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544章 风气败坏

这天上午,陈景恪悠哉悠哉的来皇城上班。刚走到内阁大门前,就见候显急的团团转。

就笑着问道:“候显,你这是怎么了?”

候显见到他,大喜道:“哎呀,我的侯爷您怎么才来啊。”

“快去看看吧,陛下正发怒呢。”

然后他凑近压低声音说道:“七位阁老被当孙子骂了小半个时辰了。”

陈景恪不禁有些好奇:“陛下很少迁怒他人啊,今天怎么了这是?”

候显也有些愤怒的道:“还不是下面那帮刁民给气的。”

经过他的讲述,陈景恪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朝廷要改风易俗,要推行大同思想,自然会提前调查基层的实际情况。

今天锦衣卫那边终于拿出了一份报告,结果很糟糕。

雇工法形成虚设,各地依然在按照以前的习惯用人,也就只有几个大城市和试点城市才得到了执行。

这还不是最让人气愤的,调查报告还显示。

随着商业的繁荣,各种黑恶势力快速孳生。

各种收保护费的、绑票勒索、抢劫打劫,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头。

村匪路霸也越来越多,朝廷取消了关卡,某些人仗着地利私设关卡收税。

听到这里,陈景恪终于知道朱雄英为什么要发怒了。

因为他听的也是血压升高。

而且他比朱雄英等人看的更长远,知道这么下去会造成什么恶果。

想要老老实实经商的,都被逆淘汰了。

因为遵纪守法的商人在这种环境是活不下来的。

只有那种恶人,或者和恶人有往来的,才能存活下来。

这必然导致奸商越来越多,整个社会的风气变坏。

到最后整个官场都会被染黑,变革的果实被摘走。

想到这种后果,陈景恪不禁打了个寒噤。

还好,还好这次为了推广人权,让锦衣卫去做了全面调研。

算是误打误撞提前发现了这个问题。

要是等这种情况彻底蔓延开来,再想整治就麻烦了。

候显发现陈景恪情绪不对,连忙问道:

“侯爷,您没事吧?”

陈景恪深吸口气,摇摇头说道:“我没事,这事情和阁老们也没关系吧?陛下为何会如此生气?”

候显小心的说道:“阁老们之前对陛下和您这次的行动,不是有些意见吗。”

陈景恪了然了,朱雄英这是借题发挥。

以现在大明的权力架构,这么大的行动不可能不经过内阁。

内阁学士们自然不希望如此大动干戈。

甚至有人直接就是反对,觉得朝廷小题大做。

不是他们不支持变革,也不是他们反对保障百姓权利。

现在的内阁学士都是几轮筛选提拔上来的,是坚定的变革支持者。

只是坐在内阁学士的位置上,他们首先想的是稳定大局。

大明百姓所拥有的权力,已经超过了历朝历代。

雇工法的推行进展缓慢不假,可毕竟也在一点点推进。

目前大明蒸蒸日上,实在没必要冒进破坏这种局面。

所以,他们对这次的行动,是不支持的。

甚至连朱标都是这种想法。

只不过老朱、马娘娘、朱雄英、陈景恪,都认为有必要这么做。

四比一的情况下,朱标只能放弃自己的想法。

虽然他们四个人都认为应该这么做,但想法也存在一定差异。

老朱、马娘娘、陈景恪三人是深知,权力争斗是要流血。

想让士绅、豪强阶层让出权力,更要流血,还要流很多血。

朱雄英则是认为,和这群虫豸搞拉扯,只会耗尽国家的元气。

以雷霆手段将他们全部摧毁,才是最省时省力的办法。

同时也能震慑住所有人,让他们不敢不遵守律法。

在当前的大明,他们四个人共同做出的决定,没有人能推翻。

但正式的命令还未下达,内阁学士们依然在努力劝说。

这本身就是他们的权力,倒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不过……

陈景恪脸色凝重的想到,村匪路霸都出来了,这次恐怕不动用军队是不行了。

他很清楚村匪路霸的性质有多恶劣。

就这么说吧,前世八九十年代,整个村子一起犯罪的事情屡见不鲜。

有些人跑到外地干违法犯罪的事情,弄到钱之后回家乡捐一点出来。

马上就能成为家乡的模范,全村全乡的人一起包庇他们。

外地的jc过来抓人,被村民围起来殴打,车都给掀翻了。

前世都尚且如此,现在的情况只会更加恶劣。

光靠锦衣卫那点人手,显然是处理不过来的。

锦衣卫拥有两个卫所一万两千人,看起来很多,可他们要监控的是全世界。

目前能调动的也就三四千人。

看这点人打击一下劣绅恶霸还行,扫h处e就力有未逮了。

至于依靠当地的衙役捕快……想都不用想,这些人肯定会包庇本地罪犯的。

而且衙役都是本地人,也怕事后被报复,不敢参与进来。

只有军队不怕,那些恶霸再恶也不敢动军队。

况且,军人都是异地当兵,没有乡土情节,不会包庇那些罪犯。

将来退役了回到家乡,那些恶势力也没能力报复他们。

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陈景恪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

然后他才迈步进入内阁。

刚进门远远就听到朱雄英的声音:“……这就是你们说的民风淳朴?”

“慢慢教化?你们告诉朕,这种要怎么改?”

“法不责众?好呀,那你们给朕拿出一个处置的办法来?”

连很少用的‘朕’都用了,可见他是真生气了。

内阁七学士排成一排站在那里,脸色也非常难看。

至于其他官吏,那更是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

有眼尖的见到陈景恪进来,不禁大喜,救星来了。

有人唱红脸,那就得有人唱白脸。

陈景恪先是见过礼,接着又假装不知道缘由,问道:

“陛下,发生什么事情了,让你如此生气。”

朱雄英秒懂,使劲拍了拍桌案上一尺多厚的资料,怒道:

“这是锦衣卫刚刚呈送上来的,你自己看看下面都成什么样子了。”

陈景恪走过去随便拿起一本翻了翻,又是一阵血压升腾。

朱雄英说道:“看到了吧?都这样了,他们还反对朝廷出重拳,这与包庇罪犯何异?”

陈景恪放下卷宗,假意劝道:“陛下,阁老们公忠体国,您这么说实在太冤枉他们了。”

朱雄英秒接道:“公忠体国?那就我是坏人了?那锦衣卫的报告是伪造的?”

“下面已经烂成了这幅样子,有人向上面汇报吗?”

“内阁统管国朝内政,他们就是这么管的?”

陈景恪说道:“按照按照以前的标准,这些确实不算什么大问题。”

“或许下面的人也是因此,才没有向上汇报。”

朱雄英怒道:“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如果还抱残守缺,那大明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落实雇工法你们拖延搪塞,打击犯罪你们觉得劳师动众。”

“社会风气是怎么败坏的?”

“今天这里差一点,觉得没什么。每天那里差一点,又觉得问题不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里差一点,那里差一点,社会的风气焉有不败坏的道理?”

“这点道理你们都不懂,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内阁七学士脸色别提多难看了,被指着鼻子喷,这还是多年来第一次。

但他们不敢怪朱雄英,而是恨极了下面的人。

劳资们天天维护你们,结果你们就弄了个这?

说实话,刚看到锦衣卫报告的时候,他们也无比震惊。

社会上竟然已经存在如此多的问题,这要是不管,恐怕社会风气、道德水准会大滑坡。

这对熟读华夏典籍的他们来说,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他们可以接受穷,可以接受弱小,但绝不能接受社会风气败坏。

因为穷、弱小只是一时的,只要努力总有变富变强的那一天。

道德水准一旦大滑坡,那就彻底没救了。

陈景恪见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再说就真的让人下不来台了,给朱雄英使了个眼色,说道:

“阁老们也是被下面的人给蒙蔽了,相信经过这一遭,他们能认清现实,支持朝廷政策的。”

说着他又给几位阁老使眼色。

内阁学士们还能说啥,就坡下驴表示支持陛下的一切命令。

朱雄英也顺水推舟道:“哼,每人就此事给我写一份奏疏,明天就呈上来。”

“我要看到你们对此事的态度,和解决的办法,不要想糊弄我。”

见他将自称重新换成‘我’,大家都知道暴风雨过去了,纷纷松了口气。

陈景恪又宽慰了几句,朱雄英也逐渐平静下来。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就此过去的时候,他又突然开口说道:

“这次行动,需要动用地方驻军了。”

内阁七学士有五个大惊失色,动用军队?

但因为刚才的事情他们也不敢再强烈反对。

詹徽小心翼翼的道:“安平侯,此事是否再商榷一二?”

还不等陈景恪说话,同为七学士之一的傅安却说道:

“如果锦衣卫的调查属实,不

出动军队是无法遏制此事的。”

众人都知道,他在南洋的时候,也是杀的血流成河。

现在南洋能大治,多赖他打下的基础。

所以,对于他的意见,大家都不敢不重视。

景川公曹震也颔首道:“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处置几个劣绅、奸商那么简单了。”

“有百姓参与进来,光靠锦衣卫那点人,是无法解决的。”

“如果不能用雷霆手段将他们震慑住,反而会激起民变。”

他是元末乱世杀出来的,说出来的话更是没人敢不重视。

民变,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

大明已经有十七年没有发生过民变了。

研究历史的都知道,即便是所谓的大治之世,都经常有民变发生,只是规模大小的问题罢了。

以大明的国土面积和总人口,十七年没有民变,在历史上都是少有的盛况。

也正因为这么长时间没出现过民变,以至于很多人都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个问题。

所以当这个问题被重新提出,阁老们都心中一惊。

朱雄英也忍不住深吸口气,十七年没发生过民变,要是在他当政时期发生了,那这脸就丢大了。

所以他斩钉截铁的道:“此事就这么定了,景川公你和顾大都督尽快拟定一份方案呈上来。”

曹震回道:“是。”

朱雄英又看向另外六个人,说道:“我不管你们内心里是怎么想的,此事就此确定。”

“我不希望你们谁因为私心拖朝廷后腿。”

詹徽六人神情一肃,回道:“谨遵圣命。”

这是目前内阁和皇帝形成的默契,在事情做出决定前,大家可以各种提意见。

朱雄英就算生气,也最多喷他们一脸唾沫,不会真的拿他们怎么样。

但事情一旦决定,都必须全力以赴去做。

谁拖后腿谁出局。

之前他们反对激进推进人权,那是因为这个命令还没有正式下达。

现在朱雄英决议这么干,他们马上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围绕这个计划制定方案。

不过陈景恪也知道,目前的默契局面来的很不容易,也不想破坏。

所以他还是给几位学士解释了出动军队的原因。

先是讲了不管的后果有多严重,又说了查办的难点在哪。

“这次我们不光是要打击黑恶势力,还要同时把雇工法落实下去。”

“如此一来,劣绅奸商和黑恶势力很容易就会勾结在一起。”

“他们有钱有人,会发生什么事情,方才曹公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最后表示,锦衣卫力量不足,无法展开如此大规模大面积的行动。

也无法应对可能发生的民变。

地方差役不可信任,因为本地人会相互包庇。

况且就算他们不包庇,也会害怕被报复不敢出力。

军队就没有这方面顾虑了。

可以说,动用军队也是对地方官吏的一种保护。

“地方官吏置身事外,等锦衣卫和军队的行动过后,他们也好出来收拾残局。”

一番解释下来,几位内阁学士果然都露出释然之色,纷纷说道:

“安平侯顾虑周全,是我们想的太简单了。”

如此,在高层愉快的氛围下,达成了共识。

一旁的内阁行走们,也听得连连点头,并再次赞叹。

还得是安平侯啊,这么棘手的事情都能快速的理清,拿出方案,并统一大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