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欢迎来到1925
民国十四年,1925年!
沈林的心猛地跳慢了半拍,太多的思绪混杂在一起直冲沈林的意识深处,他的头皮瞬间炸开。
曲平县县志记载:民国十三年(甲子年),二月,曲平一地忽生异变。初有邪教自华北渗入,以“弥勒降世,末劫救赎”为辞,广募信众,其术诡谲,乡民惊厥癫狂者日增,或僵卧如尸,或自残而亡,旬月间亡廿余人,四野惶怖,白昼闭户。
1925年,路中一死亡,一贯道肆虐,万临一地都宛如人间地狱。
沈林打开安全屋前,也没想到是这个结局,一晃眼,换了人间。
双眼细细的打量一切,沈林感受到了十足的诡异感。空气的流动,光影的变化,气味的扩散,都显得是那样的真实。可这真实背后却带着难以言喻的沉重,沈林很清楚他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一定不是现实。
鬼域吗?亦或者是更特殊的厉鬼,一个基于民国十四年、依托于灵异构建的、无比真实的世界。
这一刻,所有的线索,所有的猜测都被强行扭曲、拉长,指向了一个荒诞不经却又无比真实的方向。
王察灵从头到尾的目的,根本不是什么要找到当年一贯道被关押的厉鬼,他是为了构建这个无比真实的民国。
沈林讶异的想到了安全屋,现在看来那安全屋的作用不只是沈林想的那么简单。
黄金所构建的安全屋,于外,挡住了外来人的窥探,完美的隐藏了内部正在发生的一切。
于内,王察灵同样利用安全屋隔绝灵异的特性,困住了一只极其不可思议的厉鬼,让一切悄无声息的发生。
这种怪异的情况让沈林莫名的想到了代号“鬼故事”的厉鬼,他曾因为鬼故事以别致的方式到达过“民国”,也是在那次事件中,沈林第一次通过一位民国驭鬼者的口,得到了关于革新会的消息。
而今,王察灵就在做类似的事吗?
民国十四年,一贯道,路中一,太平道,七日还魂。
沈林皱了眉头,他难以想象王察灵搞这么大手笔重现历史是为了什么,又有什么事是必须在历史中窥探的线索,他想以这种方式了解民国的隐秘吗?
利用一只鬼,映射属于民国当年的历史,又在历史当中找自己想要的东西。
沈林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评价王察灵的行为到底是奇思妙想,还是胆大妄为。
试着走出那昏暗的巷子,沈林以一种别致的眼光看待着当前的一切。狭窄的街道,坑洼的青石板,流淌的污水。困苦与破败是主色调。行人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步履麻木。几个孩子为半块发黑的窝头撕扯如野兽。店铺低矮破旧,残垣断壁触目惊心。空气中满是衰败的气息,这个特殊的时代面临的不仅是物质的匮乏,更是精神的荒芜。
沈林的脚步停在一家正在收拾铺面的药铺门口。店铺不大,光线昏暗,柜台后一个穿着洗的发白长衫、约莫五十多岁的老板,正佝偻着背,小心翼翼的将摊在柜台上的药材收拢到一个个小抽屉里。
他的动作很慢,带有一种老年人特有的迟缓。老板颤颤巍巍的把店铺里的药渣残留倾倒在店铺旁边的巷子里。
那些药渣和灰烬的形状引起了沈林的注意,这药渣中竟然有某种符纸焚烧后的残留,混杂着一些药渣,让整个汤药的味道和颜色都极其怪异。
老板似乎感觉到门口有人驻足,抬起头。那是一张布满愁苦和疲惫的脸,眼袋深重,眼神浑浊,在看到沈林,或者说是看到沈林这一身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代装扮与锐利眼神时。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惊惧,那惊惧如此明显,仿佛看到了什么洪水猛兽。
再之后,那惊惧就被更深沉的麻木和一种近乎哀求的躲闪所取代。他迅速低下头,手上的动作加快了几分,近乎粗暴地将剩下的药材扫进抽屉,“哐当”一声用力关上,然后拿起一块脏兮兮的抹布,用力地擦拭着空无一物的柜台,仿佛这样就能隔绝外界的一切。
沈林轻微皱眉,他抬起脚步,径直走进了药铺,木地板在他的脚下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掌柜的,叨扰了。”沈林开口,尽可能的让自己语气平和不至于吓到眼前的老人。
沈林用的是大夏市的方言,这也是为了尽可能的贴合这个时代,曲平与大夏距离不远,想来哪怕经过历史的变迁之后方言有诸多变化,沟通总是没问题的。
是的,沈林没急着走,他也没急着调查这个世界厉鬼的一切。
王察灵不是一个蠢人,沈林很清楚,站在这个基础上去考虑一切,自然明白王察灵费尽心机的搞出这一切,总不至于是为了送死,所以在王察灵自愿进入这起事件来判断,沈林推测这只鬼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或许极高,不会那么轻易的触发必死规律。
这同样是沈林没有动用鬼域探查一切的主要原因,他无法判断如今演化的一切是否是因为某只厉鬼鬼域的特殊性,贸然张开鬼域引起冲突沈林可能会轻易的毁了这一切。
有王察灵的行为作为推断,又有记忆重启作为底牌,沈林打算在这段独特的历史当中多停留一阵,毕竟这是他为数不多直面民国的机会。
沈林那与这个时代有些差距的方言听起来很古怪,可也不至于完全听不懂,老人明显听懂了他的话,看到他进来,擦拭柜台的动作都僵住了,头垂得更低。
“客官,闭.....闭店了,买药的话,请明日再来吧。”老人全程没有抬头,只是从喉咙里挤出这么几个字。
“不买药,问个路,也问个事。”沈林目光扫过空荡荡的柜台,语气热情的开口:“我这刚留洋回乡,咋瞧着这城里的氛围跟之前不太一样呢?”
提起这个,老人的肩膀猛地一缩,像是被针扎了似的,他飞快的抬眼瞥了一下沈林那身“奇装异服”,黑色风衣搭配运动装绝对是这个时代少有的景象。
“客官,是留洋回来的?”老板的声音干涩,带着一股子小心翼翼的劲儿试探,心里其实信了几分。
在这个世道,也基本只有那些传说中的“留洋学生”,才会有如此怪异的打扮和口音,以及这种“不谙世事”的懵懂劲儿。
沈林点头,嗯了一声,目光平静的看向老板。
这一声回应算是给了老板勇气,他半颤抖的身子终于停了下来,小跑出柜台顺着店面的大门左看右看,确定没什么人之后关了大门。
这还不算完,老人似乎觉得这里也不安全,在视线昏暗的情况下点燃了一盏煤油灯,借着微弱的灯光引路,招手示意沈林跟上。
两人就这么一前一后走到了药铺相对靠里的一处房间,房间内摆放着不少日常用品,像是老人平常居住的地方。
老人放下煤油灯,又关了里屋的门,煤油灯映衬下的脸才没有那么紧绷。
“娃子,咋就这个时候回来了?”老人浑浊的双眼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带着满满的怜悯与惋惜。
“西洋那是多好地方,咱这边现在外面兵荒马乱的,里面....”老人说到这戛然而止,呼吸有些急促。
“里面咋了,叔,话说回来我刚进城还听到有诵经声,听着都心慌,是哪家在做法事?动静这么大?”沈林话刚说完就被老人捂住了嘴,一张老脸反复摇头,示意他不要开口。
“娃子,不能乱说,知道不?在这里说说就行了,出去可千万不能乱说,知道不?”老人说起这话目光坚定,不像假话。
沈林被捂着嘴,老人手里满是药材的味道,他配合着老人说话点了点头,这才被放开。
“叔,听你说的挺严重的,你要不给我说说,我也怕出去啥也不知道乱说话就麻烦了。”
貌似懵懂的语言击中了老人的心,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声音压得更低,小心翼翼的开口:“是归真堂....路真人在祈福。”
“祈福?”沈林皱眉。
这跟曲平县县志记载的不同,县志记载这个时期的曲平县诡异横生,符合厉鬼复苏的特征,可从没记载过什么祈福。
归真堂沈林在杨教授那里听说过,这个时代的一贯道改过几次名字,归真堂就是其中之一。
路真人自然是路中一,沈林曾猜测这个时期的路中一死亡是因为厉鬼复苏,恐怖复苏时代下的厉鬼和传说民俗有本质不同,祈福这种唯心的信仰严格来说对路中一的复苏没什么帮助,顶多就是声势浩大,看个乐子。
“信归真堂的人这么多吗?我刚在巷子口都能听见诵经声。”沈林开口问。
老人眼神空洞的看着一切,低声说道:“不去不行啊,官家,还有那些穿着道袍的道爷,挨家挨户的请,谁敢不去?”
“刘家老三,腿脚不好,上次推说病了没去。”
“第二天,人就没了,说是急病。”