接着他们就在官吏的带领下,来到一片黄土地上。

这里的大地被雨水冲刷出一道道沟壑,远远看去犹如伤痕。

官吏很快就给他们分配了任务。

明年初才会出发去西域,在此期间他们先在这里植树种草。

美其名曰是对他们的考验。

日本婆娘是那么容易就能讨到的?

西域不要懒人,在这里都坚持不下去的人,也别去西域了,直接哪来的回哪去吧。

对于这个说法,没有人怀疑,更没有人敢反抗。

大家都按照分组各自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